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弄臣-第1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景文说道。
景文的想法其实很简单,他并不是想要在战场上打仗的。领兵打仗,听起来非常有意思,可是景文这种宅男,宅心依旧,当然不想到处风里来雨里去的。他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自然不想去到处打仗。如果不是为了能够照顾到自己封邑里面的这些归国百姓,他也不会想着竞争这个雪耻军统帅的职位。现在既然打败了张士贵,那这个雪耻军统帅多半就是自己的了。接下来,真正的军务还是交给其他人,自己只要做好重要的事情就行了。至于跟着李靖学习兵法,这个显然不是景文想要的生活。
“既然你不愿意,那我也不勉强了。强扭的瓜不甜,我也没有必要做这个恶人。”李靖说道。
大家看向景文的目光都像是看向了白痴一样,有这么好的一个机会,居然放弃了。如果是自己,那恐怕巴不得李靖收自己为徒弟,这样身份都可以高一层了。而沾染了李靖这个大唐军神的身份,那以后大唐军队都能够高看你一眼了。
“这次军演,谁都不能够透露出去,大家回去各自训练好自己属下的军队,把这套战术演练好了。以后,恐怕我们都要用得上!”李世民说道。
大家听到了这个,连忙答应。因为大家都知道这套战术的目标是谁,除了突厥人还有谁呢?而这套战术明显是克制突厥人的轻骑兵,因为突厥人没有重甲骑兵,所以肯定要吃亏的。有了这套战术,那绝大多数对等的人数之下的战斗问题都不大了。最重要的就是可以以步兵克制骑兵,这个可是中原最需要的战术。中原再怎么购置马匹,也比不上突厥人,所以说步兵克制骑兵的战术是非常需要的,也是非常实用的。所以,大家都不能够传出去。如果让突厥人知道了,那恐怕问题就大条了,让别人破解之后麻烦非常的大。所以,能够保密还是要保密的。
现场很多人都把目光关注到了景文身上,因为这次他打败了张士贵。虽然这里面有多重原因,可是从这些战术的发明来看,说明景文的军事水平还是非常不错的。至于张士贵,他已经被大家无视了。张士贵在这次军演里面,犯错太多了,已经不是一个将领应该具备的能力。至于张士贵以后的前途,大家都只能够说呵呵了。
“皇上,如果按照之前的约定,如果景文能够有领兵打仗的能力,那就让景文担任这个雪耻军的主帅。你看……”房玄龄问道。
结果李世民听了之后,不由得瞪了房玄龄一眼,这个家伙居然哪壶不开提哪壶。
第252章 260、第一个节度使()
房玄龄提起了当初的约定,也就是如果景文能够有指挥打仗的能力,那李世民应该让景文当这个雪耻军的主帅。现在景文打败了张士贵,那不就是说明了景文有指挥打仗的能力吗?那李世民不就是要任命景文为这个雪耻军的主帅吗?可是李世民其实并不想任命景文为这个主帅,因为这里面问题太多了。如果任命景文当这个主帅,那恐怕后果会非常严重。
景文之前只是一个六品小官,地位对于满堂的官员来说非常低。至于和那些名将相比,那更是无法相比。这个雪耻军按照规划,可是一个卫的规模,四万人左右。一个卫的大将军,至少是三品官员。如果任命了景文为这个大将军,那恐怕接下不是让人连升很多个级别了吗?这样那些官员会不会浮躁?因为如果有人能够连升几级,那很多官员恐怕都会想着溜须拍马,而不是想着做实事了。一旦上下形成了溜须拍马升官,那恐怕朝堂风气就会变坏了。这个可是李世民最难做的。可是房玄龄居然说出了这个问题,这个不是在哪壶不开提哪壶吗?
而房玄龄走到了李世民面前,小声说:“皇上,现在景文深得平虏县的百姓的心,恐怕别人都无法能够指挥他们了。所以,现在恐怕只有景文能够胜任。何况之前张士贵的行为,让他们非常伤心,所以恐怕他们都不会支持我大唐其他的将领去担任他们的头了。所以,我们必须要把景文这块牌子竖立起来。”
“那你有什么办法?有什么办法,让他们不会有太过严重的后果?”李世民问道。
房玄龄接着在李世民的耳朵旁边说了一些话,李世民马上闪过了精光,露出了笑容。
“景文听令!”李世民喊道。
“臣在!”景文马上恭敬的说道。
“朕任命你为雪耻军节度使,节制调度雪耻军四万军队。至于圣旨,等下回去再补”李世民说道。
景文听到了“节度使”这三个字,心里面就一阵哆嗦。别人也许不知道节度使这三个字意味着什么,景文可是深刻知道节度使代表了大唐的灭亡。唐朝末年,不就是一大群节度使割据四方,成了一个个军阀吗?而景文听到了李世民任命自己为节度使,顿时一阵哆嗦。因为节度使在景文心里面,意味着是一个个军阀,可是皇帝居然册封自己为节度使,这个是不是在骂自己是一个军阀吗?现在可是唐朝初年,当军阀不是在找死吗?李世民可不是什么庸才,景文哪里敢当军阀啊!
“皇上,臣不敢领命啊!”景文马上哀求道。
李世民马上问道:“你为什么不敢领命?这个可是朕的任命,你难道还不接受吗?”
“皇上,臣不敢当这个节度使,请皇上还是另请高明吧?”景文说道。
“这个节度使怎么了?有问题吗?”李世民问道。
“这个……”
景文都不知道应该怎么解释,总不能够解释说什么节度使就是一个个的军阀吧?
“景文,节度使就是朝廷授予旌节,让你可以有权利统领士兵。而节度使里面既然有一个‘使’字,那就是代表了一个临时的职位。节度使是一个临时的职位,你只是临时担任这个雪耻军的统帅而已。如果你不合格,那朝廷随时会撤销你的职位的。这个节度使也没有什么,你怎么哭丧着个脸啊?”房玄龄也有些疑惑的问道。
这个节度使的名称,是房玄龄想出来的,可是他没有想到景文居然如此的敏感,这个令他有些稀奇。
而景文听了房玄龄的解释,这才想起唐朝有很多“使”,比如说转运使,还有很多观察使。这些带有“使”字的官职,绝大多数都是皇帝临时任命的官职,并不是常设官职。而这个节度使明显也是一个临时官职,是一个可以随时撤销的官职。可是景文也在嘀咕,这个节度使后来怎么发展成为军阀的代名词了?这个景文不太清楚,可是景文也没有兴趣了解清楚。
“原来只是巧合而已!我还以为李世民对我产生了猜忌,原来是巧合。节度使原先并不是军阀的代名词,皇帝李世民恐怕也没有想到,节度使以后会成为军阀的代名词啊!”景文松了口气的想到。
而景文也一时没有想明白,其实李世民设立这个职位,其实只不过是为了随时可以拿掉景文的位置而做出来的决定。因为李世民并不像要人命景文为这个雪耻军的统帅,可是如果正式人命景文为大将军,那可是三品官职,可是正式的职务了。正式的职务可不是那么容易拿掉的,而且影响也不好。而临时设立一个临时的“差遣”,那问题就不大。因为这个只是临时的,皇帝随时可以撤销,这个就相当于是皇帝任命某个人做某件事而已,并不是真正的官职,所以也不会造成太坏的影响。
“好了,景文,你还不多谢皇上信任?”房玄龄说道。
“多谢皇上信任,我一定兢兢业业,好好带领雪耻军。”景文说道。
那些将领看到了景文的样子,都暗暗摇头。因为大家明显都知道了李世民的想法,故意把这个雪耻军当做了一个临时组建的军队,并没有打算常设。雪耻军就连一把手都是临时的职务,那皇帝的用心当然是非常明显的。景文并不能够真正的获得皇帝的信任,因为景文毕竟是一个弄臣而已。这个倒不是皇帝担心景文会造反,而是对景文能力的不信任,不信任他能够管理好一个军队。景文一旦出了什么问题,那恐怕皇帝就会派出另一个人来接替他的位置了。这个就是所谓人类的第一印象的重要性,景文给里李世民的第一印象,那就是一个厨师,接着也就是一个弄臣。这种人怎么看都和领兵打仗的将军有很大的距离啊!所以,李世民并不信任景文的领兵能力。
第253章 261、监军阎立德()
景文带着两千多人回到了平虏县,告诉了大家好消息。结果,整个平虏县都沸腾了,显然都在高兴景文能够获得这个主帅的位置。而那些被选入雪耻军的士兵,都放心了很多,因为景文是他们在大唐唯一能够信任的人之一。至于皇帝,那个距离太远了,反而让他们有些距离感。而景文能够在他们身边,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人,所以他们希望景文能够来担任他们的指挥官。现在他们得偿所愿了,所以自然也就松了一口气。而他们才不会管这个节度使只不过是临时的官职,他们只要知道景文当了他们的头,那就行了。
“圣旨到!”一个宦官来了。
“臣恭听圣训!”景文马上说道。
“礼部员外郎景文,能征善战……特任命为雪耻军节度使!钦此!”
景文听到了这道诏书,也就是任命景文为节度使的诏书。景文没有感觉到意外,因为之前李世民已经宣布要补充一个诏书了。
“臣领命!”景文说道。
“公公,这是……”景文马上要给一些钱了。
“等等,还有!”公公说道。
接着,公公再次拿出了一份圣旨,然后宣读。
“殿中省尚衣奉御阎立德,忠心为国……特任命为雪耻军监军!钦此!”
景文听到了这个圣旨,心里面感觉一百万只草泥马路过。这第二道圣旨非常明显,那就是给景文派来了一个监军。所谓监军,景文当然知道是什么人,在景文眼里也就是吃人饭不干人事的家伙。电视上很多监军,都是一群混账东西。有不少监军,仗着皇帝授予监督将帅的权利,不断的掣肘军队将帅,让他们不但要面对正面的敌人,还要面对监军的掣肘。而这帮监军都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很多战斗都是因为监军的问题,结果失败了。可是皇帝还是乐此不疲的派出监军,这个显然是为了监督前线的将领,避免他们有反叛的想法。而皇帝有时候派出文官监军,有时候派出阉人监军,有时候派出御史监军。而这次景文正好知道,这个监军之前是一个宦官,也就是景文的同僚。
这个监军之前的职务是殿中省尚衣奉御,也就是殿中省尚衣局的头目。而景文在殿中省的职务是食医,所以严格来说他们都曾经是同事关系了。现在居然派来一个宦官作为监军,这个让景文心里面不断的吐槽。皇帝不是应该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吗?既然任命了自己当这个节度使,那就应该信任自己,可是现在居然还派来一个监军,让景文心里面非常不舒服的。试想一下,有哪个主将会对来监督自己的人有好感呢?
“臣阎立德领命!”那个监军阎立德说道。
景文看到了这个阎立德,大概三十岁左右,而且充满了书卷气,并不像是一个嚣张跋扈的人。景文不由得松了一口气,这个家伙应该不算那么难伺候。
“好了,两位,咱家宣读完了,咱家就走了。皇上说了,希望你们能够好好合作,精诚团结,为我大唐尽忠!”宦官说道。
那个宦官很快就走了,而现场有些冷场了。景文不知道应该和这个监军说什么,而那个监军阎立德也一时不知道应该怎么找到话题,因为自古以来将领和监军都是一对对头啊!
“阎兄,你好!”景文拱了拱手说道。
“景文贤弟,我们都曾经在殿中省做事,还请你不要介意。这个可是皇上的意思,也是我们臣下赢避嫌的。这个不是皇上不信任你,而是你的性质太特殊了,足足有四万人了。而我来担任这个监军,是大臣们提出来的,不是皇上的意思。而且,我们作为人臣,也必须要小心谨慎一些,这样才能够避免别人的抨击啊!”阎立德说道。
可是景文却吐槽说:“那为什么别的十六卫没有监军呢?”
“那是因为你们的情况特殊。其他十二卫虽然掌控着天下府兵,可是却卫的大将军却并不能够直接统领府兵,只是遥领而已。而我大唐兵权三权分立,调兵权归为兵部,而兵部却不能够直接统兵。而统兵权交给地方折冲府,地方折冲府的折冲都尉却不能够擅自出兵。至于作战时候的指挥权,那就是战斗爆发的时候,皇上临时授予某个将领虎符,然后他可以去调兵来指挥。一旦战斗结束了,那也就要交回虎符了。上次景文你不是也得到了虎符,回来之后要交还吗?”阎立德问道。
听了阎立德的话,景文终于知道为什么别的军队不需要监军了。因为唐朝的兵权是三权分立的,没有一个人能够直接拥有绝对的兵权,这个就是皇帝对于臣子的防备了。这样把兵权分开,可以避免兵权集中,造成了将领拥兵自重,而到了后面就藩镇割据。而后来的节度使,也就是因为长期的拥有了统兵权,调兵权,还有指挥权,结果就造成了军队的私有化。
而景文现在的情况和别的军队不太一样,景文可是拥有直接统辖士兵的权利。因为景文属下的四万多人,都是实打实的士兵,而且都是集中在一起的,可以交给景文随时指挥的。在这种情况下,皇帝如果不派来一个监军,他能够睡得安稳吗?而且,这里的士兵距离长安城不到二十里,如果真的出了什么问题,那皇帝都要倒霉。所以,为了安全,李世民难免就要派来一个监军了。这个不是信任不信任的问题,这个是一个要竖立规矩的问题。景文现在可是“拥兵”四万的人了,所以必须要派出监军,如果这种人都没有监军,那文武百官肯定要告状了。到时候,肯定会引起皇帝猜忌。所以,皇帝派出一个监军,能够最大的避免皇帝还有文武百官的猜忌,这样你好我好大家好。
“监军,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