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最强特种兵-第2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将要前往太岳区,协助那边的八路军主力作战。
至于还留在青阳山上的,便只剩下了安国等大猫小猫两三只,瞧来也实在是寒碜了一些。
鬼子那边原本还图谋着要发起一场扫荡,找青阳山上的九团替大和田修人报仇,但等探子查到这些情报以后,也就打消了发起扫荡的心思。
因为,实在是没有必要。
更何况还有大雪封山的缘故,鬼子就算想要发起扫荡,也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来。
相比于青阳山上那区区几个泥腿子游击队,实在是有些划不来了。
毕竟鬼子手里的物资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与其这样随随便便的浪费,倒不如用在更紧要的地方去。
比如南边,再比如更南边,乃至于东南亚。
但不管怎么说,抛去这里面包含的各种关节,对于依然留在青阳山上的安国等人来说,总归是得了个难得的喘息时机。
不管鬼子那里究竟是什么打算,也不去理会与宁县晋绥军之间的脆弱同盟是不是还能继续保持下去。
青阳山上的安国等人眼下唯一要去做的,就是让手中的队伍重新获得战力。
至少,等来年开春以后,面对鬼子可能会有的攻势,该有足够的自保之力在。
因着三九年底连续数次的大战,根据地的战力早就十不存一。
而在九团主力自青阳山离开以后,留下的,也不过就是安国他们这一点人而已。
在秦德润等九团主力离开以后,在如今的青阳山上留下的,有安国的二连,有吴靖属下的两个排,还有黄雨顺的民兵队。
这些,就是青阳山上现存的所有武装力量了。
所有人被整编为青阳山游击队,往后当然再没有了安国的二连,也没有了吴靖的侦察连。
或许等青阳山根据地恢复了昔日风光以后还会重新组建一支民兵队来,但只在眼下,所有的民兵却已都被充进了新生的青阳山游击队里。
再没有了正规连队与民兵的区别。
反正眼下的青阳山上,也只有个并不正规的游击队,罢了。
按照秦德润以及上级首长的任命,安国自然做了这个青阳山游击队的队长。
只是安国手里的这个青阳山游击队,就算将所有的文职人员加在一起,怕也不到一个营的人数。
充其量,也就是个加强连而已。
想到手里掌握的兵力,再想想青阳山将要面临的敌手,安国就感到心头一阵发苦。
他有些不大理解,为了所谓的统一战线,将青阳山上的所有战力就此撤走大半的举动,当真能算是正确的决定吗?
不过,就算他心中存了满满的疑惑,但当时局发展到现今这般模样,即便再怎样不理解,也只能咬牙在这青阳山上坚持下去。
毕竟青阳山周遭的乡亲百姓往后所能倚靠的,也就只有他们这支游击队了。
整编过后,安国将游击队分为三个小队。
三个小队的队长,自然便有林天禄、吴靖、以及黄雨顺来担任了。
只是,即便将所有留下的战士打乱编制后重新编成了这样三个小队,可事实上无论哪一个小队都没有处在满编的地步。
再想想将来要面临的险峻局势,招兵练兵,已成了当务之急。
即便如今根据地的地盘大幅缩水,但赵村的位置却依然能够辐射游击队控制下的每一片土地,毕竟当初九团遴选团部驻地的时候早就已考虑了许多事情。
所以安国理所当然的便将游击队的指挥部定在了赵村这里,而后便叫战士们往周边的村子里传去游击队将要招兵的消息。
不过因着周边村子里有心打鬼子的年轻后生在这两年里大多都加入了青阳山,不是被挑进了九团的主力连队就是在民兵队的编制下。
如今再想从青阳山周围的村子里找到合适的兵员,至少在短时间里,是难以看到多大成效的。
因此如今青阳山游击队的四位“首脑”们,便正围在赵村指挥部的火炉旁,烦心着这件制约了根据地重建的大事。
“还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以前只知道找团长政委讨要兵员装备,眼下换了咱们几个当家,这随之而来的各种琐事,可几乎要压得人喘不过气啊”
安国手里捧着一杯热茶,升腾而起的雾气迷蒙了他的双眼,也让安国的声音听着带起了几分悠远之意。
他的话让周边林天禄等人都深以为然的点起了头,安国也正好说出了他们几人的心声。
在如今的青阳山上,军阶最高的也就是坐在屋里的他们四人了。
在百废待兴的青阳山,他们四人现今要去操心的事情可绝对不止一点。
只看单单一件征兵的事情就让他们四人操碎了心,更何况是其他的事情?
“咱们可真称得上是赶鸭子上架了。”黄雨顺摊起了手,指着周围几人苦笑道,“瞧瞧咱们几个,都不过是当初根据地里的小人物罢了。”
说到这里,他忽然想到了什么,连忙将目光往一旁吴靖的面上投去,“说起来,吴兄弟以前是在团部做侦察连长的,像这些统筹整个根据地的事情,吴兄弟应该能有些心得吧?”
黄雨顺的话一说出,正在烤着火盆的吴靖面上也不由带出了几分苦笑。
他摇着头对众人说道,“我哪有什么心得?让我练兵那是没说的,可要是叫我想着些麻烦事,你们还不如叫我现在去打阳城县城来得实在”
原本黄雨顺说起吴靖以前的身份的时候,所有人的眼中都是蓦然一亮。
可在吴靖苦笑着吐出在心头压了好些日子的这一大滩苦水以后,众人眼里的光亮终究还是熄灭了下去。
安国长叹一声,“不赶紧把队伍壮大起来,让根据地恢复足够的战力,恐怕等来年春天,根据地周边的任何一股敌对势力,都能把咱们吃个干净啊”
第四百九十章一双棉鞋()
四百九十
“外面可真冷啊,这一路过来,差点没冻死我!”
安国几人正在屋里烦着神,原本虚掩的房门却被人从外面推了开。
还未等屋外的冷风吹到众人身上,一阵清脆如铃的苦闷牢骚就已经先一步送入了安国等人的耳中。
四个人都不由循声看去,却见到缩着脖子的萧忆雪,正在急忙忙的把房门再次掩起。
萧忆雪,也留在了根据地。
秦德润等九团主力离开后还不知要经历怎样的战事,而萧忆雪这位妇救会主任继续留在青阳山上,显然更能发挥出她的作用来。
看到萧忆雪冻得俏脸通红,将自己缩得像个鹌鹑一样,安国就感觉到一阵好笑。
顺手将自己手里的水杯递了过去,笑着说道,“喝口水,暖暖身子。”
作为从小就熟识的青梅竹马,如今的两人之间又几乎只剩下最后一层窗户纸没有捅开,暧昧的气息可是叫队伍里的所有人都瞧了个明明白白。
所以安国给得顺手,萧忆雪也接得当然。
只是下意识间,他们二人却都忘了眼下的屋子里还有其余三个人在。
直到萧忆雪接过水杯以后这才想起,可她也不能将手里的杯子再递回去,那样岂非是更显得欲盖弥彰了些?
一张俏脸变得更加红润了起来,好在有杯子里蒸腾出的水汽遮挡,倒是瞧不出什么异常来。
“张大娘那里新纳了一双棉鞋,叫我给你送来,呶,你试试。”
将手里拿着的一个小包裹塞到安国怀中以后,萧忆雪便只顾喝水,水杯挡住自己大半张脸,但一双明亮的眼珠儿却是紧紧盯住了安国。
安国忍不住调笑着问道,“是村口的那位张大娘?”
手里的包裹包得并不算严实,从露出的那一小部分鞋子上,安国瞧得出这歪歪扭扭的针脚显然不会是村口张大娘的手笔。
张大娘,那可是做了大半辈子女红的人,能缝的出这样的棉鞋来?
看到萧忆雪此时显露的紧张模样,再瞧见她眼中所透出的光采,安国几乎已经猜出了事情的真相。
他将鞋子收起,笑着对萧忆雪说道,“替我谢谢她。”
宛若受惊一般,本是捧着水杯的萧忆雪连忙将杯口往唇边送去,却是喝得急了些被不慎呛到,发出好一阵的咳嗽。
安国瞧了不禁莞尔失笑,随即将目光从萧忆雪身上挪开。
却在视线扫过吴靖面上的时候,忍不住顿了一顿。
看见吴靖眼里闪过的黯然之色,安国略微想了想,却是并没有开口说什么话。
他们都已不是年轻人,有些事情,总是无法强求的。
心中转着这些杂乱的念头,而这个时候的萧忆雪也已经饮尽了杯中的热水,再加上屋里燃烧的炭盆,她身上从屋外带来的寒气此时也终于被驱走了大半。
于是,萧忆雪便注意到了安国几人的状况。
她不由好奇的问道,“你们又在开会吗?还是上回的事情?”
安国点点头,萧忆雪这些日子里就住在赵村,所以她也知道自己这些人眼下所面临的最大难题。
苦笑一声,安国冲着萧忆雪叹道,“眼下,这却是挡在我们身上的头等难题了。”
于是,原本只有四个人烦心劳神的问题,就此再加了一人进来。
只是萧忆雪来到这里的心思本不在此,考虑了足足半晌之后,也只能面带同情的看向安国,对他说出一番勉励的言语来。
“也是。”萧忆雪看着安国,说道,“这青阳山附近的年轻后生不是参加了咱们的队伍,就是被土匪拉了过去。”
她也学了安国方才叹气的模样,摇头说道,“眼下想要招足够的新兵来,还当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
原本,也只不过是一番用来安慰安国等人的言语。
可在这世上好些事情的发生,大多都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听到萧忆雪话语里提到的一个词语,安国的心头倏然有一抹灵光闪过。
心神微动间,与身旁的林天禄相互对视一眼,也瞧见了林天禄眼里闪过的光芒。
安国便已明白,林天禄此时显然已经与自己想到了一处。
土匪。
萧忆雪只是无意间说起,青阳山周边的许多年轻后生都被拉进了土匪的队伍里,这也确实是不争的事实。
以前的安国是没有往这一方面去想,但如今经萧忆雪提醒,他心里自然便有了主意。
青阳山占据的地方不小,这样大的一片地域里,即便是原本的九团,也只控制了不大的丁点地域。
而在鬼子的眼里,更是没有将青阳山这样的“不毛之地”瞧在眼里,鬼子在意的,只有阳城县这样的县城而已。
这样一来,青阳山山脉中好些险峻的山头,便被一些山贼土匪占据,成了他们的老窝。
这些人或许是原本的百姓平民不堪压迫上山为盗,又或者是曾经的江湖匪类聚众称王。
九团当初为了巩固根据地的平安,也主动出手或剿灭或吸纳了好几支土匪队伍。
后来,一是因着为了顾及根据地周边的复杂局势,一是为了响应上级“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抗日力量”这样的行动精神。
便在政委邢子安的牵头下,同周边的土匪山头达成了一定的默契。
只要他们能去主动的打鬼子,而不再欺压山下的普通百姓,青阳山便不会去找他们的麻烦。
也正是因着这样的默契,根据地才会和周边的这些土匪队伍一直都保持着相安无事的态势。
在根据地百废待兴的今天,安国原本只是一门心思想着该如何扩大根据地招兵的范围,直到在听了萧忆雪提醒以后才恍然想起,于青阳山范围内还有这样一些武装力量在。
如果能将这些土匪势力拉过来,岂非正是现成的兵员了?
在根据地急需扩军的当下,这些匪类身上那些不大不小的缺点,就已然不被安国放在眼里了。
众人略一合计,更加觉着这样的方略正是眼下见效最快,也是最为适合的法子。
只要能想办法整合青阳山一带的土匪势力,游击队的力量将会在短时间里得到最大的补充。
将来再应对可能会有的麻烦,众人也能有足够的底气在!
第四百九十一章目标,荆老虎()
四百九十一
青阳山周边的土匪势力有不止一股,但论起声威最大,也最有可能同意与青阳山游击队合流一起打鬼子的,只会是占据了卧虎岭的那位荆老虎。
毕竟就在半年前的那场大扫荡中,荆老虎的队伍,是唯一一支赶在那种大战中找鬼子麻烦的土匪。
更不用说他们还做成了事,从意图撤回古安县城的森田龙太郎身上狠狠的咬了口肉下来。
于是,当安国等人决心要拉拢青阳山周边的这些土匪武装加入己方的游击队,用以壮大青阳山上的抗日力量的时候,他们在第一时间便想到了卧虎岭的荆老虎。
既然有了目标,剩下的,便只要针对这个目标开始行动就好。
安国等人立即派出了侦察兵去,又联系了阳城等周边县城的地下党组织,再加上青阳山附近的乡亲百姓,开始对卧虎岭的情报进行细致的搜集工作。
没过几天的功夫,卧虎岭上近些时日里的状况,便清清楚楚的摆在了安国的案头。
毕竟土匪不是军队,而卧虎岭上的这一股土匪尽管在青阳山一带瞧着很有声势,却也不过就是三两百人的模样。
继承了青阳山根据地大半能量的安国等人想要得到卧虎岭的细致情报,实在是算不得什么难事。
侦查员很快探查清楚了通往卧虎岭的道路,而一同被送来的,也有卧虎岭上这一股土匪现今的状况。
安国只在瞧过一眼后,他的眉头便轻轻的皱了起来。
随即,眼中带出一抹若有所思的神光。
卧虎岭如今的额状况不好,很不好。
原本的时候,鬼子对于卧虎岭上的这些土匪们并不会投注多大的关心,对于土匪们的小打小闹,只要不是太过分的,鬼子通常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过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