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境中的第三帝国-第1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临死的前一刻,少尉带着一丝庆幸,或许自己没有害死所有人吧。。。。。。。妈的,胖子运气都这么好的吗?
与此同时,远处的伦格海默也是一脸的不可思议。
他妈的,早知道榴弹的威力这么大,还打什么穿甲弹?一发榴弹直接把战舰轰爆不就成了!
“兄弟们。。。。。。。我没在做梦吧?”伦格海默将信将疑的望着自己的战果。
他本来设想的是尽可能多用几发甚至十几发榴弹杀伤英国战舰上的有生力量。可没想到,这才一发榴弹,就直接把整艘英国战舰炸残了!
见没人回应自己,伦格海默直接就掐了掐坐在前方驾驶员的腿,问道:“疼吗?!”
“啊。。。。。。。。”驾驶员装过头来臭骂道:“我知道你想看看自己是不是在做梦,可是你也应该掐自己的腿,要自己的!”
“行了,我觉得大家应该不是在做梦。”炮手摇了摇头道:“但是榴弹的威力肯定不会那么大,应该是我们打出的榴弹引发了某种意外事件。”
“把坦克开过去看看吧,”伦格海默拍板道:“反正这轮爆炸后,那艘战舰上也应该没人能活下来。过去看看说不定能还能发现点什么。”
十分钟后,把坦克缓慢开到战舰残骸旁边的伦格海默很快就被打脸了。
一个肥呼呼的身影,从还在燃烧的英国战舰上跳了下来。到底是什么神人才能在这么剧烈的爆炸中幸存下来?!伦格海默目瞪口呆的望着这一幕。
他的困惑很快就被解开了。那个肥呼呼的身影上岸后发现了这辆坦克,随之马上就举起双手投降走来。
之后伦格海默把这个英国胖子带回连部,弄清楚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不得不说,伦格海默的运气很好,居然能用一辆豹式坦克击沉一艘驱逐舰。
而那个胖子的运气更好,居然能在那么剧烈的爆炸中,巧妙的躲开波及毫发无损!
第三百五十一章 真假发动机计划()
东方有句古话,叫做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西方也有句谚语,叫做及时止损,就不算彻底失败。
当然,不管这些话说的有多理直气壮,逃跑就是逃跑。就算改一种说法,把这叫做撤退,其本质意义上,还是逃跑。哪怕撤退得再有纪律有组织,也还是逃跑。
不过,现在的丘吉尔可管不了那么多。在他眼里,20万精锐英国远征军“战略大转移”,总比20万精锐部队被德国人全歼在法国大陆要好得多吧。
要知道,一开始他们可是抱着必胜的信念把这批远征军送去法国作战的。其中的第3师,第50师,可都是传统意义上的功勋师,是大英帝国最最精锐的武力。而另外的8个师,也全都是英国陆军中的一级师,是大英帝国路上力量的骨干部分。
这本来是英国用来撑门面的豪华阵容,是在胜利以后用来宣传夸耀的素材。可是,在联军主力后路被抄,深陷绝境;比利时沦陷,德军逼近法国核心地区的当下,再乐观的人,也不敢妄谈胜利了。
前些天,那个愚蠢的法国司令甘末林,居然还妄图让大英帝国的皇家空军再往那个他们无底洞里投入更多飞机,用皇家空军的牺牲与损失来挽回糜烂之局势。
愚蠢!愚不可及!
再盟军已经失去了胜算的当下,每一个成员国都一定会为自己的未来找后路。比利时是没有办法逃跑,战场就在自几本土上,所以只能拖着残缺不全的军队继续流血牺牲。
法国人,一个劲的忽悠英国继续给他们送飞机去,为的不也是给自己国家争取一丝渺茫生机吗?
至于大英帝国,明知道联军已经败局已定,还往法国大陆投个屁的战机。把已经投进去的20万精锐给撤回国内不及呢!
丘吉尔很庆幸,还好自己会忽悠,把甘末林骗得团团转,说什么把人从包围圈里运出来,然后重新放在包围圈外。实际上,他说指的包围圈外可不是法国后方,而是英国本土。
20万远征军精锐,现在估计也就剩个15万左右,再不撤,那就剩的更少了。所以丘吉尔不但决定要撤,而且还要尽可能的都撤回来。
他已经用一份半真半假的《发电机计划》忽悠了甘末林,声称让法国人出部分军队,协同比利时残军在外围阻击德军追兵。而英国远征军主力,则会与法军主力一起,趁机从法国沿岸的加莱、布伦和敦刻尔克三个港口,以每天撤退一万人的速度,往德军包围圈外撤军。
之所以说这份计划半真半假,是因为它向联军总司令甘末林隐瞒了一个重要的部分——撤退英军的去向!
在甘末林看到的计划方案中,英国集中了包括驳船、拖船、货船、客轮、渔船、汽艇乃至私人游艇在内的一切海上运输船只,在皇家海军抽调出的1艘巡洋舰、8艘军用驱逐舰和包括“龙灵号”在内的26艘改装军舰掩护下,与从法国民间凑集到的大量渡船一起执行撤军行动。(实际上现在只剩25艘改装军舰了,因为“龙灵号”已经在普罗奈岗被伦格海默用一辆豹式坦克击毁,只是消息暂时没传开。)
以上部分,都是真实计划中存在的。
被隐瞒的部分,在后半节。
首先被撤离的部队,全都是英国远征军的官兵,他们会直接返回英伦三岛,重新成为大英帝国防御力量的一部分。而在英军撤离的差不多以后,才会开始为法国人往包围圈外抢运部队。目的地,也是英伦三岛。
之后,愿意回到法国的法军部分,大英帝国会把他们送回法国本土作战。而不愿意回国的部队,也允许加入大英帝国的本土防御部队序列,由大英帝国发放军饷,安置住所,成为英国武装部队的一部分。
明目张胆的挖墙脚!
把法国用来保卫祖国的军队,挖到英国当做英国的国防力量。对于法国来说,这已经无异于是在受到背叛!对于绝境中的三国联军,更是雪上加霜!
可是,这是对英国有益的。联盟中的任何国家,在危机关头思考退路,都是合情合理的,至少,从他们本国的角度来看合理!
战争中,没有那么多大义凛然。联盟中,本国利益永远是高于盟友利益的存在。
一切,都将会受到战争的考验,包括自私,贪婪,愚蠢,刻薄,懦弱,还有恶毒。
策划了这一切的丘吉尔很清楚,既然法国盟友已经在战争考验中失去了往日世界第一陆军的光辉与势力,那作为盟友的英国,也就有借口抛弃这个失去利用价值的盟国。
如果落井下石可以让大英帝国的处境更好,那么这就将成为再平常不过的理所当然。
这些落井下石的部分,是英国军部对联军指挥部隐瞒的部分,但也是整个英国战时内阁高层都默认已知的部分。
在丘吉尔的带领下,这些英国的领导者们已经认识到,法国战场,已经不会是他们以前设想的,能够让第二次世界大战终止的地方,更不是能够让第三帝国陨落的地方。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而还剩至少15万兵力的英国远征军精锐部队,对于大英帝国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日不落帝国,已经不像几十年前那样不可战胜了。这个看上去有如庞然大物一般的超级大国,早在几十年前的那场战争中,就已经走上了下坡路。
为什么英国要拼了命的挑动其他国家对立,不厌其烦的玩弄它那套欧陆均势政策。又为什么在如此重要的一场欧洲终极大决战中,堂堂大英帝国却只能拿出一支区区20万人的远征军部队,依靠法国和比利时的力量与德军作战?
原因很简单——英国,已经到了日薄西山的地步!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并没有带给大英帝国想象中的振兴与繁荣。经济方面,英国从战前的债权国变为战后的债务国,国际金融中心由英国伦敦转移到了美国纽约,“日不落帝国”世界政治、军事霸主的地位都已名存实亡。
尤其是在上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商船在德国潜艇部队打击下损失惨重,使得其航运业遭遇重创,导致英国贸易量的下降。更加严重的是,英国之前的经济命脉,也就是殖民地,在二战前夕就已经出现了大量的失控现象。
挪威一败,已经给了这个不断衰败的帝国当头一棒,并直接促成了前任英国首相张伯伦的引咎辞职。如果远征军又在法国大陆上再一次上演挪威战场那样的惨败。。。。。。。这个所谓超级大国,必将在士气上率先陷入崩溃!
想到这里,丘吉尔更加确信自己所作所为的必要性。坐在办公室内,这位大英帝国的新一任胖子首相,用肉乎乎的右手一把抓起了桌角的电话,下达了一份为背叛行为做掩护的命令:“通知甘末林,英国皇家空军将会为他们再提供一批新的部队前去支援。这批空军部队将用于《发电机计划》,也请他们的陆军也务必拿出更大的干劲来。对!一切都是为了联盟!”
第三百五十二章 二战版闪光弹()
弗兰克中尉不知道,在萨尔茨这个大型村庄,与他交手的比利时部队,已经是最后还在打仗的比利时军队了。至于其他的比利时部队,都已经早早的与德军脱离了接触。
其实,弗兰克的军衔在柏林军事学院同期毕业生中是最低的。
原因很简单,因为弗兰克对传统的大兵团作战并不感兴趣,他的兴趣在于研究特种作战!
这是一门新兴的军事学科,虽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尚不被各参战方所重视,到了本世纪30年代,各军事强国的军事学院里都正在不约而同地冒出一些对特种作战感兴趣的军人。
他们的理论根据是:在承认伟人创造历史的前提下,也决不忽视小人物创造历史的可能性。比如奥匈帝国皇太子斐迪南在塞拉热窝被一个塞尔维亚小人物干掉,就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你能说小人物创造不了历史吗?既然当天平处于均衡状态时,一只蚂蚁的重量都可以导致天平的倾斜,那么在战略的天平上,一支受过特种训练、装备精良、作战素质极高的小部队在关键时刻的突袭,也肯定能使战略的天平发生倾斜!
难怪弗兰克无法像他的同学们一样晋升将官,他研究的课题太偏了。
但他从来不后悔,世界大战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活动舞台,英国特种部队已经在上一次世界大战中就初具雏形了,甚至亚洲中国的同行们(有机会清扬就给中国第一位特种兵写个番外)也已经在大显身手了,德国部队的特种作战史岂能是空白呢?
欧洲战场上,德国的单兵武器已经开始变得以自动火器为主,重武器的火力更是在缴获了大量的波兰大炮后进一步提升。(德军自制的火炮,大多数是追求机动性强的自行火炮,削减了口径上的性能。而波兰军队的部分火炮,特别是从法国购买的大口径火炮则为德军稍微弥补了部分短板)
如果说一支常规军队的强大主要应体现在火力的强大,那特种作战的就是依靠着火力的强大和队员的心理素质以及单兵作战的能力以及技巧取胜的。
说到火力压制,弗兰克永远也忘不了自己1939年在远东军事观察团所见证的一场战役,诺门坎战役!
那是一场以钢铁、大工业生产和意志、血肉之躯的较量。
根据后来得到的资料看来,当时的苏军远东第一集团军司令朱可夫将军集中了四个坦克旅,三百架飞机和二百五十门大炮,让一向骄横的日本陆军算是体会到什么叫现代化战争。
在苏联阵营中的弗兰克,亲眼见证了当时那种天上机群呼啸,地上大炮怒吼,大口径炮弹把日军阵地炸成一片火海的场面。这种火力打击的密集度是日本军人前所未见的,也是当时的弗兰克未曾见过的。
那一战,弗兰克见证了在无遮无拦的大戈壁深处,在十几公里的宽正面上,飞扬的尘土席卷大地,上千辆苏联坦克铺天盖地而来,坦克的履带毫不留情地碾碎了日本士兵的精神和意志,把日本这个愚蠢帝国狂妄的北进野心埋葬在风沙茫茫的蒙古大戈壁。根据德国拿到的苏联官方统计,此役日军阵亡五万余人,苏军伤亡却不到三干人。
不过,在经历了法国战役后,弗兰克也见证到了德意志军队的恐怖火力,以及比苏军更甚的陆空联合打击力度。
常规作战,第三帝国已经巅峰造极。特种作战,这还少有普及。
不过弗兰克一直很有野心,虽然指挥的常规部队,可是他却也一直没忘了自己当年研究的特种作战理论。
于是,今天他组织起的充斥着士官及少量军官的敢死队,全队每个人都集中配备了一把mp40冲锋枪及三百发冲锋枪子弹,当然每人还都有一把毛瑟战斗手枪别在腰间以及一把德国慕尼黑制式军刀。除此之外,弗兰克还下令将全连的所有照明弹与40mm榴弹发生器集中在这个突击小队。当然,现在还没人知道榴弹发射器除了发射照明弹外能发挥什么作用,因为他们的榴弹之前用完了就一直没补充,也就是说没有榴弹可以射。
很快,萨尔茨村东口的战斗打响,一瞬间,德军剩下的少数几把mp40冲锋枪,与大量G43半自动步枪,还有毛瑟手枪的枪声响成一片。顷刻间,枪口喷出的火舌像是要将比利时军队掩埋一般,一轮接着一轮的铺了上去。
德军东部佯攻部队接到的任务,是不惜一切代价在村东口制造出巨大的动静,将比利时主力部队全部吸引过去,所以他们现在打的非常拼命。
然而虚张声势就是虚张声势,即使你用千倍万倍的努力,你的人数终究也不过是一个连,火力也终究是一个连的火力。
比利时加强营的鲍尔少校也并不上当,他从枪声密度判断德军最多有两个连的部队人马,所以他也只派出了两个连前去应战,而留下了两个连守卫在村西的指挥部旁边。
不得不说,能独自领兵作战,最为比利时第13师唯一的后卫部队留在萨尔茨村殿后,这位鲍尔少校也不算白痴一个,到底是有点脑子。
不过,鲍尔的判断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