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雍王-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三万艘?”这个数字,让朱厚煌为之咋舌。
即便是大航海时代,三万艘船也是一个很大很大数目了。朱厚煌虽然不清楚西方各国在大航海时期造船数量。但不管怎么说,三万艘船就已经足够他垂涎三尺了。
“如果我有这三万艘船。我决计能称霸整个南洋,连印度洋,太平洋也能扒拉到我自己的手中。”朱厚煌暗暗想着。
“不过我看着些并不是说造船的事情?而是这里有很多顶级木工师傅,我要造很多天文仪器,少不了顶级的木工师傅,而这里就有。我不是有两万两吗?你先给我找几个手艺精湛大师傅,记住一定要手艺精湛,不然不要。”朱裕每每想起有两万两经费够自己支配,他立即高兴起来,也忘记了朱厚煌的种种可恶之处。一心一意想花这两万两银子,能建造一个怎么样的天文台。就算比北京的差一点,他也认了。
朱裕将事情说了之后,就甩手不管了。
朱厚煌立即将吴行之与吴凤仪叫过来。
“东雍远在海外,对船只的需要极多,所以我们要有足够的造船工匠。孤要你们去清江督造船厂找那些能造船的老师傅,能弄几个人就弄几个,不要在乎钱。”
吴行之大急,他被朱厚煌任命管账,被誉为雍国的户部尚书,就要担当起户部尚书的责任来,他知道朱厚煌的家底,不过二十万两,这二十万两看上去是一笔巨款,但是真用起来三下五除二,就能花得干干净净,更不要他的主子朱厚煌又是一个穷大方的人。
他居然给朱裕一个人拨款两万两。两万两,那是他所有家底的十分之一了。
吴行之说道:“殿下,我等只有二十万两,其中拨给朱刻漏两万两,养兵日常开支,也必须留一年军费,最少留两万两,其余的卖船的开支,农具,移民,开荒。建城的开支,这些开支都还没有用,殿下,您省得点花。”
朱厚煌说道:“孤知道,这次花费挂在朱先生那两万两里面?尔等快去。”
吴行之与吴凤仪对视一眼,看出一股无奈的样子。
吴凤仪是锦衣卫出身,一些暗地里的勾搭,他一清二楚,一行人几乎没有在清江怎么停留。吴凤仪就带来好几家人。古代很多东西都父子相传的,高深的造船技术也是如此。故而吴凤仪一带来就一大家子,而不是一个人,这样一来一大家族,近百人,吴凤仪不得已又雇了一条船,这才一并向南方而去。
清江虽然繁华,但是这种繁华更多是畸形的,都依赖于运河,除却运河之外,其他地方其实并不是多好的。但是过了清江才算到了大明朝的精华地带,南直隶。
运河两岸本来都一片荒草湖泊的样子,慢慢的都变成了农田,还有大大小小的池塘,人烟也逐渐多了起来,根本不像山东那里满目疮痍的样子。扬州城倒是值得一去的景致,但是朱厚煌却毫无兴趣。扬州的繁华有赖于一个字“盐。”而能吃这一口盐的生意,大多数都通了天,朱厚煌根本不可能插上一手,自然没有兴趣,至于扬州瘦马,自然让朱厚煌有些心痒痒的。
只是囊中羞涩啊。上好的扬州瘦马,那个少于几千两银子。朱厚煌钱倒是不少,只是面对开发东雍这个大工程,多少钱都不够用,哪里有什么去玩什么扬州瘦马啊?朱厚煌自我安慰道:“当年我也没有去过东莞,现在也不去看什么扬州瘦马。我是一个正经人。”
他既然决定了不去想什么扬州瘦马,干脆在扬州城根本没有停留,而是直接南下。
过了扬州之后,运河两岸更加繁华,朱厚煌更是河岸上看见大大小小的鸭群,一大片一大片,也许是春天,这些鸭子还小。但已经颇见规模了。而且大大的河流之中,几乎都有鸭子的身影,还有很多赶着鸭子的人,都是向南而去。好像是给南京送过去的。
朱厚煌看到眼前这一幕十分不解。
吴行之一看就知道,说道:“南京不远了。”
朱厚煌说道:“何以见得?”
吴行之说道:“南京人最喜欢吃鸭子,年年有人赶鸭去南京,如果太远了,就不划算了,所以一般看见赶鸭人的时候,离南京就不远了。”
朱厚煌想起后世南京的小吃,看来南京人与鸭子仇深似海啊。一路吃到六百年后,还不过瘾。
“殿下,一会儿就要入长江了,到了长江准备怎么走?”
朱厚煌说道:“你有什么意见吗?”他一听吴行之就知道他话里有话。
吴行之深吸一口气,说道:“殿下想立功业于荒野之中,首在得人,而天下人才半在江南,臣请殿下过江南,请一人为师。”
吴行之这话并不让朱厚煌欣赏,因为朱厚煌知道自己将要做的事情,有太多离经叛道了,与理学家们尿不到一壶里面。朱厚煌才不想请一些大儒什么的来给自己找麻烦的。朱厚煌需要的都是实干家,而不是坐而论道的人。很遗憾,明代能坐而论道人,一抓一大把,但是有实干家精神的人,却少之又少。
“何人?”朱厚煌问道。
“唐寅唐伯虎。”吴行之说道:“唐解元有才不得进于有司,江南之人,无不敬仰,且书画诗文,当时少有,殿下请唐解元为师,能收江南才子之心。”
朱厚煌眉头微微皱起,唐伯虎,可是如雷贯耳。只是朱厚煌却不想请这个人。
第六十四章唐伯虎()
第六十四章唐伯虎
一片桃树之间,有几间茅房,在桃林之中,看上去倒也雅致。
一个老人,头发早已花白了,手中握着一卷书。一边读一边摇头晃脑,用枯瘦的手掌拍在大腿之上。
“解元公,解元公。”
一个乡民跑过来说道:“解元公,解元公。”
老人微微皱眉,说道:“怎么了,我不是说过,没事不要来找我吗?打扰我听琴了。“
乡民憨憨的问道:“琴,什么琴?我怎么没有听到啊?“
老人一拍手中的书说道:“这不是吗?”
只见书籍摊开,上面写得并不是汉族,而是一个个其他的方块字,是乐谱。
乡民听不懂老人的话,憨笑两声,说道:“解元公,有人来找您。”
“我不是说,不要告诉外人我在这里吗?”老人没好气的说道:“说吧,他们给了你多少钱?”
乡民说道:“就一两银子。”
“一两银子,就把我给卖了?”老人说道。
“解元公,一两已经不少了。这不他们来了。”乡民指着外面。
却见小院外面站着两个人,一个一身文士状,看上去文质彬彬,身后是一个仆役的样子,手上拎着几色礼品。他们一进门就将礼物放下来,文士说道:“在下李贺松见过解元公。”
老人说道:“你是?”
“我是宁王幕僚,宁王仰慕先生已久,特别派我来请先生。”
老人斜着眼睛说道:“我哪里问你是谁的幕僚,而是问你的功名?你是举人吗?不像,一个举人早就能自食其力,哪里会为一个藩王当狗。你是一个秀才?”老人察言观色,说道:“你不会连秀才都不是吧?走吧,走吧,这样的人,有什么资格来跟我说话。去休,去休。”
李贺松脸色青一阵白一阵,手上握着骨节咯咯吧吧做响,最后松了一口气,说道:“解元公既然不方便,我等过几日再来拜访。”说完话,起身就走了。
李贺松走到外面,狠狠的看了老人方向一眼,眼睛之中充满了怨毒。
这个老人就是唐寅。
看人走之后,唐寅立即打开礼物,一看都是普通东西,几样文房四宝,几色点心。唐寅皱起眉头说道:“这是什么东西,装礼贤下士都装不出来。”
身边的乡民说道:“解元公这些东西已经不错,如果卖出去,要好几两银子的。”
这个乡民是唐寅本家,唐寅吃住在桃林之中,看上去风雅之极,但是谁知道唐寅苦处,他功名不成,事业不顺,虽然名满江南,但是却是贫困潦倒,如果不是唐氏宗族支持,他连一处桃花庵也没有。所谓的桃花庵也不是在桃林之中的几间房子,日日透风,有什么好的。
“解元公,也不是我说你的,按理说你是大聪明人。怎么看不透啊,不管是那什么王怎么样,你去混几两银子,岂不是比在破房子里面吹风强得多啊。”乡民说道。
“哎,我岂能不知道,只是这宁王实在是挨不得。王年兄最近在江西治盗,但是江西的大盗都是从哪来的?”唐寅淡淡的说道。
“那来的?”乡民问道。
“宁王府来的。”唐寅说道。
“哎吆,这宁王为了捞钱,还是不折手段啊。”乡民感叹道。
唐寅有一股无语的感觉,这根本不在重点好不好。根本是宁王有图谋不轨的意图,又怎么能往前去啊。他暗道:“算了,和他们也说不清楚。”唐寅说道:“去,将这些东西都买,给我弄一顿好的。”他忽然想起那个李贺松走后的眼神,觉得有一点不安全,接着说道:“算了吧,我也去一趟吧。”
“这是吴县吧。果然繁华之极。”朱厚煌不由的感叹道。整个大明的精华都在江南,江南又怎么不繁华啊。
朱厚煌放眼望去,一路青石板路,左右都熙熙攘攘的人群。文士带扇,仕女带笑。好一副江南工笔画啊。即便与现代的高楼大厦相比,也别有一番滋味,让朱厚煌有一股留恋往返之感。
吴行之说道:“公子如果想得话,可以在这里多停留几日。”
“算了吧,在这里多停留一天,都多花好几十两银子,还是赶紧去拜访六如先生,拜访之后。还要抓紧上路的。”朱厚煌摆手说道。
吴行之也是江南人士,虽然不是吴县人,但是对这里也不陌生,不一会儿,就打听到唐寅在住在乡下。朱厚煌就赶紧雇了一艘船,往乡下走了。
这一次朱厚煌带下来的人并不多,不过几个人而言,吴行之,吴明,一文一武,再加几个侍卫,一行五六人而已,一艘乌篷船装下来,一路摇摇摆摆而去。
大约过了半日功夫,终于来到了唐家镇,由吴行之引路,直接去找唐家。
这个小镇大半个都是唐家的,找唐家非常好找。找到唐家之后,然后再找唐寅却是容易的多了。
却在唐家镇一个小酒馆里面,唐寅正喝的罪熏熏的,一个人跑过来说道:“解元公,解元公,有人来找你,是个什么王爷?”
唐寅说道:“是宁王的人吗?不见,不见。你打发走他们吧。”
朱厚煌等了半天,却见传话的人又过来了,说道:“解元公不见你们,你们走吧。”
吴明眼睛一挑,寒光一闪,想要动手。朱厚煌一把拉住了,说道:“既然这位解元公看不上我这个王爷,还有什么好说的,走吧,找一个地方吃一顿饭。咱们就回去吧。”
朱厚煌本身对唐寅这人并没有求贤若渴的意思,因为在他看来,一个一方面造诣很高,另一方面必然平庸,不可能有那个方面都是全才的人。至少唐寅不是这样的人。
唐寅在书画方面的天赋,即便是在后世也是如雷贯耳的存在,朱厚煌绝对不会看不起他在艺术上的成就。但是艺术这东西,能当成,还是能当喝啊,他需要是一个不绝粮道的萧何,而不是下笔成文,一字千金的李白。故而他来请唐寅,不过是表达自己求贤若渴的态度。内心之中有多看中,倒也未必。
第六十五章唐伯虎【二】()
第六十五章
唐伯虎【二】
唐家镇不过是一个江南小镇,本身没有几个酒馆。
朱厚煌几个人在一个小酒馆坐下,点了几个江南小菜,
江南风味朱厚煌好久没有吃过了。这么纯正的江南小菜,味道好极了。
朱厚煌一心享受江南美味,但是吴行之却没有这个心情了,他从小在江南长大,什么江南风味,根本没有心思品尝。叨了几筷子,忍不住说道:“殿……公子,是小的做错了,凭空让公子受次侮辱。”
朱厚煌轻轻一笑说道:“无事?其实我本来对唐寅这个人就不是多喜欢的。”
“怎么说啊?在我看来,唐伯虎虽然是一个解元,在江南享有声望。但是在我的眼里不过尔尔。”
吴行之低声说道:“殿下,慎言啊。”
朱厚煌左右一看,却见酒馆里面这些人,一个个看过来。特别是在旁边有一个老者也看过来,目光之中有一种奇怪的神色。
吴行之说道:“这是唐家镇,大半都是姓唐的。是唐寅的本家。殿下慎言啊。”
朱厚煌露出一个尴尬的神情。
本乡本土,唐寅又是唐家的骄傲。朱厚煌这样说的话。小心被唐家打一顿。
“好,小兄弟,你说的对。我早就看唐寅这个东西不顺眼了。你说说为什么看不上唐寅。”这老头走过来,在朱厚煌这一座上坐下。
朱厚煌说道:“怎么说啊?大丈夫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唐寅弄得自己三餐不继,妻离子散。纵然在书画上造诣再高,又有什么用处啊?”
老者拍桌子说道:“好。为这一句话,当浮一大白。”他到一点也不显得生疏,自顾自的倒了一杯酒。
“老先生是唐家的人吗?”吴行之说道:“我们是雍王府的人,来请六如先生,却被六如先生据见,才发发牢骚。还请先生见谅。”
不管怎么说,疏不间亲,这是唐寅的故乡,这个老头说不定怎么和唐寅沾亲带故的。多说唐寅的不是,总是不好的。
老头说道:“我早看不起唐寅那个穷酸样子。读书不走正路,连养家糊口都做不了,还一副清高的样子。谁都看不起的样子。真不知道这一点,他哪来的优越感。”
朱厚煌喝了两杯酒,说道:“正是,即便是书法再好,画技再好,不过是小道而已,能济何用?治理国家的法度,真的在四书五经之中?未必吧。”
老头狠狠喝了一杯说道:“是啊,能济何用。”
“还有,他来牵扯到科场舞弊案。更让我不知道说什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