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袁公路 >

第134部分

三国袁公路-第134部分

小说: 三国袁公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取物资,而孙观每年需要臧霸扶持,因此两人中以臧霸为首。

    不过如今臧霸新败,与孙观的士卒又没有直接统属关系,指挥权移交给他会极大的打击士卒的士气。所以臧霸才会自动交出自己的指挥权,孙观叶也对此没有异议。

    两人望着城下还在结阵的两支军队,心中都迷惑不已。从城墙上到两军对峙的地点有两里左右的距离,大局看得清楚,可惜细节却无法把握。

    也不知道那股大军是谁的军队,看他们的人数有数万,定然不是一般人。这徐州境内何时出现了一股数万人的军队,着实令两人不解。

    “宣高,你认为那支军队是谁的?”孙观想不明白,问了臧霸一声。

    “这徐州,能凑出数万大军的人不过陶谦一人,可陶谦怎么会从北方过来?况且南方阙宣截住道路,绕道北方岂不是让自己的大军安全受到威胁?我想一定不是陶谦的军队。”臧霸想了想说了一句,然后沉默了一会儿。

    “肯定也不是曹操的军队。曹操之前率军北上了,要是绕道攻徐州,以这么多大军人数,绝对掩盖不住。我想唯一有可能的就是刘备。”

    “刘备?嗯,也是,前些时日北方有人传言刘备又挥军南下了。”想起刘备,孙观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刘备的名字在青徐两地广为传播还是近一两年的时间,以前孙观从未听说过一个叫刘备的人。从小道消息得知,刘备几年前还只是一个小小的郡守,兵不过数千,掌管一块巴掌大小的地盘,如今却发展到了拥兵数万,据有一州之地的强大诸侯。

    想起自己与刘备的差距,孙观很是汗颜。他孙观手握数千士兵数年,现在拥兵不过上万,但别人却连续来了个数级跳,自己与他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

    孙观的沉默感染了臧霸,知道城外让黄巾严阵以待的是刘备,臧霸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宣高,我等以后该何去何从?”今日要不是忽然有刘备的军队前来相助,孙观定然支撑不了多少时间,想到自己差点兵败身死,望着同病相怜的臧霸,孙观问了一句。

    “这……唉!”臧霸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才好。徐州四战之地,到处都是窥视着这片地区的敌人。他自己连一个数败于人的黄巾都打不过,还谈什么据有一地,平安的渡过余生。

    “宣高,这刘备崛起速度这么快,定然是个能人,你说我们投他怎么样?”忽然孙观转头往着臧霸问了一句。

    “啊?投刘备?仲台,你想清楚了?投靠别人之后,可就没这么自由了,很多时候都身不由己。”听到孙观突然说出要投刘备,臧霸很吃惊。

    “身不由己!我们现在不也是身不由己吗?你看看,我们还有什么资本与别人一较高下?”孙观突然加大了声音,用手指指着身边的士卒。

    望着两人的士卒,臧霸无言以对。这些士卒大半带伤,一个个灰头土脸,不复往日的生气,他们看着城下的军队,个个面带惊惧之色。

    面色数遍,臧霸本身不愿受制于人,可现在局势已经不是以他个人的喜好定夺的时候,于是臧霸长叹了一口气。

    “好!那我们便投刘备吧!不过投刘备也为兄弟们争取一些利益。如今正是我们表现自己的时候!”决定了要投刘备,臧霸开始谋划起来。

    “怎么说?”孙观能征善战,可惜对一些政治上的东西敏感度不高,不知道臧霸在说什么。

    “若我们等待城外刘备军击破黄巾之后,以败军之姿乞降,那刘备怎么会看得上我们。我们要一个投名状。如今他们两军相互对峙,这就是一个大好的时机。只要我军冲破城门处的黄巾,威胁敌人后方,黄巾定然大乱。击破黄巾之后,我等自会有一份破敌的功劳,身份也会转变为友军。倒时候投靠刘备就能入其眼,得其重视!”臧霸说完,等待孙观的决策。

    孙观听了臧霸的解释,恍然大悟,没有多做计较,同意了下来。

    二人相商了没多久,便准备以臧霸为大帅,孙观为副帅,合并为一军,好在刘备军中立足。做下了准备,他们也与士卒说明了情况,这一次的战斗,不在是为了活命,而是为了前程。因此大家士气提了上来,指挥权的改变造不成多大的影响。

    商议好事物,臧霸当即与孙观一起,令士卒打开城门,然后率着大军从北门冲出,直扑堵住城门的黄巾而去。

    城外的黄巾只有有一小部分是青壮,大多都是老弱,看起来人多,不过是花架子,与臧霸、孙观的军队战到一起之后,居然只能勉力保持住阵势。

    “嗯?东莞守军出城了!传令,全军突击!”看到东莞守军出城攻击黄巾军,作为刘备军统帅的关羽当即令大军行进,对黄巾大军发动了攻势。

    “关将军,勿要忘了主公所言!”关羽将行,作为此次南下军师的沮授,在一旁提了一句。

    “我省得!”瞥了一眼沮授,关羽没有多言,领着大军出战而去,他身后的沮授看着关羽,轻笑了几声便停留在原地,看着大军逐渐接近黄巾军卒。

    这次刘备准备估计重施,依靠黄巾的力量,帮助他瓦解前方敌人,如今看来,第一步的谋划基本已经成功,害怕关羽自作主张,沮授才提点了一句。从关羽的回答上看,他自己也是知道的。

    刘备军一方才有动作,可城墙边上的战斗却无比的剧烈。

    “杀!给我杀!一定要冲散他们!”陷入苦战的臧霸看到黄巾军有颓势,当即引着一部军队,自己作为箭头,不断往黄巾阵中杀去。

    这次的作战关系以后的地位,早前臧霸与孙观二人就与手下将校商讨过了,所以将校们也知道事情的轻重,一个个很尽力,个个身先士卒,使得东莞守军士气大振。

    东莞守军的拼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没多长时间,臧霸就在身边其余军卒的护卫下,带着士卒杀穿了黄巾的防守线,将黄巾一分为二。

    被分成两部分的黄巾双面守敌,不断败退,中间的裂口越撕越大,很快就完全将黄巾打成了两部分。。

    被人数少于自己的敌人打得惨败,可敌人还是如狼似虎的扑上来。本身就不是精锐的黄巾哪里还能镇定下来,很多人开始抱头鼠窜。

    “把他们赶往黄巾大阵,速度要快!”见敌人开始溃败,臧霸传令身后的士卒对溃败的黄巾进行驱赶,驱赶他们前去冲击黄巾大阵,而他自己则带人对还在坚守的黄巾进行剿杀。

    战斗持续了一炷香左右,臧霸与孙观的联军终于彻底击溃了城门处黄巾军的斗志,溃散的黄巾军在东莞守军的驱赶下,自然而然的奔向了人数众多的黄巾大部。

    193年11月下旬,刘备大将关羽、张飞二人所率4万大军在徐州东莞与黄巾大部相遇,在对峙一段时间后,东莞守军杀败堵城的黄巾军,驱赶黄巾冲击黄巾主力军阵。黄巾主力军阵遭受冲击,腹背受敌,不敌而逃。

    作为大战的首要功臣,臧霸、孙观二人率领自己麾下上万人,投入刘备军麾下,因战功得以封为一军校尉,每人掌兵5000之众,成为刘备军中的高级军官。

    击破东莞黄巾之后,关张二人再次率着大军驱赶遭遇大败的黄巾南下,管亥见北方主力已败,大军心战斗,把东安搜刮一空之后,率兵南逃。

    至此,刘备在不到数月之内,便稳定住了青州,同时又在徐州站稳了脚跟。

第246章 北上() 
刘备的动作速度太快,让袁术大吃一惊。本来袁术认为刘备即使要清除青州南部的黄巾也要些时日,可没能料到他居然能一战而胜,击败青州的黄巾大部。更没能预料到,刘备又一次击败了徐州北部的黄巾。

    其实对于黄巾的实力,袁术并不怎么看好,以袁术的实力来说,击败青徐两地的黄巾简单之极。可做到这一点的是刘备,那就不同凡响了。

    对于刘备数次击败北方黄巾,袁术特意做了个调查,其中的门道,让袁术叹为观止。

    这刘备号称仁义,可仁义却不是对黄巾之流的。对黄巾的做法可谓赶尽杀绝。

    早先刘备便让手下军队对青州南部黄巾极力的驱赶,却少有杀伤,把黄巾驱赶到泰山附近。受驱赶的黄巾多有翻越泰山,南下徐州者。

    这也是管亥能在一场大败之后,迅速组织起数量巨大的黄巾的原因。袁术猜想,管亥敢于铤而走险,围困东安、东莞二城,背后一定有刘备的推波助澜。

    “看起来,这管亥好似是刘备的人,每每攻击别人这管亥犹如战神在世,可一遇到刘备军,就会被杀得大败。这次管亥南逃,下面就要遇到阙宣了吧!”想起管亥此人,袁术颇感有趣。

    管亥的生平战事,真个就如同是上天前来帮助刘备的一样。先前围困青州的是管亥,被刘备以弱胜强,从而使刘备在青州得以立足。随后又是管亥的大败,稳住了青州上层的权利更迭。现在又是管亥,让刘备开疆扩土。实在不得不让袁术怀疑,这管亥是不是私底下与刘备有什么不得告人的秘密。

    “管亥南下,也许是刘备有意为之吧!这刘备是想玩驱狼吞虎的把戏啊!看来阙宣这个天子命不久矣了。刘备南下,陶谦没做什么安排,他们两人定有图谋。如今只有我在攻取徐州,这么说来,刘备南下是针对我的?”想了想,袁术便大概猜了个通透。

    “还想让文聘稳住下邳局势,如今过了几个月,也差不多了,剩下的可以慢慢再做,决不可让刘备获得郯城资源,不然打刘备就不好打了。”想起这几个月下邳局势逐渐稳定,新一批的部队也要编入军队了,正是锻炼部队的时候,袁术有了定计。

    夺取徐州本就是楚军的战略,对于出兵一事,袁术用不着与其他人再次商量。于是袁术仅仅找来了贾诩和袁涣、刘邈三人而已。

    等三人到了书房,袁术开口道:“今刘备军南下,已经击破琅邪国管亥十数万黄巾,那管亥南逃进入阙宣地盘,一山不容二虎,此两人定然会有事发生。所以我预料他们不是刘备对手。迟则数月,早则数十天,刘备即可击破二人,南下郯城。”

    “郯城乃是徐州治所,徐州富饶,资源丰富,郯城资源不下于下邳,所以我们不可让刘备获得郯城资源。我决定让士卒北上,攻取郯城!”

    袁术说完,房内几个人都没有意见,等待袁术的吩咐。

    “今年我军的预备士卒已经到期,可以归入部队了。这些士卒虽然训练数年,可惜还未经历过大战,不堪大用。但是用来夺取郯城等地已然足够,所以我决定增派他们前往北方援助文聘将军,一同参与夺取郯国一事,各位看可好?”袁术担心的就是这里。

    扬州前些年遭灾都是一小块地方,平息下来很容易,可今年整个豫章都因为长江大水受了洪灾。加上豫章又是主要的移民聚居区,要赈济的区域很大。以扬州良好的财政情况,也感受到了压力。

    加上数场大战,粮草物资的支出都不是一个小数目,还要赈济颖川,袁术担心他们不会同意此事。

    “主公所言,我认同!”袁涣想了想,当先第一个同意下来。

    “我军今年数次出征,花费粮草巨大,但也不是没有收获,从荆州得到的补偿,加上从陈留获得的物资,还是填补了一些空虚。加上今年交州的产出喜人,如今财政状况因该有所缓解。如今天下形势不明,各路诸侯拥兵自重,我军军卒数量守卫越来越大的地盘已经捉襟见肘,是需要补充一批士卒。”

    “新召的士卒训练不易,若不经过战争,损失惨重对我扬州打击巨大,是不可忍受的,现在紧一紧,换取以后的轻松,还是有利的。”袁涣说完,望向了刘邈。

    “禀楚王,丞相之言没有谬误。今年得到交州的物资,我军财政已经缓解,现在官员的俸禄都已发下,北方颖川的赈济粮草也分配完成,府库还有余粮,足够增兵北进。”刘邈见袁涣望着自己,也把府库的情况说了一下。

    见其余两人都说完了,太尉贾诩知道该自己了,于是站了出来,道:“军队方面也没问题。新编入伍的预备兵员状态不错,而将领方面也没什么问题。征北将军纪灵并未有命令在身,越骑校尉赵云闲置,水军中的甘宁已经适应了水军,南方对百越的战事平歇,徐晃、太史慈等人也没什么事情,可参与北方战事。”

    “嗯!好,就这么样吧!”听了贾诩的话,袁术同意下来。

    “如此,且去准备30000大军北上的用度。这次以纪灵为主将,并越骑校尉赵云、长水校尉徐晃,领军北上辅助征北将军一同征讨陶谦。至于太史慈吗,让他去征北将军帐下听用。对了传令郭嘉,让他时刻注意下邳局势,有人敢跳出来,由他自作决断,不用再上报了。”想了想,袁术发出了军令。

    那郭嘉的思过期已经过去了,如今重新回到了卫尉的位置。想到下邳的复杂局势,文聘大军一走,肯定会有人重新跳出来,正是该他发挥的时候,于是袁术也把他带上,

    几人听袁术有了计较,没有多说什么,领命而去,顿时书房内就剩下了袁术一个人。

    起身伸了个懒腰,袁术敲了敲腰部。这些年虽然都是跪坐,但他对跪坐一事心理上还是适应不过来,时间一长就腰酸背痛。

    “楚王!王妃求见!”刚动了几下腰,门外就传来了守卫的声音。

    “让她进来!”袁术一听是自己的妻子求见,也没在意,让陈氏自己进来。

    “夫君,忙完了吗?这是我新熬制的鸡汤,你尝尝味道怎么样?”就听陈氏进来后,说了一句话,走到了矮桌旁边放下了一个食盒。

    最近袁耀被袁术着令与曹操嫡女结亲,陈氏非常高兴。虽然袁耀十分不乐意,但是她却知道这是袁术在心里承认了袁耀的世子地位,以后袁术的家业就要靠袁耀继承,所以最近三天两头的陈氏就会跑来变着样打听袁耀的事情。

    昨天袁术并未去她的院中,看来她是等不及了。袁术见陈氏端着碗过来,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