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战神-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中国人干支纪元法当中的闰月,并非是胡乱加上去的,而是有其必要。
在进攻型手榴弹的基础上,又研发出了教练手榴弹,用来给士兵们训练用的,手榴弹的训练此时已经纳入了基本训练科目。
是射击、刺刀之后的又一基本作战技能训练项目。其要求标准是扔出40米,不同于一般军队要求的30米。
对于精锐士兵来说,手榴弹扔出50米是基本的,而一些士兵能扔出七八十米,不过那只是为数不多的例子,所以并不要求那么远。
不仅要仍出40米外,还要扔得准。要能从一些洞口扔进去,还要能准确的丢进堑壕,这些都有专门的投掷训练。
为了提高训练积极性,民团还对军饷进行了等级划分。
只要枪法、刺刀战、投掷能达到一定要求,即可提升为二等兵,军饷每月3两,如果能够在作战技能方面达到很高的标准,每个月可领取4两银子的军饷。
军饷每个月由张奎发、沈进文、赵维书三人亲手发放,不过下面军官的手,杜绝了喝兵血的可能。
清泉寨还多了一个合成氨制造厂,这个合成氨制造厂的设备刚前几个月组装完成,成功的生产出了合成氨,合成效率提高到了12%,这相比德国刚开始制造合成氨来说已经是很高了。
未合成的氮气和氢气,则进行不断的循环合成,期间还要经过脱硫等工序。
硝酸制造厂使用合成氨,成功制造出了硝酸,这使得清泉寨不需要购买万里迢迢从智利运来的硝酸。
智利此时是主要的硝酸原材料产地,为此还发生了原材料产地的争夺战。
但合成氨的出现,意味着那些缺少硝酸原材料的国家,可以通过煤炭、石油、天然气、重油等原材料来生产硝酸,大大的解决了炸药原材料不足的问题。
清泉寨成功的解决了无烟火药和tnt炸药的原材料问题,硫酸则比较简单,中国到处都有制取硫酸的原材料出产,价格低廉很多,陕西那边就有。
军工生产规模如今是每个月50万发子弹,5万枚手榴弹,兵工厂初具规模。
财政上则完全能够支撑这样的军工生产,清泉寨的无烟火药、tnt炸药,目前成为了外销的拳头产品之一,玻璃厂也能造出各种花样的玻璃器具,每个月利润高达上万两白银。
当然,这和金矿开采相比就比较微不足道了。一年来,清泉寨民团,在徽县、文县发展迅猛,人数迅速扩充到了2000人的计划规模,不过很多是新兵,训练上有些缺乏。
民团这一年来,把陇南、徽县、文县的金矿抢了个精光,光是私采的金矿点就抢了八处。
阳山金矿也顺利的找到了,就在文县一个叫阳山的地方。
这些金矿的开采用上了tnt炸药,以及水力机械或机器厂生产的蒸汽机,效率大为提高。每个月,可以产生40万两白银的效益。
其中黄金产量最大的还是文县的砂金,砂金开采相较起来效率更高,也更容易许多,后世文县砂金也占到了甘肃黄金开采的40%,清泉寨现在每个月在白龙江开采出的砂金利润达到30万两白银。
仅仅一个月,光是金矿开采,有有70万两白银的利润入账。
当然,这不仅得罪了那些开矿的士绅们,更是惹恼了知州、县令等官员,金矿被抢了,相当于财路被断了,肥肉丢了一块,谁心里都不舒服。
第22章 利益冲突()
朝霞辉映,秦岭山脉一片明媚的气息,在两当县的一条小路上,一群民团正押着一群土匪走下山。
“快点,别磨蹭。”一名士兵用枪托砸了一下有点不安份的土匪。
只见十几名土匪,被绳子绑成一串。凌晨,民团袭击了这群土匪窝,在手榴弹和刺刀的攻势下,这群还在睡梦中的土匪被打蒙了。
当他们看到是清泉寨民团的时候,大部分土匪都被吓得丧失了抵抗意志。
清泉寨民团这一年来横扫文县、成县、徽县各山头的土匪,其剿匪规模是越来越大,而且多数都是一击即中,少有失手。
这主要在于清泉寨民团在信息上的获取力度比较大,侦察兵四处对各山头的土匪进行持续侦查。同时民团的民众基础良好,有民众提供信息。
出动时,信息保密工作做得好。俏俏出发,然后静静潜伏。碰上易守难攻的地形,那么就埋伏在外面等土匪下来,或者想办法把土匪引下来。碰上地形没那么复杂的地区,则直接围起来攻打,或者凌晨时摸上去。
一年下来,端掉的土匪窝,大大小小的总共有三十多处,击毙土匪五百余人,俘虏土匪上千名。
如此严重的匪患,可见清末的情况有多糟糕。
不过清末时期,很多省份还是没什么土匪的,也就是那些地势平坦的省份,不过民国时就很多了。
而在陇南这种山高林密的地区,则是土匪丛生。
如今清泉寨民团席卷一洲四县,剿匪小队就有八个,每个小队拥有两百人的规模,剿匪作战几乎是遍地开花。碰上小股土匪,一个小队即可清剿,碰上大股土匪则联合作战。
经过清泉寨对土匪的清剿,陇南地区为之一清。村镇受土匪侵扰的事件已经越来越少,就连过路的马帮都很少在陇南地界遭到土匪勒索。
清泉寨的剿匪深受陇南百姓的称赞,那些马帮也非常信任民团。不过民团要剿匪,自然要有不小开销,所以每个村镇每个月上缴一笔练兵军饷,马帮过路时交一点过路费,也是说得不过去的。
钱分摊下去也不多,那些村镇和马帮都能承受,特别是那些马帮,反到感觉很划算。
清泉寨还延伸出了一些组织生产的功能,一年下来,陇南各村镇,都出现了大量的水力机械。
人们加工大米、面粉普遍用上了水力。
清泉寨机器厂还造出了齿轮,从而使各农村都拥有了脚踩的打谷机,改变了此时稻谷脱穗用摔打的方法,大大减轻了收粮时的劳动强度。至于扬谷机,在中国是比较普及的东西,古代就有了。
另外民团在农闲时还会组织村民修桥修路,并提出要想富先修路的口号,并号召那些地主乡绅捐钱捐物。
修桥修路这是积阴德的公益事业,大部分地主乡绅还是很积极的参与的。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如果对传统文化有较深研究的话就会发现,人生实际上就是一场游戏,你对社会的付出必然有所回报。就像是能量守恒一样,付出与回报也是守恒的。
所以积阴德是仅次于命、运、风水之后,可以极大改变人生的一种行为。
在修路过程中,清泉寨则提供了炸药,极大的提高了修路的效率。同时民团还带头建义仓,每村每镇都出现了义仓,义仓由全村全镇百姓监督,里面都放满了粮食,并每年替换。
民团也开始直接从老百姓手里收购粮食、生猪,特别是收购粮食,让老百姓非常欢迎。
由于明代开始税收变成了收现银,结果老百姓手上没钱,那么官府又催的急,这就让那些奸商有机可趁。夏收、秋收时节,必然压低粮价,并缺斤少两,到后来缺斤少两都成了不成文的规矩了。
而那些地主因为手上有储备,所以不需要在收粮的时节出售粮食,他们可以把粮食放在仓库里屯着,如果遇到灾年,还可以坐地起价。
清泉寨收购粮食时价钱既公道又不缺斤少两,这顿时把那些粮商们的利益给损害了,但是那些粮商们对清泉寨民团又毫无办法。
人家有人有枪,难道还赤手空拳的和人家拼命不成?
清泉寨现在不缺钱,缺的是储备。因此首先靠各地义仓储备一部分粮食,还不用自己花钱。
另外自己也建了几个大仓库,大量的储备粮食。
之所以要储备粮食,一是人员多了,消耗比较大。除了民团士兵,还有工厂里的工人,以及矿山的矿工,都是需要消耗粮食的。
其中这个年代运输效率较低,加上土匪肆虐,运输时的消耗就比较大了,如果把粮食运到矿山去,那途中得消耗掉不少粮食,又浪费了人力。
如今情况大大改善,首先土匪被剿掉了,不需要人保护粮食,运送人员首先减少了。第二个就是清泉寨在各个能长久开采的金矿都修了路,可以直接用四轮马车对粮食进行运输,速度更快了,运输量也更大,路上所消耗的粮食就变得很少了。
再则,发展工业与发展农业是相冲突的。一个落后国家,要想发展起全面的工业体系,首先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前提下要跨越式发展,必然要有大量劳动力投入到工业生产当中。
当人口大部分都去搞工业了,那么农业能否养得活那么多人呢?
这也是为什么,工业搞得太大,就会发生饥荒的原因了。工业发展所能投入的劳动力数量,是受农业产出制约的。
而军事行动的规模,也是受农业制约的。
当农业供应比较紧张的时候,一旦厉兵秣马同样也会发生饥荒。因此沈凝云比较注重生产,张奎发到处招募流民、贫民。
由于清末人口大量繁殖,地方又处于一种高度自治的情况,导致了很多贫民、流民的产生。
不过地方农村、乡镇高度自治,满清对地方控制能力低下,因此民团插足的机会,以及足够的生存空间。
满清这种模式是明代遗留的,好处是行政成本很低,不好的地方就是对地方控制能力低下。
这些流民招募后,则被安排到工厂、工地、矿山,并安排他们开垦荒地。盘牛山那边开辟出了八千多亩良田,后面陆陆续续在一洲四县,开垦出了三万多亩荒地。
其中两当县那边刚进入不久,土匪还比较多,正在到处清剿。那些土匪在清泉寨民团面前就是乌合之众,民团士兵剿匪过程中,近战有手榴弹,攻坚也有手榴弹,对付土匪的工事是足够了。远程有步枪,打得又远又准。同时还有纪律性和战术安排,那些土匪根本就不是对手。
两当县的荒地开垦也正在进行。
由于对荒地进行开垦,就形成了一个个村落,这些村落又是有民团直接掌控,土地属于清泉寨,每年可以收地租。
资本的原始积累,都是血腥的。现在搞什么减免地租,那太超前了,不合时宜。只不过说,在收地租时灵活一些,一些佃户是遭灾了还出了什么意外,这样的特殊群体可以免除地租,这样一来也就不会形成内部矛盾,反而能够赢得这些佃户的爱戴。
这些被招募来的流民平日里除了生产,民团还会将农闲时间利用起来,发动他们对道路等设施进行建设。村里的青壮男子,也要每隔一段时间就进行一次军事训练。
在陇南一洲四县的村镇里,也有组织民兵训练。
这让那些土匪基本上失去了失去了生存土壤,而一年下来剿匪也让清泉寨进账上百万两银子的缴获。
这陇南可不是穷地方,这里是秦岭山脉,即有金矿,也有草药,而且还是主流中药,因为这里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区域内,所以古代中医的药材,多是以秦岭山脉、太行山脉的草药来治病。
中医什么草药都能治病,只不过中医在这里发展壮大,所以相比各地的地方药材来说,秦岭的药材销量很好。
山上到处都是药材,每年中药贸易也是陇南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另外农业上也不错,这里山清水秀,不是那种缺水的地方。
所以那些土匪的油水很多。
在清泉寨民团的围剿下,陇南土匪已经逐渐的将成为历史。
清泉寨民团比较强大,所以阶洲知州,各县县令,在金矿被抢了之后,却是只能先忍着。
但是那群士绅富户们被抢了金矿,心里就很不爽了。一个劲的鼓动知州调兵过来把金矿抢回来。
阶洲知州叫尚云梯,是靠捐官才坐到这个位置上的。为了买官,他可花了不少钱,本来计划在阶洲捞个二十万两买个知府。
结果计划被清泉寨民团给打乱了,金矿那边的收益少了。商税也少了,那些马帮都不走大道,全走那些小道。
以前土匪丛生的时候,官府设卡虽然收得比较多,但却比走小道保险。
而如今土匪没了,走小道不仅安全,而且被收的路费比官府收的还要少得多。这样一来,导致商税收入大减。
按照这速度下去,买知府的钱显然是凑不齐的。至于借京债,尚云梯已经借怕了。上次买知州借了一次,结果被利滚利。好不容易从泥潭里抽出来,自然绝了借京债的念头。
这天,又到了清点商税的日子,结果商税又少了,连定额都没收上来。气得尚云梯把那几个官差狠狠的打了一顿板子,站在一边的师爷灵机一动,说道:“大人,那清泉寨把金矿都抢光了,如今身家丰厚。我们何不调兵把这清泉寨剿了?到时候这些金矿不就收回来来,而且还可以弄一大笔金银。”
第23章 绿营来袭()
“本官要是上报陇南有乱匪,那我这官还当个屁。”尚云梯气不打一处来,对师爷训道。那师爷小声附耳说道:“咱们可以找秦州镇总兵出马,虽说绿营吃空饷厉害,可手上依旧有三千多人,而且还有不少大炮,足够拿捏这群乱匪了。事成之后,双方再分润分润……”
“嗯!这主意不错。”尚云梯不由摸着胡子沉吟道,正所谓破家的官吏,灭门的知县,这群人搞钱的门道可多得去了。
清泉寨民团,在这一年正在稳步扩张,但是却未预料到官府还真敢要对他们下手,但是秦州绿营的突然调动,却是让清泉寨产生了警惕。
绿营兵一般很少调动,本身这些绿营兵也没多大战斗力。
抽大烟的抽大烟,做小买卖的做小买卖,那些绿营士兵都已经烂掉了,但是这次却突然调动了,而且还是向陇南方向行军。
只不过,那行军速度慢得吓人。一天竟然只走了四十里路,走到陇南起码要七天时间。
清泉寨侦察兵已经盯上了这群绿营兵,消息迅速传递了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