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铁血少帅-第2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英国甚至调集了印度那群懒鬼过来,而法国也召集了东南亚土着、非洲土着,但是一上战场,人家全跑了,管你三七二十一,这就很尴尬了。
所以,当北洋提出来‘华工’这个选择的时候,他们举双手欢迎,事实上,他们原本就提过,法国公使康悌早年提出要招募华工到法做工的时候,被当时的北洋政府拒绝了。
北洋当时还是袁大头在位,为了不放弃掉英法的许诺,他的幕僚也就是秘书长梁世诒提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明守中立,暗示参加,以工代兵”。
好咧!反正招人不要钱,中华民国遍地是吃不饱饭的百姓,于是他就答应了,但是英法不是傻子,他们要求身体素质过硬的青壮年男子才能成为华工。
北洋政府想了想,那三只脚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人还不好早呀!索性就挑了挑,还真就得到了大批百姓的响应,当时,正好是处在荒年,山东、河南到处是灾民,一听说,好,这里能吃饱饭还能给钱,于是纷纷愿意。
他们才不管那些大道理呢!什么扬我国威,那都是狗屁,谁他妈不是奔着吃饱饭来得呀!
结果就很简单的招了数万人上船,运送到欧洲当工人,英法当然是非常开心了。
虽然他们表面说,呦呦呦!我给你的人怎么着怎么的好待遇,全都从事一些工厂工作,绝不送上前线。
可事实上呢!大部分在欧洲的华工都被分配到最危险的一线工作当中去,什么铁路、公路、船坞、兵工厂、军火库、草料厂,全都是跟军事相关,敌国间谍天天来搞事,炸你没商量。
更过分的还有呢!华工取代了原本的印度、越南工人,他们成为了战争前线的专门人士,危险程度仅次于士兵,挖战壕、修筑工事、野战救护、战地通信、掘埋尸体、装卸给养都是属于他们的。
几乎所有跟战争有关的事情,都有他们的身影,狗日的英法,他们招募华工的最大原因就是为前线提供战略物资,因为没人愿意送东西上前线。
北洋根本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他们在干一些缺德事,足够让自己断子绝孙的缺德事。
要知道华工在欧洲,语言不通,水土不服,风俗各异,试问怎么能好好的生活下去,更重要的是,整个欧洲对黄种人都有一种歧视,最鲜明的例子就是在英国的华工一旦与英国佬发生矛盾,结果就是大批的华工被枪毙。
但是中华民族历来就不怕苦难,大部分华工在危险里过活,于是他们磨练出了一手绝活,开枪什么的不在话下,甚至比法国正规军还要厉害。
这就是冯庸的用意,在欧洲华工至少十二万人,全都是青壮年男子,且大多是经历过战火洗礼的,只要拿上枪,那就是妥妥的百战强兵,战斗力比起德军来,或许查了一些,但是相比英法老爷兵,强了不知道多少倍。
徐世昌被他们搞得有点懵逼了,毕竟他不是正儿八经的武夫,哪里知道这其中的奥妙,军人一听见冯庸的话,那肯定是想到军队上去,但是政客一听,肯定不会想到军队上去。
“唉!我说,你们都在打什么哑谜呢!赶紧说出来,都急死我了。”
段祺瑞、冯国璋不禁哈哈大笑,难得看见徐世昌这个‘诸葛亮’露出这种表情。
冯庸也不想再藏着掖着了,干脆就直接说道:“我们在欧洲有一只百战强军,比起我的南方军来都不弱,这就是优势,是我们最好的资本。”
什么?军队,在哪呢?徐世昌更加懵逼了,我怎么不知道,随即想了想,他似乎明白了,然后从嘴里吐出来一个词,“华工?”
“没错!我们一共派了二十万人前往欧洲,除了在非洲、巴尔干半岛的,我们送往英法的华工一共是十四万人,我派人仔细调查过来,现在在法国前线的华工还有十二万人。
你们无法想象,他们天天在战争第一线,做那些根本不是人做得工作,搬运军火是最普通的工作。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同胞磨练了一身本事,只要装备上武器,那就是一只军队,绝对能够碾压英法老爷兵。”
段祺瑞问道:“你的意思是我们要军火武装华工?”
冯庸点了点头,随即又摇了摇头,好家伙!那叫给三人看得一阵懵,到底什么意思?
“哎呀!冯小子,你的本事我服,可就这点,说话总是吊人胃口,颇不爽利,跟娘们似的。”
冯庸被冯国璋这话一说,那叫一个苦笑不得,于是说道:“英美法肯定不会坐视德国再拥有庞大的军队,上一次或者说这次的经历是它们一辈子都不会再想拥有的。
所以,德国数百万军队遗留下来的武器,还有那些已生产但未装备的武器都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德国政府或许会把这些东西当做战争赔款,当然对于英法美来说,这些武器他们看不上,毕竟各国都有自己的武器标准,并且形成了风格,顶多就是弄一些给军火公司,看能不能卖出价钱。
但绝大多数肯定是堆在德国,交由德国自己处理,按照英法的尿性,肯定会看着德国人销毁武器,到时候,这些东西都成了废物,岂不可惜!”
。
第四百七十六章 火中取栗()
事实上,一战结束之后,德国就连重机枪都不能留下,国内的大部分武器都自主销毁了,飞机都被砍成一个个碎木块,成了一堆破铜烂铁。
这也是为什么德国人对英法恨之入骨的原因,要知道数百万人的武器至少价值上亿美元,买家根本不缺,不管是远东的中华民国还是日本,又或者是暹罗,都急需大量优质武器装备。
把武器装备就算卖出去,也能够让德国内部生存环境变得美好一些,而不至于通货膨胀到国民饭都吃不饱。
说到这,冯庸甚至加重了语气:“假如我们在欧洲没有力量的话,那么这些东西就算英法美答应给我们一些,但到手的肯定不是什么好货色。
因为这白种人的尿性,世界着名,情愿看这东西变成废物,丢掉都不愿意给我们,或许德国会愿意,但在英法的压力下,它们怎么可能顶风交好我们?
但是天时在我,该有不该有的条件通通有了,那不如就地武装十二万士兵,组成一个军团,先于他们占据那些武器。
或许十二万人在欧洲成千上万的士兵堆里看起来微乎其微,但是英法绝不会为了这个莫名其妙的理由,和我们开战的,要知道他们的印度、缅甸、印度支那都在我嘴边,求着我还来不及。
我已经和白俄那边打好了招呼,武器装备经由西伯利亚大铁路直接运到蒙古,当然这其中的辛苦费少不了。
不过这些都无所谓,至少我们得到了这批武器,能够瞬间解决军队装备问题,要知道南方兵工厂虽然马不停蹄生产武器,但是仅仅够满足扩军步伐,而北洋五十万军队以及那些地方部队都需要上百万武器。”
徐世昌三人这才明白骆驼什么胃口了,当他们还在琢磨怎么武装十二万人的时候,人家就已经准备好了全部吞下。
至于德国会不会把武器装备交给中华民国,这就不是他们需要考虑的问题,因为冯庸肯定提前打好了招呼。
冯国璋叹了一口气,然后说道:“这批民工就交给我处理吧!让子玉过去统率,我们对不起他们,但绝不能让他们再一次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务必要把这十几万人一个不剩,全部带回来。”
这时候,所有人都默然无语,徐世昌、段祺瑞一方面为北洋曾经的举动懊恼,另一方面又担心冯国璋这个提议会引起冯庸的反对。
冯庸当然不会那么小气,要知道他可不担心直系会试图利用这只部队搞事,不管是联系还是组建部队,都由南方一手处理的,吴佩孚顶多就是过去指挥一下防御。
“那就交给您了,我希望这次,中华民国的军人能够展现出自己的铁血风范,不管如何,总之不能被欺负了。”
以前没人管这事,再说中华民国也没统一,不够强,这也就算了,毕竟弱国没人权,但是既然现在有人管了,做为战胜国百姓的援欧华工再肆意被他国欺凌,岂不是贻笑大方?
“这日本方面?”徐世昌见欧洲事情解决了,又提出了刚刚那一个疑问。
“日本人肯定不会将地盘就这么乖乖的让出来,那就打吧!在协约国召开会议的前段时间,我们出兵,以奉系三十万陆军为主力,进攻朝鲜,至于旅顺、大连则交给我的海军陆战队。
山东全境包括青岛在内,我需要北洋军控制住局面,不管日本人来多少人,那就一个字,打,给我们的代表团一张无与伦比的王牌。”冯庸狠狠的砸了一下桌子,然后说道。
段祺瑞不假思索的保证道:“北洋五十万陆军全部准备好了,我的参战军三个师做先锋,就算用命填,也要将青岛拿下。”
总不能全看别人表演吧!北洋军作为现在明面上的中华民国陆军,要是连地方军都比不过,那怎么好意思!
徐世昌、冯国璋当然没意见,段祺瑞所说的就是他们所想的,如果北洋不展露自己的力量,那未来的中华民国统一政府如何能有他们一袭落脚之地?
于是这堂双方会谈就这样愉快的结束了,为后面的巴黎和会奠定了基调,也为中华民族的重新崛起做铺垫。
次日,全国政治协商会议正式开启,以北洋为首的全国军阀一致通过和平决议,以冯德麟为首的南方政府正式宣告入主中枢。
同时宣布北方所属各省省长暂时不变,等待随后的正式安排,至于地方部队包括北洋军、奉军、晋军、南方军一致整编为中华民国陆军,以冯庸任三军总司令,蒋百里任陆军司令,张孝淮任总参谋长。
冯德麟担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兼军事委员会主席,原南方政务委员会改弦易张,变成了中华民国政务院,周世辅为总理,阎锡山、王士珍为副总理,段祺瑞、冯国璋正式挂职中华民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同时任命财政部长王家俭、副部长王克敏,交通部长徐名世、副部长曹汝霖,教育部长王述增、副部长傅增湘,商务部长欧阳钧、田文烈,卫生部长汪声铃、副部长孙中山,建设部长李厚恩、副部长詹天佑,警察部长臧致平、副部长段芝贵,外交部长陆征祥、副部长王寿昌;中华民国最高人民法院长叶尔衡、副院长朱深,中华民国最高人民检察院院长刘豫瑶、副院长江庸。
程越任海军司令、陈绍宽任海军副司令;李藻麟任空军司令、许颂任空军副司令;张作霖任中华民国陆军东北军区司令员,吴佩孚任中华民国陆军欧洲参战军司令员,谢持任西北军区司令员,唐继尧任中华民国西南军区司令员,徐树铮任蒙古军区司令员。
短短一天,相继通过全国十五项正式决议,不管是军事还是政治的。
最重要的是其中一项军队建设决议,上面清楚的表明了中华民国陆军正规军保持在三百万,同时建立三军预备役,各省武警部队缩减到一万人,裁撤下来的武警会迅速充斥到陆军当中去,填补余下一百万的空缺。
第四百七十七章 各国纷纭()
1918年十一月十五日,宣布中华民国新篇章的正式打开,冯家成为了中华民国的主宰。
同日,中华民国外交部发表通电,宣布这一消息,苏俄、白俄、德国在第一时间发来贺电,随后英法美意葡西荷秘智等国从懵逼状态中醒转过来,也表达了祝贺意愿。
日本是最痛苦的,怎么一睁眼,天就变了,莫名其妙中华民国又成了一个整体,这让他们的大东亚政策如何实施?
不过此时此刻,他们还在为国家统一而奋斗,日本国内现在三足鼎立,死活不相让,就连天皇政府都没有办法。
这个消息传遍了世界,同一时间也让世界各国不禁动容,相机做出了自己认为最合适的动作。
美国华盛顿,总统威尔逊召集了国务卿大臣,就最新一封电报进行讨论。
“总统阁下!新上任的中华民国政府是一个强势的政府,自南华时期,它们的实力就不逊色于日本,所以才能轻而易举拿下台湾。
尤其是他们的掌权者,冯德麟只是明面上的总统,而中华民国实际权力掌握在少帅冯庸手里。
英国人的缅甸以及法国人的印度支那这半年的风波,后面都出现了那个南华少帅的影子,可见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国务卿兰辛面色凝重的说道。
威尔逊似乎明白了,随即问道:“中华民国现在的国策是否摸清楚了,少帅冯庸对我国观感如何?”
“总统阁下,据我们的资料显示,这个少帅冯庸是一个利益主义者,并没有表现出与哪个国家有更深的交往,如果有的话,那就是德国了,因为在南华时期,他们的军队使用的就是德国武器。”
“那就向中华民国示好,我国一项主张交好它们,根据这个少帅的以往作风,绝不会允许各国在他的地盘上存在租界以及驻军,把我国的驻军全部撤回,同时知会驻华公使,向中华民国提供一笔五千万美元的无息贷款。”
“是!”
威尔逊并不在乎这点钱,相比之下,它更愿意用这点微不足道的利益换来中华民国的友谊,要知道美国现在经济实力超过了英国,但是军事实力还差了不少。
所以,在太平洋这片海域上,美国海军有三个对手,一是日本,二是英国,三是法国。
交好毫无海军基础的中华民国,利用他们强大的陆军牵制英法日,为美国打头阵,这无疑是一个好想法。
英国方面,首相劳尔。乔治正忙着收拾德国呢!毕竟这番大战损伤过多,需要得到一点安慰,但是远东传来的消息打破了他的平静。
他看着桌面上的三封电报发呆,一份是中华民国的外交照会,剩下两封分别是驻华公使朱尔典以及印度总督发来的。
久思之下,劳尔乔治做出了一个决定,“电告朱尔典,远东事宜由他全权处置,如有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