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强国梦 >

第229部分

明末强国梦-第229部分

小说: 明末强国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皮写一封信,说明要害,花皮也不会不通情理的。明天我就召集几个汉臣,以范文程为首,让他们拿出一个章程,再定下第一批前往九州岛的官员名单,力争尽快成行。”

    皇太极看着阿济格说道:“增兵的事情明日再议,我的意思是各个旗都要派人去九州,一是都历练一下,对于各旗都有好处,二是,各旗都有一拨打前站的,便于日后各旗的安置。今日就议到这里,散了吧!大哥留一下。”

    皇太极否决了两白旗迁移的请求,主张机会均摊,这就是权利斗争的结果。其实多尔衮也是太性急了,他就不应该提出两白旗迁移的问题,最好的办法是主动的让两黄旗去,或者再退一步,应该是只说增兵,派谁去由皇太极来定,这样的结果会好得多。

    这也是他们之间的思想差异造成的。满清政权在入关之前是奴隶主政权的体制,在各大奴隶主,或者叫做领主之间,有一个集体议事的体制,有点像“民主”的样子,直到雍正朝,不是还有人拿八王议政来难为雍正皇帝吗?到了进关之后满清才演变为集权的封建体制。皇太极有很多其他满清贵族所没有的更远大的眼光,同时也有集权的权利欲望。阿敏、莽古尔泰等人看不到这一点就吃了亏,多尔衮同样是认识不足,同样会吃皇太极的亏。

    。。。。。。

    七月十五日,皇太极给大都督府的信就到了朱大典手里,信中的要点就是一个,请求允许携带部分汉人奴隶到日本,次要的问题是增加火器的数量,朱家父子就坐下来商议。

    朱大典说道:“武器的事情好办,他们每到达一批人,我们就补充一批,手榴弹、子弹随时补充。为了方便今后的补充,不如把这几种武器、弹药的生产转移一部分到安东。汉人奴隶的事情你看怎么办?”

    朱万化说道:“父亲,他信中所说还是有一些道理的,靠清国的鞑子们,打打杀杀的没问题,建设国家火候还是差了一点。我提一个想法,您看能不能行,就是来一个自愿的原则。像范文程这种人,你不让他做奴才,他还不舒服,我们留下也没有用,不如就随他去。”

    朱大典说道:“话是这么说,人多了,情况就会复杂,难免会有强迫、或者半强迫的。很难区分。”

    “是的,父亲,我们审查得细一点,疏漏就会少,完全避免是不可能的。不过话说回来,日本的情况与清兵进关又大不相同了,这些汉人的社会地位可是高多了,也不会有太多的委屈,在那里增加一些汉人的影响也是好事。”

    朱大典说道:“不如这样,我们也提一条:汉字,汉文化他们不能排斥,将来的清国,汉语应为官方用语之一,与女真族语言并存。”

    “对,还是父亲想得周到,我们不反对他们使用女真语,女真文字,他们也要承认汉语的地位。其实清国的上层人物都接受过良好的汉文化教育,他们不会排斥汉语的。就这么办,有一失必有一得。”

    大都督府又给黄海派遣舰队下了一道指令,做好后续的清国人员、物资的运输准备。

    。。。。。。

    在朱家父子为九州攻略绞尽脑汁时,江南传来了坏消息。

    长江沿岸这两年也是不断的有水患,但是,今年的雨水特别的多,结果在长江中下游的九江、安庆段,造成险情,所幸没有大的伤害,但是扬州段的北岸发生了决口,造成了极大的人口、财产的损失。这些地方虽然不是朱家的势力范围,但是,在朱家的主持下有一个“河道慈善基金会”,它还是应该有所作为的。

    ………第297章完………

第298章:汉水航运() 
对于崇祯六年七月长江下游的水灾情况,中华日报也给予了报道,并且还特别报道了长江沿岸的国防军驻军出动救助灾民的事迹。远在浙江、山东的国防军也出动了部队,携带小木船奔赴灾区救助灾民。为此,山东、浙江、台湾、辽宁国防军控制的省份,都拿出一批救灾物资支援灾区。长江航运公司、河道慈善基金会也同样拿出了救灾物资。

    中华日报连篇累牍的报道,使长江的这一次水患尽人皆知,朱家一系势力的救灾举动与朝廷就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朝廷也不是不救灾,只是动作慢,救灾的力度小,宣传几乎没有,朝廷的大明日报反应迟钝,即便大明日报想快速反应也不行,因为朝廷的动作慢,没有什么可报道的。

    一个水灾又让国防军在民心上加分不少,虽然朱家不期望加这种分,但是不能不救灾。

    桁圣公孔胤植不请自来,还没等朱家父子去找他,他自己就找上门来,说河道基金会不能无动于衷,钱粮要捐,工程也要修。他已经拟定了工程的概要计划,和为此向全国募捐的计划,他这个会长真是称职、尽心尽力啊。

    黄河的两年修缮计划已经完成,致使黄河的堤岸前所未有的坚固。中华日报在肯定黄河工程的同时,对于有功人员也是大加褒奖,其中当然少不了对桁圣公的吹捧,使这位亚圣以此深为自豪,他在自己写的诗词歌赋中也是不断的自我陶醉,自我吹嘘。这次长江的水利工程上他还想大展拳脚。

    朱家父子当然乐见其成,又为他出了不少主意,并且把刚清闲了半年的黄河修缮工程的组织机构,和领头人章世照重新召集起来,要他们配合河道慈善会展开长江沿岸的水利工程的勘察。朱万化还特意陪同孔胤植去了一趟威海的中华日报的报社,研究为了长江水利工程募捐的宣传方案,可以想象得到,这又是一波募捐的热潮,最起码朱家一系人物的捐助捧场就是不小的数字。

    此外朱大典还上疏朝廷,希望官府能够出面与河道慈善会共同组织工程,各尽其力,朝廷也要出一笔工程款,这毕竟是国家大事,是朝廷的责任。

    长江的江堤工程与黄河有本质的区别,区别就在于,长江的江堤不但有防汛的功能,它还要考虑到航运、灌溉和排涝的功能,而黄河只有一个防汛的功能,它的航运功能极为有限,灌溉和排涝则绝无可能。黄河水含有大量的泥沙,不能用于灌溉。黄河下游是个架空河,水向低处流,所以它绝对不能排涝。

    因此,长江的江堤工程要庞大的多。工程量大,动用的资金、物资就多,人力投入也多,工期也要长。所以朝廷、官府一定要参与组织,要出钱、出物资,单靠慈善会是不够的,要动用国家的力量。

    预计工程年底开工,所以各项准备工作就要紧锣密鼓的进行了。

    。。。。。。

    七月底,褒城。

    在汉中停留几日的洪承畴再一次的来到了褒城的国防军的军营。朱明秋很诧异,按说洪承畴离开汉中回西安,褒城是必经之路。但是从双方关系和地位来看,洪承畴是完全没有必要再次来访的,直接通过就可以了。因此,他此来必有要务。

    朱明秋把他接入军营大帐之后,洪承畴倒是开门见山,他说道:“此来打搅确实有要事,烦朱教官转告朱大都督,本官欲让出褒城,留下国防军在此驻扎,此其一。其二,请国防军考虑开辟汉中到武昌的航运通道,开通客货运输,此航道对于汉中及沿线大有益处。”

    朱明秋答道:“洪巡抚的话下官会立即禀报到大都督府。我军原计划运输移民、战俘之后,即撤回广元,那么如今就要看大都督的命令了。”

    洪承畴又说道:“如若贵军能够开通航运,并驻扎此地,则褒城以及周围的村镇统归国防军管辖,码头、商铺、工厂作坊以及农牧生产也都由国防军经营,其规矩就仿照河南西峡县办理。有关这些事情本官已经对汉中的官员交代清楚,定无阻碍。”

    朱明秋当然不明白所以然,他如实上报就是了。

    。。。。。。

    这里要说明一下,汉水航道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陆上的重要交通航道之一段,史称黄金水道,这是因为他的位置十分的珍贵,它历来是官家漕运的重要组成部分。说它珍贵,就是因为它距离西安不远,而渭河在远古时代就因为淤塞不能通航了,黄河又不是很好的通航河流,并且仅仅能够通航到河南。汉水就成了到达西安最近的航运水道。

    汉水发源于汉中,经安康、襄阳到汉口汇入长江。安康是哪里?可能有的读者不知道,周正龙拍华南虎的假照片你肯定知道,那地方就是安康。

    但是现代的人们不能理解汉水航运,哪有什么汉水航运?胡扯!不理解的原因是现代的汉水已经不能通航了!

    不能通航的原因有二:其一,汉水水量充沛,有丰富的水利资源,因此,它的沿途建有为数众多的大大小小的水库,有的水库大坝直接就把汉水截断,并且不考虑过船闸,船只又不能飞过去,当然就断了航道。其二,丰富的水源被存储在众多的水库之中,水库的水是要用的,于是就消耗掉了。从水库中流出来的水就成了涓涓细流,河道成了乱石滩、沙洲,船自然就没办法走了。

    现代的人们都听说过“南水北调”这四个字,这是伟大的工程,对于解决北方缺水能起到关键的作用。你知道吗?南水北调,调的就是汉水的水,由此可见,汉水的水利资源有多么丰富!

    假如你能在汉水上行船,你还会发现汉水的另一个突出的特点——弯曲,有的地方,在一两里的距离内能够反复地转上几道弯。因为弯道半径太小,所以这里不能行走大船,船只可以宽一点,但是不能长,否则过不去。

    好啦,汉水的常识就介绍这些,因为,朱家的造船厂又要生产新的专用船只了——短粗胖的平底船,还要转弯灵活。

    。。。。。。

    洪承畴的这个要求的确突然,令朱大典、朱万化父子始料不及。他们都要问一句:这是为什么?

    朱大典说道:“彦演(洪承畴的字)老弟这是为什么呢?有一点是明确的,他在向我们示好,要向我们靠拢。还能有别的意义吗?”

    朱大典比洪承畴大了十多岁,所以客气的说法也要称作老弟。

    朱万化说道:“父亲,以我之见,他想把汉中的农业、工商业扩展开来,形成陕西的经济支柱。从整个陕西省来看,陕北已经破败了,只要不发生新的民变就是幸运了。渭河平原这一次又被破坏了一半,陕西就剩下汉中这一块好地方了,他把汉中搞好了,陕西就有了自立的根本。由此看来他还是有经济眼光的。”

    “可是眼下看,汉中与我国防军有意义吗?为父我没看出有多大的益处。”

    “是的,父亲,现在看意义不大,无非是开展一地的经济,有一些银两的收入,稳定陕西的一个局部,对于陕北的乱局作用不大。”

    “万化儿,也可能洪承畴有意效仿我朱家的经营,想以此经营陕西。他以为民乱过去了,该恢复农耕了。那么依你之见,陕西的局面如何解决呢?”

    “父亲,治理地方的政策法令那一定是要改的,就不说了。单单从农业治理上说,陕北的黄土高原上现在有了一个治理的机会,这个机会还是乱民制造出来的,这就是那里的人口大量的减少了。人口少了,需要的口粮就少了,因此可以施行一个计划,那就是——种草、植树,严格限制种庄稼,限制放牧。官府给农民补贴,并且按照种草、植树的数量和成活情况补贴粮食和金钱,目的是彻底的改变那里的环境。这是彻底的改变那里干旱少雨,使其逐渐的变为鱼米之乡的根本办法,并且需要坚持数十年,实在是不容易。要办成此事,先决条件是取得那里的政权,否则,这种强度的治理是没有办法施行的。”

    朱家父子费尽心机的琢磨着洪承畴的心思,总是百思不得其解。

    朱大典说:“也许他只是向我们示好,愿意多交往,拉近我们之间的关系。依现在的关系,即便他想问什么,也无法开口,交浅言深是大忌。为父想来这个可能性大一点,否则他把我们引入汉中不好解释。仅仅改善一个汉中对陕西意义不大,至多是缓解经济,何况他还可以自己干吗,不一定非找我们不可。我看就照着他说的办,耐心的等待,看看是个什么结局。”

    朱万化对朱大典的敏捷思维很惊叹,思维严谨且速度快。

    朱万化说道:“若如此,我们的行动就要快,用最快的速度把航运办起来。要不我去一趟舟山,先把一批船搞出来?”

    “我儿,你不能走,近来事情太多,还有个河南,我总觉得不对劲,怕是要出事。发个电报,把舟山的人招到济南,也就相当于你去舟山了。”

    几天后舟山船厂的技术人员过来了。朱万化与他们又研究了一种新的船型,就是在长江三峡专用船只的基础上,加大船体,特别是船首转向动力的优点一定要保留,有了这种灵活转向的机构,船大一点也没有问题。汉水这个河道比较平稳,并且没有暗礁,所以只要转弯灵活,其他的特别要求不多。最后确定仿照三峡专用船的情况同样制造三种类型的船只,武装船原封不动,与三峡专用武装船相同,客船货船都在三峡专用船的基础上加宽加长,排水量达到70至80吨。客船的客舱采用双层结构,下层为有座位的筒仓,上层为双层铺位的三等舱,每只船有一个房间为二等舱,载客量约200人。

    为了尽早开航,马上抽调三峡专用船的三个船型各两艘船,由长江舰队配备人员,立即开往汉中试航,舟山造船厂的人员也要参加试航,用汉水的实际情况指导船只的设计制造。

    同时开始沿途站点的码头建设、驻军工作,所有的人员建制归长江舰队。长江舰队的人员全部到位之后,四川派遣军则移交撤离。

    由于朱大典对河南的担心,大都督府就给黄河船队下达了恢复黄河河南段巡航的任务。滞留在老河口的独立一团也该返回南阳了,农牧场原来的农民都移民了,但是河南人口多得很,随时可以召集。他们还需要在老河口保留一个营的兵力,配合汉中的转运俘虏、移民的工作和协助建立汉水航运。另外南阳农牧场要派出一个技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