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雍王 >

第69部分

大明雍王-第69部分

小说: 大明雍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厚煌怎么不知道冼夫人啊?

    冼夫人被成为岭南圣母,家中世代是南越首领,嫁给了冯宝。经历三朝,维护国家统一。而大唐双龙传之中的宋阀的原型,应该就是冼夫人所在冯家。

    这么有名的人物,朱厚煌怎么能不知道啊?

    如果他不知道联姻的好处,早就一口回绝。此刻王源和振振有词,朱厚煌立即大怒,说道:“此乃孤之私事。”

    王源和毫不犹疑的顶过去,说道:“天子尚无私事,大王何曾有私事。”

    朱厚煌一时间被顶得哑口无言,一把抓住了佩剑。此刻他真想一剑捅了王源和。

    其实朱厚煌生气,虽然有一点是联姻的原因,更重要的是,王源和擅自替他做主,这种目中无人的态度,让朱厚煌怎么能忍受。

    朱厚煌心中这才感受到,文官士大夫的猖狂。他们用一副为国家的话的态度,毫不犹豫的来压制主君。并且一副道德楷模的样子。实在让朱厚煌恨得牙痒痒,但是朱厚煌却不敢动手。

    对,是不敢动手。

    朱厚煌敢肯定,他要是杀了王源和,他手下本来好不容易整合好的文官,绝对会跑的一个也没有,连杨慎估计也不会留下来。

    即便是皇帝也做不得快意之事,更何况是朱厚煌区区一个藩王。

第一百三十章邵县() 
第一百三十章

    邵县

    朱厚煌握着长剑的手缓缓的松了起来,说道:“既然如此,邵族的事情,就请王大人去办吧,孤现在任命王大人为邵县县令,以邵族为根基收拢土人,建立邵县,不过孤提前给你说说话,邵县体制绝对要与雍国体制相吻合,如果最后邵县已经和现在一样,就不要怪孤不讲情面了。”

    王源和说道:“殿下,既然立了体制,就应该任命县令乃长史之权。”

    “孤明白。”朱厚煌笑得越发冷了起来,王源和说得没有错,朱厚煌没有朱元璋那么旺盛的精力,也没有朱元璋行政处理能力,让他将所有庶务管理的仅仅有条,他实在是做不到。而且日理万机,说的好听,但是真正经过,才知道是怎么样子的,你可以参照一年三百六十天,全年无休,并且工作在十二小时之上。就知道了。

    现在的东雍虽然小一点,处理的事务不多,但是朱厚煌力行开扩,很多事情都开了一个头,需要人跟进。

    朱厚煌这才决定确立相权。分担政务。除却军队之外的所有事务,朱厚煌都要通过雍王长史下命令,这是朱厚煌自己确定的规矩。

    不过,规矩是一回事情,但是现实是另一回事。

    现在不过三县,不即便加上邵县一起,不过是四县之地而已。都是朱厚煌开创局面,纵然是杨慎也不过是后来来的。朱厚煌的权威根本无可动摇。

    朱厚煌说道:“孤回去之后,会与杨师商议的。”

    朱厚煌再也没有在这里待下去的心情,返回了大员。

    王源和也没有多待,朱厚煌回去不久,王源和就被杨慎召回去了。

    杨慎一见王源和就说道:“思水,你何必与雍王殿下硬顶啊?”

    王源和字思水,自视甚高,只不过科场不顺,屡试不第,这才听了杨慎的劝告,来到东雍了。杨慎对王源和也不错,刚刚来到这里就给王源和预定了一个县令之位。一个县令在大明自然算不得什么。但是雍国只有三个县而已,是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吏了。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杨慎本身没有在雍国待很长时间的打算,等风声过去之后,杨慎还是要回到北京的。那时候接任雍国长史之位的,很可能就是现在这三个县令之人,王源和,王鹤年。两人之一。

    王源和说道:“用修,雍王行事不行正道,重用武夫,轻视士大夫。我又岂能忍受?再者是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为了雍国好,我又何惧之。”

    杨慎自然知道,雍国的体制之中,文臣的地位远远在武将之下,不用看别的,就看朱厚煌指定兵制就可以了,看朱厚煌的兵制,今后雍国每一个成年壮丁,都可能要去军营之中服役一两年,军人的影响力,自然是水涨船高。此消彼长,可不就是重视武夫,轻视士大夫吗?而且雍国的学制,虽然还没有完全成型,但是以王源和的眼力,自然能看得出来,与四书五经从来不是一个路子的。

    杨慎也不好相劝,他在雍国从来没想想长久留下来的,故而也没有硬顶着朱厚煌的意思。但并不以为杨慎对朱厚煌多满意,那就错了。只是朱厚煌清楚自己的身份,不要看朱厚煌客客气气的称自己为师傅,称他为雍王相。但是实际上,真正的决策权,一直在朱厚煌手里面,杨慎所有的只有行政权力,处理庶务而已。在他看来,不过是一个打杂的而已。

    “那你准备怎么办?”杨慎说道。“辞官吗?”

    王源和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话,说实话,辞官他舍不得。

    王源和虽然对朱厚煌的政策一百个看不上,但是对雍国的前程还是可以肯定的,他与杨慎关系亲密,对雍国的财政了如指掌。

    知道以雍国的财力将东雍开辟出来,搓搓有余。

    以王源和现在在雍国的地位,将来水涨船高。有位极人臣的一天,虽然即便那时候的东雍也比不上大明,但是毕竟是一国啊,而且他回去能做什么,再次参加科举,恐怕失利的可能性多一点,但凡他对科举充满信心,他就不会来这里了。

    王源和说道:“不就是邵县县令吗?不就是一些土人而已,看我不将他们弄得服服帖帖。”

    杨慎说道:“你真要去,我也不劝你了,放心,你的县尉,县丞,我都给准备好,还会从澎湖抽调一些小吏,来充实你的县衙。经费上,也能给你几千两银子,剩下的你只有自己来了。”

    王源和哈哈大小,说道:“有这些东西就足够了。”

    杨慎这一点倒是相信王源和。

    所谓人以类聚,物以群分。作为天才的杨慎,身边的人。自然也不是弱鸡。如果真是弱鸡,杨慎也不会将王源和千里迢迢的叫过来的。

    “思水,听我一句劝,即便是你想劝谏,也是要讲究方法,雍王这个人我还是知道的,他不是不讲道理的。”杨慎说道。

    王源和也叹息一声,说道:“其实,我不怕雍王不讲道理,前日之事,也是我试探雍王心胸。雍王虽然年轻气盛,但是还是知道轻重缓急。只是我不怕他不讲道理,而怕道不同不相为谋啊。”

    杨慎默然。

    “道不同不相为谋。”

    杨慎与王源和这边说话的时候,朱厚煌也在沉思。

    对于文官集团的态度,朱厚煌并没有深刻的感受。他毕竟不是正对文官集团压力的那一个人。而此刻朱厚煌与王源和的冲突,让朱厚煌感受到了压力。

    的确现在正是开拓事情,文官根本不成体系,在朱厚煌的体系之中,文官根本就是办事员而已。但是今天这位办事员,却越过了他的上级,直接干预朱厚煌私事。

    虽然朱厚煌承认,即便是君主立宪制,王室事务,也不仅仅是王室本身的事务。甚至与邵氏联姻,也不能说错误决策。

    但是王源和这样做,让朱厚煌强烈的感受到一股被冒犯的感觉。

    一想起大明末年那些文臣的丑态,朱厚煌心中警钟长鸣。他并不是不能接受劝谏,但是这些文臣用强烈道德观念来约束皇帝,自己却是另一回事,好像是道德观念能给治理国家,使得天下太平。

    当然如果朱厚煌将这一句话,说给文官听,文官当然说是,以仁治天下吗?仁者无敌吗?口喊口号,不做半点实事。

    朱厚煌绝对不能接受这样的观念的。

    这就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现在雍国的文官体系还小,没有多大的能量。如果将来雍国扩大了,那该怎么办,如果将来雍国上上下下都是这样的官员。”朱厚煌一想到这里,就有一股不寒而栗的感觉。

    朱厚煌不是没有预防的,雍国体制之中,武官的分量可比大明武官的分量强太多了。但是朱厚煌还觉得不安心,心中暗道:“我一定要马上建立武学,并自认山长,向蒋委员长学习,建立起王室对军队的绝对统治。而且,也要加大府学的投入,改造府学学生的思想,建立起自己的人才梯队。”

    “只是怎么样改造他们的思想啊?”朱厚煌心中茫然。

    世界上最难的事情,就是将别人的钱包放进自己的口袋里面,将自己的思想放进别人脑袋里面。

    朱厚煌面对最大难题,就是不知道该灌输学生们什么样的思想。什么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想都不要想,会水土不服的。

第一百三十一章迫在眉睫的婚事() 
第一百三十一章

    迫在眉睫的婚事

    必须从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之中,找到一个能支持朱厚煌改革的理论思想。

    有人说了,儒家从来是软骨头,迎合当政者是深入骨髓的本能,怎么能找不到啊。

    当然找不到了,即便是迎合当政者的学说,也是学霸之中的学霸能做出理论,基本是那些犬儒们,也不得不承认,他们的古文功底。

    但是朱厚煌在儒学上的成绩,可以用三个字来形容。不及格。

    他即便有很多私货好参,也不知道该往那里参,也不知道该从什么地方找论据,更不知道该如何立论。

    正在朱厚煌烦恼的时候,云墨过来,说道:“殿下,娘娘让我来找你。”

    朱厚煌立即说道:“孤这就过去。”

    吴太后住得地方与朱厚煌住的地方相距不远,不过绕过两个院子就到了。

    吴太后来到之后,立即接管了所谓的少府大权,雍王府管事这一帮人,将台湾小城盐厂,大员的造船厂,大员王府的修建,还有朱厚煌刚刚分过去的南洋航线的管辖权,一一掌控起来,还有零零碎碎的事务。也算是帮了朱厚煌大忙。

    不过;也因为母子两人都很忙。所以朱厚煌也只能在早上去问安。其他时间也是忙得脚不点地。母子两人见面的事情很少。

    云墨当先为朱厚煌卷起珠帘,朱厚煌进去见到吴太后正在拿这一账册细细品读,行礼道:“孩儿,见过母后。”

    吴太后说道:“进来吧。”随即将手中的账册,先放下来,说道:“今日外面送来一个女子。说是,你要的。怎么回事?”

    朱厚煌一听就知道,应该是那个邵氏女了,说道:“母后,不是孩儿的意思,而是有很多部落归附孩儿,孩儿不得不安他们的心。”

    “不错,也只有联姻最能拉拢这些部落,”吴太后的声音一下子变得严厉起来,说道:“煌儿,你想找多少女人,我也不管你,但是雍王后之位,决计不能是蛮夷之女。你这么大了,也该找一个人安顿后宅了。蓝儿就不错。我不难为你,如果你今年之内,能找到门当户对的人家也行,如果找不到,就是蓝儿了。”

    朱厚煌当然知道谁是蓝儿了,就是许栋的妹妹,自从她跟着吴太后一路从北京到这里之后,吴太后也就将蓝儿带在身边了。

    许蓝也非常能干,她也算是商贾世家出身。很多事情,吴太后不大明白,许蓝却能处理的稳稳当当。这样一来,吴太后越发喜欢蓝儿。

    朱厚煌说道:“母后,我那里有时间想这事情?”

    “怎么没有时间?”吴太后语重心长的说道:“煌儿,你现在是一国之主,整个雍国都指望你了,这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前一段时间,你不也在鬼门关上走了一遭吗?有些事情为娘不替你想,谁替你想啊?好,你有大抱负,不想当混吃等死的藩王。来到这蛮荒之地建立基业。但是如果你有一个三长两短,这事业谁继承?你想过没有。你没有子嗣,你的手下能安心?”

    朱厚煌没有说话,他知道吴太后说的是事实。

    君王的婚事从来不是单纯的一个人的事情,而是一件政治事情。凡是相信爱情这玩意的君王,几乎没有什么好下场。

    朱厚煌即便是再怎么不愿意,也必须向现实妥协。

    “再说蓝儿也不错啊?”吴太后继续说道:“不管怎么说,煌儿是藩王,想找士大夫家族的姑娘,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凡有一点抱负的士大夫家族,都不会将女儿嫁给藩王的,而蓝儿家不错,虽然是商贾出身,但是他哥哥是你的左膀右臂。徐家几兄弟,也都是人才。也不委屈你了。”

    其实吴太后没有一些话,吴太后在北京没少为朱厚煌张罗,但是北京的达官显贵,一听朱厚煌在海外蛮荒之地开荒,都不舍得将女儿嫁过来,这几乎是吴太后的心病了。

    这也是为什么吴太后一见到许蓝就立即看中的原因。

    朱厚煌说道:“母后,孩儿今日还有事,需要去澎湖一趟。时间不早,孩儿,就告退了。”

    朱厚煌起身行礼,转身就走。

    吴太后说道:“你这孩子………”

    话没有说完,朱厚煌已经出门了。他一出门就看见一个,身传鹅黄色衣服的女子抱着几本账册站在那里,一对眼睛在长长的睫毛渲染之下。显得诱人之极。

    正是许蓝。

    朱厚煌为之一愣,随即立即将眼睛挪开了,让过许蓝走了过去。

    云墨给许蓝行了一礼说道:“姑娘,我家殿下就是这个样子,您多担待。”

    朱厚煌说去澎湖之事,并不是假的。

    他本来就是准备视察各地军备,大员的军备在朱厚煌眼皮底下,他了如指掌,根本不用多看。只剩下澎湖了。

    其实在朱厚煌入主东雍之后,发展最快的并不是东雍本身,而是澎湖。

    东雍还苦苦种地,没有一点产出的时候。澎湖已经成为一个繁华的港口了。无数商船已经给朱厚煌带来源源不断的收入。

    这一点并不奇怪。在正德之后,无数大海盗都以澎湖为老巢,而且明朝也因为澎湖与荷兰打过仗,澎湖巡检司,重设两次。这正说明了,澎湖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在朱厚煌得到正德的特别允许之后,民间出还到澎湖。成为海禁上的漏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