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公主有德,公子止步 >

第59部分

公主有德,公子止步-第59部分

小说: 公主有德,公子止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书生流连于帝都少有的柔情,一卷纸一支笔写不尽胸中文章,画不尽眼前美景;游侠们系马高楼,饮不尽的豪情万丈,说不尽的意气风发;仕子们则渴望着在杏林春宴上一展才学,谋划着自己乃至帝国的未来。
    可这些都与这里绝缘,纵然隔几条巷子便是帝都最好的酒馆,扑鼻的酒香让多少游子醉生梦死。可这里,没有酒、没有柳、听不见春风、梦不见桃花,甚至看不见光。
    一灯如豆,厚重的黑布遮蔽了天光,耳边只有木鱼声声。王婉跪坐在蒲团上,白衣黑纱,冷厉的眼,刻薄的唇,怕是王家的姨娘见了都不敢轻易去认自己的女儿。
    王婉不知自己被关了多少时日,只觉得一天比一天难熬,想到余生便要这样度过,又觉得一天比一天短暂,恨意盘踞在她的心头从来不曾散去,戾气也不是那一卷卷经书所能消磨掉的,原来清丽婉约的面容不再,梅香从她脸上只看到令人心寒的狠毒。
    而此时,她饱蘸恨意的笔墨却在抄写着一卷卷慈悲的经书,那情景真是说不出的诡异,抄经的人面容扭曲,神情冷厉,却再温软不过的诵经,写下的字更是端庄秀丽,在这透过气窗的黄昏里,残阳照在她的脸上,更平添了几分癫狂,管束的嬷嬷心头竟有了怯意,放下饭菜便忙不迭的离去,落锁的声音响在耳边,远远的还能传来几声“晦气”。
    王婉搁了笔,似笑非笑的看着梅香,那眼神像看着待宰的牛羊,她勾勾嘴角,竟显出几分艳丽,尖利的指甲抚上梅香的脸:“又到了每天最有意思的时候了,梅香,你可千万别熬不住,不然我这日子恐怕要难过了。”
    梅香浑身忍不出颤抖,衣衫下早已伤痕累累,全是王婉见不得人的手段。她绝望的想着她与王婉怕是只能这么熬着,熬到她死为止了,公子是不会想起她的……疼痛的近乎麻木,梅香却渐渐想起那久远的时光,帝后宽容、娘亲慈爱、公主娇俏,她陪着公主在安宁宫长大的日子,她站在芳华殿高高的台阶上,在公主身边和小姐妹们笑闹的日子,想来竟是这一生最幸福的时光。
    天边一轮满月,靖安仰倒在紫藤花架下,青丝铺陈,四周氤氲着果酒香,微醺未醉。
    那轮月落在靖安眼里,那样美却又那样无情,冷绝白绝,天地都铺上了一层白霜。皓腕轻垂,天青瓷坠在青板上,“咔擦”如春日裂冰之声,洒了半盅酒,溅了薄衫袖。
    靖安阖眸,风渐渐凉了,心头那点余温都像要被吹走了,该回去了。睁开眼,却是一阵恍惚,呢喃道:“阿颜?”
    她莫不是醉了,竟看见了阿颜。
    许是微醺,女子绵软的余音里还带着酒香与不可置信。
    低头看她的少年却是一笑,顷刻间便夺了月之光华,花之精魄,让人越发疑心是身在梦里了,靖安这才有了几分真实的感觉,黛眉微蹙:“你怎么来了。”
    楚颜直起身子,随手挥退宫人,坐到了一旁。
    “亲蚕礼毕,我来接你回去。”他也不恼,物是人非,知她心中必是难受的。
    不想一来便是这样的情景,紫的是花,乌的是发,面上是一层清浅的绯色,层层叠叠的鲛纱织成的广袖罗仙裙流淌着月华,她眼中却浸染着秋后的寒露,清晨的白霜。
    靖安笑了笑,坐起身子,趿着绣鞋,一时间还有些昏沉,巧儿见状想要上去扶一把,却被楚颜抢了先,少年半是无奈半是宠溺的叹了口气,一回身便将她负于肩上,全不理会宫人们的诧异惊呼。
    靖安一怔,不满的唤了句阿颜。
    少年回头笑道:“你这样子,还想自己走回去不成。”
    她不禁一阵恍惚,听母后讲,往年她睡熟了也常是阿颜背她回去的,不过那会儿年纪小,不像现在,阿颜的后背已经足够宽广,宽广的竟让人觉得可以安心依靠了。
    谢谦之从未想过会撞上这样的情景,靖安似是睡的沉了,太子颜一步步走得沉稳,不时侧头望望她,眼底是毫不作伪的温柔。
    望着两人的背影,他心底突然一沉,那念头不能说却又忍不住去想。
    长廊寂静,渐渐的只问自己的足音,谢谦之脚下一顿,有两句话突兀的在脑海里浮现。
    “王婉的孩子是孽种,不是皇室血脉,她图谋楚家江山!”
    “我可以指天发誓,皇上确确实实是我和太子颜的骨肉。”
    太子颜!谢谦之震惊抬头,黑夜中那双眼睛竟厉如寒刃。
    回到宫中休憩了几日,五月,夏荫渐长,靖安便开始着手整理敬文皇后旧物了。
    开了私库,一室的珠光宝气、金碧辉煌,锦绣堆烟,珍珠如瓦砾,玉璧似顽石,碧玺蒙尘珊瑚积灰,还有数不尽的古玩字画,登记好的册子便够芳华殿十几个司珍女官点上好几天,让人几疑天下的奇珍异宝尽汇一室。
    “这些都是陛下历年来的赏赐和进贡的珍宝,除却先皇后往年的日常用度和赏赐出去的,其余的都在这里了,另城郊良田八百亩、铺子十九家、庄子六座、仆一千也尽交予公主。”
    身后的嬷嬷们一一接过,开始清点。
    寝宫门打开了,靖安似乎还能看到母亲笑着回头唤她“阿羲”。
    “除了陛下来过几次,其他的都不曾动过。”
    靖安点点头,吩咐道:“都下去吧。”
    安宁宫恢复了沉寂,她坐在床前,只觉得全身都没了气力,四顾茫然,眼中渐有泪下。许久才平复了心绪,开始着手收拾。
    开了柜子,都是些旧时衣物,最上面的却很新,针脚细密,当初拿披风时不曾在意,这时细看竟是母后做给她的,靖安紧紧抱着那几件衣物,只怕沾了泪水污了衣服。
    到了最后一层,几乎都是朱皇后年轻时的衣物了,许是时日久了领子上有些黄渍,靖安抖了抖,想着是要命人送去洗一洗的,不想几张泛黄的纸竟轻飘飘的被抖落了出来,墨迹重新接触到阳光,抖落了一段谁都不愿忆起的旧时光。
    靖安俯身拾起,低头细看了下,不禁疑道:“是查巡女官的记录么,怎么会在这?”
    而且看边角,明显是被撕下来的,再往下看,心头却是一震,查巡女官是负责不定时巡查后妃,记录其言行举止的,禀报给帝后的,然而这里记录的分明是朱皇后的言行,谁给的她权利,父皇吗?
    “……后与卫君夫人同有孕,以为善,约,若为儿女互为姻亲,若同生男,以卫君之子尚靖安公主,卫君欣然应之,帝亦抚掌,大悦……”
    “……后与夫人情甚笃,畅谈河山,风土人情,常开怀……”
    “孕七月,蜀中地动,边塞兵患,蛮夷入侵,帝亲征,遇险,久无音讯,后诏卫君及夫人入宫……”
    “世若无帝,卿为良人,是我负卿。”
    靖安满眼震惊,目光死死的盯着几行字,竟有些拿不住这几张轻飘飘的纸。
    卫君,他竟是母后曾心仪过的人,谁是卫君,而后又如何了?靖安近乎敏锐的觉察到这些年来父皇与母后间的隔阂怕是与这几张纸,与那个卫君是脱不了干系的。
    而她又与谁曾约为婚姻呢?

  第六十七章

入夜,芳华殿寝宫内仍是灯火通明,案上翻阅过的文书已堆了厚厚一叠。
    跳跃的火苗叫靖安微微蹙眉,宫人忙拿了银剪,又挑亮了些,烛花轻轻的爆了一声,惊醒一些打瞌睡的小宫女。
    巧儿将翻阅过的整理到一旁,轻手轻脚的下去着人准备夜宵了。
    “殿下还没就寝?”见是平姑姑,巧儿忙行了礼,摇摇头。
    “你可知殿下要查些什么,那些女史们都是摆设吗?”看了眼更漏,平姑姑肃容道。
    巧儿眼睛也熬红了,说话却还轻声细气:“殿下不曾示下,但今日去了史馆,女史们怕是不宜查阅呢。”
    闻言平姑姑亦有些讶异了,她以为只涉及内廷,不想竟还牵扯朝堂,殿下动用凤印的话确实是有资格查阅除帝王起居注意外的往年史料,但却有越权、干政的嫌疑了。
    适逢宫人端了夜宵过来,巧儿上前接了,一道松仁豆沙米糕,一盅晶莹剔透的蜜碗,加上焗山楂茶,清甜又爽口。
    “今日轮值的不是崔司膳吗,这不像是崔司膳的手艺啊。”巧儿不禁多问了句。
    “回姑娘话,这是徐司膳做的,因殿下前段时日食欲不振,王贵妃特遵陛下意思,调徐司膳专门负责芳华殿的糕点及夜宵。”
    烛火映照着她光洁的额头,靖安看得眼睛都有些花了,随手接过巧儿递过来的茶,清香扑鼻,酸甜可口,微讶地又抿了几口。
    巧儿见状,忙道:“殿下再尝尝其他的吧,奴婢瞧着还不错呢。”
    宫人上前服侍靖安净了手,她略尝了些,道了句“赏”,剩下的便由巧儿她们分了。
    靖安看了眼一旁的卷宗,叹了口气,果然父皇被围困的那段记载都是一笔带过,依照查巡女官的记录,卫君必是前往救驾了,可这一去史料中便再找不到其踪迹,连带着他夫人也销声匿迹了,她心中忽然有了极坏的猜测。
    拿起一卷新的记录,焰心蠢蠢欲动,靖安不禁凝神去看。
    “卫嵘,西北卫家少主,性不羁,极善战,姿容美甚,世人匹之兰陵王,长于帝都……”
    眼见得晨光微熹,靖安才怔怔的放下手中的卷宗。
    “战死了么?”呵,简直荒谬,围困已解,残敌不过三千,他带着精兵强将,居然会战死!
    原来上回杏林春宴有过一面之缘的卫陌便是他的儿子,从他身上倒是看不出其父姿容美甚的影子。
    靖安第一次对父母间的感情产生了怀疑,她以为父皇深爱着母后,可查询女官却在行监视之实,她以为母后最后说爱着她父皇是情之所至,却不知包含了多少心酸无奈。母后缠绵病榻时因何要奏请父皇废太子?父皇待阿颜何以那般冷淡?难道是疑心他亲征之时母后与卫嵘有了什么,继而杀了卫嵘,迁怒阿颜,与母后离了心?而母后因为卫嵘之死心灰意冷,也对阿颜放任不管报复父皇吗?
    靖安只觉得脑子一片昏沉,整颗心都乱了。最后还是在平姑姑的规劝下用了早膳,小憩了一会儿,醒来已近午时了。
    巧儿似是守了很久,一见靖安醒了,忙上前挽起床帘,轻声道:“公主醒了,陛下口谕,传您过去呢。”
    靖安一怔,却并不意外,想来史官们是去见过父皇了。
    临行前,平姑姑又取了披风来:“起风了,怕是要下雨,殿下披上吧。”
    风雨欲来,黑云翻滚,乾元殿上方的天空一片阴沉,像是要塌陷了一样。
    正殿,龙椅上的帝王微阖着眸,玄色的常服上金色的龙纹绵延至肩头,威严十足的面容让人不敢直视。
    靖安跪在阶下,广袖交叠在身前,面容尚算平静。
    “阿羲近来在查些什么,竟要调用史馆的史料。”帝王望着她,目光深不见底,喜怒难辨。
    靖安低着头,只有发间细碎的流苏轻颤如铃兰,昭示着她并不像表面那样平静。
    “只是心中有些疑惑,想要找到答案而已。”
    云间有闷雷之声,一声声都像是响在耳边,殿里却有些闷热了。
    帝王眉间有些倦意,问道:“查阅了一夜,疑惑可解了。”
    靖安深吸了一口气,缓缓抬头,下颚划过一个美丽的弧度,清亮的双眸迎上帝王的目光,平静答道:“不曾,故而还请父皇为我解惑。”
    “您真的杀了卫嵘吗?”
    “砰”的一声惊雷炸开,大雨倾盆而下。
    廊下巧儿抱着披风,宫人们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连吴总管都有些闲散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浑然不知殿内起了怎样的轩然大波。
    “您真的杀了卫嵘吗?”
    “是你杀了卫嵘!”
    何其相似,当初她也跪在相同的位置,目光如剑,言语凄厉,怀着他的孩子,却在为别的男人质问他,侮辱他,最终恨极了他。
    帝王以为余生都不会再有人提起那个名字,质问的人却换成了他们的女儿。
    “放肆。”
    平平的一句放肆,毫无波澜,却像是连空气都凝滞了一般,压的人透不过气来。天子的威严,岂容人冒犯。
    仿佛是又回到前世父女对峙的情景,靖安差点软下身子,终是强压着心头的畏惧,开口道:“若不是您,卫嵘是如何死的,您是不是怀疑母后,才放查巡女官在母后身旁监视。”
    话到最后,已有几分不平,即便母后曾心仪过卫嵘,可最终爱的却是父皇,被深爱的人怀疑,监视,甚至累的旁人为自己而死,母后缠绵病榻的这些年心中到底有多苦。
    像是忽然想到什么,靖安陡然抬头道:“母后身旁伺候的那些旧人,不会也是父皇……”
    月娘死时,她尚不知母后为何那样黯然神伤,直到这些天查访旧事,才知道从朱府带进宫的人,还有当年在母后身边伺候的人,竟一个个都死绝了。
    “阿羲!”帝王终于有些动怒了。
    “母后深爱着您啊,父皇,至死都深爱着您。”
    帝王像是听到了极其可笑的笑话,眼中的讽刺多得快要溢出来一般,整个人却透着灰败的气息,冷冷道:“阿羲竟也学会在孤面前说谎了。”
    “父皇!”靖安不解帝王为何会有那么深的执念。
    “你母后爱的是卫嵘,她为了卫嵘恨极了孤,至死都不肯回转。”
    帝王克制着震怒,他与她只有这么一个女儿,紧握着的拳头却是青筋暴起,显然是怒极,龙之逆鳞,触之即死。
    “你问孤卫嵘是如何死的,孤便告诉你,卫嵘确实死于孤剑下。”
    毫不意外的看到靖安震惊的神色,帝王却毫不在意。
    “当年他冲入敌军奋勇杀敌,解孤之围,孤亦惜其才,感其情。”
    “战场无常,他一时大意,为流矢所伤,虽无大碍却落下残疾,御医断言再不能上马冲杀。”
    “拔营之际,他对孤拔剑,众将皆惊,最后却撞上孤的剑锋。”
    “不错,阿羲,你并未听错,卫嵘是自己撞上剑锋,亦可称之为自杀。”
    靖安整个人都懵了,她深知父皇是完全不屑于说谎,也没必要对她说谎的。
    那么,卫嵘便真的是自杀。
    不止是因为在战场上落下残疾,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