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袁公路 >

第155部分

三国袁公路-第155部分

小说: 三国袁公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策,架空孙策。

    于是刘瑁立刻派遣了黄门,携带表封孙策为五城亭侯,并让孙策班师回朝的诏书,前去汉中,意图让孙策接受诏书旨意,从汉中回来。同时刘瑁还令剑阁的吴兰迅速率军入汉中,接替孙策的权利,将汉中一地从孙策手中夺回来。

    刘瑁的动作倒是快,可惜孙策出发前就已经有了反心,哪里会在意刘瑁的诏书。等刘瑁的传旨人到了南郑,考虑到汉中势态不容乐观,时间紧迫,需要一定的消化时间,孙策便令人将之严加看管,装作没有接到命令的样子,以此拖延时日。

    同样白水关新上任的守将韩当见到了前来接替孙策之权的吴兰,却打着并未接到诏书的借口,就是不放吴兰入白水关。

    韩当的理由很正当,吴兰接到的军令很紧急,又没有诏书在身,根本无法证明。而且他吴兰手下军将不过3000人,攻打白水关一事简直就是妄想,没有办法之下,吴兰在白水关下被白白谅了数日,只得挥兵回剑阁。

    十数天不见北方的传旨黄门传回消息,而白水关一地的孙策军又言称没有接到诏书,刘瑁心中大怒,又发了一道诏书去汉中。

    此次传旨的黄门刚到汉中,孙策就知道自己无法再以相同的借口拖延时日,加上汉中局面由于张鲁出仕逐渐稳定下来,孙策便将传诏黄门抓了起来,与先前的黄门一起,押到南郑中心街口,然后孙策当即揭破刘瑁的密谋,声称不愿遭受刘瑁谋害,斩杀二人之后,宣布脱离刘瑁自立。

    3月下旬,刘瑁两次北上传旨的黄门人头与孙策的宣战文书,还有他自己的表封诏书被一同送回了成都。

    北方事变,消息送达,为了处理孙策反叛一事,同样为了报孙策的侮辱之恨,刘瑁特意召集了手下的重要大臣。当着所有人的面,刘瑁将装在盒子里用石灰炮制过的人头,还有刺眼的鲜血所写的宣战文书,当庭展示,然后宣布孙策为****,要举全国之力共讨。刘瑁的贸然决定没有得到支持,反被劝阻了下来。

    除此之外,刘瑁还着令巴西郡的太守庞义率兵捉拿孙策家人,准备移其族,以解心头之恨。可惜,孙策早已作好准备,夺下汉中之后,早先一步得到消息的孙家人几乎都已经逃出了蜀地,进入了汉中境内,让庞义扑了个空。

    没有拿住孙策的家人,刘瑁大为失望,可一想到孙策家人是跑了,但他的旧部还有很多留在益州,于是刘瑁又加强了对孙策旧部的监视。

    好在传回的消息让刘瑁好受了一点,孙策的旧部对于孙策反叛一事几乎都不敢相信,一个个义愤填膺,认为孙策反复有辱先父之民。孙策因造反导致人心背离,算是对刘瑁的一点点安慰。

    出兵没有得到支持,以家人相逼又错失了良机,刘瑁很愤怒。想到他身为大汉皇帝,除了益州重臣之外,还有外部的盟友,刘瑁决定采取外交手段,从政治大局上,压迫孙策,让他不好过。

    刘瑁命北方名义上归属刘瑁的韩遂部,下诏声称孙策犯上作乱,表封韩遂为车骑将军,让韩遂率军从阴平攻打孙策。然后又派人联络荆州刘表,言孙策之危害,双方签订秘密的停战协定,一起力主清除孙策。同时刘瑁又封锁汉中入蜀的各条主要道口,企图采取封锁之策处理孙策。

    可惜此时韩遂与马腾因为地盘争夺,早就打出了真火,对刘瑁这个伪帝的诏令根本不屑一顾。而刘表此时哪有心情率兵从上庸郡去触孙策的霉头,他巴不得刘瑁与孙策二人拼个两败俱伤,从而从中渔利。

    刘瑁的联动计划提醒了身处于汉中的孙策。新掌一地,根基薄弱,孙策当即按照徐庶之言,向各个方向派出使节。

    北方,连结身在长安的李傕、郭氾、张济三人,与三人结盟,签订互补侵犯条约。西面又秘密派遣使节前去联络韩遂,双方签订停战协定。只有东面的刘表一处,孙策并未做安排。

    双方不断在周边做外交事宜。直至4月初,刘瑁发现自己所做的外交策略没有起到一丁点的作用,再一次提起了出兵一事。

    刘瑁复议出兵,益州内部的阻力小了很多。大家都知道孙策反叛对益州影响很大,必须做一些事情来消除影响。先前不同意刘瑁的出兵之策,就是因为粮草物资与兵员集结都没有完成。而今经过近一个月的调兵遣将,先期的出兵准备已经完成。议事三日,吴懿等人便决定出兵汉中,攻击反贼孙策。

    此次出兵攻打孙策,刘瑁听取了吴懿的建议,采取两面进攻的办法。一条从剑南蜀道进汉中,以雷铜为主帅,吴兰为副帅,率军15000人,北上进攻汉中咽喉白水关。

    另一条走新开发的从南江北上的米仓道,以西川名将张任为主帅,弃暗投明的李异为副帅,率15000人,从广汉郡入巴西郡,直攻汉中腹地。

    益州兵员其实并不多,孙策带走20000,之后剩下的不过50000之数,这次攻伐孙策算得上是起全国之力了。再一次失去了30000人,一时间,整个益州腹地只剩下了20000的兵马。

    刘瑁出兵,孙策知道自己无法躲避,只得在汉中迅速整军备战,准备与刘瑁一决死战。

第285章 刘表的坏心() 
益州乱局传遍天下,虽然关注的人很多,但对中原地区几乎没什么影响,掀起的波澜便逐渐消停下去,除了一两个势力,其余的只是在观望刘瑁与孙策二人,到底最后会出现什么结果。

    作为靠近益州的荆州刘表,见到当年被自己打残的孙坚残部又在汉中掀起了波澜,公然反叛了收留他们的刘瑁势力,非常的高兴。

    当年要不是刘焉收留孙策,孙策只要被堵在夷陵一线,他早就已经成昨日黄花了,哪里还有今日的事情。

    不过孙策起兵反刘瑁,对刘表来说,怎么都是一件好事,刘表也乐得自在。

    如今荆州的敌人,益州的刘瑁正在跟孙策火拼,短时间内是腾不出手了。如此一来西面的军势压力就小了很多。而北方的武关情况也对刘表有利。

    那长安的三方势力安好了一年时间后,最近又因为利益问题,发生了摩擦,在长安剑拔弩张,不过三方碍于各自拥有的实力相差不多,也不敢轻举妄动。特别是武关的张绣,已经于十日前派人来缔结了停战协议,看起来这三方势力是有一段对峙的日子。如此一来,荆州最大的敌人就只剩下了东面的袁术。

    想起袁术,刘表就很恐惧。袁术的实力实在太强了。前年就因一只数量并不大的军队侵入荆州,打得刘表丢了大半个江夏。最后袁术前来议和,说是议和,其实也就是迫降而已。

    想到缔结的停战协定很快就会到期。如今袁术与曹操缔结了盟约,又击退了刘备,周边敌手暂无。只要时间一到,刘表可以肯定,袁术定然会再次出兵荆州,夺取荆州地区。

    如今不像以前了,袁术据有柴桑与西陵二地,控制了长江上的咽喉地带,进攻路线极多。可从柴桑南下攻取荆南,亦可从西陵攻取荆北,还能从水路直攻江陵。

    多种多样的进攻方式导致了被攻伐的刘表只能多方防御。可对刘表来说,以一己之力抵抗袁术,是不可能成功的。

    刘表如今大军不过80000有余,也不可能把北方与西面的所有人都调到东面防御。如此一来,分守三面,军力上就要分薄很多。从大局上看,败亡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一味的严防死守,到底不是好的选择,细思过后,刘表决定作出改变,打破眼前的局面。

    日思夜想,刘表与麾下的智谋之士都认为,被动防御是不可能抵挡袁术进攻的,那么唯一可以有所改变的便是主动出击。

    当然主动出击也不是刘表一个人的事,经过反复思量,刘表等人认为,现在正是一个联络袁术周边诸侯,进攻袁术的好时机。

    首先是北方的曹操。曹操与袁术的盟约内容刘表已经探明了,只不过是表达双方友好关系,并未结成攻守同盟。曹操此人志向不低,断然不会坐看袁术实力更加强大,联络他攻袁术,极有可能成功。

    原因有两点。一是现下天下大势的问题。刘表已经得知,长安李傕已经派人去见了曹操,如此说明,曹操西面的威胁便没有了。而北部并州,由于公孙瓒的裁军,曹操白白获得了一只精锐之师,加上颜良的投靠,可以说曹操在北方的实力已经非常强大,足够应付北方的情况。

    二是刘表的智谋团猜测,冀州情况数变,定然有曹操的操作在其中,以此观之,如今冀州二袁相争,吕布与黑山军打得不亦乐乎,正好符合曹操削弱周边地区诸侯实力的谋划。所以曹操短期内是不会在北方出兵展开攻伐的。

    除了曹操,刘表内心中的另外一个盟友便是刘备。年前刘备与袁术的较量虎头蛇尾的便结束了。但这一场战争按照最后的结果来看,刘备败得一塌糊涂。

    刘备此人,刘表并不熟识。但从刘备的起家过程,稍加推断即可知道此人野心不小,能力也不弱。刘备出兵入徐州,打的是帮助徐州抵抗袁术的名号,真实意图,极有可能是夺取徐州,以徐州的富庶来短期内增强军事实力。

    如今徐州被袁术军首先攻破,大半个州落入袁术手中,这无疑是阻挡了刘备的路。而南方有袁术这么一个强大的诸侯在侧,相必刘备也不会安心吧!

    有了这些计较,刘表当即决定派出使节,前去面见曹操与刘备,密盟结为攻守同盟,三家出兵,先解决袁术的威胁。

    194年5月初,身在并州上党的曹操可谓春风得意。他的谋划与布置在一年中,经历了各种磨难之后,基本达成了。如今剩下的就是坐看吕布与袁家两子决战,然后坐收鱼翁之利也。

    最近已经是夏收时节,外部没什么军事活动,曹操一直忙碌的就是主持控制之地的夏收情况。

    今年乃是一个丰年。丢弃掉了颖川这个沉重的包袱,曹操治下只有陈留国受了旱灾,其余地区相对较好,那陈留国百姓大多逃荒南下,灾情也不严重。以夏收所得粮草就算有一场大战,支撑大军到秋季根本没有问题,更别说短期内曹操是不会与其余诸侯发生摩擦了。

    看着各地呈上来的关于粮食收割的奏报,曹操满脸的喜色。他算是脱离了以前苦巴巴过日子的情况。

    就在曹操欢喜,推测何时吕布与袁家两子的战事会有结果的时候,书房门外传来了典韦的喊声。

    “主公,荆州使臣到了上党,请求求见!”

    “嗯!让他到大殿见我,传令戏忠,夏侯渊,审配、满庞、陈昱、娄圭前去等候。”听到典韦说刘表的使臣已经到了,曹操放下文书,想了想,让典韦去叫上身在上党一地的重要人员一同去看看那刘表想表达些什么。

    那刘表的使臣一进入曹操境内,曹操就知道了。曹操与刘表二人也就商业贸易关系上比较紧密,但军事上的关系却一般般。不过经济关系根本不需要特意派出使臣,曹操对刘表使臣前来一事很好奇。他对刘表的意图猜测了很久,但并未能预料出刘表的目的。

    在书房待了一刻钟左右,曹操这才起身走到了房门前,外面的典韦当即打开门,让曹操出去。

    曹操走出了房门,典韦又将书房的门带上,向角落招了几下手,顿时又数个护卫跑过来,接替了典韦与曹操亲卫的守卫工作。直至此时,典韦才快步跟上曹操。

    数次转向,绕过几所大殿,曹操到大了正对府门的议事大殿,此时大殿周边已经把守得森严无比,内外有身家清白的侍女在往内送酒食。见到曹操过来,忙碌的众人停下工作,对着曹操行了个礼。

    没有理睬这些人,曹操直接走到殿门前,看到内部已经安排得差不多了,挥手让闲杂人等退出去,这才带着典韦进了大殿,施施然的走到了首座上坐下,典韦悄无声息的走到了曹操背后站住,护卫着曹操的安全。

    “参见主公!”曹操一坐下,厅内本就站立着的人员同时向曹操行了一礼。见曹操挥手示意,这才坐了下去。

    “何人是刘使君使节啊?”给自己倒了杯酒,曹操往着大厅内问道。

    顿时从客座那边就站起一人,走到大厅中央,向曹操一鞠躬道:“荆州使臣宋衷见过曹将军!”

    那使节长相文雅,一看就是一个饱读诗书之人,曹操对这种人感观极好,对着他笑了笑道:“不知贵使此来为何?”

    宋衷见曹操态度良好,也不遮掩,直接回到:“刘使君遣我而来,乃为连将军以抗袁术矣!”

第286章 刘表的坏心(二)() 
“哈哈哈……哈哈哈……”听到刘表的意想,曹操突然放声大笑。

    宋衷糊涂了,很奇怪的问道:“将军为何发笑?”

    这宋衷乃是荆州名士,对于学问一道上颇有建树,可惜对于政治问题就不怎么在行了。要不是刘表考虑到曹操此人喜爱诗书,对饱读之士颇为敬重,又不愿让手下重要谋士蒯家二地离开荆州,也不会派他前来出使曹操。

    “袁术与我有亲,我们双方已经缔结盟约,刘使君岂不是妄想?”曹操止住笑声,脸上带着微笑,问了宋衷一句。

    “这……这……”宋衷被问住,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宋公,使君有书信呈与曹将军!”跟随宋衷前来的副使看不下去了,在旁边提醒了一句。

    被人提醒,宋衷恍然大悟,从怀中掏出一大卷帛书,呈过胸口道:“此乃刘使君所书书信,请曹将军过目。”

    见宋衷拿出一卷书信,典韦上前取过,恭敬的放到了曹操面前。

    宋衷表现拙劣,曹操也不愿为难于他,见别人已经呈递上了刘表的书信,心想刘表定然不会将希望放在宋衷身上,书信反而才是主要的,于是道:“如此便好!书信就放在我这里,我会细细观看,贵使远来,旅途劳顿,且下去休息吧!”

    曹操话音刚落,典韦便上前引着几人出了大厅,将他们交给了外面的人,引着他们前去驿馆。而典韦自己又将大厅门关上,回到了曹操身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