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新南宋 >

第62部分

新南宋-第62部分

小说: 新南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图书馆是什么?”赵媛媛不解问。

    “就是把很多书放在一个场馆中,免费供人借阅观看的地方。”张小川说道。

    “就是藏书楼吧!可是给别人借,就不怕别人借了不还嘛?”赵媛媛担心的问。

    “这怕啥,规定只能在图书馆借来看不能带出去看,看完了还要还不就行了。”张小川说道。

    “哦!这样啊。”赵媛媛听懂了。

    “嗯!”张小川嗯了一声,不再说话,继续跑步。

    “小川哥哥,朝廷要派水军去吕宋了,你知道吗?”赵媛媛找话题说道。

    “什么时候?”张小川非常诧异。

    “不知道什么时候去,但已经在准备了,我听爹爹说,有人在吕宋发现了一个很大的铜矿,非常容易开采,爹爹对此非常重视,你的军器监制造火炮不是需要很多铜嘛,所以爹爹就准备派很多人去吕宋开采这座铜矿了。”赵媛媛说道。

    “那,那个商人呢?他发现的铜矿,难道就白白被朝廷强占了?”张小川问。

    “当然不是,是那个商人亲自找到朝廷要和朝廷合作的,利润朝廷拿九成,那商人拿一成,不过开采的人员和船队都需要朝廷承担。”赵媛媛说道。

    “很聪明的商人。”听到赵媛媛的话,张小川忍不住赞叹。

    朝廷拿了九成,看起来那商人好似吃亏了,但是换位想想,他只是发现了一座大铜矿,接下来就能和朝廷坐地分钱,而自己后面什么本钱也不用出,多好!

    而且,如果没有朝廷的力量,光靠那商人自己运作铜矿,光是找人开采这一项都是一个老大的难题,而且还不一定有和朝廷合作开采赚得多。

    最重要的是,有朝廷保护,在海外这种天王老子都管不着的地方,才没有人敢觊觎他的产业。

    “还有人发现什么矿吗?比如金矿银矿什么的。”张小川问赵媛媛说道。

    “这个,好像很多人都在那边已经找到了金矿,还招了很多人过去开采,只是没有人说出来而已,都准备闷声发大财呢。”赵媛媛说道。

    确实如图赵媛媛所说,自从第一期的大宋日报报道了吕宋岛有金矿后,很多商人就派人去寻找了,并且收获多多。

    至于为什么没有传开,还是因为找到金矿的人不想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于是就联合起来封锁了消息。

    听到赵媛媛的话,张小川眼睛眯了眯,这可不行啊,他让大宋日报把吕宋金矿的事情报道出来,就要想要用海外财富勾起大宋百姓的欲望,好让他们去海外探索呢。

    “知道有哪些人找到了金矿吗?我准备给大宋日报找一些新闻题材。”张小川继续套赵媛媛小姑娘的话。

    听到张小川的问话,赵媛媛没有丝毫迟疑,马上就把她所知道的说了出来。

    “好像有我一个族叔,有柴家,石家,还有张家,王家,好像他们都在吕宋找到了矿……”

    听到赵媛媛的话,张小川稍微一想,就明白了她说的是谁。

    赵媛媛说的这些家族,柴家,相比就是被宋太祖赵匡胤夺了皇位的家族柴家了。

    那时候赵匡胤并没有赶尽杀绝,反而对柴们非常优待,柴家除了不能掌握兵权之外,想要当官或者是经商,朝廷和皇帝都非常支持,还常常把公主下嫁与柴家。

    至于石家,张家,王家等等,都是被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家族,虽然他们无法掌握兵权,但是在宋朝三百余年历史中,也是享尽了荣华富贵。

    赵匡胤生前,还曾在太庙里立下石碑,新天子即位都要到太庙里去拜碑,并默诵誓词。

    这石碑立在太庙寝殿的夹室中,除了北宋历代皇帝,别人都无从得知。

    新皇帝去拜碑时,也只有一个不识字的内侍跟随。

    直到靖康之变后,宫门打开,人们才得以随意浏览石碑上的内容。

    这石碑上的内容有三条:第一条是保全柴氏子孙,柴氏子孙纵使有罪,也不得加刑,纵犯了谋逆之罪,也只能在狱中赐其自尽,不得拉到市井行刑,也不得连坐。

    第二条:是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之人。

    第三条:是赵氏子孙不得背弃上述誓言,否则即遭天谴。

    由此可见,宋朝能够成为历史上最开明的朝代,不是没有原因的。

    有人说唐朝更加开明,不,那是开放,而不是开明,唐朝属于各个民族大融合最激烈的朝代,他的开放无疑是很大的,但这并不代表开明,最开明的还是宋朝。

    宋朝基本上继承了唐朝的制度,它不仅对内开明,对外也很开放。

    加上宋朝是唯一一个不抑商的朝代,在宋朝立国之初,宋太祖赵框胤就号召人们“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

    这一导向使得大量从土地中解放出来的农民投入到了商业和手工业中,民间经济受到刺激后突飞猛进,创造了大宋空前的财富与繁荣。

    现在,知道海外吕宋岛有金矿后,像柴家,石家这些大宋的顶级大家族,不想着去插一脚才是怪事。

    “对了,爹爹让我问你,朝廷的会子有人在民间大肆仿造,问你有没有什么解决的办法。”赵媛媛突然想到了什么,于是朝张小川问道。

第117章 会子() 
听到会子,张小川感到非常头疼。

    在会子刚发行时,他就给赵眘说了会子的事情,只是当时赵眘一点都没听。

    事实和他说的一样,会子只是短短三年时间,就已经开始贬值。

    会子这个东西,只是一种粗陋的印刷票据,想要仿制的话非常简单。

    于是这就成为了很多不法商人以此赚钱的门路,虽然朝廷严厉打击,但是还是无法制止这种行为,于是这更加导致民间对会子的不信任,从而导致会子开始贬值。

    如果朝廷能够做到会子和铜钱的一比一兑换的话,会子永远也不可能贬值,但是朝廷很显然做不到,一来是因为朝廷滥发会子。

    二来则是造假的人太多,如果朝廷一比一兑换会子,虽然会子不会贬值,但无疑都只能便宜造假的人,等于钱全部让他们偷了去。

    以前,赵眘不听张小川的,现在看到会子开始贬值,感觉自己开始控制不住会子这个东西了,害怕真变成张小川说的那样,让会子贬的一文不值,朝野也出现动荡,动摇大宋的根基。

    所以,现在赵眘又想到了张小川,这还真是把张小川当成了万能的人。

    不过,张小川想了想后,还是告诉赵媛媛道:“如果只是想要解决民间仿造会子的情况,很简单,让他们仿造不出来就行了。”

    “这……怎么让他们仿造不出来?有什么办法?”赵媛媛眨了眨眼睛问道。

    “很简单,用最好的纸,用最好的印刷技术,以及最特别的印墨,这样就能减少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造假率。”

    张小川说道:“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由朝廷对造假的打击力度来决定,比如造假的人一律满门抄斩,我相信很多人都不会敢去造假的。”

    “好的,我会给爹爹说的。”赵媛媛点点头。

    ……………

    早上锻炼完后,赵媛媛去给孩子们上课了,这是她喜欢的事情,父母家人劝都劝不回来的那种。

    张小川则是忙活自己的事情去了。

    吃过早餐后,张小川去了一趟剧院的建设工地。

    隔着老远他就能看到,一个圆形的巨大水泥钢筋建筑物的框架已经建设了大半,相信不要多久就能封顶。

    和负责剧院建设的几个工头讨论了一下建设事宜,张小川发现没有什么问题后,就去了一趟军器监,听听军器监手下官员的汇报。

    “大人,目前火炮我们已经铸造八百六十三门,大部分都是城墙炮,这种炮有五百三十门,都送到了大宋各地用来防守城池,野战炮有一百七十三门,都是用来作为炮兵的训练之用。”

    “另外,舰炮我们也铸造了一百多门,主要是用来改装成那种六七门炮的炮船。”

    负责火炮铸造的官员朝张小川汇报说道。

    “嗯,还不错,继续努力。”张小川勉励说道。

    “大人,恐怕后面的铸造暂时要停止了,因为铸造的炮太多,朝廷已经拿不出多余的铜了。”那官员苦笑朝张小川说道。

    “哦!我知道了。”听到这名手下官员的话,张小川点头。

    这一刻,他终于知道朝廷为什么要插手吕宋岛的铜矿了,因为大宋实在是太缺铜了。

    “火枪制造的怎么样了?”张小川朝负责火枪制造的官员询问。

    “大人,因为一些水力机器开始使用,这个月我们一共制造了三千七百多支燧发枪,加上前面几个月制造的五千三百多支燧发枪,除去损坏的,现在一共还有七千多支完好的燧发枪。”负责火器的官员说道。

    “七千多支啊!暂时足够了,等几天朝廷的火枪兵成军后,你就把火枪交上去吧。”张小川说道。

    随后,张小川又把目光看向了甲坊署官员。

    不用张小川询问,甲坊署官员就说道:“大人,这个月甲坊署用了水力铸压机后,一共制造了五百六十七件钢环锁子甲,一千一百零九件钢片鳞甲……”

    “嗯,还不错。”张小川点头。

    接着他又把目光看向了弩坊署官员。

    “大人,弩坊署这边,这个月到目前为止,一共制造了高锰钢弩一千架,弩箭十万支。”

    “另外,钢片弓三千把,羽箭也有十万支。”弩坊署的官员说道。

    “嗯,都还不错。”张小川点点头,然后朝众人吩咐说道:“你们多去给我盯着富春江两边的水力机械厂房施工,质量一定要达到,不要让人蒙混过关给我建成了豆腐渣工程,知道了吗?”

    “知道了。”几个负责的官员连忙应和。

    巡视完将作监,张小川又准备去一趟临安造船厂,可就在这时,他被几个宫里的太监叫住了。

    “张大人,官家让你进宫一趟。”一个太监朝张小川说道。

    “好吧!”张小川答应。

    对于赵眘时不时召自己入宫的事情,张小川已经习惯了,谁叫自己知道的多呢!

    有时候皇帝赵眘就好像一个好奇宝宝一样,对张小川掌握的知识以及广博的见闻非常有兴趣,所以经常召张小川入宫聊天,没错就是聊天,这也是够无聊的。

    这天,张小川又和赵眘讨论了一个下午。

    第二天早朝后,一道吏部文书下来,朝廷让张小川协同户部整顿会子事宜,而他的其他指责仍旧不变。

    接到文书的张小川真有种想抽自己两巴掌的冲动,自己本来就忙的团团转了,就因为自己嘴贱,现在又要帮户部改造会子的印刷技术,这真是要把自己累死才甘心啊。

    不过没办法,第二天,张小川就去户部报道了。

    “绍兴伯,你可算是来了,昨天接到朝廷的文书,我们可是翘首以待啊!欢迎欢迎。”五十四岁的户部侍郎钱瑞礼呵呵朝张小川说道。

    在钱瑞礼身后,还有一群户部的其他官员。

    钱瑞礼就是南宋朝廷发行纸币会子的主事人,也是现在南宋太子赵愭的岳父。

    张小川和赵愭的关系很好,所以钱瑞礼没少在女儿口中听说过张小川的名字,对张小川还算是亲近。

    “钱大人客气了,您叫我小川就成,我被朝廷委派来这里,一切还是要听钱大人吩咐。”张小川谦虚说道。

    “哈哈,小川你和太子殿下关系好,就叫我钱伯父吧,来来,我给你介绍一下大家。”钱瑞礼哈哈笑着说道,对于张小川的谦虚态度他很满意。

    随即,钱瑞礼把身后的其他官员介绍了一遍,张小川也是和众人一一打招呼。

    “钱伯父,既然朝廷派我来协助会子整顿,那您还是带我去会子印刷的地方看看吧。”

第118章 纸币样式() 
“行,那就让刘郎中带你去看看吧,我就不去了,我这里还有一些事情要忙。”钱瑞礼朝张小川说到。

    “没事,钱伯父你忙吧!”张小川说道。

    与此同时,他不由感叹,中国还真是一个人情社会,在官场可以不称官职称亲戚。

    不过如果是在军队中就肯定不行,就算是儿子和老子的关系,该称将军还得称将军。

    随后,一个叫刘能的户部郎中就带着张小川离开了户部,往户部下面印刷会子的地方而去。

    户部印刷会子的地方,距离工部将作监并不远,两人乘坐马车过去,只需要半个小时就能到达。

    “刘大人,能不能给我说说,这会子都是如何印刷出来的。”前往目的地的途中,张小川朝户部刘郎中询问道。

    听到张小川的询问,那刘郎中想了想说道:“我们户部印刷会子,主要是用雕版着色印刷法,就是在一块雕版涂上几种颜色然后再印刷。”

    刘郎中顿了一下说道:“这也算是一种比较有难度的印刷方法,原本以为万无一失,没想到民间还是有人能够仿造,这两年光是民间仿造的会子就超过了数百万贯,如果再这么下去,朝廷财政就要吃不消了,所以朝廷才会想着整顿会子。”

    “……”听了刘郎中的话,张小川无语,这也叫有难度?要是换成自己仿制,分分钟就能弄出来,而且还能大规模生产,保证比朝廷印的还好,印刷的产量还多。

    “能说说会子这几年的发行情况吗?”张小川又问。

    “这几年,随着会子的发行……”

    随后,刘郎中又给张小川介绍了一下会子的发行情况,让张小川对会子的发行情况有了一些了解。

    两人说话中,马车很快就来到了会子印刷的作坊。

    这是一个在凤凰山脚连绵一大群的建筑群,光是这个作坊,就有一千多工人参与会子的印刷,而且四周还驻扎有军队防守,一般人连靠近都不能。

    和刘郎中看了一番会子印刷的流程,张小川心中就有了数。

    回到户部,张小川再次见到了户部侍郎钱瑞礼老头。

    “小川,怎么样,对于会子印刷,你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