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铁血雄鹰 >

第262部分

铁血雄鹰-第262部分

小说: 铁血雄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各种铁丝网、鹿砦、钢轨、沙袋都腾空而起,壕沟被填平。只在弹指之间,曾经是“固若金汤”的日军工事群就灰飞烟灭,变成一堆无用的废墟。

    即便是最坚固的、并用枕木和钢轨加固过的钢筋水泥碉堡,也经受不起120毫米和150毫米的重炮轰击。数发炮弹落在碉堡上,炸飞了碉堡上的加强物,接着又是一排炮弹落下,这些碉堡就被打开了天窗。

    日军以“治安”为主要任务的所谓“警备大队”,平日里专门用来对付八路军的非正规军和游击队,一个大队最多只有两门步兵炮,再配备一些掷弹筒,条件好点的,有两门81毫米迫击炮。这样的火力,根本无法同第99师抗衡。

    日本人的小炮刚刚反击,就被炸成碎片。

    一通猛烈的炮击之后,第99师的装甲兵们,驾驶着从日本人手里缴获来的坦克和装甲车,冲向日军阵地。

    那些刚刚从废墟里爬出来的幸存者,还没有从被炮弹炸得晕头转向的眩晕中反应过来,就被机枪一片片撂倒。紧接着,飞雷炮射出的*包又落下来,把这些日本人一片片炸飞到空中,震得内脏破裂。

    这时候,那些警备大队,只能祈祷他们的装甲列车赶来。

    自然,日军的反应十分迅速。很快,就有一列装甲列车赶往遇袭地点。只是,早有防备的第99师工兵部队早就破坏了铁路线。当装甲列车隆隆驶来的时候,车头沉重的轮子碾压过一段已经被破坏的钢轨。

    蒸汽机车“轰隆”冲出轨道,撞下路基,翻在路边的排水沟中。

    后面拉着的装甲列车也跟着出轨,两节车厢颠覆,后面的车厢成了死乌龟,趴在铁路线上动弹不得。

    随后,远处的加农炮对准已经趴窝的装甲列车一阵猛轰,摧毁了日军装甲列车。

    失去了装甲列车的援助,这些警备大队的日军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以第99师这样的精锐正规军对付日军的三流部队,简直就是一场一边倒的屠杀!

    坦克和装甲车用他们宽厚的身躯,帮步兵挡住子弹,并不断发出炮弹,摧毁那些日军临时构筑的火力点。坦克和装甲车的机枪不停咆哮,把那些被炸得四处逃窜的日本人一片片撂倒在血泊中。

    步兵很快就跟了上来,用手中的武器,射杀那些试图抱着*包上来炸坦克的鬼子。

    但是“忠勇”的“帝国勇士”是不怕死的。

    一批日本人倒下了,又一批日本人冲上来,发起了自杀性的反扑。

    在那些疯子一样的日军猛扑之下,第99师被炸毁了两辆坦克和一辆装甲车,还牺牲了几十名战士。当然,日本人的损失更大。

    潮水一样涌上来的日军,被机枪和*一片片收割。

    当恐惧超过“勇气”的时候,日本人终于开始后退。

    可是这时候,那些民兵和游击队也赶来助战。虽然大部分的民兵手里只有大刀长矛之类的冷兵器,但他们早已埋伏在路边,以逸待劳,等到败退的日本人靠近了,才先拉响*,炸翻了一批日本人。随后他们跳起来,同敌人展开肉搏战。

    白刃战之中,大刀长矛并不输给刺刀。

    更何况,他们面对的不是什么经过长期训练的精锐日军,而是一些平时就没有多少训练,而且又被打得惨败的三流日军。

    大刀寒光舞动,长矛银光点点,在黄色的日军人群中,飞溅起阵阵血花。

    民兵和游击队也有人倒下,但相比日本人的损失,中国人的损失微不足道。

    当这些民兵们截断敌人退路之后,很快第99师的追兵就赶了上来,把这个警备大队的日军全部歼灭在津浦路以西和微山湖以东的一片狭小平地中。

    枣庄津浦路的日军防线被撕开之后,不仅仅截断了津浦路日军交通,而且在日军的千里防线上撕开一个缺口,还阻挡了华北日军同徐州日军之间的联系。

    曾经负责同肖柏谈判的新桂系重要人物刘仲容,带着一队兵马,来到刚刚攻破日军防线的第99师阵地上。

    “刘先生,我这里刚刚拿下鬼子阵地,你就来了啊!”王梓涵亲自从临时指挥部里迎接了出来。

    映入刘仲容眼帘的,是满地日军的尸体,还有被炸成月球表面一样的工事,被炸塌了路基炸飞了钢轨的铁路线,被炸断的桥梁,还有倒伏在地上的树木。那些碉堡炮楼的废墟,还冒着青烟散着热气。有的日军尸体身上还燃着火苗,发出一股难闻的焦臭味。满地的残肢断腿,刺鼻的血腥味,令人一阵阵作呕。

    停在尸体堆中的坦克,履带上还粘着血肉碎块,看起来就像是绞肉机一样。

    刘仲容虽然也是一名军人,曾经见过许多死人,但他毕竟是一名文职军官。当年第一次徐州会战的时候,他也只是在后方指挥部里,并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场面。看到这副场景,刘仲容忍不住蹲了下来,感觉自己嗓子发酸。

    王梓涵走上前,拍了拍刘仲容的肩膀:“刘先生,你跟我进指挥部吧。”

    走进了指挥部,刺鼻的血腥味减少许多,脸色苍白的刘仲容才感觉胃里舒服很多。

    “好家伙!你们打得真漂亮啊!绥远的主力火力如此强大,想不到你们鲁南,还能有这样的精锐之师!”已经反应过来的刘仲容脸上渐渐恢复了血色。

    “哈哈哈!”王梓涵笑了,“别小看我们啊!我们鲁南的,才是肖长官的老部队!这个第99师,可是老番号了!”

    从指挥部的观察口向外面看出去,刘仲容发现,第99师的官兵们正有条不紊的布置阵地,有人在搬运沙袋,有人搬运钢轨。坦克和装甲车停在那些残破不堪的工事边上,工兵们正用沙袋和砖石来加固坦克。

    “你们怎么把沙袋放在坦克上?”刘仲容不解的问道。

    王梓涵道:“接下来我们要守了,这些坦克,就当成固定碉堡用。”

    这时候,还有人来到被摧毁的日军装甲列车上,他们撬开严重变形的车门,把一些还能用的机枪从车内拖出,把一部分车内还未被炸毁的火炮也拆了出来。车内还有日军尸体,被战士们抬出,丢进大坑里。

    “动作快点!把钢板切割下来,用来加固工事!”一名军官喊道。

第四十三章 二战徐州(6)() 
看着第99师的战士们在布置阵地,刘仲容问道:“小鬼子已经抽不出兵力了,你们怎么还要在这里防守呢?”

    王梓涵回答道:“日本人不会甘心老老实实待在徐州地区等待覆灭的命运!他们必然会全力杀向华北地区,同华北南下攻击鲁南的日军会合。”

    “难道他们不会向南撤退?”

    “现在日本人防御重点是东北,他们在收缩兵力回防。”王梓涵道。

    这时候,由白崇禧指挥的第五战区已经在徐州一带发起了一场大规模反击战。

    炮声隆隆,铺天盖地的炮弹砸向不久前被日军占领的萧县,顷刻之间,日军阵地上犹如响起平地惊雷。刚刚占领了萧县不久的日军,他们击败了汤恩伯部,但也来不及构筑坚固的防御工事。正处于进攻状态的日军,突然遭到对手反攻,一下就损失惨重。炮弹不断砸落在空地上,几乎连躲都没地方躲。

    小小的一座萧县,当然无法容纳整整一个35师团的日军,因此,大部分的日军还是布置在城外。

    呼啸的炮弹落下,腾起一团团浓烟烈火。

    若是有经验的老兵,在第二轮炮弹落下之前,能寻找到弹坑躲避。但在萧县的日军第35师团,也是一个二流师团。这些日本人,除了军官和一部分的军曹是老兵之外,其余的大多数是新兵,甚至还有一部分是十六七岁的少年兵。

    这些日军新兵,如果打一打顺风战还可以。平时,他们在己方有强大的炮兵,还有空中火力掩护,进攻对手,不成问题。但现在,他们已经失去制空权,而且地面炮兵也不如对手强大,这时候就显示出士兵素质的重要性。

    自从踏上中国的土地,从来都只有日本人炸中国人的,又什么时候有过日本人挨炸呢?这种情况下,那些没什么经验的日军新兵听到炮弹呼啸而来,到处乱窜,结果被漫天飞舞的钢铁破片给撕得粉碎。

    炮声逐渐平息下来,浑身泥土的日本人扒拉着从残破不堪的工事内钻出。

    刚才的一轮炮击,炸死炸伤无数日军。活着的日本人,纷纷龟缩回县城中,他们企图凭借着城墙,防御进攻的中国军队。

    但这时候,第二轮炮击又开始了。

    大小火炮的炮弹不断落在城内。每一发炮弹落地,都能在拥挤的萧县县城中腾起血雾。每一发炮弹,都能把挤成一团的日本人炸没了一大片。

    这时候的白崇禧,心情好到极点。

    想想自己的新桂系,就是一支武器落后的杂牌军。虽然在第一次徐州会战中,他和李宗仁指挥了60多万大军,在苏北、皖北、豫东和鲁南一带,与24万日军展开一场血战。当年虽说国军有60万之众,但大多数是杂牌军,除了自己的桂军之外,还有有西北军、东北军、川军和黔军等,那些杂牌军武器落后。

    现在却今非昔比,白崇禧和李宗仁指挥的军队,不仅得到了火力强大的新七军帮助,而且还从汤恩伯部接收了一批重武器和人员。

    “这仗打起来,也舒服多了!我们什么时候有过那么多大炮啊!”白崇禧很高兴的对站在一边的李宗仁说。

    李宗仁点了点头。

    当年的第一次徐州会战,那简直是用血肉之躯同日军的钢铁拼的啊!最惨的还是川军,很多巴蜀士兵手持落后的*步枪,那是一种打一枪必须装填一发子弹的老式步枪,很多枪的膛线都已经磨平了。至于火炮,更是少得可怜。而现在,已经不同了,他和白崇禧指挥的这第二次徐州会战,不仅有了大批崭新的枪炮,甚至还有少量坦克和大口径*炮加农炮等武器,中国军队,在火力上,首次超过了日军。

    听着隆隆的炮声,李宗仁半眯起眼睛,仿佛在享受一曲优美的音乐。

    中国军队强大的火力,在日军防线上撕开一个缺口。

    但李宗仁和白崇禧手里的炮弹也不是很充足。有句话叫“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每一发重磅炮弹的造价,都需要120大洋以上,当年的物价,100大洋足够买到两头牛的!可是重炮一发炮弹,就把两头牛给打没了!即便是迫击炮炮弹和山炮炮弹,单价也需要20到50大洋不等,一发炮弹至少也相当于一头到两头猪的价格!

    共计24门150重炮、36门120重炮、200余门75毫米山炮、80门75毫米野炮、150门70毫米步兵炮和300多门各种口径的迫击炮轰击了十分钟左右,消耗了各式炮弹七万多发,这至少相当于消耗了一百七八十万大洋!

    “停止炮击!”李宗仁下令道,“准备发起进攻!”

    向来过惯了穷日子的桂系心疼这些炮弹,那都是民膏民脂啊!

    随着一声令下,各攻击阵地上的步兵呐喊着,冲出战壕,向萧县的日军阵地猛扑过去。

    中国官兵们呐喊着,冲向敌人的阵地。

    这时,城墙上吐出不计其数的火舌,没死的日本人操着各种轻重机枪,向进攻的中国军队猛烈开火。密集的子弹射入进攻的人群中,前头的士兵倒下一大片。

    但很快,日军的火力点就遭到毁灭性打击。

    从淞沪会战到徐州会战,再到武汉会战,日军对付国军的办法,就是先重炮轰击,飞机轰炸,然后用步兵冲锋吸引出国军的火力点。等到国军暗藏的火力点一个接一个暴露之后,日军再以步兵炮点射,一个个清除国军的重机枪火力点。同时,以掷弹筒来对付国军轻机枪火力点。等步兵逼近,再架起轻重机枪,压制守军火力。

    现在,白崇禧把日本人曾经用来对付国军的办法,原原本本还给了日本人。

    抵近射击的步兵炮不断发出轰鸣声,70毫米炮弹和37毫米炮弹不断穿透了城墙,落在日军重机枪阵地上炸开。

    冲锋的步兵,已经纷纷趴下,他们欣赏着城头不断腾起的血雾,飞上高空的残肢断腿和被炸成碎片的机枪零件。火光中,四处喷溅的血花是如此醒目。

    定点清除了那些难以移动的日军重机枪火力点之后,步兵再次发起冲锋。

    这时候,游走在城头的日军轻机枪手纷纷架起歪把子和96式轻机枪,向进攻的中国军队射出一串串火舌。

    而在此时,国军的60毫米迫击炮和50毫米掷弹筒就发威了。

    紧随着步兵冲锋的轻型迫击炮炮手和掷弹筒兵纷纷蹲下,把炮弹和*砸在那些临时出现的日军轻机枪火力点上,炸得城头血肉模糊。

    就连数量不多的坦克,也加入到攻击战之中。

    白崇禧部的坦克,是原汤恩伯部的16辆t…26轻型坦克,还有6辆美制的m3轻型坦克。这些坦克,都原封不动落在李宗仁和白崇禧的手里。现在这些轻型坦克,成为了白崇禧手中的攻坚利器,用来对付日军。

    坦克旋风一样冲出来,45毫米坦克炮和37毫米坦克炮不断轰击城头,在城墙上炸开一团团火球,把那些负隅顽抗的日本人炸成碎片。

    当然坦克不能爬上城墙,于是,坦克在城外停了下来,被充当成固定碉堡使用。

    坦克炮塔不断来回转动,不时吐出一团火球,或者是飞洒出一条条猩红色的火镰,狠狠抽打在城头。

    在坦克火力掩护下,冲锋的步兵不断蹲下,向城头开枪射击,把一些露头的日本人打得从残破不堪的城头跌落下来。步兵后面的轻重机枪,以猛烈的火力,封锁了城头日军,压制得日本人根本无法露头射击。

    随后,曲射的迫击炮和掷弹筒又把炮弹和*射上城头。

    虽然在此时日军的城门已经被炸开,但中国军队并没有贸然从门洞内冲入,因为日本人必然会在突破口集中兵力,堵死缺口。如果硬从城门口冲入,势必会遭遇日军最为顽强的反扑而导致伤亡惨重。

    在强大的火力掩护下,工兵逼近城墙,在城墙脚下埋设了*。

    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