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战神-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来得想办法提高自己的家庭地位。”沈凝云想着,便开始留心起来,如何提高家庭地位呢?
很快沈凝云就找到了切入点,他跑到老爹的书房里找来纸笔,然后开始画图纸。
画好图纸后,沈凝云兴匆匆的跑到张奎发那边去了,张奎发正在寨子里训练土匪,清泉寨的土匪每个月都有训练。
武器装备比较落后,是一些打猎用的土枪和大刀片子这些。
“外公。”沈凝云挥舞着图纸跑了过去,张奎发立即露出了慈祥的笑容,将沈凝云抱了起来,问道:“小云云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我来找外公的。”沈凝云笑着挥了挥手中的图纸,张奎发拿过图纸一看,只见上面话着一个机械的结构,画得很精细,看起来很高级的样子,不由奇怪的问道:“这是什么东西?”
“这是我画的水力粉碎机,只要把这个东西造出来,以后寨子里开采金矿的时候,就不需要那么多人了,投入的劳动力减少了之后,就有更多的人能够出去抢银子了。”沈凝云笑嘻嘻的说道,寨子里开采金矿用的是人力和畜力,效率都不够高,每个月不过开采十几两黄金。
“哦?还有这样的好处,让外公仔细看看。”张奎发仔细一看,结果看晕了,他根本就看不懂。
不过看这图纸好似真是蛮高级的样子,张奎发惊奇的问道:“乖孙儿,这真是你画的?”
“当然是我画的了,手都画疼了呢!”
“真的能造?”
“能,绝对能。”面对张奎发的疑问,沈凝云拍着小胸膛保证道,“只要给我几个木匠和铁匠,就能把水力粉碎机造出来。”
“行,反正寨子里有人,现在也是闲着,小云云你要造的话就尽管去造。”张奎发溺爱的摸着沈凝云的小脑袋,反正造不出来也没啥关系。
“谢谢外公,我先去找李木匠和王铁匠他们。”沈凝云开心的笑了一声,然后撒丫子就跑了。
小当家的要造什么水力粉碎机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寨子,村里的李木匠和王铁匠已经开始按照沈凝云的吩咐开始动工了。
动工现场不由吸引了很多寨子里的人的围观,人们都好奇沈凝云能造出什么玩意出来,这可是寨子了的超级小神童,打一岁时能够满寨子乱跑开始,就深受寨子上上下下的喜欢,寨子里都叫这小家伙小当家。
“李叔,那个部件尺寸别量错了。”
“王叔,承轴可要打结实点。”
“知道了。”
李木匠和王铁匠两个人带着两个学徒干得热火朝天,沈凝云则舒服的坐在一边,美名‘坐镇指挥’,那人小鬼大的做派让人看了就啼笑皆非。
忙活了半个月,终于这个实验版的水力粉碎机造好了。
白龙江流域降雨充沛,加上是山区,水力资源丰富。清泉寨就是位于河谷之中,就近就有水力可用。
在寨子里的青壮劳动力的通力合作下,水力粉碎机被成功的安装到了河边,随着河水的流动,这台机器发着令人牙酸的木头摩擦声运转了起来。
“动了,动了,真的动起来了。”
一群土匪们顿时惊讶的喊了起来,张奎发连忙说道:“快把金矿石放进去试试。”
很快一堆金矿石就被倒了进去,随着粉碎机的转动,这些金矿石很快就被磨得粉碎,张奎发不由高兴的笑了起来:“好,好,有了这台机器,果然能省不少力气。”
“干得不错。”沈进文微笑着摸了摸儿子的脑袋,对儿子鼓励道。沈进文是一个比较开明的儒家文人,或者也可以算是道家。主张学以致用,所以对于儿子提高生产力的行为是很鼓励的。
第3章 金矿的利润()
自打造出了水力粉碎机之后,沈凝云在寨子里一发不可收拾,他仔细视察了金矿,这座金矿的储量应该还不错。
白龙江流域是长江上游,一个雨水非常充沛的地方,《千字文》里有句话叫:丽金生水。
这是从阴阳五行学当中推断出的现象,而这种现象确实是存在的,但凡有金矿的地方,雨水都比周边要多。
白龙江流域,恰恰是金矿很多的地方。
单是储量超过400公斤的金矿就多达20多处,清泉寨的这个金矿,显然也是一个储量较大的金矿。
清泉寨金矿的品味,是每吨矿石里面只有40克黄金的样子,相当于一两多,这样的含量算高的了。
有些金矿,每吨矿石里只有五六克的黄金而已。
沈凝云经过一系列的探查,以及用复杂的公式进行计算之后,得出了一个比较模糊的储量数据,清泉寨的黄金储量应该有2000公斤以上,只不过他缺乏检测设备,只能得出一个大概的数据。
按照2000公斤来计算,每个月如果开采个40公斤的话,能够开采四年多,扣除成本,每个月有1000两黄金的利润。
此时的金银比价是1:15,但用不了几年,随着全球各列强纷纷采用金本位,金银汇率将有巨大的变化,到时候白银已经不再具备主要的货币价值,会跌到1:20的汇率。但中国是一个银本位国家,白银价值并未下降太多。这就导致了,民族财富缩水,用黄金在内部消费又能卖更多的东西,而黄金主要掌控在西方人手里,等于说西方人的货币购买力更强了,这自然也就导致了中国民族财富缩水。
到时候,1000两黄金,相当于2万两白银,一年就是相当于24万两白银的收入。
这样的是效益是极为惊人的,但是要注意的就是,陇南市场没有这么大的承受能力,这些黄金一丢到市场上购买普通生活用品,马上就会造成物价飞涨。
要用这笔钱,就必须到外地购买商品,否者这些黄金留在手上就是一堆好看的废铁而已。
相当于这个金矿开采殆尽后,可以产生200万两白银的效益。
造出水力机械后,沈凝云又让寨子里的铁匠和木匠造出了简单的选矿设备,同时改良了寨子里的黑火药生产。
清泉寨位置非常不错,周边就有硝矿和硫磺矿,因为土匪要用到黑火药,所以寨子里的黑火药都是自主生产。
只不过清泉寨的黑火药,威力却不怎么样,一炸光是声音大,硝烟多,就是威力差了点。
经过研究后发现,这黑火药的配比有问题,另外炒制工艺也比较落后。
沈凝云改进了配方和制作工艺,不再用炒制的土法生产黑火药,而是将硝土、硫磺进行一些处理之后,再进行混合,从而得到了颗粒状的黑火药,使黑火药威力大大的提升,尽管可能质量上还不如此时西方人的黑火药,但也差不到哪里去了。
感觉自己闲着没事干的沈凝云又把金矿到河边的道路修了一下,并造出了四轮马车,中国不是不会造四轮马车,而是国家太大了,四轮马车对道路要求又比较高,不是什么地方都能去,所以中国流行的马车是二轮的。
配比最佳的黑火药使金矿开采过程中提高了炸矿效率,选矿设备、四轮马车、水力粉碎机提高了金矿开采效率,使得劳动力投入减少了近三分之二。
张奎发见外孙把金矿打理得井井有条,便把金矿丢给他去管理了。
沈凝云为此又招募了几十个劳动力来到寨子里开采金矿,将金矿产量提高到了每个月产出1000两黄金利润的程度。
招募人手还是比较简单的,清末时期因为人口不断增长,尽管从理论上土地是足够养活这些人口的。但问题是财富分配不平均,土地兼并现象严重,所以并不是谁都能买得起粮食。
而有钱人又非常有钱,他们除了消费粮食之外,还会喝酒。和酿酒又要消耗掉大量的粮食,清末酒文化泛滥是非常严重的,每年都有大量的粮食被拿去酿酒。
特别是满清禁止酒水贩运后,老百姓买不到酒了,也许老百姓平时不怎么喝酒,但酒是必需品,祭祀时是要用到的。那就只好自己酿造了,导致全国上下酿酒是遍地开花。
另外酒店自酿自用,又是允许的,结果这个禁酒令是一点效果都没有,反倒是加剧了酒水的泛滥。
老百姓自己能酿造酒水了,结果就是中农、富农都把自家富余的粮食拿去酿酒,并自己消费掉了。
河北、河南、山东这几个省份的农家,普遍都有的就是烧酒、烧鸡,其他别无长物。
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没有足够大的工业,使得多出的人口没有工作,赚不到钱,才导致了饥荒等等。
另外,满清税收极多,各种苛捐杂税导致老百姓的口袋被掏空了,导致每每一遇灾荒,就是死上一大片人。
第4章 巨大变化()
这年沈凝云才三岁,但是他却闲不住,他想习武,老爹说他年纪太小,一直没教他练武。
至于造反什么的,现在才丙申年,离辛亥革命还有十五年呢!
这十五年,总不能稀里糊涂的就过了吧~!
于是小家伙在寨子里就折腾了起来,带着几个工匠,在寨子里无聊的改善起了生产力,不出一个月又捣鼓出了几台加工大米和面粉的水力机械,这种水力机械在此时的中国并不是太常见,倒是民国开始后,这些水力机械开始开始在农村流行起来。
此时人们加工大米的方式还是使用一种用脚踩的简单工具,要吃一顿大米饭得踩好一会。
面粉加工则普遍使用畜力,在那转圈圈。
水力机械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寨子里即有水田也有旱地,水田种的是水稻,旱地种的是小麦,这里是秦岭山脉,位于南北分界线上,水稻和小麦都可种植。寨子里加工大米和面粉,都可以用水力机械了。
寨子里的土匪们倒是好奇,这么小的孩子怎么懂得造水力机器?就连张奎发和沈进文都非常惊讶,但却问不出什么结果。
每次问这小家伙,小家伙都故作懵懂,歪头思索一番,然后说道:“我也不知道啊!反正我就会的。”
这回答让人无语到极点。
沈凝云却是不担心什么,这个世界奇人异事多得去了,外公和老爹总不可能把他拉去切片。
解决了村子里加工大米和面粉的问题,小家伙却依旧不消停。
他带着人考察了一下周边的矿产,寨子周边,除了一个硝矿和硫磺矿寨子里在开采,还让他发现了石英砂和煤矿,其他的矿产倒是没发现了。
寨子里也早就发现了这些石英矿,只不过寨子里只开采了部分,是开采金矿用的。金矿淘洗时,是要用到石英砂的,石英砂比较轻,黄金比较重,结果就会沉淀到各自的层次上。
石英砂倒是好东西,可以造玻璃,还能造望远镜、眼镜,是个不错的产业。
于是小家伙又开始捣鼓了起来,准备在寨子里烧制玻璃。结果捣鼓了一个多月,失败了好多次之后,终于让他摸清了方法,造出了清泉寨第一块平板玻璃。
这个时代的世界,美国还未发明玻璃引上机,欧美的玻璃制造还是停留在手工生产的水平。
至于什么流水线,那更扯淡了,福特公司现在还不知道在哪呢!哪来的什么流水线。
等于说,清泉寨造出的玻璃,成本并不比欧美玻璃高多少,只要稍稍改进一下一些简单的辅助工具就能追上欧美的玻璃制造业生产效率。
没多久,寨子里每家每户都换上了玻璃窗,厨房顶上也开了个天窗,大大改善了采光环境。
此时的中国,有十家阳宅九家阴之说,房屋、学堂等等建筑内部大多都是暗如囚室,大白天都不见什么光的。
住过崩土瓦房的人都知道,就算是开了天窗,还是比较暗的。
玻璃这东西,此时还未进入千家万户,一直是达官贵人们所用。山东虽然有玻璃产业,但规模一直受限。
直到民国时期,玻璃才进入老百姓的消费行列。实际上玻璃这玩意,烧制工艺还是比较简单的。
沈进文马上看到了火药和玻璃的商机,立即调派人手,加大生产。有了老爹的支持,沈凝云于是搞了个火药加工作坊和玻璃加工作坊,并招募了人手,让烧制玻璃的工人专心研究工艺。
由于没有经验,所以玻璃器皿什么的都还造不出来,造出来的都是难看的残次品,显然无法卖钱,这就需要积累生产经验了。
扩大生产后,清泉寨的黑火药与平板玻璃,很快经过马帮的贩运,卖到了周边市场。
陇南地区开矿的很多,特别是私采金矿的现象很严重,一般开采金矿的都是一些乡绅士绅,又与官府勾结。
开矿修路什么的,都是要用到黑火药的,清泉寨的黑火药因为威力大,所以受到市场欢迎。
另外一些土匪要打家劫舍,也装备有火枪什么的,他们也需要黑火药。清泉寨的黑火药的原材料是自产的,配比也最佳,还制作成了颗粒状,威力显然不是私产和官府所造的黑火药能比,而且价格也不高。
火药厂和玻璃厂几个月下来,产出渐多,销路也渐渐打开,一个月已经能够盈利三千两银子左右了。
更重要的是,此时的清泉寨因为人口增长,发展已经进入瓶颈阶段,土地已经不够用了。
土地不够用,那就只能加大打劫力度。
但是光靠打劫又不是长久之道,这个问题已经困扰着沈进文,而寨子里办作坊却解决了这一问题。
村里的劳动力有活干,又能赚不到钱。
这天又有一伙马帮路过清泉寨,顺道又进了一批玻璃板去了。
“爹,外面玻璃一面就卖到了五六两银子,我们出货的价格却只有一两银子,貌似很吃亏呀!”沈凝云对沈进文说道。
“傻小子,做现货虽然吃亏,但却胜在把稳,不似放贷者,虽有利可图,却终究无力量可一发。”沈进文摸着儿子的脑袋说道,“再者,人家马帮也要赚钱是不是,陇南一地交通不便,人家跑腿费加上官府、土匪设卡收个路费,最后能拿到的利润并没有那么多。”
沈凝云歪着脑袋想了想,貌似老爹的话是《客商通鉴论》里的东西,那是一本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