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绝境中的第三帝国 >

第137部分

绝境中的第三帝国-第137部分

小说: 绝境中的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还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

    这么一来,苏联在国际上被谴责不说。就连在德国这样的合作伙伴面前也抬不起头来,不得不在许多合作上让步。

    毕竟苏联和德国已经接壤了。要是按苏军在芬兰战役中的表现来算战斗力,真得罪了德国后,拿什么去抵挡德军的闪电战。

    若是三个多月前,斯大林或许对自己庞大的军队能抵御德军这件事有足够信心。并且他但是还相信,以苏军之战力,哪怕未来要进攻德国也未尝不可。

    可现在,他只祈祷苏德不要起矛盾,至少短期内千万不要爆发冲突。他要改造自己手下这支疲软脆弱的军队,他要让已经在全世界面前出丑的军队,不至于继续出丑下去。

    为此,他需要时间,需要稳住一切不稳定因素,好安心发展自身。

    克里姆宫内,被斯大林召见的莫洛托夫一声不吭的望着这位沉默的领袖。

    直到许久后,仿佛回过神来的斯大林才对早已侯在一旁的莫洛托夫开口道:“战争结束了,外界各国。。。。。。。。有所什么吗?”

    “英法等国还是一如既往的指责我们,没有什么新花样。”莫洛托夫一条条的回忆道:“。。。。。。。。。至于德国,他们的官方发言是,德国政府为战争结束而庆幸,为苏联和芬兰两国听从他们建议而和解表示欣慰,并表示他们愿意为欧洲的长远和平而努力。”

    这还真是睁着眼睛说瞎话。

    既然德国领导人一向为世界和平而庆幸,那你们为什么要陈兵丹麦边境?

    至于苏芬两国听从德国建议而罢兵言和,这不瞎扯淡吗?明明是两边都打痛了,都不想再打下去了,关德国建议什么事?!

    “德国人私底下怎么说?”斯大林也懒得听这番外交官的鬼话。在他看来,德国既然还在与苏联合作,对于这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补充秘密条款中商量好的,现在又中途停止的战争,有什么看法。

    斯大林没有猜错,莱因哈特的确还私下传话过来了。一旁的莫洛托夫很快就接着道:“总书记,德国元首让他们的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传话过来。”

    “他传的什么话?”斯大林一边抽着大烟斗,一边急切的问道。

    “莱因哈特传话说。。。。。。。。”莫洛托夫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他认为,之所以出现今天的这种状况,归根结底还是我们的高级指挥官无能,要是换做他们的高层将领,绝对不会打的这么烂。还说他为您感到恼怒,建议您宰掉这场负责指挥的高层们,换上一批更忠诚勇敢的将领。”

    “宰掉他们。。。。。。。”斯大林苦笑一声:“难道他给我提供缺掉的指挥官吗?”

    斯大林搞不清楚莱因哈特到底是嘲讽自己还是吹捧自己,亦或是另有打算。不过对于他自己手下这些指挥官,他倒是的确挺不满的。

    为什么苏联的指挥官就不能像那些德国军官一样,打出以少胜多的战争呢?别说以少胜多,只要以多战少能赢得漂亮点也行啊。。。。。。。

    其实,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也不只是苏军上层指挥官无能,军队作战素质不高一类的主观原因。

    这一切与芬兰湖泊纵横,森林茂密,人烟稀少,交通不便,气候严寒等环境所形成的客观因素,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芬兰的地理环境,根本就不利于苏军重装备、大兵力的行动,反倒适合于芬兰军队轻装备、小兵力的使用。而不熟悉芬兰密林复杂地形的苏军部队,常常因机动受限,不便展开,导致首尾难顾。

    而熟悉当地环境的芬兰军队则可以发挥其滑雪特长,避免正面作战,以小分队广泛进行伏击战、阻击战,化整为零,分散纠缠,伺机偷袭苏联红军的翼侧与后勤。

    面对打定主意避免正面大规模交锋芬兰游击小队的无休无止袭扰,面对芬兰狙击小队不定时间地点的狙击。苏军更本无法快速推进,亦不能取得任何大型战果。

    而且哪怕有梅列茨科夫与铁木辛哥还算有能耐的大将,苏军的基础军官却也大多都是忠于斯大林而不懂指挥战争的青壮派。这些基层军官,根本无法很好的指挥部队。稚嫩的他们甚至连一个大型战场观摩团都不会保护,以至于让芬军的西蒙狙击小队一次性端掉了3个师的骨干指挥官。

    要独独怪罪这两位苏联大将无能,还真是冤枉他们了。

第二百八十五章 丘吉尔很恼火() 
,伴随着苏芬战争的结束,本就纷纭莫测的欧洲局势,又进入了新一阶段。

    首先是坐视芬兰这样一个亲德国家战败的德国,在让出了芬兰的利益,漠视苏军进攻芬兰完毕后,向苏联政府索要了新一轮的“政治让步补偿”。

    作为德国支持苏联进攻芬兰的补偿,里宾特洛甫与莫洛托夫签订了新一轮的合作计划。在新计划中,苏联将进一步提供在北冰洋、黑海还有太平洋上的港口,方便德国从各地进口自己所需的战争原料。

    由于德国与英国早已处在战争关系中,莱因哈特的第三帝国也早已被大英帝国展开了海上封锁。如果比借助苏联的力量,德国是无法在英国皇家海军的封锁中获得进口物资的。这一点,也是莱因哈特像历史上那样迁就斯大林要求的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即便是在苏芬战争期间,苏联也仍旧不忘按合作协定向德国提供物资。在德国选择性沉默的一百多天里,苏联方面一共向德国运来了共计50万吨谷物,20万吨小麦,40万吨石油,5万吨棉花,以及数量相当可观的其他各种重要原料。

    而有求于德国,需要德国放弃援助芬兰的苏联,在战争期间,却只得到了合作伙伴德国送来的少量火车头,一些老旧的工作母机。

    值得一提的是,德国送来的火车头都是照着德国铁路标准生产的。也就是说,这些火车头在苏联以前自己造的铁路上更本无法使用,只能用在德国帮忙援建的欧洲标准铁路网上。

    苏德的合作,还让身为德国正派盟友的墨索里尼越来越不满。

    在苏联打赢了芬兰战争的第二天,墨索里尼就用前辈般的口吻告诫莱因哈特“作为一个天生的革命家,我要告诉你,别为了某个一时的政治策略牺牲我们长久的革命原则。若是柏林和莫斯科的关系再进一步,就将在意大利引起极为不利的反响。。。。。。。”

    墨索里尼说这话时的心情,其实相当复杂。毕竟,他本来以为德国应该是和苏联势不两立,从而积极发表了不少反苏言论。

    现在,意大利已经把苏联给得罪死了,而一开始公认的反苏主力德国却突然说不玩了。这这这。。。。。。。。这不是坑人吗!

    他墨索里尼可不想替上德国反苏先锋的头衔。这种拉仇恨的事,怎么能冲在第一个呢?

    最后,在得到莱因哈特亲笔回复的信件,得到莱因哈特本人确认德国不会和苏联加深合作的承诺后,墨索里尼才算是放下了心来。

    不过,一向把守承诺当做陋习的莱因哈特,并没有因为对墨索里尼的保证而丝毫减缓了和苏联的合作。

    而墨索里尼,也仍旧在背着莱因哈特向对德国宣战的英国出售战争物资。

    这两位三心二意的正牌盟友,都不是什么助人为乐的老好人,他们关注的,都只有自己国家的利益。

    而除了以上两位领导人,最憋屈的还数大英帝国的首相丘吉尔。

    早就策划了“假道伐虢”计划,准备用援芬远征军的名义在向挪威借道时,乘机占领挪威各大港口的丘吉尔,在好不容易说服了本国国会与法国的联军总统帅甘末林,要来了一支借援芬名义登陆挪威的英法远征军后,原定计划却迎来了变数。

    在远征军即将出征的时刻,他们名义上借道挪威要援助的对象芬兰,却已经投降了。

    不带这样玩的。好不容易搞得了那群固执的国会,得到了出兵占领挪威这个中立国的授权。又好不容易说服了那个气量狭小的甘末林,要来了堪堪一个团。

    就这样,丘吉尔东拼西凑,好不容易弄出了一支远征军,并得到了占领挪威部分港口的授权。辛辛苦苦解决了一切手续后,借道的理由却消失了!

    丘吉尔有句“去你妈的”一定要讲,而且现在就要讲!

    “不能在等了,我听说德国人已经浑水摸鱼,趁着苏联大败芬兰转移我们注意力的时候,迅速拿下了整个丹麦。”丘吉尔焦躁的来回踱步,对着战时内阁的成员们道:“我3个月前就拿出了方案,可到现在却都没能实行。相比之下,德国人只用了一个早上就拿下了整个丹麦。效率上存在如此巨大的差距,难道我们不该反思吗?!”

    和英国人想要入侵挪威而为“借道援芬”造势一样,德国也早就开始为向丹麦复仇造势。不同的是,英国的军队还没踏上挪威的土地,德国的军队就已经占领了整个丹麦。

    “反思,是肯定要反思的。”坐在一旁的张伯伦淡淡的道:“只是我们现在已经失去了进军挪威的理由。为了大英帝国的名誉与国际影响,我们不能冒然出兵了。”

    和丘吉尔注重战略意义相反,张伯伦更看重的是政治影响。他并不希望因为对一个中立小国开战,而使得英国在国际舆论上处于被动的局面。

    丘吉尔本来就因为计划被一拖再拖而恼怒不已,现在一听连计划都要整个取消了,当即从座位上唰的站起来:“计划不能取消!”

    在张伯伦惊讶的眼神中,丘吉尔鼓起勇气继续道:“大不了,我们和法国一起,以国际联盟的名义出兵。反正我们两国是国际联盟仅存的两大常任理事国,要办到这一点并非不可能。”

    拉上整个国联担负入侵罪名,丘吉尔这手倒也算是一种减轻舆论压力的权宜之计。至少,在场所有支持他的主战派成员,愿意这么想。

    当然,丘吉尔也没忘了从军事上的角度为张伯伦这位政客分析:“首先,一个中立的挪威存在,本就是变相的在支援德国。因为德国可以通过中立的挪威,用他们的港口进口瑞典铁矿石,加强实力。”

    “德国的强大,就意味着我们未来交战对手的胜率增加。所以,中立的挪威,是我国不希望看见的!”

    “只要想打,我们总能找出一百个,一万个说得通的理由来。问题就是,值不值得打。”丘吉尔发起了最后的慷慨陈词道:“当我们被刻板的道义束缚手脚的同时,不遵守这一切的德国人已经享受道了他们需要的利益。这不应该如此,也不能够如此!”

第二百八十六章 一觉醒来就亡国了() 
全1940年3月14日,在芬兰与苏联举行和谈的消息前一天已传遍全欧洲时,莱因哈特以最不起眼的方式,展开了丹麦控制计划。

    首先,莱因哈特亲自给丹麦国王发了一份电报,细数丹麦在普鲁士——丹麦战争中,对北德意志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地区的入侵恶行。

    接着,他又抬出丹麦趁德国输掉一战的虚弱期,割走了之前属于德意志的北石勒苏益格地区,给德国人民的内心造成了巨大的创伤。

    最后,莱因哈特却一反前文的大度表示,只要丹麦通过与德国合作来赎罪,第三帝国就将不会干涉丹麦的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仅仅取回原本属于德意志,因为一战失利而丢掉的北石勒苏益格地区。

    至于合作内容。。。。。。。等到他们缴了械以后,那还不是莱因哈特说什么就是什么。

    凌晨5点接到莱因哈特电报后,丹麦内阁马上就高效率开展了辩论,最终绝大多数议员赞成投降。

    紧接着,在汉斯带领重建的第30步兵师进入丹麦后又过了3个半小时左右,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便宣布投降,并要求丹麦人民切勿抵抗。

    在这3个半小时中,边境的丹麦守军基本没怎么抵抗。所有的防段几乎全都形同虚设,一触即溃。整个过程,一共只有9个不开窍的丹麦士兵因为试图反抗而被击毙。

    大部分丹麦部队都很看得开,他们意识到反正也打不赢德国,抵抗不抵抗的结果都一样,还不如快点投降。

    毕竟丹麦地势平坦,无险可守。而德国的军队,连波兰这样的欧陆第五大国都能闪击消灭,更别说丹麦这点弹丸之地了。

    几乎所有的丹麦政客都对投降毫无心理负担,并心安理得!

    于是,当丹麦人民睡完一个美美的懒觉醒来后,他们就发现各大城市间竟出现了德军的身影。仔细一问,我靠,一个早上就亡国了?!

    “我说,昨天晚上睡觉的时候不是还风平浪静的吗,怎么我一起床就听见咱们被全境占领了?难道我还在梦里!?”一名体态肥胖的中年男子,一脸疑惑的对街上碰到的邻居问道。

    “得了吧,也就是你起的这么晚。”邻居摇了摇头,叹气道:“你要是早点起来,就能听见国王陛下发表的全国公告了。”

    “公告,国王陛下发布的?”不仅中年男子,他们的国王在丹麦人民心中普遍拥有极高地位。国王亲自发布的公告,在丹麦就象征着圣旨。

    “丹麦从今天起就接受德国保护了,国王陛下希望不要有人做无畏抵抗。”邻居缓缓道。

    相似的一幕,几乎发生丹麦的各大街头。这一刻,许多人都怀疑自己还没睡醒,正处在一个莫名其妙的梦里。。。。。。。。。

    “什么?!让我们把武器交给那边的德国军人!”刚从芬兰被遣回到国内的丹麦支援团残部指挥官,满脸狐疑的看着接待自己一行的丹麦政府官员们。

    几天前,他们还在为丹麦,为国联,在异国他乡上打仗。结果仗一打完,回国后去发现自己如今既不属于丹麦,也不属于国联,而是变成了德国一方的成员了。

    这算是哪门子的玩笑?!

    “打了这么些天的仗,到头来全都白打了。”指挥官沮丧的垂着头,用苦涩的语气道:“两天前,我们还为国联服务,替国联打仗流血。两天后,我们就被迫加入了与国联敌对的德国阵营。。。。。。。早知道当初就报名不去芬兰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