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强国梦 >

第403部分

明末强国梦-第403部分

小说: 明末强国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攻,只是派出一个小队,用掷弹筒打出两发火箭增程的宣传弹。传单的内容与以往的宣传一致,就是历数郎布国婆罗门的罪行,宣布替天行道,明日即攻城,告诫民众不要慌乱,康南军不扰民,会保护普通民众的安全,同时也劝告郎布国王投降,投降者都可以保全性命。

    大兵压境,城内已经是一片的慌乱,因为郎布国的军队已经领教过康南军的厉害。

    单凭一封信郎布国王是不会投降的,但是国王知道自己抵挡不住,既然保不住城池,就莫不如保留实力逃亡,或许找个地方还可以继续称王。

    实际上他们这种逃亡的准备早就有了,只是抱着侥幸的心里,希望康南军不要打过来。结果刚得到康南军进犯的消息,还没有一天,康南军就到了城下,这也太快了!

    于是,郎布王国的国王,主要官员,婆罗门的主要人物全部连夜出逃,他们也带走了王国的主要亲信部队。

    在印度人的各处城市里,都有康南军的坐探,他们的出逃朱全柱是能够及时得到情报的,但是,朱全柱按兵不动,根本就不追击,任由其逃跑。因为康南军的目的是占领土地,印度人跑掉的越多越好,这符合康南省的利益。

    到了第二天也不用攻城了,城内的坐探一早就来到了兵营,报告郎布王国的兵都撤了,城内只剩下了普通民众,城门则是四门大开。就这样,康南军兵不血刃占领了郎布王国的王都,郎布王国的国王跑了,也就等于是灭国了。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509章完………

第510章:追踪凶手() 
崇祯十二年二月初七,康南军兵不血刃占领了郎布王国的都城杜拉,郎布王国被灭国。

    杜拉城距离江南县的边界已经有三百里,康南军的一个营长途奔袭,实际上他们的后部众多的城镇还没有占领。为了后面的战事,还是要巩固自己的后方,稳定占领区。因此康南军暂时停下南进的脚步,整顿后方。

    郎布王国的王都沦陷,国王亡命他乡,王国的政权就轰然倒塌了,这种局面之下,康南军带着俘获的郎布国的官员,派出军队,一一的接受各地政权即可。只要康南军优待俘获的官员、军人,不滥杀无辜,收买印奸,这样的接受工作会极为顺利。

    然后就是划分行政区,委派官吏,建立政权。作为政权是否有效的标志就是税收,所以新政权的第一项工作就是收税,打着收税的大旗,镇压一切反抗者。然后就是安置随军而来的第一批华人移民,他们就是新任的高等婆罗门,郎布王国的国王贵族的逃亡为安置移民创造了条件,因为被遗弃的大片土地、房屋、商铺都被新官府没收了,这样就可以按既定的政策用分期付款的方式出售给新移民。联省历来的政策都不是无偿分配土地、房产,移民获得的所有资产都是都要按价购买,价钱可以适当的优惠,可以长期贷款,但是不能不劳而获,官府不能养懒汉,也不鼓励杀富济贫,打土豪分田地是绝对不能允许的。

    在新占领区建立寺庙,任命阿訇和佛寺方丈,建立警察和地方部队维持治安,如此等等,这都是新占领区的老套子了。

    有了初步稳定的后方,康南军才能继续南进,向这一地区最大的势力——孟加拉王国逼近,施加压力。

    。。。。。。

    朱钰负伤还躺在床上,按医生的说法,一个月之内是不能下床活动的,完全恢复则至少要三个月以上,伤筋动骨一百天嘛。但是,生活在朱家巷的朱府他得到了更大的自由度,他虽然不敢保证周围没有监视的眼睛(这是他自己多心),但是有何氏老太太的庇护使得他更容易与外界联系。

    朱钰的亲信,就是“太子党”们也没闲着,他们从震惊中稳定下来之后,第一个关心的就是刺客的目的,第二个关心的就是缉拿凶犯。像卜榷这类人,他们不敢明着参与其中,却用尽了浑身的解数打听消息。

    开封府的知府赵骞是可以公开介入案件的,开封府也在全力的侦破案件,从律法上他是第一责任单位。

    实际国防军的内卫部门是大都督朱大典指定的主要侦破案件的单位,这个是保密的,赵骞不知道,内卫的头子就是刑部尚书朱泰。所以这一个案子有两套办案的班子,一明一暗,各行其事。

    时间不长两套班子对案件都有了结论,并且是一致的:

    行凶的刺客死了,同案犯还有一名,失踪了,谁也没抓到。但是此人有明显的特征——是个阉人,就是说极可能是一个太监。信息的来源是一间不起眼的小客店,那是画影图形的功劳,经过此客店的多人辨认,死掉的刺客就是他们的房客,并且他们有两个人,另一人说话公鸭嗓,无须,疑似阉人,年纪35岁左右,但是此人失踪了。

    案发当日,开封周围已经戒严,各个路口都有盘查,此人逃亡的可能性是有的,但是也比较难。偌大的开封,也有几十万的人口,要藏匿一个人也是不容易找到的。

    对于挨家挨户的查户口,这是开封府的强项,也很下力气,可是查了一个月也没查到,只能暂且放下。上官的命令也只能是继续监视,各处哨卡继续盘查,但是总不能永远维持大规模搜索调查的人力,所以该撤的也就撤回来了。

    养伤的朱钰得到了两份密报,他们的分析都是刺客找错了目标,并没有人想要加害朱钰。朱钰自己也是这个判断,因此他传令自己的手下不要继续调查此事,从此揭过不提。

    二月底,刑部尚书朱泰到大都督府向朱大典禀报。

    朱泰说道:“老爷,都是小的无能,此案办成了无头案。小的推侧嫌疑最大的是北京陪都皇宫里的太监,目标应该是督军大人。”

    朱泰称呼老爷,自称小的,而不是用大都督或者国公爷的称呼,那是为了表示亲近,表示自己是朱府的老人儿,老资格。

    朱大典问道:“哦,是吗?但是锦衣卫的首脑人物也有不少是太监,为什么不怀疑锦衣卫呢?”

    锦衣卫的总头目叫做指挥使,其下有镇抚使、千户官、百户官等,基层的叫做番役也称为番子。锦衣卫与卫所的官制、组织机构基本相同。锦衣卫属于皇帝的亲信爪牙,他们多了刑狱司法权,也相当于特务机构了,权利很大,因此它的主要军官有不少是皇帝派去的太监。所以锦衣卫的头目中有的是阉人,但是也不能断言其军官一定是阉人,正常人也有。

    朱泰答道:“老爷,从手法和对马车的误判上推断,不像是锦衣卫所为,如果是锦衣卫,他们不会误判马车的,锦衣卫的番子都是专门训练的,不会犯这种错误。另外,在锦衣卫中,太监的身份一般都是大首领,有名的人物,不少官员也认识他们,他们不会亲临开封的。出来行事的番子一般不会是太监。”

    朱大典说道:“看来此案也只能暂时放下了,但是今后要加强防范,在哨卡要加强对武器的盘查。部队中要加强军火管理。你先下去吧。”

    朱大典想,此事的确可能是北京城里的太监们干的。

    首先,崇祯初年崇祯皇帝从打击以魏忠贤为首的太监势力,又慢慢的转向了乱用太监,派到各地的监军,和派到要害官府执行监督的太监越来越多,朱家为了遏止这股潮流,曾经杀了高起濳,并且通告天下,花银子悬赏这些太监的人头,从而导致官军中太监监军绝迹,地方官府中做监督的太监逃亡,有一些传统上就是太监肥缺的职务,例如江宁织造总管太监,景德镇瓷器建造太监等,全部逃回皇宫中不敢再出来。就连在京城各部衙门担任监督职务的,也跑回了皇宫。

    自此之后,除了传达圣旨的太监,再也没有到外面任职的太监了,使得大明的官场清净了不少,军队中少了狗屁不懂的太上皇。这也就断绝了太监们到皇宫外面作威作福的美差,那些太监们必然怀恨在心。

    其次,由于联省的强盛、逼迫,崇祯南迁南京,北京的太监顿时就失去了所有的权利,也就失去了财路。没有皇帝的皇宫,还有谁会过问那里的事情?这些往日作威作福的太监,成了冷宫里的杂役,除了打扫房间院落再也没有了别的事情。这种失落的仇恨也指向了联省。

    最后,太监都是阉人,也是废人,他们的心理状态扭曲,容易走极端。

    于是朱大典想到:今后如果联省拿下了北京城,对于太监真的要重视起来,好好的处置,否则,这些人的确是个祸乱之根。

    但是这个失踪的太监还是要查。想到这里,朱大典给在台湾的朱万雄发了一份电报,嘱咐他动用北京城里的坐探查一下,这个35岁左右的太监是不是北京皇宫里的,是谁?朱泰的职责是内卫,在北京的事还要靠朱万雄的力量,北京城里的谍报网是归朱万雄管的。

    。。。。。。

    治理黄河的规划已经搞了半年多了,今年一开春就要开始动作。之前治理的是泾河,并且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也取得了丰富的经验。按照计划作为整体改造规划的第二步就是治理洛河流域了。

    原则上说洛河是渭河的支流,但是太勉强,因为在渭河汇入黄河之前仅仅十多里的地方,洛河才汇入了渭河。因此洛河的泥沙对于渭河几乎没有影响。

    洛河流域占了陕西的中部地区十几个县,也算是人口稠密的地区了。

    治理水土流失最大的问题是对于农业人口的补贴,不种庄稼了,改种草、种树,农民的收益大幅度的减少,这些人要吃饭,要生活,就要有收入。以前采用了改行工商,做出卖劳动力的雇工,种沙柳搞多种经营等等。

    去年,为了规划洛河改造治理,联省举行过多次会议,在一次会议中,户部尚书马士英就提出了更彻底的办法,那就是减少洛河流域的人口,加大移民的力度。

    如果人口少了,草地树木本身就可以养活这些人口,比如沙柳的副业,养鸭子等等,从而减少了救助的负担,甚至不再需要救助。这的确是一条比较彻底的办法。特别是现在有好几个地方急需大批的移民,最迫切的就是康南省,那里是极富庶之地,气候也非常好,容量大。即便进入几百万的移民也可以轻易的消化掉。

    陕西的近邻,近在眼前的绥远、察哈尔,按照协议每年这两个省也可以接收六万移民。其他的还有即将收复的准格尔、蒙古、东北、台湾还有海外的多个占领区,总之需要移民的地方太多了,这些农民何必守在贫瘠的土地上呢?

    据估算,洛河流域的总人口约七十万。这么大的一片地区,并且历来是人口众多的繁华地带,为什么只有七十万人呢?这就要“归功于”乱民了。从崇祯初年起,洛河流域和陕北地区一样,都是乱民的核心地带,那些知名的乱民团伙几乎都是从这里走出去的。民乱,然后是官军围剿,而后再乱,再围剿,反反复复不知道多少次。这里的民众反复的经历饥荒、瘟疫、兵乱,多年累积下来能剩下的这七十万人口都是劫后余生的幸运儿了。陕北的人口密度比这里更差,都未必有七十万人了。

    这七十万也不是都需要移民的,此地也有城镇,也有工商业,并非全部是农业人口。即便是农民,也要留有足够的劳动力来种树、种草和维护林地,治理水土流失还有不少土石方工程,都需要劳动力。因此,只要迁出一半人口,局面定会大改观。

    马士英的这个办法得到了多数官员的认同,督军朱万化也给予充分的肯定,说:这是开创性的意见,有重大价值。建议经过实施验证之后,应该为马士英申请勋章,以资鼓励。

    听到督军大人的如此评价,马士英感动的热泪盈眶,表示一定知恩图报,忠于联省、忠于督军大人。

    移民的工作也不是那么好做的,故土难离是人之常情。马士英得到督军大人的鼓励更是再接再厉,他又提出一个办法,解决移民的顾虑。那就是让有移民意向的民众,按照宗族、村镇选出代表,先行到移民目的地考察,考察过后在回来现身说法,以解除移民的顾虑。这些代表都是移民的亲人,信任度当然高。

    这个办法是有效的,同时也会促进接纳的一方认真对待,为移民安置做得更完善。相信很多移民地点都会非常的吸引人,就算条件比较差的蒙古大草原也比贫瘠的陕北好的多,更不要说处于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的康南地区了。那里绝对是好地方。

    为此,联省衙门发出政令,各个接收移民的省份都派出官员到西安,一是现场分配移民的名额,二是带领考察代表返回本省考察移民安置地。各省对此都非常踊跃,现在各省的交通都不错,他们很快的就聚集于西安。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510章完………

第511章:准格尔人的悲剧() 
崇祯十二年二月十六日,国防军和漠北蒙古的联军与准格尔蒙古军一部,在乌里雅苏台以西决战大胜,为了迫使准格尔人留下劫掠的人口财物,联军开始乘胜追击,紧紧逼迫准格尔军,令其仓皇逃遁,放弃劫掠的人口物资。

    准格尔首领丹济拉一边仓皇逃跑,一边派出联络的快马,寻找通知散落在各处的准格尔部队,全部向阿尔泰山口靠拢,准备撤军。

    联军追击的非常急迫,从乌里雅苏台到阿尔泰山,行程一千多里,准格尔人每日行进超过了300里,仍然甩不掉联军的追击,联军总是紧紧地咬住尾巴,并时常是连夜偷袭准格尔人的宿营地,结果准格尔人丢盔弃甲,辎重全部丢失。

    被逼迫急了的准格尔人也会利用地形回头阻击,结果是河流、山地均不能阻挡联军的进攻,联军有炮火的掩护,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每一次阻击都损失惨重。

    国防军带有工兵连,蒙古草原的小河沟,瞬间就可以架起数座桥梁,令大军迅速通过。

    实际上联军一方是手下留情了,只是紧紧地追赶,并没有全力的攻击,原因还是敌军人数太多,把敌军打散不好收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