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小书生-第1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不过,作为晋阳的世家,作为太子身边的参将,柴家很清楚的了解,此时的大唐是多么的强大。
一个天罚绝对能够震慑所有人,包括那些世家。
没有哪一个世家,可以在天罚这样强大的武器之下存活,何况现在的大唐还掌握着活字印刷术和改良的造纸术。
寒门弟子的心也开始向着大唐,凝聚了民心的大唐,可不是大隋那么好击垮的。
只不过,一个突厥,绝对不能抵抗大唐的怒火,也只有西边的吐蕃和突厥联合起来,才有希望。
这是柴家最终商讨出来的结果,虽然是铤而走险,下了一着险棋。
但是为了柴家后代,为了整个家族,也只有铤而走险。
继续待在大唐,不仅仅柴家三代之中的支柱没了,柴家以后可能也不会很好的发展空间了。
“镇守雁门关的人不是娘子军,这就好办了,想来,他们现在也没有收到长安的消息,我们可以假装过关,来一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柴蔚算是从娘子军出身的,所以娘子军里面肯定有认识他的人,到时候很不好解释。
见到没有娘子军镇守雁门关,心中算是松了一口气,同时也想到了怎么拿下雁门关。
假装是大唐的军队,前来完成任务,他现在身上还有着太子的令牌,柴家也有着皇帝的圣喻,很好蒙混过关。
从山上下去,在不远处便是几个营帐,里面便是柴家的二代和三代,至于柴家先祖,因为身体不便,也为了留在晋阳作掩护,并没有跟着一起。
说白了,他们自愿牺牲自己,保全柴家的下一代。
虽然很伟大,只不过,这种做法有一些愚蠢,他们并没有完全见识到,此时的大唐已经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
不再是那个隋朝可以比拟,可能历史上的那个初唐,的确比不是大隋,但是现在的大唐。
已经隐隐有了一个强国的基础,用不了几年,大唐将会超过隋朝,因为历史,已经分流。
“你们是那个军队?”
柴蔚带着柴家的门客、家僮和家将一起,一共是三万人,其中,还有两包天罚。
柴家利用自己的势力帮助柴蔚在太子那里争取了不少功劳,地位也一下子升高了不少。
这也是太子李建成看在柴蔚的身后有着柴家的份儿上,对柴蔚重用,按照柴蔚的年龄,一般是不可能爬到那么高的位子,还成为了太子的心腹。
接触到了大唐的强大武器天罚,太子李建成是司天局的监丞,自然能够弄到天罚。
虽然这个武器,不能随便使用,要是使用的话,也要报备,需要李渊的批复。
但是却也是能够私藏,太子李建成为了防备秦王李二公子,在第一批天罚成功之后,就私藏了五包。
看似只不过是五包天罚,还是李建成经过了好几次转手,才成功私藏。
不仅仅是太子李建成私藏了天罚,作为玄策军的主人,作为大唐的上策将军,秦王李二公子也私藏了天罚。
这件事情肯定是不能让李渊知道,两个人做的也是神不知鬼不觉,藏的地方也只有自己一个人或者是自己最信任的人知道。
不管是李渊手中的暗中势力,或者是两个人对方手中的暗中势力,都不能查出来,对方把天罚藏在了那里。
太子李建成知道秦王李二公子肯定是私藏了天罚,但是没有真凭实据,也不能贸然上报。
而秦王李二公子也知道太子李建成私藏了天罚,作为司天局的监丞,自然有能力私藏,但是也没有掌握真凭实据。
两个人现在已经有了摩擦,都想要找到对方的弱点,掌握对方的把柄,但是却有找不到。
柴蔚的这两包天罚,是自己暗中转手过来的。
伪造太子的口谕,这件事情很简单,作为太子的心腹,这样的事情,还是可以做到的。
只能说,柴蔚或者是柴家都是白眼狼,太子李建成看错了人。
天罚作为最强大的武器,也作为管制最严格的武器,已经成为了大唐的禁忌。
司天局绝对不会天天生产天罚,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会生产,一般也都有库存。
天罚要是出司天局,必须要有皇帝的旨意,守卫在司天局外面的将军才会放行。
但是要是偷偷把天罚运出来,手段也有很多,就算是经过了守卫的将军的严格检查,也不能查探出来。
成功混入雁门关的柴蔚,在夜晚时刻,发起了偷袭。
对大唐的来使非常信任的雁门关首将,不会相信,前一刻还称兄道弟的人,下一刻竟然举起了屠刀。
他们那么的信任从长安而来的军队,却不想,他们是有备而来。
只能说,在这个交通不便,信息传递非常慢的时代,发生这样的事情,也并不奇怪。
如果雁门关的首将早一些接到了来自长安的消息,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只能说,守卫在边关的这些将士,已经和长安的朝廷,已经和整个社会脱节了。
狼烟未起,其他关口,也不知道雁门关此刻已经易主了。
柴蔚得手之后,就立马派人把柴家的人接到了雁门关,然后让柴家的四代带着人出了关。
而柴家的二代和三代守在了雁门关,等待着突厥和吐蕃的军队,同时,也等待着大唐的军队。
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他们都知道,李渊肯定也知道了一些风声,也肯定查出来,他们的行动了。
第244章 边境风云()
柴家占据了雁门关的第二天上午十分,李渊就收到了消息。
他想过柴家会逃跑,他也有心放柴家一马。
毕竟当初两家时代交好。
但是现在,李渊实在是无法忍受,无法忍受柴家的背叛。
当初为了得到柴家的支持,李渊其实也做出了很大的让步,让柴家得到了很多的好处。
在坐上了皇帝的宝座之后,李渊自问,也没有亏待柴家,柴绍为了攻打长安而战死。
李渊也是直接封国公,并且厚葬,这也算是最高待遇了吧,对柴家也有安抚。
柴蔚从娘子军出来,李渊也安排柴蔚到太子身边做事,也算是对柴家厚待,他从来没有忘记,当初柴家对李家的支持。
可是现在,柴家竟然直接攻打雁门关,还要投靠蛮夷,投靠大唐最大的敌人。
这不是背叛是什么?
“招太子李建成、秦王、裴卿前来觐见!”
太子李建成在自己手下上报上来的名单,知道了柴家也有参与,知道自己的心腹手下柴蔚,还是刺杀平阳公主的主谋。
心中那个气氛,那个惶恐。
非常害怕因为这件事情而让皇帝李渊对他有偏见,也非常害怕,因为这件事情,让平阳公主对他有偏见。
所以,他第一时间就直接进宫请罪,在得到了李渊的谅解之后,又到了云侯府,登门拜访,扯清关系。
同时,也让人前去晋阳,捉拿柴蔚回到长安问罪。
但是,得到的消息却是,柴家只剩下那些骨瘦如柴的老一辈,剩下的人,全部都逃跑了。
当太子李建成和秦王还有裴寂从李渊的口中得知,柴家竟然带着人攻打雁门关,还准备联合突厥和吐蕃,心中都是微微震惊。
柴家这是要造反啊,还是那种最最不能忍受的造反,竟然联合了外敌,联合了中原大地千年的宿敌。
从先秦时期,突厥和中原大地都是时有摩擦,后来还入侵中原大地,造成了中原混乱不堪,大大小小的势力割据,连年征战的场面。
就算是现在,李渊也不敢说自己的血统是纯正的中原之人的血统,毕竟,他的祖辈就是那时候进入中原,还成为一方势力的人。
他所迎娶的妻子,都不是中原之人。
但是现在不一样,他是大唐的皇帝,是中原大地的主人,所以,他必须站立在北方和西方那些外邦的对立面。
大唐和突厥还有吐蕃,已经是水火不容,不死不休的场面了。
“儿臣请战!”
这个时候必须一战!
只不过,这一次太子李建成没有站出来,他知道,这一次可能是一场大战,也是一场持久战。
柴家要是真的联合吐蕃和突厥,这一场战将会非常的困难。
虽然大唐现在有天罚,但是李建成知道自己的能力,就算是手中握着一张这样的王牌,也没有多少取胜的机会。
这一场仗,只有秦王李二公子这样的绝世帅才,才能够取胜。
这是关乎大唐未来的战争,不能争强好胜。
李渊对自己的两个儿子的表现都很满意,太子李建成主持内政,而秦王李二公子主持军事。
要是两个儿子真的齐心协力,大唐或许真的能够超过前朝,创造一个大乾盛世出来。
其实,太子李建成也知道,这一次就算是自己真的争取了出战的机会,其结果也很有可能是一个累赘。
上一次支援晋阳的事情,他都办砸了。
要是这一次抵御突厥和吐蕃的战斗,他再一次搞砸了,那么这个太子的位子可能真的就不保了。
与其现在争一口气,还不如长远打算。
只要是李渊是支持他的,他这个太子的位子,就不会让给了秦王李二公子。
闲职了一年的时间,秦王李二公子再一次出征。
他手中的玄策军,在他闲职的时候,也没有停止训练,就像是娘子军一样。
没事的时候,就各地剿匪,打打牙祭,训练一下新兵,让他们见到血。
云毅以前随口提出来的练兵方法,却一下改变了很多东西,不仅仅大唐的士兵强大了。
更加让百姓受益的事情就是没有了土匪。
隋朝时期,关中或者是其他的地方都是土匪满山,就连瓦岗寨以前也是土匪出身。
就算是大唐建立之初,出了关中之地的土匪被娘子军收编或者是攻打消灭,其他的地方,也是土匪猖狂。
可是自从秦王李二公子闲职之后,土匪就慢慢地变少了。
玄策军的一些将领,也是土匪出身,比如秦琼和程咬金两个人,就是瓦岗寨出身。
他们这些人讲究义气和大义,从来没有抢劫那些穷人或者是老百姓,都是劫富济贫。
虽然劫富济贫也是不对的,但是却也是做着行侠仗义的事情。
可是当这些人见识到了真正的土匪之后,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大唐境内的土匪全部消灭。
这些人简直就是壕无人性可言,不仅仅抢劫村庄,就连过路的平民百姓也要抢,没有他们不抢的东西和人。
惹怒了玄策军的土匪,那里还有好日子过。
也正是因为如此,玄策军不仅仅比之以前强盛,连名气也比以前提高了不少。
秦王李二公子出征,平阳公主自然也得到了消息。
同时也知道了柴家的所作所为。
“柴家已经背叛了大唐,也背叛了中原大地的百姓。”
这是平阳公主的感叹,毕竟,柴家是她当初夫君的主家,也算是和她有一些渊源。
却没有想到,柴家能够做出这样的事情。
想一想,要是柴绍没有死,要是她没有遇到云毅。
这样的家族,可能还会受到大唐皇帝的器重,可能不知道会发展成为什么样的强大的家族。
但是现在看来,就算是他们发展起来,也是依靠搜刮平民百姓的利益而强盛起来的。
在他们的眼中,只有自己,只有自己这个家族,并没有民族,也没有国家,更没有君王。
“父皇现在肯定很生气,也很失望,我想要进宫看望。”平阳公主对着云毅商量道。
云毅拉着平阳公主的手,点点头,说道:“好,我陪着你一起吧。”
第245章 背后一刀()
长安的秦王李二公子出征,前往雁门关需要的时间比较长,为了兵贵神速,李二公子放弃了辎重,命令士兵自带十日的干粮,没日没夜的赶路。
在玄策军之中,出了骑兵骑马之外,大部分步兵则是骑着自行车。
这是一个很好的交通工具,李二公子在第一次见到自行车的时候,就想到了要给自己的玄策军装备上。
到时候,行军的速度不知道会提高多少。
现在看来,和当初预想的差不多,这个自行车简直就是最好的交通工具,当然了,还是除了马匹除外。
因为在山路,或者是上坡的时候,就没有马匹省力,就算是平路也需要力气。
蹬了半天的自行车,玄策军的那些士兵,早已经是腿脚发酸。
骑着自行车赶路,速度是快了,但是却也有一些费劲儿,不过相比较走路,还是自行车省力一些。
玄策军的将领,每个人的手中都有一支队伍,李二公子带着骑兵,在这之中,还有罗士信。
而秦琼和李靖等人带着自行车军队,程咬金则是带着辎重队在后面,还有几个将领则是运送粮草。
这一次出征,自然也少不了天罚。
不过,有了上一次突厥偷袭太子李建成,抢走了天罚的教训,李二公子自然也不能像是太子李建成那样大摇大摆。
整支军队都找不到有板车拉着的天罚,李二公子已经化整为零了,这可是战场杀器,怎能让别人轻易夺了去。
只不过,有人先一步到达雁门关。
吐蕃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地方豪强,却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资源比较匮乏。
人多地少的吐蕃,在经过了厉兵秣马之后,已经有了想要入侵中原的心思。
这一次在接到了从大唐来的使臣,递上来的柴家书信之后,吐蕃的丞相緑东赞觉得,这是天赐良机。
吐蕃的松赞干布在緑东赞的教唆之下,直接帅兵前往雁门关。
到时候,凭借着吐蕃和突厥的联合,怎么也能够要一些赔偿,这可比抢劫好多了。
抢来的东西,都是一些大唐最平常的东西,只有他们开口要来的物品,才是最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的。
松赞干布已经开始想象着,以后大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