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霸主德意志-第2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麦克唐纳访德的时候,为了弥补劳合的《英、德海军条约》的“许多缺陷”,决定会同双方撕毁原协议,取而代之的是麦克唐纳亲自修订的《英、德海军装备新协议》。然而,撕毁旧协议并不等于新协议就可以呼之欲出,却反而让德国失去了任何约束,趁着这段时间竟然直接开工建造了吨位达到6万吨的新式航母。
聪明反被聪明误的麦克唐纳陷入了深深的苦恼之中,英国也一下子把警惕性提升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
德国海军6万吨的航母下水后,英国人的骄傲感一下子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了。1916年于约翰·布朗船厂开工的胡德号花了整整4年时间,终于在1920年下水,满载排水量为5万吨。胡德号被当作是英国皇家海军的骄傲,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战列舰和大杀器。
1934年,胡德号依然是世界海军中的庞然大物。没想到德国很快便刷新了这一记录,而且,6万吨的航母,一造就是三艘。
相比胡德号,德国的造舰速度快得惊人,有了此前十几次航母模块化建造的经验,6万吨的首舰船体拼装仅在一月时间就完成了,让英国人目瞪口呆、瞠目结舌。
力不从心的英国人暂时无法赶超,只能胁迫德国人赶紧停下这种让人无法接受的技术挑衅,而且态度非常强硬。
麦克唐纳气极败坏,扬言绝对不会漠视德国无节制地造舰,并申明在必要时英国将采取强制措施。意思很明显,这分明是忍无可忍时就只能选择以战争的形式结束这样的挑战。
鉴于英国人的情绪已经过于狂躁,埃里克同意除首舰工程继续加快进度外,其他的两艘航母可以适当放缓,但不能停工。这个动作让英国人终于缓和了口气,麦克唐纳的态度也好了许多。德国暂时也不想开战,英方也寄望马上达成新的海军协议。
心照不宣的麦克唐纳很快就带领庞大的军事顾问和法律方面的谈判专家飞到了柏林。
国宾欢迎仪式非常隆重,接下来,在德国内政部长海因里希·布吕宁、外交部长康斯坦丁·冯·牛赖特的陪同下,麦克唐纳和他的参访团队先后参观了柏林和法兰克福的工农业生产情况。当他提出参观德累斯顿工业园和威廉军港时,埃里克只当没有听清,敷衍过去了。
军事交流过后,两国正式开始了艰难的双边谈判,除原有对英国有利的条款继续保留外,其他内容进行了反复磋商。
实际上,英国人是有备而来的,而德国也有思想准备,因此双方的第一轮谈判便遭遇了困局。
“我想,新条约只是在时间点和地域上做出了新的调整,贵国应该是可以接受的。谈判经历了这么多天,感谢上帝,我们之前合作得非常愉快,总理阁下,希望德国接下来也拿出些诚意。”麦克唐纳有些心烦意乱,想与汉斯早日完成这个马拉松式的口水战。
“感谢英联邦和首相先生的大度,给了德国还能勉强活下去的理由,不过,这样的条件肯定是极其偏颇的,恕在下难以从命。”汉斯直截了当地回答了麦克唐纳。
“很遗憾,尊敬的总理阁下,我想我们已经说得非常清楚了,一战后的国际秩序是不能破坏的,德国只有执行的义务。当然这是我们两国之间的事,但也不能超出国际联盟的范畴。”麦克唐纳是国际谈判的高手,处处压制着汉斯。
“那好吧,既然这是两国之间的事,我个人的态度也就无足轻重了,我想,作为德国的领袖,埃里克先生应该第一时间了解情况,然而向贵国给予答复。”汉斯虽然厚道,但并不愚蠢。
谈判中途休会,恰逢周未,正当麦克唐纳不知道应该怎样度过这个周未时,麦克斯立即赶来与老朋友相见了,并主动要求陪同麦克唐纳在柏林周边游览观光。
喜出望外的麦克唐纳没想到老朋友会如此及时地到来,两人非常高兴,相约第二天早上出发前往波茨坦附近的农庄垂钓、并品尝那里最出名的淡水鱼。
就在麦克唐纳享受快乐周未的同时,汉斯也在埃里克的挽留下在汉莎宫与总统共进午餐,并将几天来的谈判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汇报。
“辛苦了我的总理阁下,虽然你不能象麦克唐纳先生那样能够品尝到诱人的河鲜,但汉莎宫的后厨们同样也烹制了几条来自波茨坦的鲜鱼,来,我们共同干了这一杯。”埃里克端起酒杯对汉斯说。
“这也是麦克斯先生弄来的吧?”汉斯笑着问道。
“是的,的确如此,我的总理阁下。麦克斯就早安排好了,这几条鱼就是他专门为你而准备的,所以,你今天要多多享用才是。”埃里克说完,亲自为汉斯盛鱼。
“但愿那位骄傲的首相不负麦克斯先生的一片苦心。”汉斯端起酒杯与埃里克轻轻地碰了一下。
“我想,他会的,毕竟麦克唐纳也知道一战秩序的准定过于草率,并非铁板一块,再说英国也不是十几年前的英国了,希望我们的前幕僚长能给这头骄横的约翰牛好好地上一课。”埃里克一仰脖子,喝干杯子里所有的酒。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汉斯才发现鱼的味道比刚开始时更加鲜美了。两人边吃边谈,将同桌相陪的安娜塔和马迪娜都凉在一旁。
“保持旧条约原貌的部份,是我们最需要与对方商榷的地方,英国人既然提出修改对他们不利的条款,按照对等的权力,我们也必须要求对方同意我们的方案,这是反制条件,非常重要。”埃里克反复强调……
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周未,总理府的国宾大厦里,德、英双方的谈判正在继续进行。
让麦克唐纳非常棘手的是,汉斯·路德不但要求修改旧条款保留部份,同时希望英国在欧、苏问题上站稳立场,并与欧盟一道发表联合声明,敦促苏联无条件退出波兰。
在麦克唐纳进退两难之际,汉斯首先主动让步,同意先搁置双方分岐,但声明并不是德方放弃自己的要求。
对于德国要求英国在德、苏问题上不选边站队、不持立场时,麦克唐纳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苏联的强大是欧洲的乱源,同样,德国强大也是英国的心腹大患,最好的结果就是让它们以死相搏、两败俱伤。最后由英国来收个渔翁之利。
对于与欧盟一同发表联合声明的问题,麦克斯用同意修改旧条款保留部份作为了交换。实际上,这也是埃里克事先巧妙的布局。
德、英双方的谈判非常成功,虽然也有过不少争执,但最后仍然达成了互谅互解。麦克唐纳没有直接拒绝向苏联提出无条件退出波兰的提案,但也没有明确表态共同参与这样的行动。不久,英国代表团离开柏林,经停巴黎后回到了伦敦。
唐宁街10号,麦克唐纳与到访的法国领导人秘密交流了这次德国之行所取得的成绩,并要求法国暂时不要刺激德国,以免半途生事。
新的海军协议达成后,德国停止了所有的造舰计划,英国也恪守中立原则,同意不再插手欧苏矛盾。
不久,埃里克接到了麦克唐纳从伦敦打来的电话,双方互致问候后,重新提到了各自关切的国际问题。麦克斯请埃里克在适当的时机访问英国,同时,埃里克也请首相传达了对英国皇室的问好。
在将近一个小时的电话中,埃里克反复强调了英国方面对德苏磨擦的立场问题,并要求英国即时管控好法国,毕竟法国对德国的所有动向都十分关注。
一切都在计划之中,时间越来越紧,埃里克有些小紧张,他急于与泽克特、霍夫曼和伦德施泰特等人密议,重新评估这次对苏采取行动的优劣、甚至考虑是否适用霍夫曼的“巴巴罗萨计划”。
霍夫曼不太支持使用“巴巴罗萨计划”,原由是大计小用,不划算。其实,埃里克也这么想过,但是,他仍然担心英国将有可能不守信用,发现苏联无力抵挡欧盟、而且迅速溃败的时候,他们会联合法国人在关键时刻背后捅德国一刀。
一切都是未知数,就连霍夫曼也吃不准,所以,德国只能继续强势地武装自己。
第426章 未清的苏联()
1936年8月16日,这天正是第11届奥运会的闭幕日,作为东道主,总统埃里克在闭幕式上发表了热情洋益的讲话,然后因为战事迫在眉睫,他没有留下来观看闭幕演出便迅速离开了。
繁华的柏林异常热闹,体育赛事结束后,全球各地的拉拉队和体育迷们仍然意犹未尽,打算继续留在柏林观光旅游。
游客多了,柏林的治安也就变得复杂了许多,司法部长奥巴登·冯·霍尔维格只好请埃里克出面,让克卢格的国民警卫队共同参与治安管理。
霍尔维格刚刚离开总统办公室,外交部长牛赖特便风尘仆仆地找来了。还没等埃里克开口说话,平时沉稳的牛赖特便进门便大叫大嚷地说有一个好消息要汇报。
芬兰已经在赫尔辛基正式签署了与德国组成紧密的德芬军事同盟,并同时加入欧盟。
“这是个好消息!我的外长阁下。辛苦了,请坐吧,我这里有的是葡萄酒,为了向你表示庆贺,我们干一杯如何?”埃里克举起手上的酒瓶晃了晃。
“太好了,尊敬的总统先生。本人非常乐意,喔,可以加冰吗?”牛赖特可是德国出了名的品酒高手,他当然知道总统府有的是好酒。
“当然,如果你喜欢这样的话。哦,我忘了你可是德国的美酒品尝专家。”埃里克笑了笑说。
欧盟在当时作为一个多边体系的贸易组织,并不具备团结一致主动向他国宣战的条件,其中一国遇到战事,贸易组织国家并无协助其共同抗敌的义务。但是,军事同盟则完全是两回事,不管其中一国是主动进攻还是被动防御,同盟国都必须同仇敌忾,共同参战。
德国、挪威、丹麦、土耳其、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拉伯、甚至包括伊朗和伊拉克都是军事同盟国。而瑞典、阿富汗、捷克斯洛伐克、意大利只是欧盟成员国,除非是组织内成员国遭到外敌入侵,否则也没有理由参战。
之所以芬兰的同盟协议签署对德国如此重要,原因就是埃里克缺少一个参战的借口。看起来,军事同盟虽然只是一个形式,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现在,德国便能够以大义为名向苏军发起进攻了。
众所周知,如果德国的援芬战争打赢了,就会更加光彩照人,并获得更多国家的拥戴。万一输了,那也是大义已尽,虽败犹荣。
正因为德国的朋友圈越来越大,才导致苏联如坐针毡,为达到自保的目的,才不得不露出了满身的尖刺。随着德国的动作越来越明确,苏联也不会傻傻地等着挨宰,在德国高调扩军的同时,苏联也在努力加强防备。
从来就不缺少人力资源的苏联比德国的扩军更加直接。一场动员令下来,仅仅只花了两年时间就征兵400余万,并相继开赴前线。导致国内颁布的“经济发展五年计划”因为岗位空缺,几乎全部泡汤。
被德国釜底抽薪的苏联重工业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全国范围内几乎找不到一家象样的工厂,就连轻工业也同样受到了牵连。接下来,因为大量征兵,农业生产也遭遇了失去劳动者的厄运。
反观德国,因为自动化进程的加快,大批劳动力从繁杂的手工业中解放出来,成为了待业和社会闲杂人员,许多适龄青年开始觉得从军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于是,从军入伍反倒是有利于国内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最佳方式。
此时,胜利的天平发生了逆转,拥有着十几支重要队友的联邦德国,根本就不用把苏联放在眼里。
这是一场压倒性的接触,也是一次硬碰硬的接触,在双方不甘示弱的情况下,每一个人的神经都绷得紧紧的。但是,埃里克还在积蓄力量,伺机向苏联暴发出致命一击。
每天盯着地图仔细研究的埃里克不停的告诫自己,不得有任何疏忽大意,不得拿士兵的生命当儿戏。联情局和军情局每天都会有几千字的情况汇报,他都要亲自研读。事无巨细,全都亲自过目。
从1934年到现在,花了两年时间转型的民企把德国的军备生产提高到了一个可怕的程度。年进口6亿吨石油的德国占据世界90%的产量。这其中50%来自于美国,也让美国的财富迅速膨胀起来,经济衰败的阴霾逐渐散去。
在民众看来,欧苏之战实在太遥远了,而且打不打得起来都是两说。但是,德国的高层却从来没有轻松过一天,越是宁静越容易感受到德国出手前的蜇伏期已经结束。
大战在即,双方都在回头检视自己的体量和能力,尤其是德国的战前准备,简直是细致入微。
看看钢铁的生产比例,除了瑞典自身的需求增加后对外出口相应减少,但德国仍旧突破了3亿吨年产大关,并一跃成为绝对的全球第一。不过这都归功于拥有足够的储备。但是,埃里克明白,想要一直保持这个水平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这3亿钢铁的原材料进口里,英、美的贡献占据了一半多,一旦德、苏交战,英、美有可能故意使德国的生产需求量出现尴尬局面。
1935年,第一批转型的民企配合老牌航空企业将BF109战机的产量提升到了年产3000架的生产能力,FW190的年产量也达到了1500架。其余各型飞机也相应地得到了重视,每年生产总计为3000架。
因为《英、德海军新条约》的限制,海军舰船许多工程项目被迫停止了。然而,这一决定却给陆军和空军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
四号坦克的地位因为五号坦克的出现而屈居其次,性能更好的五号坦克服役后被命名为豹式坦克,正以日均5辆的速度供应部队。而三号和四号坦克的生产也没有停下,毕竟更新换代需要时日,就算三型和车四型坦克终将退出德国陆军的历史舞台,也可以作为外贸装备向盟友和海外国家发售。
原本仅有一个坦克集团军的德国,仅用了一年时间就扩充到了6个同等单位。这个魔鬼般的发展速度不但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