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主江山-第1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国和满清,在体制上没有区别。都是奴才政治。任用本族人把持权力中心。并把他们中的佼佼者称为奴才,这可是一个光荣的称号。能得到这个称号的族人会很幸福的。相反的,用奴才这个称号喊汉人就不行了。在汉人眼里,这就是骂街他会跟你急。所以汉人你也把持不了权力。除非出现变数。就像是满清后期经过太平天国运动以后,腐肉白蛆般的实权派满清贵族奴才们,遭到了沉重的打击。汉人军阀则趁机而起。很幸运,这样的事情金国也出现了。那就是现在,由于蒙古的入侵,大金国的奴才贵族们,也发生了满清时期的变化。残酷的事实证明,他们已经不再适合掌握权利了。
不再适合掌握权力,那权力到哪了?到了九公手里。九公封建,是金国历史上很着名的一件大事。九公之中,有汉族,也有女真族。之所以会出现九公封建,就是因为成吉思汗把金国的主力给打没了。金国失去了统领大片领土的,相对应的军事实力。使得地方军阀,土豪,为了自保,只能站起来招募兵丁,壮大自己的实力,以便生存下去。这九公分别是,河间公,移剌众家奴。沧海公,王福。恒山公,武仙。高阳公,张甫。易水公,敬安民。晋阳公,郭文振。平阳公,胡天作。上党公,张开。东莒公,燕宁。
这九公之中,胡天作,燕宁,移剌众家奴,武仙。都比较出名,在阻挡蒙古这件事上,做出了点贡献。剩下的,像是敬安民,蒙古军一来,就被自己手下给杀了。张开,打蒙古不行,祸祸其他九公那叫一个得心应手。象这些,说白了都是来打酱油的。
九公和满清的汉人地方武装性质还是不同的。像是满清末期的崛起的汉人地方武装,他们都是一群比较靠谱的人,而且都是有政治抱负的。那就是扶清灭洋。而九公呢?自己任官吏,自己造钱,自己的儿子传位。其实就是军阀。
不过九公的建立,对金国还是起了一定作用的。在宋金面子战争之时,九公应该算是抵挡蒙古军的主力。毕竟他们被分封的地,全都在黄河北岸,直接面对蒙古人的进攻,不做主力也不行!而现在,宋宇改变了宋金面子战争的时间。把他提前结束了。那金国三阿哥完颜守绪得以率领南方军队,北上抗蒙了。
所以说,时代会因人而变。只要你出现在了特定的时间,有了特定的身份,到了特定的地点,见到了特定的人,并且没有按照特定的事情发展轨迹走。那么改变历史,其实并不难。宋宇恰恰就完成了这件事。改变了金国的主攻方向。使得金国主力北上,和蒙古,西夏,打在了一起。
此时蒙古的攻金主帅,是木华黎。金蒙之间正在进行凤翔攻守战。木华黎这小子,都说是军事天才。其实要宋宇说,蒙古就没有军事家。说白了就是大规模抢劫专家。对别族的战争,要么就是以骑兵优势战胜,要么就是围城,困城,然后游骑四出抢劫。就算是打野战,也是跟抢劫差不多,是枪得过抢,抢不过跑,反正有马,人家跑得了。就这点本事,山东响马都比他们强。他们也就是比山东响马的抢劫规模更大,人马更多而已。毕竟是一个国家所有百姓,有组织,有纪律,在成吉思汗语录的指引下进行抢劫,规模能不大么?
在完颜守绪北上以后,对蒙古这种不要脸的抢劫方式,是毫无办法。干脆玩起了老套路,建城,屯粮,驻军。总之就是,躲在城里让木华黎在外边可劲儿抢。等到他们抢够了,完颜守绪相信,木华黎会撤退的
当然了,也不是一仗没打,就缩脖子进城了。仭锉谕暄粘潞蜕械热说拇煜拢故谴蛄思父銎琳痰摹?烧庖仓皇切」婺5氖だ拖衽硪灞竺鹆思付忧澜侔傩盏闹乙寰频模蛋琢耍际遣惶鄄谎鞯氖だ阅净韫共怀啥啻蟮耐病S媚净璧幕八担竺晒沤景恋淖迦艘溃隼辞澜伲苁怯蟹缦盏摹G赖昧耍馈G啦涣耍堋S置磺赖剑嘶古懿涣耍悄愎炙ィ
这,就是蒙金在宋宇改变这个时代后,所发生的微妙的变化。现在看来,还没有多明显。不过还是有点改变的。起码凤翔城在没有经过大规模损失的情况下保住了。在历史上,凤翔保卫战结束后,金军可谓死伤惨重,一批优秀将领都死在了凤翔保卫战中,尤其是凤翔周边百姓,几近死绝,凤翔周边城池,几乎全被夷为平地!这让金国失去了第二次保卫凤翔的人力基础和设施基础。可现在,由于完颜守绪的到来,凤翔周边各城并没有大规模遭受破坏百姓虽有死伤,但没到绝户的地步。
除了这点改变,还改变了一件事。那就是金国三阿哥完颜守绪贴金了。本来他在对南宋的战争中,并没有占到便宜,甚至是损失惨重。可现在,在对蒙古的防御战中,他抵御成功了。也就在数天前,木华黎见久攻凤翔不下,金军又来救援。在该枪的都抢了,不该枪的都杀了的情况下,木华黎选择了撤军。
完颜守绪等到木华黎撤退后,并没有马上回汴京。而是留在凤翔,做起了部署。呆了近一个月后,身在汴京的宣宗挺不住了,糊涂倒了。这时完颜守绪还并不知情。之所以不知情,其实就是那些个奴才们在商量着到底由谁来接班。这就得接回上文来说了。上文提到,金国那些奴才们都腐朽了,堕落了。这俩阿哥之中,完颜守绪很有才,完颜守纯呢?完颜守纯恰恰相反,很残暴,很无知,很自大,很民族主义。总之在他弟弟完颜守绪身上的闪光点,这完颜守纯全不具备。就像是刘备说的,每与操反。就是跟曹操对着干。
对着干,也是有点好处的。就比如说,这完颜守绪看好汉人,对汉人士大夫很重用。完颜守纯呢?就像是上次宋金停战协议签订时那样,很无知,很自大,很爱面子。狂言说,要把宋国的使者,扒了皮,吊到南门示众而这,现在成了这没有优点的完颜守纯,之所以被女真贵族们看好的唯一一个原因。在女真贵族眼里,权力是稀缺品,就像是钻石。分的人越少越好。自己一个民族分就够多了,要是让完颜守绪做皇帝,他会带一群汉人进来分,那自己这群人不是得到的更少?因此,在这个金国几乎灭亡的档口,他们没有考虑着怎么选一个靠谱的皇帝来撑起一面大旗。而是考虑着,怎么才能不让汉人来分自己的稀缺品。
想来想去,把完颜守纯弄上去,实在是最棒的一件事不过了。但让完颜守纯做皇帝,他首先缺了一样东西。那就是兵权。早先说过,这俩阿哥,守绪管军事,守纯管政治。是各有分工。现在,管政治的要做皇帝,那管军事的能答应?说白了,政治算个屁。抓整治的都是傻逼。只有手里有兵,你才能说话算话。
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女真的贵族奴才们封锁了宣宗病倒的消息。研究起怎么才能绕过完颜守绪这道坎,让守纯这傻子继承皇位。这一想,就想了一个来月。得亏宣宗这大迷糊能挺,愣是一个月没死,躺在床上哼哼唧唧了一个月。不然早臭了
还真别说,最后还正让这群人给想出来一条妙计。前文有提过,历史不一定是笔直向前的。他会循环往复,就像倒磁带似的,他说不准给你来个复读。而现在,金国就发生这档子事了。秦朝始皇帝死后,胡亥想做皇帝,但真正的五好少年扶苏有兵权,胡亥得想办法绕过扶苏做皇帝。别说,最后还真让他想出来了。那就是封锁秦始皇病死的消息。假传圣旨,弄死扶苏。可怜扶苏一个有兵有将的实权派,最后竟然听话的自裁了
现在,金国权贵和完颜守纯也表演起了这招。在消息封锁了一个月之后,一封伪造的圣旨传到了凤翔。可在圣旨到之前,完颜守绪面前却来了一个人。一个送信的汉人。写这封信的人,名叫胥鼎。宋宇大战枣阳时曾说过,完颜守绪麾下,有俩能人,都是汉人。一个叫张行信,善于行军打仗,是个军师。另一个,叫胥鼎。这个人比张行信还能。张行信只能指挥打仗。胥鼎呢?全能型人才,能搞政治,能搞阴谋,还能搞军事。可以说是这个时代很棒的人才。
胥鼎这家伙,虽然徘徊在权力中心外围,只是完颜守绪留在汴京的一个守家奴仆。就像是当初宋宇出门,留下刘克庄等人那样。属于驻守大本营的。但就是这样一个身份,这胥鼎愣是闻着味,猜出来了大金庙堂有变。是凭着猜测,一封信交到了完颜守绪手里。让完颜守绪赶紧腾出手来回汴京,用胥鼎的话说,这叫迟则生变。
这下可好,智商救了完颜守绪一命。像完颜守绪,还有宋宇这样的准皇位继承人,你要是因为各种原因必须得离开权力中心一段时间,那你可得选好了守家的人。可不能像是扶苏那样,不长脑子,不在自己爹身边弄几个靠谱的手下,最后跟着他爹后脚就走了。说好听点,这叫实在,说实话,这就叫傻
第四十一回 守绪登基宋宇论势()
收到了胥鼎的信,完颜守绪并没有马上遵照胥鼎的建议的行动。相反的,他还是很沉得住气的。在完颜守绪心里,自己手握大军,就算朝堂有变,自己也不用大惊小怪的,而且凤翔蒙军刚退,正是百废待兴的时刻,现在他走,明显有些不合时宜。可让他没想到的是,几天后,自己的皇帝老爹的圣旨就来了。内容很简单,满满的都是父爱,最后只有一句话,你去死吧
看到这突如其来的,不知所谓的刺死诏书,完颜守绪懵逼了!犹豫起来,到底要不要死?如果没有胥鼎那封信,他可能会。但妙就妙在,胥鼎先说了朝廷有变这句话。在经过短时间的迷茫后,完颜守绪决定赌一把,赌自己的父亲不会糊涂到让自己死的地步。
带着这个疑问,完颜守绪抛弃了大部队,带领着两万仭锉炻砑颖薷匣亓算昃5搅算昃敲攀亟炙斓姆磐暄帐匦髡飧鲋髯咏顺恰?杉暄帐匦髡饧一锇诿髁司褪谴蠼鸸囊话咽郑灰蛔陨保夏亩际侵髯印6猓卜从沉舜蠼鸸呐殴笞迕鞘钦娴拇赖矫槐吡耍【谷换嵯嘈乓环馐ブ季湍馨淹暄帐匦髡飧鲋巧滩愦蔚娜烁谄搅恕
而完颜守绪进城后便发现,原来自己的爹已经死了,今天是自己哥哥的登基大典!一看这,完颜守绪不予了。是命令手下兵丁,把个皇宫,包括皇宫里那些嫔妃,宫女,宦官,阿哥,以及贵族奴才,还有即将要登基的哥哥完颜守纯围了个严严实实。之后便在一帮子汉族小官吏,以及忠心将领的簇拥下,完颜守绪换上了龙袍,在自己爹的灵柩旁,登上了大金国权力的顶峰宝座。
至于那些拥护自己哥哥完颜守纯的贵族奴才们,完颜守绪只是挑了些刺头杀了,其他的,也只是轻轻地罚了点银子,打了几鞭子,算是给个教训了。可见,完颜守绪是个和谐朝廷的缔造者。他之所以这么轻轻的搞政治,而不像宋宇那样大刀阔斧的变革,主要是因为两点原因。第一,女真作为统治民族,又是少数族群,他完颜守绪要是把这些人都杀了,那整个朝堂就不可能像大宋那样迅速的补充起来了。大宋有的是人才,一抓一大把,死了再补进来很简单的事。女真呢?本来靠谱的就不多了,在大范围杀一批,那他完颜守绪要么就让汉人来补,要么就别要朝堂,做一个光杆皇帝算了
第二,这些个贵族奴才,大奴才生小奴才,小奴才生小小奴才,在金国百余年的国寿时间里,已经形成了庞大的势力族群,杀一个,惹一片!杀一片,惹一大片!杀到底,女真就基本灭族了!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完颜守绪的登基,不显山不漏水,很温柔。当然了,完颜守绪对自己那既自大,又不切实际的哥哥还是很严厉的。把他关到了自己的府邸,下令直到死。
登基后,宋国淮东的乱局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了。所以完颜守绪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要不要派兵趁着李全后方空虚,把山东领地拿回来。此时,老好人仆散安贞还留在汴京。当初宣宗同意了自己的点子,和李全停战后,这仆散安贞就被宣宗唤回了汴京。也就是变相的拿掉了他的兵权。此时新君登基,想要找个拿主意的人,便第一个找到了仆散安贞。原因很简单,仆散安贞和红袄军打了七八年了,对山东的局势可谓了如指掌。
君臣俩人一见面,立马对淮东局势做出了一番靠谱的研究。最后完颜守绪打定主意,宋国这个面子,给定了!而仆散安贞也如愿以偿,重新掌握了军权。这个本来必死的金国将领,由于宋宇的到来,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而且由此可见,李全这小子,以及李全所提出来的承包金国粮草计划,在金国皇帝完颜守绪眼里,屁都不是。原因很简单,李全的粮草哪来的?宋国来的。现在宋国已经答应给金国粮草了,那李全还算个屁?
金军出兵山东,以及淮东战局会如何发展,暂且不说,因为此时在南疆,宋宇那边即将迎来新一轮的大战。此时就见宋宇坐在大帐主座上,正惬意的喝着一碗茶。下边则是宋占两军的有头有脸的人物。在大帐中,一个宋国官员,正在向宋宇禀报道“:皇上,皇后娘娘说,山东李全谋反,率军正在攻打淮东。临安为了平乱,已经将一万新军交给田奇都指挥使,援助淮东去了。华尚书说,临安乃是国都,兵力不可少于三万,所以此次下官只带来五千人马。”
‘噗’听到这个消息,宋宇沉不住气了,是一口茶就喷到了面前桌子上“:我操!李全这厮真敢玩啊我这还没怎么地,他就反啦?战况怎么样?彭义斌那小子没怂吧?”
“:这来时华尚书只说,让下官告诉您,淮东形势一片大好,让皇上放心”只见这官员小心答道。
“:华岳这小子,就是心眼多,朕还不知道?他就是怕咱听到北边乱了,分了心,使得半途而废,到时候把个南疆弄成烂摊子,把其他三国惹得对我大宋离心离德不好收拾!”宋宇听了,吸了吸鼻子一脸无奈的说道。说完,又神神秘秘的问道“:你从临安来的,总能知道点什么,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