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强国梦-第3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甘肃是多种稀有矿藏丰富的省份,例如,当年朱万化为了寻找镍矿,不得不到河南南阳去开发镍矿石。其实朱万化知道,最丰富的镍矿就在甘肃,对于当时在浙江金华的工业来说,甘肃太遥远了,只能退而求其次,开采南阳的矿石。还有诸如稀土类的矿藏,遗憾的是这些稀有矿物,现在还没有太大的价值,他们是子孙后代的财富。
但是铁矿、煤矿是可以开采的,煤炭不说了,工业、民生都有用。在甘肃开采铁矿可以建立小规模的,比较简单的冶炼厂,出产部分生铁锭和钢锭。用朱家的技术,建立小高炉生产生铁,建立小转炉生产部分钢材,但是不建设轧钢厂,只生产钢锭,这些铁锭和钢锭作为原料提供给民间的铁匠炉,因此这些铁锭、钢锭的形状要易于铁匠炉切断,零碎使用。
这种做法的目的是什么呢?为什么不建设轧钢厂、加工工业,直接出钢铁产品呢?
其原因很多:第一,轧钢、机加工工厂投资大,建设工期长。甘肃的各种救灾、建设都需要大笔的资金,银子从何而来?主要的还是联省衙门的投资,联省衙门才成立一年,手中没有积累,底子还薄。因此,在甘肃的投资就要尽量压缩。第二,高质量的工业铁制品会强烈的冲击手工业,使大批的手工业者失业,这可是与救灾背道而驰的。现在需要的是让更多的人有工作,有活干,有收入,能养家糊口。第三,民间的铁匠炉可以制造多种多样的民间产品,很多品种也不适于大工业生产,例如剪子、镰刀、锄头。第四,甘肃临近牧区,甘肃境内也有不少牧民。农耕经济与牧业经济之间的贸易是甘肃的一大经济支柱。牧区也需要很多品种的铁制品,民间铁匠炉的产品是这种贸易中很重要的一项,例如:铁锅、剪刀等民用品,还有马具上的铁制品,例如马镫子。
。。。。。。
提到马镫子还真要说几句,因为这里有一个巨大的穿帮!乌龙!
马镫子在西方有一个名字,叫做中国靴子,意思是说它是中国人发明的。西方学者对马镫子的评价甚高,说它的军事意义是划时代的,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历史。
马镫子的作用就是使骑手与马匹结合成一体,战士骑在马上能够用上力气,使人力、马力结合化为战斗力,因为有了马镫子才有了真正的骑兵,而骑兵是冷兵器时代的顶级军备,其战斗力远在步兵之上。
上溯到战国时期就是有骑兵的,但是很明确:没有马镫子,所以那只是骑马的兵,是没有骑兵的战斗力的,不能算真正的骑兵。上古年代都使用战车来利用马匹的战斗力,战士站在车上射箭、使用长兵器作战,那时候拥有多少战车是衡量军事力量的一个标准,所以古代经常有“车千乘”的说法。
历史比较公认的是,马镫子出现在汉唐之间的南北朝,地点是现在中国的东北地区,当时那里属于匈奴之一部。
晋代(三国之后,司马懿的后代),才发现用绳子套在脚上的马镫代用品。
结论:“马镫子”等于“骑兵”,因为有了马镫子才有了真正的骑兵,没有马镫子的时代就没有真正的骑兵。这话太罗嗦了,但是不得不罗嗦。
因为这里有一个大问题:大家都熟悉的三国演义之中可是有骑兵的,有关三国的绘画作品、影视作品也是不少,三国的那些英雄人物可都是骑马作战的,例如,关羽骑赤兔马、三英战吕布、温酒斩华雄等等。关羽、张飞、赵子龙等诸多名将都使用长兵器。
注意:没有马镫子绝对无法使用长兵器!那个不服就自己试一试,骑在墙头上(比骑马容易),两脚悬空,挥舞偃月刀或者丈八长矛,任你多英雄,那刀枪也是像一个小木棍那么软弱无力,作战杀人太勉强了,自己不摔下来就算幸运!所以,骑没有马镫子的马,只能勉强使用短兵器,例如单手用的刀、剑、短棒子。骑马射箭还算勉强,所以古语中有“弓马娴熟”的成语,说的就是骑马射箭。关羽用偃月刀,张飞用丈八蛇矛绝对是乌龙,不可能的事!
杨家将、岳飞使用长枪是对的,因为那时已经有了马镫子。
大家还知道“三国演义”是,“三国志”才是历史,千万不要把三国演义当历史读。
那么我们就有几个推断:要么中国的、世界的历史学家、学者、考古工作者全都错了,马镫子发明、产生于汉代,而不是学者们说的南北朝,差错了两三百年。要么就是就是“三国演义”这本编错了,大大的穿帮,是罗贯中笔下乌龙。还有一个可能的推断:三国演义是穿越!有一位不知名的穿越者,给三国带去了关键技术——马镫子(可惜,罗贯中没有明确交代)。
不要小看了这一项穿越技术,它可是比朱万化制造的机关枪还厉害,因为马镫子具有改变世界历史的重大作用。
按照三国时代的制造水平,即便有穿越者带去了马镫子的技术,也只能用铜合金制造。因为铸铁的强度不够,钢又太稀少了,那时候达到“钢”的强度韧性,制作出来的兵器叫做宝剑、宝刀,那是极端稀少之物,怎么能用来做千军万马的马镫子?可是铜也很珍贵,那个年代的铜与金子一样,是贵重金属,大将配一副马镫子尚可,当小兵的可是配不起的,太贵了,士兵的命也没有那一副马镫子值钱。
所以说罗贯中的这个穿帮非常严重,从工业技术上是经不住推敲的。他应该在三国演义中,开篇就交代清楚,穿越者是如何建立冶炼工场,铁匠作坊,生产出廉价的、大量的优质钢铁,可以用于制造马镫子的技术问题。然后再给三国的英雄人物配上马镫子。否则后面的故事就失去了依据。
为了简化叙述,笔者没有提马鞍子,马鞍子、马镫子是成对出现的,三国时代也没有马鞍子!马背上铺上一块棉布垫子就骑上去耍大刀?那可就真的应了东北那句俚语了——“你耍大刀呐!”(就是发飙,不着边际的意思)
哈哈,罗贯中耍大刀!
我认为三国演义应该增加一个“第零回:汉工匠大炼钢铁,穿越者巧制马镫”。情节梗概:题头诗:滚滚长江东逝水。。。。。。。穿越者无名氏,来到东汉末年,看到民不聊生,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无名氏欲拯救众生,于是组织工匠,土法炼出优质铸铁。遂研制马鞍、马镫子,使骑手与马匹完美结合,极大的发挥了人与马的战斗力,引得天下英雄注目。不料阴谋小人欲窃取此机巧发财,害死了无名氏,阴谋小人亦被杀。冶铁、马鞍、马镫制作机巧流传于天下民间,为天下英雄所得,视为宝贝。。。。。。
然后才是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这样一来三国演义全书情节就没有毛病了。
。。。。。。
扯远了,回到我们的故事。
假如一个城市、或者一个县的铁匠炉子,包括二次融化铸铁铸造产品的炉子,一个月消耗两千斤钢和铁,甘肃、青海两省最多一个月消耗十万斤钢铁,折合公制为50吨。那么年产600吨(日产1。6吨)就足够了。这一点产量,最小的炉子只要一个,一年开炉几个月,就会超额完成任务。
所以冶炼厂投资不大,可是解决问题不小。假如没有现成的钢材,明代的办法就是“百炼成钢”“千锤百炼”。这两个成语可不是胡说的,古代的钢(或者叫做熟铁)就是融化、缎打、再融化、再缎打。。。。。。不知道多少次,才百炼成钢的。
由此可以知道,使用现成钢铁原料的铁匠炉子,使用现成铸铁锭熔化后铸造产品,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也大大提高了。铁匠、经营铁制品的商铺都会有比较好的收益。
钢铁制品就是这个时代的尖端产品,它会带动一系列的行业,用现代的话说就是“拉动经济”的作用是巨大的。
人们都忙碌起来了,餐饮等服务业就会发达,从快餐到豪华餐馆都会冒出来。当然不会有麦当劳、肯德基、汉堡什么的,但是肉夹馍、羊肉泡馍、米粉、卤煮火烧之类的跟定会有。如果朱万化有幸去吃一顿,会觉得味道不对,差哪呢?差辣椒!这时的辣椒刚刚传入中国,只是在福建广东沿海才能见到,并且不多,湖南四川人吃辣椒,那可是湖广填四川之后的事情,最早应该在清代的乾隆、嘉庆年间。
西北人爱喝汤,缺少了辣椒,确实有点寡味。
朱万化爱吃辣椒,所以他前两年特意从西班牙人手中搞到好几个辣椒品种还有西红柿(辣椒原产地是美洲,西红柿也是),种植一些,用于调味。这些品种在中国的普及肯定要早一些,但是眼下还到不了甘肃。
………第388章完………
第389章:福王抗税()
甘肃对牧区的贸易就包括了对准格尔蒙古的贸易,贸易的大宗商品就是:盐、茶、粮食、布匹、铁制品。换回来的就是:马匹、牛羊、肉类、皮毛、药材。
可是准格尔蒙古是潜在的敌手,对他们的贸易,特别是铁制品,难道不需要管制吗?
朱万化是不打算管制的,一方面,国防军的装备远远的超过他们,不怕他多几把刀,几支箭。另一方面,贸易也是文化交流,或者叫做文化入侵,多一些汉文化的影响,就会让他们少一分的野性,文化的功夫做足了,也可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呢?最后,贸易增加了甘肃的收入,这是当前最需要的,如果控制对准格尔的贸易也就损伤了自己。
马匹、牛羊、药材可以贩卖到大明的内地,皮毛可以就地加工,制造皮草、皮革制品、毛线、毛衣,还有肉制品加工。所有这些又要建立多少作坊?吸纳多少劳工?
还有南方的茶叶、布匹、丝绸、粮食,牧区销往内地的商品,都要在甘肃交易,商业、运输、税收,这些又是一大笔收入,同时也能吸纳更多的人力。
青海湖是咸水湖,他的湖水就像海水一样,是咸的,这是我国唯一的咸水湖。咸水湖有很多独特的产品,最常见的,最简单的,就是食盐。食盐是暴利产品,因此是国家垄断的。
整个青海湖很快就会完全控制在国防军的手中,仅其中的食盐、精制盐的产品,就可以为青海省带来巨大的收益。青海官府的财政立刻就得到了缓解,甚至成为比较富裕的官府。
青海湖还有渔业资源,运输资源等等,所以青海湖就是青海的聚宝盆。
甘肃、青海两省内有不少湖泊,除了青海湖,其他的当然都是淡水湖了。在人迹稀少的地区,湖泊中都会生长着大量的芦苇,他们生长在湖泊之中,自然不会因为干旱而不繁殖生长。
芦苇是经济作物,可以制作编制物,如常见的席子、筐、篓、包,芦苇打成箔可以编织高档产品,如宫灯,屏风。芦苇也是上好的造纸原料。
朱万化还知道芦苇捣碎加发泡剂,就是上好的食品包装物,并且制作简单、廉价,利用简单的机械就可以大批量的生产。在现代它是塑料饭盒的代替物。在明代,可以用于高档食物的包装,蛋类的支架包装等等。
芦苇捣碎成浆,它本身就发泡,如果泡沫不足,可以再加入发泡剂,发泡剂品种非常多,常见自然状态的也不少,例如炭黑,就是烧柴的锅,锅底的黑灰,还有水碱(与有机物中的酸性物质反应生成气泡)。
席子是民众离不开的日用品,并且也是对南洋贸易的大宗商品,可以说,产量多大也不愁卖不出去。
可是有芦苇的地方就有沼泽。红军过草地的故事大家都是知道的,那就是沼泽,其地点就位于甘肃南部的陇南一带。如果有人不小心孤身陷入沼泽,那可是要命的。其实沼泽没有那么恐怖,多人一起行动是绝对不会出这种事的。另外就是经常生活在那里的人,熟悉其性能,再辅助一些工具,就是单人行动也不会被困住。特别是收割芦苇的工人,他们有很多对付的办法,有比较专业的保证安全的工具。
有芦苇,有沼泽,就有泥炭。泥炭就是多年堆积的芦苇残骸形成的,属于初级的煤炭矿物,它可以做燃料,也可以做肥料。养花人在市场上买的那种黑色的泥土就是泥炭。作为燃料、肥料,它也是商品。
总之,朱万化掌握着丰富的知识和资料,结合甘肃的具体情况,可以想出很多救灾,安置劳动力的办法。这也是由于朱家手中握有大批粮食的结果,没有粮食,的确不好办。
如果以上这些办法实施之后,依然有饥民吃不上饭,那最后的一招就是——移民。东北、台湾都需要大批的移民。
综上所述,这些水利、道路工程、工业、商业、手工作坊都办好了,还愁救灾吗?明年的灾荒也就不怕了。
。。。。。。
秋冬季节是收缴农业税的时候,今年北方干旱,西北最为严重,河南、山东灾情稍缓,也是严重的减产。好在这两个省都有不少的水利设施,因此农业尚有收获。不管怎么说,联省范围之内的河南、陕西、山东,今年的农业税将受到影响,财政、税收就主要依靠工商业了。但是整个联省范围的税收不会减少,还会有提高。
联省也会根据朝廷的收入情况,上交粮食、白银以补贴朝廷的不足。这也要看朝廷对联省的投入和支持,例如治理泾河的支持,黄河、长江、运河等,朝廷能够拨出多少治理款项,以及对于救灾的拨款情况。如果这些方面朝廷表现的差,联省也会减少上交的税款。另一方面,朱万化还是希望全国稳定,为此,朝廷的财政就不能太窘迫。
台湾、浙江和东北地区没有干旱的灾情,特别是东北地区,原来是颗粒无收的地方,现在,这片肥沃的黑土地渐渐的显现出它的农业实力,再过几年,那里将是大明的粮仓了。
说到税收,就要说一说福王了。
福王原本是纳税的,从崇祯五年起,吴诤幽下叫菩辛艘恍┬抡渲芯桶ā耙惶迥闪浮焙汀凹踝饧跸ⅰ钡恼撸皇侵葱械牧Χ炔钜恍伤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