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霸主德意志-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么快的被突破了。
尼维尔作为统帅当然不会就轻易的将马扎格朗轻易拱手让给德军,急忙电令凡尔登的法军第11、19、29集团军迅速堵住德军继续南下的口子,又从兰斯调遣了几个预备师从西面支援马扎格朗,希望可以挽救这个地方。尼维尔快速的反应不是没有成效,从兰斯出发的4个预备师共计6万多人轻装仅用4个小时就赶到了战场,此时的马扎格朗城内外正处于一片火海当中,战场上发起冲锋和反冲锋几乎是在同时进行,死战不退的法军士兵在田间、树林、马路上和德军士兵血肉相搏,不时的还能看到双方的喷火兵喷吐出的火蛇,哭喊声,嘶喊声震天。一波一波的德军发起了疯狂的进攻,而法军也在同样做着相同的事情。这个时候的火炮反而没了作用,看着眼前的士兵一个个倒下,没有援兵的路易斯·卡尔多纳将军把炮兵甚至是伙夫都送到了战场上。眼看着步步逼近的德军已经清晰可见的面孔,法军的支援终于赶到了。
马扎格朗争夺战从中午一直持续到第二天傍晚时分,双方的尸体已经填满小镇前的田间和马路,甚至连树林里流出的鲜血都已经汇成了一条小溪,可双方的争夺战仍在继续,都没有要罢手的意思。从凡尔登出发的第11、19、29集团军也在夜色的掩护下赶到了马扎格朗镇直接编入了待战序列。
一个师、两个师、三个师,路易斯·卡尔多纳将军也不知道在这里投入了多少人,他只知道最前敢来支援的4个预备师除了正在救治的一小部分外其余全部都躺在了小镇外。而从凡尔登敢来的三个集团军中的第19集团军打得连编制都不复存在了,可小镇外的德军依旧在不停的投入有生力量。
他很累了,自防线崩溃撤退进小镇后就一直没有合眼的路易斯·卡尔多纳却不敢合眼。
坐镇后方的尼维尔现在的视线根本不再马扎格朗了,因为他发现不止是马扎格朗,北起敦刻尔克、伊普尔、里尔、亚拉、佩隆、拉费都已经被德军攻破防线。要说他现在不慌张是假话,从贝当元帅手中结果最高指挥权还不到2个月,防线就几乎全部失守,这样的失职,哪怕是稳住了也是必然要下课了。
就在尼维尔使劲浑身解数左填右补的时候,东线战场的布鲁西洛夫却收到了来自沙皇的直接命令。
毫无保留的全力进攻!
这是沙皇的原话,布鲁西洛夫还在质疑这封电报的真伪时,他也收到了来自后方传递过来的西线战事,本以为德军在东线力不可支的他此刻却觉得之前的德军可能是在引导西线的视线,将注意力放在东线的时候在西线聚集了力量要来一次关键决战。他是这么认为的,究其原因还是之前的夏季攻势太过顺利,一口气整体向前推进了超过一百多公里,再往前一些几乎可以看见德国的边境线。他之所以没有再往前推进,不是因为力量不够,而是补给不够了,迅速拉长和拉宽的战线将原本就非常糟糕的后勤变成了一场灾难,饿肚子的士兵已经越来越多,若不是沙皇严令他守住现在的防线,他会主动后撤一段距离让补给不再这么难受,两百多万人的俄军每天需要的补给品甚至需要动用三倍的农夫才能解决。
综合了得到的情报,布鲁西洛夫相信是沙皇陛下收到了来自英法两国的施压,想要在东线制造一些麻烦。
早就有了预定方案的布鲁西洛夫随机将指令通过电报开始向九个沿线布防的集团军群从各自的防线上实施重点突破,一场东线大战即将打响。
万斯,这个年轻的农村小伙因为俘虏了两名军官而正式成为了一个由乌克兰人组成的连队。少尉军衔的他并没有一顶合适的帽子,就连衣服也是他在战地医院里找了一个死了的俄军少尉军官身上扒下来的,缝缝补补的把那些枪眼堵住了。这天,他接到了上级的命令,带领连队发起第一次冲锋。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艾德里安早已没有再看那本不起作用的历史书,而是忙着在法肯森的协助下处理东线各处传回的问题。好在他年轻,接纳速度快,法肯森元帅的协助和指点更是让他迅速的开始有模有样起来。其实在当初的计划书里,并没有艾德里安担任东线总司令这样的计划,而是仍旧由法肯森元帅继续担任,不过法肯森元帅推辞自己年事已高,让总参谋部另寻他人,他们找来找去也实在找不到一个可以既知晓完全计划又能担当大任的人出来,最后只好落在了这个创始人之一的艾德里安身上。虽然艾德里安也推辞了,并且向总参谋部推荐了霍夫曼,不过霍夫曼更是直接原样推了回去,顺道还举荐了艾德里安,最后艾德里安不再推辞,应允下来。
万斯提了提手中的毛瑟步枪,枪口插着一把磨得锃亮的刺刀,这是一把缴获的战利品,子弹不多,但是他觉得根本就用不了,只需要有一把合适的刺刀就足够了。
随着他身后一名军官吹响了哨子,万斯带着连队开始了冲锋,乌拉声顿时不绝于耳。
对面严阵以待的德军早已在俄军动员的时候就已经准备好了,在躲过了俄军的一阵精准弹幕打击之后,马克重型机枪的枪口喷吐着长长的火蛇,掠过之处都会倒下几个俄军士兵。
接到前线传来的电报,艾德里安和法肯森没有觉得意外,这其实是在意料之中。与布鲁西洛夫想得刚好相反的是,整个西线的进攻才是这次的佯攻,看似阵容强大的西线战场因为有了一堆名将的助阵打得风生水起,其实大家都清楚,武装运输车这重武器看似非常厉害,实则短板也很严重。只能抵挡普通子弹的武装运输车一旦遭遇火炮的打击非常容易造成大量的伤亡,而西线最不缺的其实就是火炮。一开始能打得西线英法联军节节败退,但是只要统帅不惜代价守住关键隘口就不会出现防线全部失守的状况,最多也只是将防线整体有序的后移。为了营造一种德军在西线决战的攻势,霍夫曼特意选择了马扎格朗这个法国东部最为关键的一个前线补给重镇,而非凡尔登这种象征大于实际意义的隘口。
艾德里安站起身来说道:“布袋口行动开始。”接着电报员快速的将指令传达了出去。
第19章 布袋口行动()
德军在1916年的下半年大规模的后撤,将整个东线战场的防线让出了一百多公里,也将整个俄军往自己这边拉了一百多公里。自波德平原东部开始到第聂伯河中间近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因为双方的多次你来我往早已是破败不堪,多年不事生产的地区此刻早已人去楼空,想从这些废墟中找到可以吃的东西,简直比遇到德军的几率还小。
俄军漫长的防线两百多万人,每天的吃喝拉撒让身为统帅的布鲁西洛夫当成了比德军还危险的敌人。没有子弹的枪还能用刺刀和敌人拼杀,刺刀弯了还能用身躯和德军搏杀,但是没有吃的,别说让他们冲锋了,不哗变就已经是烧高香了。
布鲁西洛夫之所以痛快的答应沙皇这次的进攻,其实也有一部分减少补给损耗的意思在里面,虽然很残酷,但是为了大局着想,这是他必须做出的选择。
就在布鲁西洛夫原以为这次的进攻会以双方伤亡过大而告终的时候,德军方向却是在全线十几个地段发起了一次反冲锋。布鲁西洛夫也收到了前线传回的电报,但是没有过多的担忧,纵然德军突破了防线,也不过是一地一城的得失,无法让他的整个防线伤筋动骨。
尼古拉斯二世,俄国的现任沙皇,听到欧洲东线战场上爆发的战事后并没有感觉有哪怕一丝一毫的轻松,英国乔治国王发来的电报还在他的桌上躺着,如果给他一个选择,他宁愿没有战争爆发,或者俄国没有牵扯进来。希望结束战争的他多次给自己的另一个表亲德国皇帝凯撒·比利,即德皇威廉二世发去和谈电报,但每次换来的都是冷嘲热讽和极其苛刻的条款,懦弱的他没有恶语相向,而是选择了将这些情况告诉了乔治,换来的是乔治的鄙夷和猜忌。随着新任的俄军统帅在前线的频频胜利,国内的反战声也渐渐低头,但是他并不轻松,依然胶着的战局随着德国的再次大规模行动又扑朔迷离了。
自北起波罗的海但泽城开始,德军沿着这条漫长的防线部署了超过65万的大军,这完全违背了当初的《施里芬计划》中以西线为主导的思想。原本的13个集团军又重新编组为三个更大的集团军群,北方集团军群下辖第9、第10、第23集团军,共计25万人,由奥古斯特·冯·法肯森元帅亲自指挥。东方集团军群下辖由西线秘密转运到东线的第2、第4、第7集团军,共计22万人,由赫尔曼·冯·弗朗索瓦这位艾德里安推荐的新晋元帅指挥。而南方集团军群由德军和奥匈帝国两军共同组成的联军共计18万人,指挥官是艾德里安亲自挂帅,实际指挥官则是东线总参谋长马克思·霍夫曼。
俄军的进攻一开始的时候,按照原定计划部署的德军就已经开始了反冲锋,这种打法直接就将战场演变成了近身肉搏的地方。双方的火炮都会顾忌伤亡而选择停火,以免炸到自己人。而这也是霍夫曼想要的效果,实际指挥和观察过战法演练的他深知武装运输车的弱点。在没有了炮火侵扰的情况下,武装运输车才会发挥更好的作用,只要能够在俄军炮火来不及支援之前抵达俄军前线,就能极大的减少伤亡和损失。
一连几天过去,万斯都还活着,这让驻足后方指挥的人感到很奇怪,按理说发起冲锋后能回来的很少,甚至一个连的人出去后都不再有这个编制的情况也正常。但是万斯的这个连却在连续十几次的冲锋后只损失了几个人。
不知是万斯的指挥官奇怪,万斯自己也很纳闷。那些在他们发起冲锋后紧接着同样发起冲锋的德军并未过多的跟他们纠缠,而是短暂的接触后就随着一阵独特的哨声原路撤退了,虽然每次都有伤亡,但是却不多。而被阻挡了攻势的俄军继续发起冲锋的效果大大的减少了,一阵金属风暴就把他们挡在原地动弹不得,前线指挥官眼见冲锋没有效果,也吹响了撤退的哨声。就这样一连几天过去,原以为会损失巨大的布鲁西洛夫发现伤亡人数很少,只比平日里的远距离交火多上一点。他有过一些闪现的念头,但是却总是抓不到关键的地方。
这种诡异的打法并非没有意义,而是埃里克·艾德里安根据布鲁西洛夫战役中精准弹幕不破坏前进战场而想到的办法,这种打法能够让原本该炮击的部队会顾忌友军而放弃开火。没有破坏的战场当然就更容易让武装运输车发挥应有的速度,突击的时间更短,给俄军反应的时间也就会越短。
但是这种诡异的情况并非是在整个东线上演,仅仅是以北方集团军群和南方集团军群为主,居中的东方集团军群平日里该怎么打,还是一样的打法。没有抓住关键点的布鲁西洛夫想要亲自去前线看看这种情况到底是怎么回事,就在他还在路上的时候,德军的进攻终于开始了。
埃尔温·隆美尔少校,因多次立功,荣获两次铁十字勋章,又因参与作战计划设计而被提拔成为北方集团军群下辖的第1装甲旅的指挥官,他的副手是同为设计者之一的费迪南德·舍尔纳,此时已经晋升为上尉,是装甲旅的副指挥官。
这些当初的设计参与者都已经被下放到各个部队当中担任主要进攻力量的指挥官,这是艾德里安当初承诺的,也是必然的,熟知计划内容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还有一点就是他们都在后方亲自指挥过这些战术,不单单只有他们,那些莫名其妙下台和退居后方的高层都有参加这些秘密演习,掌握了这些突进力量的使用方法和要领。
1917年2月16日,德军的进攻在傍晚时分开始了,而此时的俄军因为白天发起的冲锋而打算休整次日再战,却不想德军的冲锋却突然开始了。原以为又是一次草草结束的冲锋却没有如俄军想的那般,黑压压的一群德军正快速的逼近俄军防线,有的人探出头来看着战场上那些被余晖衬托的德军以从未有过的速度朝着他们冲来,接着就是一阵金属风暴将俄军防线打得泥土飞溅。密集的子弹在傍晚显得格外耀眼,犹如一张可以流动的丝绸。已经抵达前线的布鲁西洛夫正拿着手中的望远镜站在后方看着其他俄军士兵看到的景象,却惊讶得说不出话来。而这个时候,随行的传讯兵也把各地指挥官发来的电报交给了他,看着电报上的内容,不难想象其他地方也是这般模样。
最先抵达俄军防线交火的是那些乘坐武装运输车快速穿越战场的士兵,这些士兵都是德军中的佼佼者。每一辆装甲运输车都是一个突击班,十个人里面就有一个人拿着一把可以单人操作的MG…16H型机枪,其余的人则是人手一把MP14或者改进型的MP16冲锋枪。以艾德里安的设想,这些人的任务并非是主要的输出力量,而是起到用绝对的火力压制清理和占领关键地点的作用。输出力量就交给了快速跟进的步兵,他们才是真正在接下来的战斗者承担主力的部分。毕竟武装运输车的数量有限,随着战斗和非战斗的损耗,这种本就不多的存货会越来越少。
布鲁西洛夫在接到电报后没有停留就赶回了自己的司令部,打算坐镇后方尽快稳住目前的状况,但是他万万想不到的是德军给他的反应时间根本不够用。等到他回到司令部后,南北两端的战事已然结束,随着防线的丢失,情报也随之截止。早将地图熟记于心的他只需稍稍在脑中过了一遍就发现了德军的主攻方向是东普鲁士地区和喀尔巴阡山脉两处。
突破防线的德军先头部队没有停留,在夜色的掩护下,朝着平原深处继续前进。
第20章 布列斯特()
兜行动自德军发起后已经过去了半个月,埃尔温·隆美尔率领的第1装甲旅已经到达了既定地点,不过因为各种原因,他的这个装甲旅实际可用的武装运输车已经所剩无几了,所以赶到既定地点的人数也是不足让他单独发起最为关键的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