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第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羽与赵云听了,齐声赞同。
“如此甚好!”
第111章 驻新野民生富足 招单福幸得军师()
111驻新野民生富足招单福幸得军师
刘备驻军新野,转眼数年。刘备简政恤民,力促耕织,致新野民生迅速兴旺起来。
此时新野街上,人流如织;两侧商铺,生意繁忙。新野之民感刘备之德,不知自何时起,境内便流传起了一首儿歌。
“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
在儿歌声中,刘备与关羽步行在街上,欣喜地看着眼前的一片兴旺景象。
这时,忽听迎面有人放歌而来。
“大厦将倾兮,一木难扶。……”
刘备循声而望。
一人葛巾布袍,皂涤乌履,一路放歌而来。
“山谷有贤兮,欲投明主;明主求贤兮,却不知吾。”
刘备见那人狂放不羁,暗想。
“此前,水镜先生曾荐卧龙、雏凤,此人莫非其一?”
刘备想着,急忙上前施礼。
“我乃刘备。先生可否到舍下一叙?”
那人一口应了,却提了个出人意外的问题。
“山人愿往。不知可有酒肉?”
刘备与关羽一听,忍不住笑了。
回到县衙,刘备奉来人上座。
来人也不推辞,便入了座。
关、张、赵等见了,尽皆相互目视,颇有愤慨之意。
来人只当未见,起身自报家门道。
“我乃颖上人单福,闻使君四处访贤,特来拜谒。”
刘备听了,起身一揖道。
“刘备意欲除奸兴汉,不知先生何所赐我?”
单福不答刘备,却问起马来。
“闻使君有马名‘的卢’,愿请一瞻。”
刘备听了,心中暗想。
“此人来此,不献策,却相马,是何用意?”
但出于礼貌,刘备还是答应了。
“好。请!”
来到院中,刘备令人牵来“的卢”,交与单福。
单福一手牵着马缰,一手抚着马头,在细细看马。
刘备等人则一齐看着单福。
此时,关羽看着单福,心中暗想。
“此人不献兴汉之策,却相所乘之马,欲借此进身,想来不过尔尔。”
单福相毕,将马缰交还驭者,拍了拍手,才开了口。
“此马虽日行千里,然必妨主。”
刘备听了,笑了笑,摇头道。
“先生差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岂由马定?再则,此前有人害我,此马载我越过檀溪。若非此马,吾已命丧九泉。分明救主,何言妨主?”
单福听了,也笑了,连连摇头。
“此马终必妨主,使君不可倚也。”
关羽听了,心中暗笑道。
“都言此马妨主,尽人皆知。此人竟以此马说事,其能可见矣。”
关羽正想着,单福又开了口。
“使君若必乘之,吾有一法可穰。”
刘备听了,淡淡一笑道。
“愿闻其祥。”
单福也笑了笑,才说。
“公可将此马赠与仇人。待妨过此人,再索回乘之,可也。”
刘备听了,正色道。
“我敬公为贤士,公竟不教正道!先生请便,玄德不敢闻教!”
单福闻言,反而大笑起来。
刘备神情不悦,转身走了。
众人也相随而去。
单福见了,淡淡一笑,也跟了去。
刘备进客堂坐了,神情仍然不悦。
单福也随众人进了客堂。虽无人理他,他却自顾而言起来。
“今逢乱世,欺世盗名者众。袁本初四世三公,曾被推为天下诸侯盟主;实乃毫无定见之草包!东吴孙策,号称江南猛虎;遇一华雄,险丧小命。世之雄主,尚且如此。我若所投非人,中途易主,岂不损我英名?”
张飞听单福之言不着边际,忍不住开了口。
“哥哥已令你请便,何必多言?”
关羽一听,却顿释心中之疑,立即阻止张飞道。
“三弟,先生所言有理,且听他言。”
刘备听了,也心有所动。
单福见了,这才开了口。
“世传使君仁德。吾不敢信。又闻新野民谣曰: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吾亦未敢轻信。今以此相试,方信使君果不虚传矣!”
关羽一听,已心生敬意,忙问。
“若此,先生可愿助兄长?”
单福立即说。
“使君仁德如此,单福愿效犬马之劳。”
单福说完,纳头便拜。
刘备见了,赶紧扶起,诚恳地开口道。
“我刘备征战多年,然军师之位一直虚以待人。今幸得先生居之,望先生勿辞!”
单福听了,又深深一揖道。
“使君恩遇如此,单福敢不从命?”
刘备听了单福之言,大喜,当即拜了单福为军师,便与关、张、赵等,陪着单福在营中巡视。
刘备与单福并行。他们一边指指点点地察看,一边交谈。
巡视完营中,刘、关、张、赵等又陪单福巡视城防。
刘备与单福并行。他们一边指指点点地察看,一边交谈。
这时,一探马来报。
“报!曹仁、李典,率军犯境!已离城三十里了!”
刘备得报,下令道。
“再探!”
待探马去了,刘备又转对单福问起来。
“军师,我当如何?”
单福听了,胸有成竹地答道。
“我已有致胜之策。主公且放宽心。”
单福略施小计,果然大败了曹仁。曹仁摆下的八门金锁阵,也被单福识穿,赵云所破。
连吃败仗,曹仁在帐中不安地踱步沉思。
“我之八门金锁阵,向来无敌,不想今日竟为赵云所破,如何是好?”
李典见曹仁心神不宁,劝道。
“将军,阵虽被破,我军多数人马犹存。刘备虽连胜数仗,毕竟不足万人。来日再战,小心些便是,不必多虑。”
曹仁听了,仍心中难安。
“刘备区区数千人马,竟至连胜,匪夷所思。”
曹仁仍神色疑惑。
李典见了,问道。
“那,依将军之意,我当如何?”
曹仁想了想才说。
“兵书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此前,我量刘备人少,轻举冒进,故屡为刘备所乘,失在不知彼也。我意暂驻人马,待摸清刘备底细再攻。”
李典听了说。
“刘备将仅关、张、赵,兵仅数千人,还有何底细?再说,丞相遣将军讨刘备,今若不进兵,丞相问及,如何应答?”
曹仁听了,一时没了主张。
次日,曹仁与李典领军来到山口。
曹仁举目四顾。
山中不见动静。
曹仁才领军进了山。
进山后,曹仁担心山中有伏,与李典率军疾行。
曹仁一边小心观察,一边还在催促人马。
“山中易伏人马,快快通过!”
大军行进更急。
行了一阵,曹仁向前一看。
已可见前方山口。
曹仁仍不敢大意,继续催道。
“已见前方山口,快走!”
曹仁话音刚落,突闻炮声骤响。
曹仁与李典大惊,举头一望。
赵云挺枪立马,挡在前路。
曹仁一见,惊呼起来。
“呀!不好!正是他,破我八门金锁阵!”
李典听了,也惊得不知所措,惶然道。
“这、这如何是好?”
曹仁、李典正惊异间,赵云已挺枪跃马,大吼着杀向二人。
“曹仁,哪里走!”
曹仁正欲接战,后军突然大乱,并传来惊天动地的喊杀声。
曹仁更惊,急忙后顾。
山中一路旌旗飘扬,杀声动地。
曹仁惊恐不已,惊呼道。
“不好!此役未见关羽!若关羽与赵云夹攻,我等休矣!”
李典听了曹仁之言,也惊恐万分,急忙惊问。
“那!如何是好?”
曹仁立即高叫。
“撤!”
二人舍下人马,夺路便逃。
曹仁与李典神色惊恐,催马狂逃,奔进一山谷。
李典一边逃,一边忧心忡忡地对曹仁说。
“将军,樊城空虚。若樊城有失,我等死无葬身之地矣!”
曹仁听了,没有搭话,却使劲加鞭。
这时,山谷中炮声又响。
第112章 曹仁中计全军覆没 谁是高人程昱释疑()
112曹仁中计全军覆没谁是高人程昱释疑
曹仁与李典听了,慌忙勒马。
二人齐望前方,张飞立马提矛,挡住去路。
二人惊恐异常,曹仁惶急而言。
“呀!是张飞!丞相袍底,记着‘遇张飞,速避战!’我等赶紧避吧!”
不待张飞杀来,二人便夺路而逃。
曹仁与李典只领了少数残兵,逃到林边。
李典神色恐慌,一边惊惶四顾一边对曹仁说。
“将军,此役尚未见关羽。若再遇他,我等休矣!”
曹仁一听,禁不住一阵激灵,急忙惊惶四顾,四下未见关羽,二人神色稍安。
曹仁、李典率少数残兵,仓惶奔回樊城,一到城下,便见关羽正站在城楼上。
二人顿时大惊,呆呆地望着城楼。
关羽将刀拄在地上,巍然屹立在城楼上,正向下大吼着。
“曹仁!我已取樊城多日,专候你来送死!”
曹仁还未搭话,身后又传来喊杀声。
李典回身一看,惊呼起来。
“不好了!张飞追来了!”
远处,张飞正率军追杀而来。
曹仁惊恐万状,只挥了一下手,便催马而逃。
直逃到夜色降临,曹仁与李典逃到了破庙中。二人围坐在火堆旁。李典心神不宁,左顾右盼,生怕何时又杀出一支人马来。
李典见只有自己与曹仁形影相随,甚为不安,开口道。
“将军,我等率五万人马,今仅剩你我二人,如何向丞相交待呀?”
曹仁听了,也神色哀伤,连连摇头。
“我未听将军之言,轻敌冒进,罪在我一人。我自当向丞相请罪。”
李典听了曹仁之言,便对他不听劝谏致败释然了,又开口道。
“进兵之初,将军虽有轻敌,但不致如此惨败。我闻刘备得高人指点,方是你我惨败之因。”
曹仁尚不知此,听了李典之言有些吃惊,忙问。
“何人?”
李典见问,答道。
“此人名叫单福,乃刘备新拜之军师。”
曹仁从不闻单福,听了更觉惊异,忙问。
“单福?何许人也?”
李典听了,摇了摇头道。
“我亦不知底细。然必为世之高人,方可令你我走投无路。”
曹仁听了,此时方恍然大悟。
“噢,原来如此!我之八门金锁阵,从无人破过。此番竟不堪一击,原是有高人在后!”
刘备大破曹仁,关羽又取了樊城,刘备便率人马来到樊城。樊城县令刘泌知刘备到来,早率幕僚立于城门外等候着。刘泌身后,立着寇封。寇封全身披挂,气宇轩扬,英气勃勃,在众人中如鹤立鸡群。
刘备率人马来了,刘泌急忙欣喜上前迎接。
“樊城县令刘泌,恭迎皇叔!”
寇封与众幕僚,也一齐向刘备施礼。
“我等恭迎皇叔!”
刘备还过礼,便指着寇封问刘泌。
“此为何人?”
刘泌见问,忙答。
“此乃我外甥,罗侯寇氏之子寇封。因父母双亡,故依我膝下。”
刘备听了,仍看着寇封,不觉叹道。
“有子如此,罗侯不枉矣!”
喜爱之情,溢于刘备言表。
刘泌听了,马上欣喜地开了口。
“若皇叔垂爱,收为义子如何?”
刘备听了,却看着寇封说。
“不知此子意下如何?”
见刘备并未拒绝,刘泌大喜,急忙拉过寇封。
“封儿!快!拜见义父!”
寇封也大喜过望,俯身便拜。
“孩儿拜见义父!”
刘备顿时大喜,急忙扶起,欣喜道。
“我儿且起!既为我子,日后便叫刘封吧!”
寇封听了,纳头便拜。
“谢义父赐名!”
刘泌与众幕僚皆喜不自胜,拍手称好。
刘备收了义子,神色欣喜地带着刘封进了客堂。
关羽与张飞见了刘备,急忙迎上前。见了刘备身后的刘封,张飞忙问。
“哥哥,此是何人?”
刘备听了,仍然喜不自胜,忙说。
“噢,此乃我义子刘封。封儿,快见过两位叔叔!”
刘封听了,立即拜伏在地,口中道。
“侄儿拜见两位叔叔!”
突然冒出这么大个侄子,张飞有些不知所措。欲说话,又不知当如何说;欲去扶,见关羽未动,也不知当不当扶。
关羽没管面前的刘封,却对刘备开了口。
“兄长已有子,何必用螟蛉?后必生乱!”
刘备虽仍笑着,却不以为然,当即驳关羽道。
“吾待之如子,彼事吾如父,何乱之有?”
关羽被刘备当着刘封之面驳斥,虽未再开口,却面色不悦。
刘封拜倒在地,关羽与张飞皆未理他,便已纳闷;又听关羽与刘备之言,便抬头上看。
见关羽面色不悦,刘封眼中顿时生出隐隐恨色。
不要小看一个眼神。正是这一眼,最终酿成滔天大祸!此时蜀汉八字尚无一撇,然败亡之祸,自此始矣!
曹操闻曹仁惨败而回,聚文武于厅中计议。
曹仁与李典跪伏在地,曹仁正在请罪。
“丞相,曹仁不听李典之言,轻敌冒进,招致惨败。请丞相治罪!”
曹操却并未降罪,反而语气平和地开了口。
“胜败乃兵家常事。起来说话。”
曹仁与李典二人立即磕头谢恩。
“谢丞相不罪之恩!”
曹操待曹仁起了身,又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