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血山河-第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威若有所思地盯着唐孝国看了半天之后摇了摇头道:“真是抱歉,唐公子我当然认识,只是你嘛,我可不知道。”
面前的杨威就挡在望京楼门口,一门之隔内就是自己朝思暮想的小红玫,唐孝国只觉一股怒火往心头蹿,而望京楼的姑娘们此时也是争相恐后地从窗内探出头来看热闹,面红耳赤的唐孝国怒声一吼道:“这话是什么意思我可听不懂,杨队长最好把路让开,我不想说第二遍。”
杨威稳如泰山地挡在唐孝国面前,不但没有被唐孝国这一番话镇住,声音反倒比唐孝国还高,大喝一声道:“你一个冒牌货居然胆敢如此嚣张,竟然还冒充唐军长的亲属,简直是不知天高地厚!来人,把他给我带下去!”
此话一出,唐孝国顿时惊呆了,慌忙道:“什么冒牌货?我明明就是唐孝国,看,这是通行证!”
唐孝国忙不迭掏出了钱包中的通行证,身为唐生智的侄子,这一张通行证可以让他在南京上天入地道路通达,凡是见到这通行证就算不认识他唐孝国是谁,也要因那通行证上唐生智的印章给足面子。
借着门头的灯光,杨威眯着眼睛将那通行证打量了半天,唐孝国脸上立刻显出得意之色,可就在这时,杨威却二话不说便夺过了唐孝国手中的通行证,向众人挥了挥道:“伪造证件罪加一等!”
还不等唐孝国解释,杨威已经将那通行证撕成了碎片,唐孝国顿时惊慌失措,气得直跳脚道:“胡说八道!陆丰,你去找舅舅过来,姓杨的,今天就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然而唐孝国的话却没有得到回应,那陆丰一看情况不对早已经脚底抹油,杨威忍着笑意道:“还想去骚扰唐军长?那你的罪过可就大了。”
唐孝国举足无措地望着杨威,嚣张的气焰已然不在,他压低了声音沉声道:“杨队长,我舅舅现在乃是蒋校长眼前的红人,此事不如就此作罢,改日请你到府上一聚如何?”
想要见唐生智的人早已排成山,请唐孝国引荐的也不在少数,可与唐生智早已在战场上相见过的杨威显然不吃这一套,他扯着脖子生怕别人听不见一般高声道:“大胆贼人,以为这种谎话也能骗过我杨威?就凭你一个冒牌货,也想仗着唐军长的名头在南京城混吃骗喝,我今天就替唐军长好好收拾了你!”淬血山河199
杨威说罢猛地挥手,身后铁牛为首的巡防队立刻一拥而上,唐孝国还来不及求饶便被打倒在地,被杨威亲自扔进了牢房之中。
第二百章 大话天下()
在唐孝国被关押后的第二天清早,唐生智便忙不迭地赶到了蒋介石的办公厅,刚进门便看到蒋介石正在一脸严肃地与杨永泰商量着什么。ww。vm)
突然闯入的唐生智令蒋介石有些不悦,皱着眉头道:“唐军长有何要事?”
唐生智连气都来不及喘匀,便怒声道:“校长,杨威仗着教导总队一职在南京城内为非作歹无法无天,若是不将他革职查办,南京城恐怕永无宁日了!”
又是杨威?蒋介石顿感有些头疼,而在听过唐生智的一番痛诉之后,蒋介石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以杨威的聪明才智,自然不会不明白官场上的人情世故,可是他却如此肆无忌惮地在南京整治这些公子纨绔,别说是这些随着蒋介石打江山的忠臣良将,根本就是没将他蒋介石放在眼里。淬血山河200
看来还真是要想出个对策才是。
刚刚任职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议的杨永泰站在一旁,作为校长首席参议的他已经听明白了前因后果,在向蒋介石送了个眼色之后,缓缓开口道:“唐军长切莫武断定论,此事之中恐怕有所误会。”
唐生智悲痛交加道:“能有什么误会?杨参谋您有所不知,家侄乃是老实本分之人,向来是懂事明理从无作奸犯科,可杨威却不分青红皂白便出手伤人,还将家侄关押,这口气唐某断然是咽不下去的!”
蒋介石显然对这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事情没有耐心,杨永泰则在中间打起了圆场。
平心而论,在唐生智和杨威之间,杨永泰是比较倾向于杨威的,在杨永泰看来,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杨威的过人之处正是此时蒋介石最需要的,而相比较之下,杨威的另外一个优势,便是他的非嫡系身份,毫无背景初来乍到的杨威最容易培养为自己人。
可就在唐生智与杨永泰争论不休的时候,杨威风风火火而来,还不等唐生智开口,便满脸喜色地抢先道:“唐军长,杨某正要找您。”
再次相见,唐生智望着杨威,恨不得将他大卸八块,自己堂堂北伐军第八军军长,居然接连两次被杨威害得颜面扫地,早已成了众人茶余饭后的谈资,然而碍于蒋介石和杨永泰还在一旁,唐生智强压下了怒火,黑着脸没好气道:“杨队长神通广大,找本军长有何贵干?”
杨威对唐生智的脸色视而不见,兴奋不已道:“昨夜抓住一名青年居然冒充唐军长的家侄,幸好被我提早发现,大放厥词不说,还伪造唐军长的印章擅自制作通行证,否则若是纵容他在南京城作奸犯科,岂不是给唐军长脸上抹黑了!”
这话将唐生智气得呕血,恨不得破口大骂,杨威擅自抓人之后竟然还敢得了便宜卖乖,唐生智咬牙切齿地沉声道:“杨队长,谁告诉你此人并非唐某家侄的?他现在可就在你的牢房里呢!”
杨威先是愣了一下,随后无比笃定地摇头道:“不可能!他怎么会是唐军长的侄子?”
唐生智心说是不是自己的侄子难道还要杨威来决定?可杨威随即接连道:“此人猖獗跋扈为人嚣张,怎么可能是唐军长的侄子?唐军长若是不信,杨某可派人立刻将此人押来,到时候一见便知。”
唐生智慌忙下意识望了蒋介石与杨永泰一眼,口不择言地解释道:“家侄怎会如杨队长所说一般不堪?你这根本就是污蔑!”
两人四目相对,唐生智气得脸红脖子粗,杨威却不慌不忙道:“昨晚在望京楼门口可是有不少证人亲眼所见的。”
刚一听到“望京楼”三个字,唐生智的脸瞬间憋红了大半,紧张不已地遮掩道:“校长,家侄昨晚乃是有公事迫不得已才前往那等烟花酒色之地,并非诸位所想。”
杨永泰暗笑一声,摆摆手道:“既然如此那不就是误会一场?杨队长也是一番好心,为了唐军长的名望着想,既然误会解释清楚,就请唐军长去将贤侄接出来便是,大家各让一步岂不是皆大欢喜。”
有杨永泰这一番话,唐生智便也无法再做争论,只好咬着牙答应下来,愤愤然地转身出了门。
望着唐生智愤然离去的样子,杨威嘴角浮现了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随即转过头来,向蒋介石装出了一脸的委屈,无奈道:“杨某办事不利,还望校长处罚。”
蒋介石无可奈何地轻叹了一声,杨威信誓旦旦称自己乃是为党国效力纠察风气,自己若是将他查办,岂不是摆明了表态自己偏袒不公。但说起这教导总队的职位,蒋介石却是不敢让杨威再担任下去了。
若有所思的蒋介石下意识来到了地图前心不在焉地望着,杨永泰却突发奇想将杨威招呼过来道:“早听闻杨队长乃是毕业于弗吉尼亚军事学院的高材生,对于当今时局不知杨队长有何看法?”淬血山河200
对于这一段历史,杨威耳熟能详,虽然北伐圆满成功,但是党内气氛并非祥和一片,四兄弟各怀心思互不相让,蒋介石虽为名义上的领袖,但实际上其政权也是岌岌可危。
于是乎,就在北平城得以和平接收后不久,蒋介石便做出了一个惊天决定,那就是要辞去国家革命军总司令及军事委员会主席职位,从表面上来看,蒋介石是遵从总理训词,不要做大官,要做大事,现在北京克复,蒋介石便首先做起了表率。
蒋介石的“表”做得干脆漂亮,然而其所率之众却对蒋介石抛砖引玉之举全无反应,惊叹一声之后便各行各职,丝毫没有跟随蒋介石一同请辞的意思。
无可奈何的蒋介石只好狠狠咬牙痛下决心,通电称辞中央政治会议主席,威逼识相之人纷纷交释兵权。此举一出,冯阎李白立刻通电挽留,众人诚心真意,倒是将蒋介石挽留回来,但想要收回的官职,蒋介石却一个都没夺回,自己的位置依旧悬而不实。
对于杨永泰的提问,杨威早已做好大显身手的准备,侃侃而谈道:“两湖两广名两李,华北悄然绽白花,三足鼎立分天下,冯阎既动何处家?”
第二百零一章 中央集 权()
杨威的短短几句可谓是金口玉言,直截了当正中蒋介石的心事。
如今北伐虽然成功,但是湖南湖北乃是由李宗仁控制,在蒋介石前往武汉之时,阅兵仪式上可是见识到了李宗仁的反骨,其手下的军长在阅兵台上大肆发表在北伐过程中对中央政潮迭起影响军事的意见,已然毫无遮拦地暴露其反心。
而广东广西又是李济深的地盘,李济深的命脉虽在广州,当属粤军,但却与李宗仁和白崇禧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谓是穿一条裤子的盟军。
与此同时,白崇禧已经趁势进入华北意图掌控华北大局,仅仅只是这三股势力就足以三分天下。
而冯玉祥和阎锡山定然不会就此罢休,早在善后会议上,因蒋介石将河北、查尔哈两省以及平津两市划予阎锡山,仅得到北平特别市市长及崇文门统税局职位的冯玉祥自然是心生不悦,虽然碍于面子而没有直接表现出不满,但却在善后会议上抱病借故缺席。淬血山河201
至于不喜形于色的阎锡山,则更是工于心计的一把好手,若是一触即发,南京城自然是保不住的。
这便是蒋介石的担忧,此时的蒋介石乃是求贤若渴的时候,否则也不会将这位连政治倾向都不稳定的杨永泰招入幕中做参议。
听过了杨威的一席话,杨永泰也十分赞赏地点了点头,可以说杨威对于时势的判断与自己相差无几,而通过杨威对这几位党国元老的评价,也可推测出杨威的态度,自然是站在蒋介石这一边的。
表达过了赞赏之后,杨永泰继而问道:“杨队长既然如此明了事态,不知对此有何想法?”
杨威眯着眼睛沉吟片刻道:“如今全国共三百师,军人总数达二百二十万人,其军资军费全部由国家支出,想来一定不是一笔小数目吧。”
这话一说便说到了蒋介石的心坎上,只见蒋介石痛心疾首地点头道:“正是如此,军中每月仅军费便达六千万之巨。”
所有人都明白六千万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概念,这些职业军人的全部开销均由党国支撑,耗资如此之高,绝非长远之计,而解决办法则只有一个,虽然谁都未曾开口,但答案却已经在蒋介石、杨永泰和杨威三人的眼底浮现出来了。
以杨永泰的看法,若是说起裁军,首当其冲的便是手拥几十万西北军的冯玉祥,而其在善后会议上的表现,更是给裁军削藩之举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
杨永泰的计谋正合蒋介石之意,手拥六省却不知足的冯玉祥早已让蒋介石察觉到了危机之感,然而还不等蒋介石表达看法,杨威却轻声道:“杨参谋此计之矛头的确没错,然而以此行事似乎有所不妥。一方面是西北军实力强大,切不可轻举妄动,另外一方面则是其他各方都在观察时局伺机而动,若是逼得冯玉祥心生反意,恐怕会引起多方趁势作乱。”
冯玉祥为人亲和,向来是兴之所至豪放不羁,也是个性情中人,但也正是这种性情中人的脾气秉性最为难以掌控,从抱病缺席善后会议一事上便能看出,杨威的提醒令蒋介石警觉起来,微微皱起眉头打量着杨威道:“那么,以杨队长之意,此事该如何是好?”
杨威沉吟道:“既然是裁军,便不可有厚此薄彼之差异,更不可以一言之堂定天下,以职下拙见,不如将此事搬上台面大家一同商议。”
以杨威的建议,就是将问题推给大家,裁军是必然要裁,至于怎么个裁法,那就看大家集思广益,就算有什么分工不均的地方也是各人的问题,蒋介石只管压阵指挥,是勾心斗角也好,明争暗斗也罢,全都怪不到蒋校长头上来。
蒋介石听过之后顿时赞不绝口,连连击掌道:“杨队长果然是聪颖过人运筹帷幄,不愧是弗吉尼亚军事学院的高材生!”
有了这种两全其美而绝不自损的办法,蒋介石心中自然得意,而杨永泰的提议虽然被驳回了,脸上却不动声色,在听到杨威的建议之后立刻忙不迭道:“杨队长的办法果然妙绝,既然如此,不如立刻成立委员会专门负责此事。”
身边有杨永泰和杨威这么两名孔明凤雏,蒋介石当下定了心神,意气风发道:“好!立刻传电通告,成立编遣委员会,将裁军之事提交国民党二届五中全会讨论,由李宗仁、冯玉祥及阎锡山担任副署!”
蒋介石行事雷厉风行,编遣委员会很快便成立起来,作为委员会副署,李宗仁、冯玉祥和阎锡山情绪还算轻松,再加上蒋介石之前几次三番裁军辞职皆成儿戏,这一次的编遣委员会自然也没能被他们放在眼里。
然而待到国民党二届五中全会正式召开的时候,李宗仁、冯玉祥及阎锡山等人才发现蒋介石此次召开的会议并非像以前那么容易就能糊弄过去了,严肃的气氛之下,蒋介石首当其冲便提到了各地政治分会的废除问题。
地方政治分会乃是蒋介石削藩路上一块不可小觑的绊脚石,地方政治分会一旦取消,便意味着地方权力将收归中央,集体听从中央调派,这虽然是耳熟能详的口号,但真正想要实施的时候,在座之人都冒了一头冷汗,慌忙称政治分会进行地方管理时间已久,若是突然撤掉容易生出差错,影响工作问题,至少需要一段时间缓冲。
蒋介石阅人无数,其中的阴奉阳违又怎能听不出来?不过只是将缓兵之计照搬上来而已,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