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工业霸主德意志 >

第5部分

工业霸主德意志-第5部分

小说: 工业霸主德意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德奥联军在人数,军备、情报均处于压倒性的优势下终于在5月2日这天发起了进攻。

    德奥联军的首要任务是在戈尔利采和格罗姆尼克地段突破俄西南方面军的阵地,在萨诺克以西合围拉德科·德米特里耶夫将军指挥的俄第3集团军,并向佩列梅什利和利沃夫发起进攻,如果一切进展顺利,那么针对俄军在东线的主要力量都会处在被动状态,本就无法统一行动的俄军势必再次遭到万吨打击,再也难以翻身。

    而就5月3日坐等在东线大本营的一众高级官员包括艾德里安都在焦急的等待着前线的捷报。终于在中午时分,处于最左端的德国第4集团军率先取得阶段性胜利,听到这个消息后的艾德里安还是在心底里说了一句:“果然还是偏离原本历史轨迹。”

    就像是喜鹊叫门一样,自德国第4集团军取得节点胜利后不久,接二连三的捷报频传,第11、3、2集团军靠着绝对的火力优势以及俄军接连遭受打击的低落士气一举跟上了第4集团军的脚步。俄西南方面军的第3、8、11集团军大部分未能来得及撤退,被俘达3万多人,武器装备若干。随后双方进入了长途旅行阶段。德奥联军在后方不断追赶,而俄军却加快了后撤的步伐。

    在来东线大本营之前,艾德里安特意翻阅了关于这段历史的记录,并不详细,却也知道一些大概情况,至少两军接触短短一天就俘虏俄军3万多人的事件,根本就没有。不过他也不想管了,木已成舟,想多了徒增烦恼,怪就怪自己喂奶喂得太狠了。

    每天艾德里安都不厌其烦的安静的坐在作战室内等候第一手消息,是因为太感兴趣了。偏离了原本的轨道后,蒙受了历史上不层蒙受过如此大的损失的俄军西南方面军统帅会作出怎样的改变,还是如同历史一般在维斯瓦河到德涅斯特河沿线布防呢,还是会继续后撤呢?

    整个5月,东线大本营都是捷报不断,德皇威廉二世顿感柏林上空的雾霾都是那样的美丽纯洁,不再令人讨厌了。

    自戈尔利采战役打响以来,俄西南方面军连续丢掉了塔尔努夫,萨诺克,桑博尔,斯特雷,加利奇,斯坦尼斯拉夫等奥匈帝国边境城市,普热梅希尔的争夺战也已经进入最后阶段。6月7日,俄西南方面军的残军第8集团军突破奥军包围圈与第3集团军汇合后顺利后撤,退守卢布林,而第11集团军则用一个人的身躯勉强填满了两个集团军留下的大空缺,布防线长达130公里宽,反而成为了防守力量最为薄弱的环节。相对于西线的胶着战况,东线的推进速度是平均每天10公里的速度推进。看准战机的兴登堡立刻致电法金汉,希望能将力量放在东线,将俄军打回明斯克以东,确保在两年之内俄军没有进攻的能力。果不其然,这封电报被法金汉甩到了一边,两个人的关系再次降到谷底。

    艾德里安却在为取得的战果沾沾自喜,看过原轨迹战况的他当然分别得出前后的差别。原本一开始的进攻不力,在自己奶水充足的情况下竟然首战告捷,原本一天不过2~5公里的推进速度,现在成了一天10公里,这还是因为战线越拉越长,兵力吃紧的情况下放缓了速度。

第6章 火速晋级少将()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艾德里安现在对八个字的理解越来越透彻了。

    因为他已经越来越穷了,在他利用蒸汽机车、履带运输车等一些运输工具后,提升的运输效率也导致他的仓库囤积并不多。柏林发来多少东西,他都会和手下一起将效率最大化。

    拍掉身上的面包屑,艾德里安大口的喝着热水,这就是他的一顿午饭了。其实他的级别,远不止这个标准,至少有酒有肉才能对得起后勤总长这个职位才对,可艾德里安根本不屑那些东西,反而觉得面包好吃。

    随着英国海军对海面的封锁,德意志第二帝国本土的供给能力成了一道毕业考题,能否撑到和谈就更为关键了。

    在有限的供给情况下,艾德里安和整个后勤处的人制定了一份针对德军东线补给的等级划分,最高水平为一等,最差为五等,艾德里安的一顿面包午餐就是按照的不上不下的三等水平来的。当然了,真要轮到一个后勤总长沦落到吃三等补给度日的程度,也就是前线士兵饿肚子的时候了,但现在的情况也并不好。

    对于艾德里安制定的补给等级,东线大本营非常爽快的就同意了,而这种事情还轮不到柏林参谋部插手,所以艾德里安的指令快速的在整个东线施展开来。一开始,大家都不太认同,毕竟这种做法有些多此一举,各个部队都是能多要就多要,保证自己的下属吃饱才是硬道理。但是自从艾德里安的补给等级行政令颁布后,将军们再也没有借口多要一点东西了。想要多少?行,你告诉我你们有多少人,按照现行的补给等级,按量给你发,想多要?没有!大家一视同仁!

    就因为这个事情,艾德里安得罪不少前线拼杀的将士,认为艾德里安可能中饱私囊了,投诉艾德里安的书信在兴登堡的办公桌上叠成了小山,但他却看都没看。

    这些书信明着说是艾德里安供应不力,其实是在指桑骂槐。前线生死相搏的将领当然不管他艾德里安有没有贪墨,只管自己的士兵有没有吃得最好,穿得最好,用得最好,只管哭,只管要,从来不管有没有。

    戈尔利采战役开始之前,艾德里安就因为资源倾斜的问题被东线北部的将领好一顿臭骂,可他仍旧是不管不顾的根据各个部队送来的需求信仔细斟酌后再确定实际分配数量,从来不因为谁谁写了几句好话,扯了几层关系给多些。可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就因为他的不偏不颇把自己的未来小舅子给得罪了。海因里希·格奥尔格·谢尔是东线第27骑兵师师长,为了多要点东西,在需求信中明言了自己和黛娜·尤金·希尔娜是亲戚关系,可艾德里安硬是按照自己的标准一马克多的东西都没有多给,反而只给了一成不到的最低标准,就因为当时的北线战事并不吃紧。这可把远方小舅子给气的够呛,写给妻子的家书里都是带着怒气,点名道姓的说埃里克·艾德里安无情,没有大局意识等等,希望妻子在聚会的时候能“直言不讳”。

    谢尔的母亲是希尔娜的姨妈,也就是他母亲的妹妹,这层关系就注定了艾德里安若是娶了希尔娜,就必定要和谢尔打交道。其实艾德里安也是有苦说不出,因为他要是因为谢尔的关系就摈弃自己的原则,那带来的影响会让自己在东线竖立起来的威严荡然无存,到时候就一发不可收拾了。可谢尔没有觉悟,因为容克贵族出身的他可没学过“公平”和“公道”等虚无缥缈的词汇。

    谢尔一个准亲戚都如此愤恨,可想而知其他将领对待艾德里安的态度,但却没有任何一个将领在电报里希望艾德里安下课的,只是抱怨东西太少了而已,这何尝不是在职责兴登堡要的东西太少。

    大公无私的艾德里安这天还在处理公务,就被传令兵通知兴登堡召见。

    从后勤处赶往到兴登堡的作战指挥所时,艾德里安才看到了一直没有见到的传奇名将奥古斯都·冯·马肯森。一顶普鲁士老式骷髅军帽,浓密的毛发已经因为岁月的关系成了白色,胸前肩膀挂着的勋章多到艾德里安数不过来。艾德里安只从图片上看过他的黑白照和后世有人翻修的彩色照片,但是也很轻松的认了出来。礼貌的和这位刚刚晋升元帅的老头打了个招呼。

    而在场的还有兴登堡,鲁登道夫等人,都是少将以上级别,这个排场很大,而且仿佛是专门等着自己的,毕竟现在根本没有哪里发生了战事。戈尔利采而战役至今都很顺利,处于末声阶段后已经在奥匈帝国边境双方都呈守势了。

    “恭喜你,艾德里安,从今以后你就是一名将军了。”兴登堡自从回到东线就不再对艾德里安笑过,而现在却一脸高兴的拿着一副金灿灿的肩章朝他走了过来。

    艾德里安这才反应过来平时都在前线待着的将军为什么突然回到大本营,还是穿的隆重的军礼服。

    可他一个三十岁都不到的年轻人就当将军了?他自己都感到很惊讶,毕竟自己退伍时是个少尉,回到部队后随着兴登堡的一纸文书直接越级到了上校,但这也才半年不到又晋级了?太快了吧,将军这么好当吗?这就是艾德里安不懂军务的原因。在普鲁士军国主义盛行的德意志第二帝国里,以军功为最大,谁能在军事上有所贡献都会受到最大的关注和嘉奖,这也是鼓励前线战士拼死卖命的手段。只在后方玩后勤的艾德里安虽然没有在前线拼死搏杀却能提供必要的物资保障,这就已经非常难得。

    自艾德里安上任后,经过调整,扩路,重新编组补给队伍和运输标准,让补给数量呈现了指数级的增长,他自己看起来显得很正常,却不知道其他人都已经被他的手笔震惊了。这种高效率的补给极大的帮助了前线的战事。

    戈尔利采突破战役之所以打得如此迅速漂亮就是因为艾德里安在极短的时间内让战役发起部队得到了充分的资源。极为重视后勤的德意志帝国军人当然知道要将后勤玩到艾德里安这个程度整个帝国都找不到第二个人了。嘴上有怨言,但大家都从心底里佩服这个年轻人。

    兴登堡和鲁登道夫更加不必多说了,两人的关系其实因为战功的关系并不融洽,貌合神离的两人却在艾德里安的问题出奇的可以保持一致,就是因为艾德里安从来不找两人哼唧。要什么东西,艾德里安都是自己想法,而不是拍一份电报“我要XX”。只是他们不知道艾德里安其实很想这样做,可他是个务实的人,如果能拍电报要来东西他当然会拍,可要是要不来东西,就是在浪费时间,不如自己想办法。

    在这方面,他就有着别人没有比拟的优势了,谁叫他还有一个身份就是埃里克集团的控股人呢?虽说配额都在军方手里抓着,但是供应方仍旧是埃里克集团,多少还是可以讨价还价,这就已经足够了。毕竟兴登堡要东西也没有他这么方便。

    德皇威廉二世能为这名绝地老将要一次,两次,却不可能一直这样玩下去,不然一个皇帝不成了传话的了?

    晋升仪式很复杂,毕竟不是普通的晋升,而是将军级别,传统保守的普鲁士军官把荣誉看得比生命更宝贵。

    繁杂的晋升仪式在大家的指导下磕磕绊绊的结束了,除了晋升将军外,艾德里安的竖领上多了一块大大的蓝色勋章,蓝马克勋章。这枚勋章来之不易,德皇威廉二世在考虑多位东线将领的意见后才顶住了法金汉的压力决定下来的。要知道蓝马克勋章已经最高荣誉勋章了,此前从未有过没有其他战功获勋的情况直接颁发蓝马克勋章的先例。

    就这样,晋升和授勋的事情在整个东线甚至是帝国内部都传开了。

    当时艾德里安可不会因为这两件就尾巴翘上天了,别人不知道帝国的命运,他却很清楚。若说帝国能最终取得胜利,那这些都很值钱,可事实并非如此。

    枯燥的数字日子并没有打算就这么让艾德里安无惊无险的渡过剩下的日子,一个危机正在纸面上悄然逼近。

第7章 能源危机() 
东线的补给效率提高离不开被艾德里安成为补给三巨头的马车、履带运输车和蒸汽机车这三样。

    其中仅有履带运输车需要用到一种新潮的能源补给,那就是汽油。这个时期的汽油使用量并不大,主要是汽车的普及率并不高,而存货反而很多,所以当初艾德里安的履带运输车可以运作顺利。可是履带车的使用愈发频繁后,储备的汽油数却极速下降,已经临近枯竭。

    当一样东西快用完时,就会想到购买、节省最后才是开采。原因就是购买最方便快捷,节省是不得已而为之,而最后的开采才是大家都不愿意的事情,主要是费时费力不说,还难以得到预期的效果。而就德国目前的状况,购买就不必太上心了,莫说英国没有经济封锁,就算是敞开了让德国购买也不见得有多少。1915年的石油开采和提炼还处于非常原始的时期,卡尔·本茨之所以用汽油为燃料开发出第一个发动机就是因为当时的汽油是一种废弃品一样的存在,极其便宜,所以并不富裕的本茨可以用来试验。虽然现在因为汽车的出现,汽油的地位提高了,但是其石油开采依旧没有长足的发展,这种情况若是按照这样的历史发展,还得需要十几年才能得到改善。可随着一战的爆发,参战国及为数不多的石油出口国用油量呈现爆炸式增长,其主要作用就是用于运输的汽车数量增加。

    1915年初,英国已在欧洲西线战场投入汽车达10万辆,法国在开战之初的一百多辆汽车短短一年通过生产和向各国进口的汽车就已经达到8万辆。反观德国这边,西线战场投入使用的汽车还不足10万辆,德国东线战场投入了履带运输车1000多辆,其余则全靠宽大轮子的马车来承担运输。之所以在运输工具不多的情况还能保证补给的原因就是艾德里安将空间、返程利用了起来,不浪费任何的力量。就例如一般的马车除非履带运输车吃紧时,则承担运输伤员和轻型物资的作用,而履带运输车除非马车不够用时才会放弃运输沉重军事物资的任务暂时充当转运的任务。天气好转,或者道路允许时,履带运输车会加挂一节车厢来承担更多的运输任务,这就不是牲口能做到的事情了。

    艾德里安在上马履带运输车项目的时候就已经在着手开采油井的事情了,可惜德国的自然资源简直贫乏的如同乞丐一样,什么都缺,石油更是排在困难户的头几名。他也不求开采出大片大片的油田,只要几口油井就能保证他的运输车队就可以。至于其他地方缺油关他什么事?本就不抱着战胜的心态···不说他有没有这个能力,就是目前的局势也不能在战争继续下然后获得胜利。德国因受到海上贸易的封锁,进口的物资全靠偏远小国的转运,慢不说,效率低得可怕,数量少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