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敌三国志系统-第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卫觊点点头,叹了口气,说道:“仲道竟然率领五千人马,攻击赵迁回师的军队,被赵迁击破,听从蔡邕的建议,以董卓乱党的罪名,斩杀了!”
“什么?蔡邕的建议?那蔡邕不是很欣赏咱们二爷吗?”
卫觊摇了摇头,他也不知道蔡邕为何进言,要杀了自己的弟弟,他们每次去洛阳,可都是带着礼物拜会,而且蔡邕还有意招弟弟为婿。
“咱们二爷从哪里来的兵马?而且怎么会在河内伏击赵迁呢?”有人提出疑问。
卫觊答道:“前些日子,仲道接到了河内太守王匡的一封密信,接着便骑快马离开,估计与此事有关。”
“王匡此时正在洛阳,不如前去质问。”另一人说道。
卫觊又是长叹一声,说道:“赵迁此次斩杀仲道是以讨董联盟的名义,奉袁绍之命,那王匡在洛阳,袁绍也在洛阳啊!”
“那怎么办?二爷就这么白白死了?”有人不服气道。
“依在下之间,不如投靠董卓,依董卓的兵马,为二爷报仇!”
“不可,董卓挟持天子,为天下共敌,怎能投他?”有人提出反对意见。
“可如今形势,能够在力量上胜过赵迁的,也只有董卓了。”那人还据理力争。
卫觊眉头一皱,喝道:“够了!都别吵了。”
“家主可有对策?”
卫觊摇了摇头,说道:“董卓那边就不要想了,全盛时期,尚且被赵迁赶出了洛阳,现在能自保就不错了。”
“那?”
“如今首要做的,就是保全吾等。”卫觊说道,“信中赵迁警告了,若是果与董贼勾结,必灭吾族。”
“哼,这赵迁也太嚣张了,不过是趁黄巾之乱,崛起的军阀,怎敢如此蔑视吾河东卫家!”
卫觊抬手示意,道:“行了,如今赵迁正在强势,兵强马壮,实在不宜冲突。”
在座的各位听家主如此说了,也只能忍气吞声,卫觊随后又说道:“等赵迁回到晋阳之后,准备厚礼,吾亲去见他。”
“家主怎能亲临险境?此时吾等代为之。”有人阻止道。
卫觊摇了摇头,说道:“此事吾意已决,请勿复言,汝等去调查一下王匡,此事他脱不了干系,吾定不善罢甘休。”
“是!”
众人散去,留下卫觊一人,坐在那里,看了看手中的信,两行眼泪流出。
几乎于此同时,袁绍也收到了赵迁的来信,看过之后,急急忙忙把王匡招了过来。
“公节,卫仲道被赵迁杀了,你那五千精兵也是全军覆没。”袁绍将信递给王匡说道。
王匡大惊,连忙将信取来,看了一遍,说道:“好在赵迁以为卫仲道是董卓的同党,没有怀疑吾等。”
袁绍冷哼一声,说道:“汝以为赵迁会不知?汝以为卫仲道死前不会将汝供出?”
“那为何赵迁心中却说,卫仲道诬陷吾呢?”王匡不解道。
袁绍瞪了王匡一眼,心道,自己当时怎么就同意了这个笨蛋的计策呢,害的自己如今惹了许多麻烦。
王匡见袁绍没有回答,催促问道:“盟主,到底是为何啊?请告吾知。”
袁绍很不耐烦,自以为是的说道:“那还不是因为,看在本盟主的面子上,为了顾全联盟的大局?”
王匡点点头,信以为真,喃喃道:“这就好,这就好。”
“好什么?”袁绍不悦道,“汝之河内,可是与晋阳颇近,那赵迁以后说不定,就找个理由,出兵攻汝,好自为之吧。”
王匡大惊,想到赵迁手下的精兵猛将,他就不寒而栗,赶紧说道:“盟主大人,您可不能不管吾,吾出此计,全为盟主之尊也。”
袁绍眉头一皱,说道:“汝自与赵迁有隙,与本盟主何干?不过,念在同盟之谊,本盟主给汝指一条活路。”
王匡听后大喜,赶紧问道:“有何妙策,请盟主快快告吾,吾感激不尽。”
袁绍冷哼一声,说道:“赵迁信中已经言明,为破卫仲道和汝之五千精兵,耗费了不少的人马钱粮,要联盟补偿,汝正好趁此机会,送些粮草给他,以消其愤,定保无忧。”
王匡眉头一皱,犹豫道:“然,吾何处寻那许多的粮草给赵迁啊?”
袁绍冷哼一声,说道:“汝无须问本盟主,自想办法,若不然,便做好迎战赵迁大军的准备吧。”
王匡长叹一声,简直是后悔死了,这次不仅没能教训了赵迁,还折了五千精兵,现在又要搭进许多的粮草,而且袁绍这里还不待见自己,当真是全盘皆输。
第一百四十四章 此乃天意()
赵迁率领大军,一路奔波,从山阳出河内,进并州,由上党郡壶关口,终于回到了晋阳城中。
首先,就是对于众多百姓的安顿。
这其实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相对于后世,人口密集,这个年代的并州晋阳城附近,还可以算是地广人稀。
不过,地大部分还是荒地而已,所以,赵迁在晋阳城周边,建立卫城,安顿百姓。
所幸,之前从于扶罗那里敲诈了不少的牛羊,赵迁将其分发给新至百姓,立下字据,只要以后偿还一定的粮食,这牛羊便是他们的私产。
一开始,那些百姓还不相信自己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土地,不过时间久了,便接受了这个事实,不禁积极性大为提高,悉心照料着自己的财产。
至于百官,赵迁还算是不错,基本上都给他们建造了单门独户,整个晋阳城,一下子人就多了起来。
而且,赵迁还派人将远在易县的荀彧接了过来,只留邹靖一人驻守河间。
转眼间便到了深秋季节,几个月来,并无战事,晋阳上下忙于收获,一车车粮草存入府库,赵迁很是高兴。
晋阳城,刺史府旁边,在不久前建起了一处宅院,里面住着的,正是弘农王刘辩。
现在刘辩已经完全康复,经过了百毒丹的治疗,不仅解去了身上之毒,恐怕以后一般的毒药都对刘辩构不成威胁了。
此时的王府之中,赵迁与刘辩相对,跪坐在席上,饮酒畅谈。
刘辩虽是帝王之后,但是从小寄居在道士人家,回宫之后,又遭董卓之祸,所以性格有些暗弱。
“不知大王是否适应着晋阳城的生活呢?”赵迁问道。
刘辩赶紧说道:“此地物阜民丰,民风爽朗,又有刺史大人安排的仆役婢女,本王甚是清闲。”
赵迁微微一笑,说道:“大王对于董卓,有何看法?”
听闻此语,刘辩立即脸色红胀,显然气由心生,憋了好一会儿才说道:“董卓老贼,欺天子、篡君威,更…更是欺侮母后,本王恨不得生啖其肉!”
赵迁看着刘辩愤怒的样子,只是微微一笑,又问道:“那大王又是如何看到少帝的呢?那帝位本来应该是你的啊。”
“啊?”刘辩吃了一惊,“不不不,刺史大人此言差矣,吾皇弟聪明好学,该当大位,只可惜落入董贼手中,往大人救出吾皇弟啊!”
弘农王顺势一拜,在起身的时候,眼中甚至含有一丝泪花。
赵迁长叹一声,道:“董卓退入长安,有崤函之险,恐一时难以攻破。”
“那可如何是好,吾皇弟危矣。”弘农王泣道,以袖拭泪。
赵迁将手中酒樽放在案上,脸色严肃的说道:“如今天下方乱,天子西陷,诸侯无首,大王为先帝嫡子,当挺身而出,重兴汉室!”
刘辩一愣,难为情的说道:“本王才智有限,武艺不足,恐难当此任啊!”
赵迁微微一笑,说道:“只要大王振臂一呼,定有贤臣良将前来辅佐,到时候,诛灭董贼,抚平天下,皆大王之功!”
刘辩被赵迁说的,有些神思向往,喃喃道:“刺史大人请教吾,吾该如何做。”
“为今之计,大王必先登大典,正其位,号令天下诸侯,以为王师,征讨不臣,以安天下。”赵迁正色道。
哐当!
刘辩听后,吓得直接将手里的酒樽掉在地上,里面的酒水洒出,湿了衣襟,不过他却仿佛未察觉一般。
“这非叛逆?”刘辩有些语无伦次。
赵迁冷哼一声,道:“何为叛逆?董贼者,是为叛逆!西掠天子,国无君主,诸侯失统,大王正位登基,正为翦灭这些乱臣贼子!”
刘辩嘴唇有些发颤,道:“然吾登位,名不正、言不顺,恐天下不服。”
赵迁哈哈一笑,道:“大王放心,只要大王同意践祚,必定名正言顺!”
“果真?”刘辩还是有些不相信。
赵迁点点头,说道:“大王本就是先帝嫡子,自古立长不立幼,此先贤之道。况且,大王还有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刘辩一愣,摇头道,“那宝物在董卓杀宦官之时,便已丢失,本王无有啊。”
赵迁又是哈哈一笑,说道:“此所以天认大王为正统也,在洛阳之时,救得大王之后,此玉玺便已重现,此天命归君。”
刘辩眼睛一亮,想了半天,说道:“若果真如此,本王愿当此大任,杀灭董贼,为吾先帝、母后报仇!”
赵迁点点头,道:“望大王不忘初心,则天下诸侯必将影从,到时候,董卓可一举而灭!”
刘辩大喜,忙说道:“若果如此,刺史大人当为功勋。”
“本刺史谋计天下万民,何虑自身荣辱。”赵迁大气凛然的说道。
随后,两人继续推杯换盏,刘辩显然心情好了许多,连喝几樽,醉倒在案。
赵迁出了王府,回到刺史府,召集自己的文臣、武将,打算共同商议此事。
议事堂中,赵迁居中而坐,文臣当中,田丰资格最老,坐在上席,其余荀彧、荀攸、杨俊等依次坐定。
武将之中,以张飞、赵云为首,荆飞、太史慈、赵风、苏桓,并徐荣等降将。
“列位先生、各位将军,吾欲立先帝嫡子、弘农王为帝,继承大统,引领天下,诛灭不臣,诸位以为如何?”赵迁开门见山直接说道。
一时间,议事堂中安静如夜,张飞看了看众人,有些不自在,大嗓门说道:“俺老张没意见,那董卓能立皇帝,俺大哥也能!”
张飞这话一说完,赵迁就看到荀彧眉头一皱,荀攸脸色也是不太好,田丰则是瞪了张飞一眼。
“二哥,不得乱语,大哥此举乃是为扶保汉室,董卓怎能与大哥相提并论?”赵云连忙说道。
张飞也自知失言,嘿嘿的笑了笑,讪讪的退了回去。
荀彧深深地吸了口气,说道:“主公,令立新君,乃是国家大事,不可擅动,动则国乱啊。”
赵迁点点头,说道:“文若之言甚是,然立弘农王为帝,此乃天意,不可不察。”
?
第一百四十五章 弘农践祚()
荀彧一愣,有些没弄明白,问道:“敢问主公,何为天意?”
赵迁微微一笑,转头对荀攸说道:“公达,那传国玉玺可曾带来?”
“吾不曾离身半步,主公请看。”荀攸赶紧站起来说道,顺便将那盛有传国玉玺的木椟拿出来。
赵迁没有接,而是对荀彧说道:“文若可曾验过此玉玺的真伪?”
荀攸是荀彧的侄子,传国玉玺一直在荀攸那里保管,荀彧一到晋阳,便与荀攸相见,荀攸自然早已将传国玉玺给荀彧看过。
荀彧点点头,说道:“吾已验过,确是真品,正是自秦传下的那枚玉玺。”
赵迁微微一笑,说道:“此传国玉玺在董贼乱朝之时,便已遗失,纵使董卓翻遍宫禁,也未曾找到。文若以为此是何意?”
“恕在下愚钝,不解其意。”荀彧淡淡的说道。
赵迁也知道荀彧是故意这么说的,他也不喜欢在这些牛逼的谋士面前,耍心机,毕竟自己这点手段,是瞒不过他们的。
不过,有些场面话还是要说的。
比如,一些贪官,大家都知道他贪,他自己也知道别人知道他贪,甚至上级也知道他贪,不过只要不捅破,大家都相安无事。
赵迁清了清嗓音,说道:“这便是天意!自秦以来,历代帝王无不有传国玉玺为证,而董卓所立少帝却无此玺,此天意不在彼。”
荀彧点了点头,道:“那为何弘农王便是天命所归之人呢?”
赵迁心中一松,这荀彧的口风明显就不反对立刘辩为帝,这就好办多了。
“弘农王刘辩,本是先帝嫡子,该是继位大统,只是遭遇董贼祸乱,失去尊位,是为天下不幸。”赵迁说道。
田丰赶紧附和道:“主公所言甚是,自古废长立幼,乃取乱之道,董贼所立少帝,正应乱世。”
“不错,况且救下弘农王之时,此传国玉玺重新现世,难道不是天命所归的征兆吗?”赵迁说道。
赵迁都快被自己的演技折服了,这明显就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什么天命,明明是扯淡玩意。
不过,这个时代的人,还就信这些扯淡玩意,纵使是荀彧、荀攸这样的大谋士也不例外。
赵迁见荀彧微微的点了点头,知道他在心中已经认同了自己的看法。
“公达可否还记得当时弘农王中毒的情形?”赵迁问道。
荀攸点点头,说道:“当时,弘农王面呈绛色,奄奄一息,若非有主公神药,恐怕必薨。”
“主公还有如此神药?”荀彧问道。
赵迁哈哈一笑,摸了摸手指上的系统戒指,心道,当然有神药了,这系统还指不定能够再弄些什么神器呢。
不过,赵迁却摇头道:“难道诸位以为弘农王所中之毒乃是人力可以救治的?”
“不错,当时发现弘农王之时,已是命悬一丝,恐怕果真是命不该绝。”荀攸说道。
“弘农王必是真命天子之躯,各位对本刺史的提议,还有何异议吗?”赵迁猛然站起身来,朗声问道。
“谨遵主公号令!”
以张飞、赵云为首的武将各个回应,基本上没有什么不同意见。
田丰也站起身来,说道:“主公昌大义,扶保汉室,老夫愿与主公共谋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