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者威廉大帝-第3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709章 阿维斯布隆()
归去的路途一路顺风顺水,其他战场上不断传来的捷报也令威廉有些倦怠本世纪《生命泉》——一本由本世纪最伟大的西班牙犹太哲学家、诗人所罗门。伊本。盖比鲁勒所作的哲学著作。
当然,此人还有一个更加令人广为人知的名字,那即是阿维斯布隆,这是它的拉丁文名字。
阿维型月世界里的英灵出场的,最早出场与“神奇东出”东出佑一郎的小说F/A中,因为这些作品,威廉对此人有着较为深刻的影响,故而在数年前西班牙的萨拉戈萨十字军中,他特意将还是萨拉戈萨埃米尔国宫廷诗人的阿维斯布隆延请到了巴黎。
阿维斯布隆较威廉年轻一些,他生于1020年,一个***西班牙马拉加的犹太人家中,少时就随着家人移居萨拉戈萨,在哪里接受教育,极为勤奋好学。
还在少年时期,他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不仅精读《圣经》、《塔木德》及其他犹太教经典,掌握希伯来语、阿拉伯语,还努力学习天文、哲学、医学、数学、逻辑、诗歌等各种学科。
渊博的知识为他今后的写作打下了坚实基础,使他成为犹太人“黄金时代”(900—1200)一位杰出的知识界人士。
在他还年仅16岁的时候,就以能用希伯来语作诗而闻名西班牙,由于其才华横溢,受到当时著名学者伊本。哈桑的器重,得到这位著名学者和萨拉戈萨埃米尔宠臣的倾力教导。
数年后,他的老师伊本·哈桑不幸重蒙难去世,他又在另一位犹太政治家,文学家伊本·纳格雷拉的推荐下,成为宫廷诗人。
然而成为宫廷诗人或许并不是一件幸运的事,后来卷入希伯来语问题的论战,因所持世俗倾向遭到斥责和迫害。
好在不久,卡斯提尔的斐迪南一世和威廉联合发起了对萨拉戈萨埃米尔国的小十字军,阿维斯布隆成功地躲过了一劫。
说起来,当时阿维斯布隆曾起了隐居避世的念头,还是后来威廉亲自派人将他请到了巴黎,这才免得一位11世纪希伯来宗教和世俗诗的顶峰诗人消失于世间。
阿维斯布隆带来的不只有他前期的著作,还有许许多多慕名追随他前来巴黎的萨拉森人和犹太人学者们。
他的前期著作有许多,但有许多都被他的政敌给毁灭了,如今传世的有一本描写他生活经历的《冲突之歌》,一本对他故去老师的动人挽歌《伊本·哈桑》,一本描绘浩瀚宇宙和自身渺小,充满哲学道理的《王国的冠冕》,这些著作满怀着对弥赛亚的颂扬,其中的很多诗句都被搜罗进了后来的犹太教的祈祷书中。
在得到了威廉的倾力资助之后,作为当今哲学和诗歌创作的集大成者,接连创作了一系列富有哲理的哲学著作和诗歌,而威廉手中的这本《生命泉》就是他一生才华的集大成者。
这本《生命泉》在后世也非常知名,但很可惜的是,原书只剩少数残页,但中世纪的拉丁文和希伯来语本保留至今,而今天威廉能够有幸见到这本完整的《生命泉》也算是对他不懈支持文化事业的回报吧。
这本《生命泉》被威廉所推崇备至,自然是有它的原因的,一方面这本是阿维斯布隆对哲学毕生研究的集大成者,当世几乎没有任何著作能够超越它,另一方面,这本书在宗教方面有着其独特的阐释和见解,对后世的犹太教神秘主义喀巴拉派和基督教的经院哲学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例如历史上的马格努斯、阿基坦斯、斯各图斯都受到他的影响。
简单地来说,阿维斯布隆可以算是一个11世纪加强版的威廉。莎士比亚,虽说他留下来的诗篇只有200多章,且多是残页,但其思想深度上却比莎士比亚要高出不止一筹。
得益于威廉对文化事业的支持,除了哲学家和诗人阿维斯布隆之外,巴黎同样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有的来自意大利和罗马,有的来自科尔多瓦和西班牙,甚至还有的来自于大马士革和巴格达。在威廉的庇护下,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们得以在巴黎大学进行激烈的思想碰撞,诞生出一系列富有文学和哲理的著作,其中《生命泉》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一部。
威廉对文化事业的支持自然是有他的原因的,纵观古今中外,用武力来维持统治只能持续一时,最多不过传续三代而已,例如历史上的诺曼王朝传续三代而亡(威廉羞耻捂脸),历史上萨拉丁开创的阿尤布王朝也是三代而亡,秦皇朝更是仅仅过了两代便被汉朝所取代,这些例子里虽说也并非没有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绝嗣、叛乱等等,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个王朝所统治的国家其文化不统一,导致了其较高的统治难度,有很大的几率会爆发叛乱。
而那些文化昌盛的帝国,例如罗马帝国则传续千年,它的文化在其灭亡之后依旧深刻地影响着欧洲,再例如两百多年前的阿巴斯王朝,也即我们所熟知的黑衣大食,这个王朝建立后不久,就在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上,达到了极灿烂的时代,它所统治的时期是阿拉伯人最为强盛的时代,他们富余、强大而自信,对宗教和文化也极为宽容。
特别是到了哈伦·赖世德和他儿子麦蒙的时期,达到了全盛时代,著名的《一千零一夜》所描绘的故事大多发生在这一时期,哈伦。赖世德更是其中出场最多的人物之一。
在当时的九世纪,有两位伟大的帝王主导了这个世纪,一个是西方的查理曼大帝,另一个就是阿巴斯王朝的哈伦。赖世德,这两人中毫无疑问哈伦。赖世德更加强盛一些,以至于后来查理曼大帝为了共同对抗拜占庭帝国而放下宗教上的隔阂,与哈伦。赖世德缔结了盟约,这也从侧面证明了阿巴斯王朝在经济、文化和军事政治方面所取得的全民优势地位。
第710章 宗教改革的第一步()
“到底该如何改革现今基督教?”这是威廉一直以来不断思考的问题,现在的天主教会十分黑暗,教会掌握着圣经的解释权力,而作为天主教徒的信众却很奇怪的没有一本圣经可以读,只能依靠着神父牧师的解读来理解圣经。
这也就导致了教廷在掌握了话语权和宗教权力之后,其手中的权力彻底膨胀了起来,最终没有限制的权力导致了彻彻底底的**。
基督教会的**不是一个企图革新教会的克吕尼派所能改变的,即便他们倡导苦修和独身生活,但一旦他们掌控了天主教会的主导权力,其腐化速度也是极快的,这也是为何历史上克吕尼派掌权之后,还有许许多多的荒淫无道的教皇出现了。
至于威廉现在用强权将本国的天主教会纳入到自己的掌控之中,将教会的财政、修道院地产和神职的任命权收归己有,这一方法实际上只是治标而不治本的办法。
威廉可以确信,一旦作为开国之君的他离开人世之后,他的后继者定然压服不了国内的教会实力,最后王室手中的教会财产、圣职任命权等威廉通过权威夺来的东西将逐步丧失殆尽,或许百年之后天主教会将又会重现中世纪的黑暗**。
到底该如何彻底根除教会的**?对后世教会改革有深刻理解的他自然有着他自己独特的想法。
既然绝对的权力导致了绝对的**,那为何不破除教会对宗教的绝对权威呢?为何不让所有的天主教信徒人人都能有一本圣经可以读,而不是让教会掌握对圣经的独家解释权力?
对于该如何改革教会,威廉心中已经有了一些思路,改革无非利益的再分配,对于****的国家尤其要包括政权的利益、经济的利益,所以宗教改革是对圣经的重新解释,夺取对圣经的解释权就可以从教会手中夺取法权、政权、财权。
而宗教改革的起点就是让每个人都能阅读圣经知晓圣经,可以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可以有一千个耶稣。
所以说,让后世欧洲人手一本圣经的印刷术和造纸术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是撬动黑暗欧洲愚昧板块的杠杆和支点。
破除中世纪的宗教黑暗和愚昧,让所有人都拥有圣经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让每个人都能随时阅读圣经,经常能和上帝对话,而不再需要繁琐的宗教仪式,不再需要神圣的宗教场所,自由这样才能打破天主教会的绝对权威。
在威廉的设想中,宗教改革之后,人们只要拿着圣经,心中向上帝祈祷即可,根本不需要固定的场合,不需要由牧师神父来主导,也即是禅宗佛教所说的“心中有佛,处处有佛”吧。
一旦由威廉所主导的宗教改革完成之后,管理和掌控宗教事务的权力将彻底让渡给世俗领主,也即威廉和诺曼底王室,这毫无疑问能让世俗君主们手中的权力大大增加,譬如如果教皇威胁说要各处天主教国家君主的教藉,他可以宣布改信新教,如此一来便可以拜托教皇对世俗权力的干涉。
宗教改革完成之后,随着君主权力之上的尊则确立之后,人文和科学解放、市民阶层崛起、商业精神传播等等就会随之而来,也即是说后世的文艺复兴实际上就是宗教改革的产物,没有宗教改革,即便再给意大利两百年,也诞生不了文艺复兴。
关于宗教改革威廉心中早有非常完善的蓝图,借鉴后世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威廉知道自己在这场宗教改革中应给做什么和怎么做。
但即便是如此,这样的大事也并不是威廉一个人就可以独自推动的,他还需要国内贵族和教士们的支持,特别是他的亲信和朋友,被他扶上圣伯多禄御座的新教皇若望十世的支持。
好在在返回巴黎的途中,若望十世也随他同行,正好方便了威廉和他交流关于教会改革事宜。
“陛下,您真是当之无愧的天才,此前我曾数次思考改革方略却不得其法,至多是倡导苦修之类的方法,没想到您的目光竟然如此深远。
如果真的如您所说的办法改革教会的话,定能起到釜底抽薪的效果。”若望十世在听完威廉的宗教改革蓝图后,顿时惊为天人。
“哈梅林,你谬赞了,这其中也有很多你的功劳,要是没有你的帮助,依靠我自身的努力也无法将它实现。”威廉谦虚道:“你愿意帮助我改革教会吗?”
“陛下,您真的下定决心了吗?一旦您这么做的话,定会招致教会内部保守派的反对,到时候不只是其他国家会反对您,王国内部也将暗流汹涌,您做好准备了吗,陛下!”若望十世面色一肃,再次确认道。
“那是自然,我的决心就像磐石那般坚不可摧,任何人都无法撼动,无论前方有多大的困难,我都会一路走下去。”威廉双拳紧握,郑重地看着对方说道。
“既然陛下您都已经下定了决心,我有何故惜身呢?我这点命薄之力,请您尽情使用吧!”若望十世郑重地点了点头,开口道。
“多谢!”威廉紧紧握住对方的双手,千言万语只化成这两个字。
“陛下,该谈谈您的具体想法了,到底该如何实现人人心中有上帝?”若望十世虽说对威廉的决心十分佩服,但对他的绝对自信却保有着怀疑的态度,毕竟教会权威绵延千年,其中利益盘根错节,到底该如何实行,若望十世倒是有些期待。
威廉并未立即开口,而是拿出三本装订齐整的《圣经》摆放在他的面前。
“这是书写在纸张上的圣经?现在纸张不是依旧很昂贵吗,用纸张记录的圣经如何能实现普及?”若望十世翻开一本圣经,用手抚摸着书页的材质,看向威廉惊讶地问道。
“先别急,哈梅林,你再看看其他两本《圣经》,看看它们三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共同点!”威廉微微摇头,抬手说道。
第711章 文明神器造纸术和印刷术()
见哈梅林一副惊讶的模样,威廉会心一笑说:“哈梅林,你手上的圣经是否相较于其他圣经来说轻便很多?再看看上面的字迹,是否一模一样?”
“陛下,确实如您所说,我虽不知道这三本圣经是用什么材质制造的,但其重量和厚度较其它圣经来说的确要轻薄很多,只需用单手就能握持。
上面的字迹更是完全一致,我简直想象不出来这到底是如何实现的,仿佛是用神秘的炼金术将文字复制了一般!”哈梅林抚摸着三本圣经,惊叹道。
“哈梅林,这种材质你是否在西班牙那边见过?它就是纸,一种比昂贵且厚如竹简的莎草纸以及厚重昂贵的羊皮纸更加轻便价廉的书写载体。
这种纸张我已经命人研制了数年之久,在研究成功之后又将其封存了数年,直到现在我才让他重见天日!”威廉嘴角勾出一丝笑意,开口解释道。
欧洲大陆的人们最初使用的书写载体是一种名为“莎草纸”,但其实类似于“竹简”异类的纸张,它用当时盛产于尼罗河三角洲的纸莎草的茎制成。
莎草纸出现在公元前3000年,最早古埃及人开始使用莎草纸,并将这种特产出口到古希腊等古代地中海文明的地区,甚至遥远的欧洲内陆和西亚地区。
莎草纸一直使用到8世纪左右,后来竹简退出了历史舞台,在欧洲地区,很多地方已经用羊皮纸和牛皮纸来代替莎草纸,因为他们相较于莎草纸来说成本更低,且在潮湿的环境下更耐用,在任何地方都能生产,不受原产地和原料的限制。
当然,直到11世纪,教会和王国宫廷的正式文件依旧是用莎草纸来书写的,拜占庭帝国更是直到12世纪依旧在使用莎草纸。
至于纸张,则相对于羊皮纸和牛皮纸来说更加廉价,它用树皮、破鱼网、破布、麻头,甚至是芦苇秸秆纤维等作原料,其原料价值和珍贵的羊皮牛皮来说可谓是天差地别。
在遥远的东方,公元105年东汉时期,蔡伦就发明了造纸术,但直到1150年,欧洲才建造了第一个造纸工坊,期间整整相差了1045年。
造纸术在向欧洲的传播历程极为漫长和复杂,在公元751年,唐朝高仙芝与大食国爆发怛罗斯战役,战败的唐朝士兵俘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