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袁公路-第1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是袁术小气,而是这些人里头难有能够独自统领一军作战的帅才,大多都是些能够执行军令的战将,对他们期望过高反而对袁术军有害。
军中各个主要的头领任命好了,手底下的人员也好任命了。像那些基层的武官,袁术也没有做什么改变,还是与往常一样,而主管这些人员的将领,也不过是提了几级,俸禄上涨了一些,没有做太大的改变。
第185章 交州歼灭战(一)()
袁术正在处理寿春事务的时候,历经波折的梁纲大军终于绕路又到了交州境内,与身在增城的纪灵所部安全会师。
对于这次北征,梁纲心中一直难以释怀。
他知道若不是袁术考虑到北征的10000士卒安危,绝对会顶着各方压力将荆州大部吞下。一想到是自己对张勋警惕不高,导致没能提防张勋受不了引诱叛变,梁纲就很自责。
因此对于让他一世英名扫地的张勋,可谓是恨之入骨,只想抽其筋骨,生吃其肉,以发泄自己的怒火。
见到纪灵的第一时间里,梁纲感慨万千。本身纪灵以前只是他手下的一个校尉而已,如今却成为了与他并驾齐驱的将军。
纪灵对梁纲的到来很是高兴,见到梁纲率众到达增城门口,他便亲自带领着手下的渝步、徐盛、周瑜等人出城迎接。
这次平叛战事发展到双方僵持不休,是纪灵早先没有想到的。
张勋手下受过扬州正宗训练的士卒不过3000人,其余大多是前几年在交州本地招募的士兵,军事素质到没有多高。
可是这些新招的士卒却是地地道道的地头蛇,对交州气候的适应性高出纪灵麾下士卒好几个档次。
在龙川打败敌军追兵后,纪灵就发现了自己军中很多人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状况。许多士卒还因为被蚊虫叮咬患上了要人命的痢疾。好在扬州拥有治疗痢疾的神药蒿草,不然非战斗减员就要占到近三分之一。
处理掉了疾病引起的各种困难,纪灵才发现这扬州气候的诡变狠狠的打击了扬州军的士气,很多士卒都害怕出城穿越密林草地,害怕被蚊虫叮咬。
不是扬州军士卒胆小,而是这个年代得了痢疾就是得了瘟疫。痢疾杀死的人数比战死的还多,是个人都会害怕。
由于种种原因,纪灵不得不整体考虑,让大军囤积在增城里,加固增城与博罗之间的防线,慢慢等待士卒适应交州气候。
纪灵的做法得到了袁术的同意。对于交州的气候,袁术很清楚,他也没有指望从扬州派去的的军队能够一鼓作气消灭叛军张勋。
历经几个月的对峙,纪灵不断练军,以期望士卒适应气候,从而深入交州南部歼灭叛军。而张勋一方,却在不断拉拢交州南部不愿诚服于扬州军的土族,组成联合军队,聚龙到番禺附近,以此抵抗纪灵军威。
到了11月底的时候,整个番禺附近已经集结了近40000的敌军士卒,人数两倍于扬州军队,这也是纪灵不敢轻举妄动进行攻城的又一原因。
看到梁纲一脸风霜,纪灵上前开口道:“梁将军初到此地,想必业已疲惫,且先去休息一下吧!”
“不用!给我说说现在的情况,我手下的人就交给纪将军安排了!”说完梁纲当先前往帅帐。
这次南征,纪灵打不开局面,袁术便将熟悉地方气候的梁纲提拔成为了主帅,让纪灵当了副帅,因此真算起来,当下梁纲才是大军的头头。
纪灵对梁纲的要权并不着恼,立刻吩咐渝步前去安排梁纲带来的士卒与辎重,他自己则带着梁纲前去大帐,准备进行职权交接。
“自龙川大胜以来,我军屯军增城以至两月,士兵对此地气候已经逐渐适应,只是对面张勋不断广征士卒,如今已经募集了10000余人,敌军势大所以我等也不敢轻动!”边走纪灵一边慢慢的说道。
“这交州土族对此地气候了如指掌,且熟悉地形,善使歹毒的吹箭,给我军巡逻士卒造成了很大损失,好在北方还有与我等亲密的土族部落,不然即使是坚守此地也很艰难啊!”说着说着,纪灵突然满脸的无奈。
“嗯!我知道了,此乃小疾,前几年我率军来此,就吃过这个苦头,现在手下士卒专擅撵山,不必担忧。你刚刚说番禺附近有40000人左右,那到底是怎么回事?”梁纲对纪灵的忧虑不以为意,反而关心起对方的军队人数。
“报主帅,这40000人中有20000是张勋以往招募的旧部与新招募的士卒组成的军队,另外20000人则是交州南部士夔带来的援军,现在他们二人一人屯城东,一人屯城西。”纪灵也没多想,回答了梁纲的问题。
“士夔?这张勋就放心士夔带大军前来番禺?张勋此人可是很多疑的,他们的联盟定然不会长久!”听到番禺居然有士夔的军队,梁纲诧异了一会儿,随后斩钉截铁的答道。
梁纲并没有发现,跟在他们身后的一众将领中,英俊潇洒的周瑜听了这句话后,忽然展颜,轻轻一笑,似是对什么东西的嘲讽。
入了大帐,梁纲先与纪灵完成了权力交接,这才让众将入内,查看每一个将领,方便接下来的战斗。
看到大帐内几十号的大小将领,梁纲开口道:“我听说这次张勋反叛是由两个弱冠少年率百十士卒,奔袭千里,才传出消息的!那两个少年在这里吗?站出来让我看看?”
听了梁纲的话,徐盛与周瑜当即从最末端席位站到了厅内,让梁纲看看。
“哈哈哈!不错,不错!你们能从敌军追兵手底下逃走,确实有点本事!好好干!”看到徐盛与周瑜,梁纲突然开怀大笑,与他从一进大寨就严肃无比的表情形成强烈反差。
“诺,末将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周瑜与徐盛连忙回话,心底涌出无限的喜悦。
他们两人严格说起来都是没什么后台的人,周瑜还好点,有家世,还有个叔父在扬州任职,可惜官职不高,能够帮周瑜举孝廉就不错了。徐盛只是出身豪强,今能入袁术的眼,又得南方主帅赏识,以后前途不可限量。
“我看见你们两,就想起了以前我随着大王南征北战的样子,也是像你们一样朝气蓬勃。你二人据是俊才,今天我就考考你们!今我已率大军到达增城,我军军势大涨,你们认为我们该怎么剿灭张勋贼子?”梁纲突发奇想,忽然说了一句话,把徐周二人吓了一跳。
要知道,以徐盛与周瑜的级别,这种大事上别说参与议事,就是发言权都是没有的,现在梁纲让他们说说看法,看似是开个玩笑,其实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回答好了,在这次战役里就能添下一笔厚厚的功绩。
徐盛与周瑜相互看了一眼,徐盛当先对大厅内众人行了一礼这才开口道:“众所周知,我楚军一直秉承精兵简政传统,我军士卒的素质远远超过敌军。现在我军士卒已经初步适应了交州气候,我认为吸引敌军野战队我军最为有利。”
“若是能将敌军吸引到城外,击溃敌军大部,其余的散兵游勇依靠大帅麾下的白杆精兵便能逐一击破。”徐盛说完,有些紧张的望了望梁纲,见梁纲没有说话,满脸的挫败感。
徐盛说完,周瑜也向众人行了一礼道:“我认为,现下可用釜底抽薪之计。这张勋大军乃是由土族与北来汉族组成的混合军队。民族问题一直都是困扰楚王的一大问题,既然我们依靠着扬州源源不断的支援都对处理这个问题捉襟见肘,那张勋又有什么本事做好呢?”
“所以,我们可广布细作,在敌军营内挑起双方斗争,同时袭击各个支持反贼的部落,最后发布流言,三人成虎之下,敌军士卒便会分化,战力大减,也可能给我们带来剿灭他们的机会。”周瑜说完,又对众人行了一礼。
第186章 交州歼灭战(二)()
听完两人的话,梁纲立刻起身感叹道:“不错,不错!”说完,挥手让他们两人退回席位。
二人回到席位,徐盛悄悄抓了一下周瑜的衣服,低声问道:“我回答的是不是不好?”
周瑜瞪了他一眼,悄悄比了个噤声的手势,徐盛这才转头望去,只见梁纲正把手指向交州地图,准备分配任务了。
“此次歼灭张勋的作战,我已经过深思熟虑,结合当前敌军形势,做出以下安排!纪灵与我坐镇中军,率大军分左右两路,分别列阵番禺东西二门外十里距离,威胁敌军城池。”
“渝步,你亲率3000白杆精兵,给我绕道番禺后方,只要遇见敌军运粮队伍便给我歼灭他们,不要放任何一粒粮食入番禺。”
“徐晃,你亲率2000白杆精锐,并带徐盛、周瑜二人,前往番禺周边,按照探查好的敌对部落,给我一个不留的剿灭他们,这些人有利为贼,无利为民,留下是一大害。”梁纲看了看随着自己南下的徐晃,派了个苦差事给他。不是梁纲不尽人情,而是他知道袁术对徐晃多有戒备,至于周瑜二人,也是给他们一个锻炼的机会。
“诺,末将领命!”徐晃没有多话,看了周瑜二人一眼后,又坐下等待梁纲说话。
“传令株崖州的潘璋,让他率军尽出水寨,给我偷袭士夔大本营龙编,务必擒拿士夔等一干人等,打乱他们的上层。”说到这里,梁纲轻笑了几声。
“各部将领,广派斥候,袭杀敌人土族斥候,排除陷阱。传令细作,搅乱敌军军心,离间土族士卒与张勋、士夔军中汉军士卒关系。“说完话,梁纲想了想,发现没什么遗漏的东西,于是让众将散了,前去做出战准备。
出了大帐,年轻气盛的徐盛一下子就如同泄了气的皮球,拉耸着个脑袋,一脸哀伤之色。
“文向,你这是?”周瑜见到徐盛这个样子,故作惊讶的问道。
“唉!周瑜,我这次是不是完了?大帅让说看法,我就想起来这么点,他最后也没说什么,还是你比较好,建议被采纳,还要恭喜你了。”徐盛无力的说完,满脸苦色。
“哈哈哈,我还当什么事情!你我专擅不一,你武力超群,而我却是一文士,出出注意我在行,可亲自领兵打仗我又怎么会级得上你呢?大帅让我们跟随徐校尉前去剿灭贼寇,不正是给我们表现自己的机会吗?”周瑜借坡下驴,顺势劝慰徐盛。
他们旁边一直等待着的徐晃听了周瑜的话,轻轻笑了笑,这才上前开口道:“大帅令我等清除番禺周边匪寇,你们且随我回营议事!”说完当先离开。
徐盛这才发现主官居然站在后面,顿时脸色通红,赶快道了声诺,拉着周瑜跟着徐晃离开。
两日后,增城的几路大军都调配完毕,大军开始按照军令行动。
梁纲与纪灵二人亲率15000人大军出发前往番禺,按照既定计划对番禺东西二门进行了合围。
对于楚军的动向,身在番禺的张勋一目了然。可是他实在想不通,这梁纲到底在做什么?
两军交战,哪里会有进行围城是在十里开外的?最让张勋疑惑的莫过于他们仅仅是在东西二城的出城道路上进行了严密的布控,对其余的两个门却没做一点动静。
梁纲等人的动作暂且不说。自徐晃接受了2000白杆精锐后,便立刻开始了解这支军队。
没来交州之前,徐晃就听说过扬州有一只特别擅长于山地丛林作战的军队。第一次见到这支军队让他震撼不已。
这些士卒身材相比于其他军队来说显得矮小,全部身着软甲,携带短弓,看起来一切都是为了在复杂地形中便于穿行。
除了样貌配置特殊以外,最让人印像深刻的莫过与这支部队的精气神。从他走进校场,整个大营才刚刚得知主将到来,可这些士卒只用了3分钟左右的时间便已经集结完毕,每一个人都装备整齐,可以迅速投入战斗。
徐晃因为伏皇后的缘故,来扬州半年,难得受到重用,这次能够带领这种精锐之师,让他很高兴。于是徐晃日夜吃住在军营,了解白杆兵的生活作息与特长短处。花了不到两日时间便将这支军队了解的七七八八,可以带着大军出城作战了。
知道自己要对付的是熟悉地形的山中各个部落,徐晃不敢大意。这个年代,到处都是茂密的丛林,虽然袁术军中有指南针这种利器,但每到一地,还是需要小心谨慎的探路。
兵法有云“逢林莫入”就是对人的一种提醒。而恰恰相反的是,交州的土族大多都是在深山老林中建立的寨子。他们对丛林的了解是徐晃等人不可比拟的。
再加上这从林里蛇虫鼠蚁不计其数,如何安营扎寨,如何挑选路径,如何识别毒草,如何救治伤员等等一系列问题都是难以解决的问题,更别说还要面对各种偷袭。
于是徐晃找了十余个忠诚可靠的亲近扬州的部落壮士为向导,率领着手下士卒沿着增城边上的清水河沿河岸而上,即避开山中道路,以免被人发现,又一路广派斥候,搜寻敌对部落的位置。
这清水河是增城周边的一条大河,相对于其他河流来说,更能深入到山林中,而清水河上游,正好有一个较大的位置已知敌对部落,他们的出山道路并不在河边,很适合作为首个消灭对象。
若是一鼓作气灭掉这三个敌寨,那对番禺城里的土族士卒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
徐晃率领大军在丛林中穿行的时候,渝步已经从水路绕到了番禺后方。
张勋知道袁术军中有很擅水战的部队,因此对水道的防范很严格。可是这番禺周边水道何止万千,到处都是水网,简直防不胜防。
渝步只是清除了一股十人的警戒小队,便带领着3000大军大摇大摆的丛一条水流湍急的小河道绕过了张勋的水军,到了张勋后方。
192年11月中旬,袁术军对叛贼张勋与士夔所部的战斗正式打响。
第一个与反贼交战的是潜入敌军后方的渝步所部。
由于渝步所率领的都是白杆精锐,一切粮食都是自筹。说是自筹,其实也就是劫掠敌军的物资。
这种轻装上阵的做法让这支擅于山地作战的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