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境中的第三帝国-第2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奥利弗,等格兰第伯爵表态支持推翻墨索里尼的党羽后,你就去萨伏伊宫觐见国王,以最大的动静邀请国王陛下出面。”确信格兰第伯爵一定站在自己这边的齐亚诺,甚至已经把目光放在了更远的地方。
不错,意大利国王看上去或许很想一个花瓶,但实际上,国王毕竟名义上还是对墨索里尼这个首相有领导与罢黜权力。
因为齐亚诺之前的各种手段与努力,墨索里尼没有废黜意大利的国王,只是当了一位拥有实权的强权首相。
而齐亚诺埋下的这一伏笔,到了今天就显得异常关键与重要。
虽然在10年前,意大利王国的绝大部分权力已经掌握在首相的手里,墨索里尼掌握巨大的权力。
那时候看来,墨索里尼要废黜国王完全是徒劳的,甚至还可能招致社会各界的反对,得不偿失。
但到了现在这个时候,到了有人要推翻墨索里尼统治的时候,意大利王室的作用,就非常的庞大了。
意大利副首相罗西倒是也一直在帮助墨索里尼削弱意大利王室的话语权,并且找到了王室私藏战争石油储备的证据与地点。
不过,只要国王还在一天,意大利名义上的最高领袖,就还是国王埃曼纽尔三世。
墨索里尼一死,他的党羽立马就会群虫无首。
加之齐亚诺还能分化一部分墨索里尼的原党羽。之后再有国王的一声指令,控制国内局势,简直顺理成章。
“齐亚诺伯爵,请放心吧。墨索里尼绝对不可能逃过我们中队的轰炸。”参与此次行动的一位意大利空军上校也趁热打铁的奉承道:“等我们意大利的领。。。。。。首相一死,就得靠你来领导意大利政局了。”
齐亚诺很是满意这位上校的奉承,也喜形于色的笑道:“这场刺杀,是为了意大利能有一个光明的未来,我只是接受了历史赋予我的使命而已。”
“是是是,那是当然。”上校乐呵呵的继续奉承道。
此情此景,与齐亚诺当初奉承墨索里尼的时候居然异常相似。只不过,当初拍马屁的那个人,如今已经成为了被拍马屁的对象。
上校猜的不错,一旦齐亚诺的计划顺利进行下去,那最后论功行赏时,国王无疑会给这位外交大臣更进一步的奖励。
上一任首相的权力,意大利各界都是有目共睹的。齐亚诺这未来的下一任首相,哪怕权力被削减一些,至少也还是会有所存在。
提前先把齐亚诺讨好,上校未来的日子自然会好上不少。多的不指望,将官军衔指定是没跑的。
“等结果吧。”
齐亚诺嘴上虽然这名说,但他实际上已经自信满满,完全不担心结果会出岔子了。
如果说一个轰炸机中队对袭击一个没有任何防空火力的车队还不能成功,那几率简直比天上掉黄金馅饼还小。
果然,齐亚诺马上就接着对那位空军上校说道:“你的表现很好,是个被埋没的人才。等这次结束过后,我会好好提拔你的。”
都预先把事成之后的许诺放出来了,明眼人都看得出,齐亚诺内心还真没他嘴上说的那么沉着低调。
等结果?开什么玩笑!
齐亚诺虽然嘴上说什么等结果,那都是在装谦虚。
在他与上校交谈的同时,墨索里尼的车队已经在返回威尼斯宫的路上了。而要不了多久,刚刚起飞的轰炸机中队,就该出现在亲爱的领袖头顶了。
齐亚诺真的很想看看,他那名总是自负到愚蠢,整天摆着一副牛逼哄哄臭脸的岳父,看见天上落下雨点般的炸弹时,到底会露出什么表情?
。
。
PS:有人对党卫军的编组提出过疑问,在这里稍微强行解释一波。因为德国党卫军最开始是用的古东方编制冒充民兵制度,所以他们的编制与德国国防军也稍有差异。
比如,国防军一个步兵班喜欢按12人编排,一个排四个班50多人。
但是由于党卫军此前一直采用的10人编队做基础,因而他们一个班就只有10人。
第六百零八章 首相悲歌()
一个帝国的领袖,终于迎来了他的悲歌。
他本来就很好的机会,至少原本是可以为自己,为祖国,争取一个体面结局的。
只可惜,他上台后所做的一切,几乎就只是着了魔一般,狂热的叫嚣着战争。他总是相信,自己英勇强大的军队,能够打败一切对手,做的比狂妄的帝国佬,好一百倍!
早在张伯伦下台的那一刻起,局势就已经注定了必然会往现在这个方向发展。
没错,丘吉尔,这个大英帝国的首相,也迎来了自己的末路。
苏联人的进攻,并没有像他想象中那样效果斐然。
相反,德国人仿佛早就猜到苏军会进攻一样,做好了严密的部署,精准的执行着防御方案。
就连之前后撤的德国党卫军,仿佛真的就像德国报社宣传的那样,是战略性转进,而非撤退。看他们现在的架势,似乎还有更大的反击计划即将实行!
而英伦三岛上的德军,更是不停反进,发了疯一样的加强攻势。
和丘吉尔期待的方向完全相反,德军虽然确实准备从对英国作战中进快抽调兵力东进,但他们采用的是更激进的方式,通过彻底打败英国来腾出双手!
“这本来不是我们的战争,德国人和波兰领土争端,对法国是世仇。但是,我们完全可以从中斡旋,置身事外,就像美国人做的那样。”
因为过度的失望,加上前线战事糜烂颓废到了极点,一位身为丘吉尔心腹的西服男子,竟然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当着丘吉尔的面抱怨道。
要知道,在敦刻尔克战役结束后,莱因哈特不止一次在国际上对英国释放善意,表面上当着全世界的面抛出橄榄枝。
在很多人眼中,就是因为丘吉尔坚持反对和莱因哈特搞和平谈判,才引发了今日的惨剧。
虽然丘吉尔做的是对的,虽然丘吉尔清楚的认识到莱因哈特所谓的和平谈判未必真心。但是,他没办法让每一个人都如此相信。
而且现在,就算所有人都愿意相信,也已经为时晚矣。
怒视了这位心腹一眼,在吓得对方感觉闭嘴后,丘吉尔却出乎意料的没有继续追究那人的责任。
或者说,他已经没有精力去追究一位属下的口角毛病了。
别说那位心腹了,就连丘吉尔自己现在都在怀疑,自己是不是错过了太多机会。
的确,在敦刻尔克大败后,英国已经失去了胜利的可能。而随着德军登陆英国本土,他们甚至连防御的胜算都非常渺茫。
但是,上帝在这一刻终于体谅了英国人一次,拿出一个机会,摆在了他们眼前。苏军在东线的突然进攻,并不是什么秘密了,因为苏联人根本就没打算隐瞒意图!
那个时候,如果英国能够向陷入两线作战的德国释放善意,签订一份令双方都满意的停战协议,甚至都极有可能。
毕竟,德国人在上一次世界大战就吃过两线作战的亏,有过刻骨铭心的痛楚。一旦英国人拿出当年张伯伦事情共同抵御红色苏联的政策,德国人也有极大的可能愿意在西线停火。
英军虽然没有守住海滩,但毕竟还能依托地理熟悉优势,加上本土作战的便利,支撑防御上一段时间。即便德军再善战,他们也会好好考虑其中的得失。
另一边,英国人自己也明白,打下去一定会输。所以,哪怕这份停战协定不是那么的平等,至少也比战败后再签署的协议,要好上一百倍。
可那时候,丘吉尔又一次强烈反对了。
他把苏联人的进攻,看做是一次决定战争结局的转折点。而且狂妄的发表演说动员,宣称绝不投降。
他还誓言要拉着整个大英帝国,与第三帝国在海滩,在登陆点,在田野和街头作战,甚至在山区作战到底——即使英国这个岛屿或这个岛屿的大部分被征服并陷于饥饿之中!
可现在看来,哪怕是丘吉尔的亲信,也不愿意和他一起在饥饿中抵抗。事实上,本来就没几个人愿意。
哪怕是信誓旦旦喊出这份口号的丘吉尔自己,一日三餐也照常吃的很好。
“你说的有一点道理。”丘吉尔再一次语出惊人,居然稍微认同了那位亲信的言论。
“明天我会去面见国王,向他称述现在的情况。”沉默了几秒后,丘吉尔冷不丁的提道::“接下来的决定,不能由我一个人来做。国王陛下,是时候站出来发声了。”
只见丘吉尔接着恶狠狠的继续说道:“身为大英帝国的国王,他有责任带领人民抵抗到最后一刻!”
嘶~
在场的各位首相心腹们,都不禁的倒吸了一口冷气。
听丘吉尔刚刚的话,他们差点都以为首相是准备回头,与德国人谈判停战了。
结果,丘胖子只是觉得自己一个人承担责任不如拉上国王一起承担。
这胖子哪里打算回头,他根本就是要一条路走到黑!
。。。。。。。。
英国南部,德法挪三国联军指挥部。
作为德国伞兵领导者的斯徒登特,正在与法军司令的魏刚上将,已经挪威第5师的孙德洛师长共同讨论接下来的作战方针。
说是三国共同讨论,实际上挪威军官也就是打个酱油,真正的决定权,是由魏刚与斯徒登特这两位手握主力雄狮的将军在决断。
“听说,你们德军在朴次茅斯登陆的大军,一路进展都很顺利,下一个战略目标已经放在伦敦了。”
指挥部内,魏刚通过翻译对斯徒登特讲道。
“没错。”斯徒登特点了点头给魏刚确认道。
“所以说。。。。。。”斯徒登特笑了笑,颇有些意味深长的继续道:“我们这路大军,也可以把下一步战略目标定为占领伦敦的。”
“哦?”魏刚听到这里的时候有些掩饰不住的喜悦与兴奋。
要知道,如果法军也能成为贡献大英帝国首都的一员,那无疑是种极大荣誉。
“不过,我们离伦敦中间,还夹着一个英国部队大规模驻扎的战略点城市。”魏刚望向墙边的大比例地图道。
“格林尼治?”斯徒登特的目光也移到了地图上,淡淡的点了点头,理所当然的一挥手:“那是我们的了。”
第六百零九章 找错了()
德国,秘密研发区步话机厂区。
刚刚参观了部分器械,准备返回离开厂区的莱因哈特,突然听到不远处的返回路径上,响起了一阵阵枪响。
后面打起来了?!
仅仅是过来几秒钟,莱因哈特就反应过来,他应该又是被刺杀团体盯上了。
作孽啊。。。。。。莱因哈特真的很想问问那些成天谋划着刺杀自己的人,脑子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照理说,莱因哈特也该感到憋屈。
苏德战争又不是我发动的,怎么还是要刺杀我?
“元首,需不需要我先带一个班过去看看?”随行的阿卡多少将全然不顾危险,毅然的提出要只身犯险。
虽然阿卡多是一位党卫军师长,但是为了保护元首的安全,他并不会介意亲自带一个班过去清扫风险。
毕竟,整个党卫军第0师中,几乎全是对莱因哈特充满极度个人崇拜的士兵。作为这些士兵的师长,阿卡多的狂热更是尤为突出。
“不,别分兵。就在这里构筑防御线。”莱因哈特摇了摇头,理智的对阿卡多道:“你是一个师长,不是一个班长。如果在这个地方把你当做一位班长轻易牺牲掉,对第0师,对党卫军,以及对我来说,就是巨大的损失。”
“所以,”莱因哈特一脸正经的说出了一句让阿卡多感动不已的话:“你就带人留在这里,不要冒险,因为我不愿意失去自己最优秀的下属。”
“元首。。。。。。”此时的阿卡多,已经因为元首对自己的关怀与爱护,产生了无比的感激。
望着一脸兴奋的阿卡多,莱因哈特有些不好意思的移开了目光。
其实,他不让阿卡多带人过去,有很大一方面原因还是希望拖到外面的党卫军进来救驾。
既然厂区里已经枪响,那么发生枪战的事实就已经确信无疑。这种时候,外面驻防的近一个营精锐党卫军,没理由不会冲进来救驾。
这样的话,与其让忠诚的阿卡多从本来就不多的一个排护卫中,分出一批人手去清理隐患,倒不如等外面一个营进来收拾麻烦。
至于后方为什么发生枪战,是谁和谁发生枪战,那就不是莱因哈特现在有精力去管的事了。
不过,莱因哈特下定了决心,如果这次能抓住活口,他一定要好好审问那群狗日的刺杀集团,到底为什么非要搞死自己。除了犹太役,容克阶级,德国到底还有什么势力是不安分的?
。。。。。。
时间,在一分一秒的过去。随着这场突如其来的伏击,走在第二队的克虏伯一行,一时间也陷入了困境。
几乎没有任何的预兆,一支精心埋伏好位置的伏击小队,就出现在了克虏伯一行的附近。他们利用机器与零件箱做掩体,悄无声息的接近了克虏伯所在的这支小队,然后相当迅速的在其中一人打响手枪后,发动了共同伏击。
这完全是克虏伯替莱因哈特当了顶枪口的羔羊,运气背到了极点。
虽然他和莱因哈特分为两队进入厂区,可是,走在后队的他们,却倒霉的被施陶芬贝格刺杀小队给盯上了。
以施陶芬贝格那边的视角来看,先对后面一队动手,自然比先打前面一队要符合利益。
要是他们先和前队交火,那听到枪响的后队,肯定就能立刻远路退出厂区。而要是莱因哈特在后队,那施陶芬贝格他们就等于错过了这次刺杀的目标,白白徒劳一场。
反之,先打后队,即便前队听到枪响,也不可能立刻撤出厂区。
为了保密性,研发区里所有厂区的设计,都只有一个出入口,从而容易监控出入情况,为防止泄密起到一部分作用。正是这种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