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隋唐之铁血风云 >

第467部分

隋唐之铁血风云-第467部分

小说: 隋唐之铁血风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坐下吃饭!”高冲喝道,“毛毛躁躁跟个猴子一样,成何体统?再不听话先打你一百板子。”

    虎妞吐吐小舌头,乖乖的做回来吃饭,心说:哎呦喂!一百板子打上还不把虎妞的小屁屁打烂了?虎妞可不想挨打。

    高冲道:“传下令去,唐兵退军,众将不许追击。”

    “遵命。”

    旗牌官下去传令,白月姣道:“夫君,因何不追?”

    “唐军兵强马壮,忽然退军这属于战略退却,不是战败退走,他们要想逃走,昨晚就走了,不会等到现在大摇大摆的退走,李世民用兵极为厉害,必定会留下后招等待我军去追,犯不着去犯险境,我军此时的战略任务不是跟唐军决战,正如唐军此时退却的战略目的一致。”

    早饭后,高冲按照原计划——坐镇东海郡,观看唐军的具体动向,不管唐军是不是真的退军,还是摆下十面埋伏等着隋军来追,都有高冲在这里冷眼观瞧。

    不管唐军到底要干什么,李靖三人立即率大军北上围攻高谈圣,数日后,确定唐军真的退走,尉迟恭率领虎豹骑保护带着高冲金令的黑白二夫人,赶往戴州。

    临行前,高冲叮咛又叮咛,黑白夫人这才拜别高冲率军离开,看着两女远去的背影,高冲就考虑从安东调兵暂时要克制,但是可以从安东调将,这一次让黑白二夫人出征,就属于无奈之举,但是时不与我,不击败李子通,不给杜伏威和辅公佑压力,他怎么会投降?

    杜伏威乃是隋朝末期农民起义军领导者之一。与辅公祏是刎颈之交。辅公祏常从姑家里偷羊送给杜伏威吃。因盗案案发,官府追捕,两人落草为寇,时年十六。

    大业九年,与辅公祏率众起义。后转战到淮南,自称将军,陆续合并苗海潮部、赵破阵部等叛军,势力大增,在淮南的历阳自称总管,以辅公祏为长史,又合并江淮各部,占有江淮间广大地区。

    大业十四年,杜伏威向越王杨侗称臣,被封为楚王,拜东道大总管。武德二年,投降唐朝,授东南道行台尚书令、江淮以南安抚大使、上柱国,封吴王,赐姓李。次年,击败李子通,将根据地迁至江南的丹阳。武德四年,唐军攻围洛阳,杜伏威遣兵助战。

    武德五年七月,召杜伏威入朝,临行前以辅公祏留守丹阳,将兵权交给右将军王雄诞,辅公祏心生不满。朝廷以杜伏威为太子太保兼行台尚书令,以示宠遇。武德六年八月,辅公祏伪称接到杜的命令起兵反唐,兵败被杀。不久,辅公祏伪造的书信被发现,李渊不辨真假便除去杜伏威之官,并籍没其家眷。

    武德七年二月,杜伏威暴卒于长安。李世民即位后,知杜伏威冤,将其赦免。

    杜伏威既然能向越王杨侗称臣,就说明杜伏威有良禽择木而息的打算,只要自己高谈圣、徐圆朗、李子通击败,大军压境,再递出橄榄枝,杜伏威就很有可能投降。

    杜伏威一降,江南繁华之地一半已经进入手中,在战略上就可以立住脚跟。

    半个月后,琅邪郡传来战报:攻陷琅邪郡治所开阳,高谈圣率众投高开道。

第1052章:杨昭登基() 
高开道?高冲就双眼一眯。

    张出尘奇怪道:“少爷,这个高开道怎么啦?”

    高开道隋末河北农民叛军领袖。盐户出身,骁勇善战。隋末参加格谦领导的叛军,任将军。格谦战死,他在沿海聚集旧部,发展力量。武德元年,攻克北平,攻取渔阳,自称燕王,年号始兴,建都渔阳。旋从高昙晟,被立为齐王,不久杀高昙晟,兼并其众。

    武德三年,接受唐朝北平郡王封爵,任蔚州总管。次年,复自称燕王,起兵反唐。武德六年,他第一次引突厥兵攻幽州,突厥稽率兵击退。第二次以奚族兵攻幽州,州兵将其击退。第三次又引突厥兵两万人两次攻扰幽州,唐军不能控制。武德七年,其部将张金树反叛,高开道被迫自杀。

    高开道造反,高冲可以接受,隋末大乱,群雄并起,应了一句话——将相宁有种乎?

    但,高开道引突厥兵进入中原,让高冲不能接受,不仅仅是高开道,刘武周、梁师、李唐都这些人都让高冲不喜,造反叛逆属于内部矛盾,你们敢引外族入中原,就是不行。

    李渊起兵之时,兵力不足,向突厥借兵后患无穷,高冲对李世民不客气,这其中的因素很大。

    现在,高冲占据幽州、蓟州,罗艺占据涿郡诸地,高开道想占据渔阳称王称霸,想引突厥兵进中原更不要想,高谈圣北投高开道就让上他去吧,两个家伙联合在一起,一举歼灭更顺手。

    高冲批示:拦截高谈圣歼灭高开道。这还是高冲明确指示击毙叛军首领,众将就为之精神一振。

    高谈圣这边还没有消息,黑白二夫人那边就传来喜报——李子通投降,收拢降兵十三万。

    李子为隋末江淮地区叛军领袖。最初参加长白山左才相部起义军,因待人宽,人多归附。

    后遭左才相猜忌,于是率众南渡淮水与杜伏威合兵。不久又与杜伏威决裂海陵,自称将军,拥兵二万人。占地东到会稽,南至五岭,西抵宣城,北达太湖。621年,为杜伏威击败,被俘后执送长安。

    没想到李子通这么快就投降,这可省了大事,高冲立即命令善待李子通,待上报太子之后给与封赏。

    正当高冲准备发兵徐圆朗之际,杨昭从安东传来太子令:命高冲立即回安东。

    同时还有萧皇后的懿旨和双王爷的金令,高冲就知道这是准备杨昭登基事宜,这是大事。

    高冲立即命令众将众将各自行事,命长孙无忌总管东海、琅邪、高密三郡事宜,典韦为副将,李靖掌管衮州。高冲率领亲兵登船北上直奔安东。

    大业十四年冬,隋太子杨昭正式登基为帝,年号永晟,618年为永晟元年,称隋景帝,遵炀帝为明皇帝,加封双王爷为镇国双王,高冲这位辽东王爷进一级,加封为保国辽东王。

    杨昭下的第一道旨意就是命令杨侗、杨侑、杨暕为伪帝。必须立即弃帝号,否则,必征之。

    第二道旨意,奉高冲为征南大元帅,征剿天下叛逆。

    杨昭是炀帝册封的太子,炀帝亡故,杨昭就是真正的大隋之主,现在,杨昭手握传国玉玺,更是正统的象征。

    杨昭正式称帝,盖有传国玉玺的圣旨颁布天下,大隋旧臣纷纷异动。

    不久之后,洛阳杨侗、长安杨侑和西疆的杨暕都发出诏书,指责杨昭为伪帝,杨暕也就罢了,他一直不服气杨昭为太子,现在既然已经称帝,自然不会在承认杨昭,至于杨侗和杨侑却是身不由已,他们这个皇帝就是王世充和李渊推上去的一个傀儡,一举一动每一句话都砸死传达后面这个牵线木偶的意思。

    杨昭没什么反应,已经进位为太后的萧皇后却是极为伤感,想找南阳公主诉诉心事,但是南阳公主公主已经带着儿子给炀帝守孝,哪里还有心思听母亲诉苦?

    高冲此时没时间搭理这些事情,正在听取管仲汇报征剿高句丽事宜。

    “按照王爷的吩咐,我军暗暗防水,将安殿宝等将放回,现阶段鸭绿江以西再无高句丽一寸土地,靺鞨族无处可逃,全线向李牧将军投降,远东地区以尽入大隋之手。”

    高冲微微点头,“命令七个总管,在半年内必须将境内事宜肃清,征南之事刻不容缓,叛逆李唐贼势渐大,各路叛军已屈稳定,再假日时日,李唐气候一成,将对我大隋构成重大威胁,必须抓紧时间。”

    “是。”管仲道,“小弟立即向众位总管传达王爷命令。”

    “河间之战如何?”

    “罗艺麾下猛将众多,与我军打的极为激烈,赵云总管因要分神突厥,所以不敢全力以赴,现在只是保留与河间的通道而已。”

    高冲点头:“命令云长率兵从蓟州出击,子龙将全部精力放在防御突厥一事上,云长入关,建安州防御突厥的事情,一并交由子龙,必须保证河间在我军手中。”

    “是,大哥,不如我军直接向罗艺军发动进攻。”

    高冲道:“向罗艺进攻之事就交由云长,我计划命孟起率军进关,向刘武周发动进攻。通知孟起和云长,罗艺有一子名唤罗松或者姜松,非常厉害,至少不在宇文成都之下,遇上他要多加小心。”

    刘武周的实力相对罗艺而言就很弱小,马超进攻刘武周成功之后,就会对罗艺形成东西合围的态势。

    在隋末群雄竞起的纷乱形势中,刘武周率先起兵,依附突厥,图谋帝业,进而"率军南向以争天下",占据了有充足食粮和库绢的晋阳,攻陷河东大部地区,威逼关中。但是,刘武周"军无蓄积,以虏掠为资",在并汾一带没有取得地主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支持,建立起巩固的统治基础。

    在与李唐王朝的交战中,曾大破李元吉,席卷晋阳,但不久为李世民所败,刘武周弃并州,北奔突厥,不久,被突厥杀死。

    这样一支部队,早晚会被李唐吞并,不如提前下手。占据刘武周辖区,东可威逼罗艺,向南可兵压李唐,可谓要地。

    “尊令。”

    建安州和新城州都是之前高冲的老辖区,情势稳定,不似其他七个都督府都属新建事务繁忙。

    二将得令,立即发兵进关,安东军与罗艺所属展开激战。

第1053章:家事国事天下事() 
新年就在这种气氛中度过。

    过完年,高冲准备南征事宜,家里众女却闹开了,没有别的就一件事——要随行出征。

    这些女将们此时此刻哪里还闲的住?孩子不用管,每日在家养尊处优,小蛮腰都养成水桶腰,这是飞刀娘子的原话。

    飞刀娘子更是拿没见过面的黑白二夫人说事,她们都可以上战场,凭什么我们不可以,夫君大人你要敢偏心,就把你的头打破。

    这一来可捅了马蜂窝,气的高冲把飞刀娘子抓过来家法从事三天,让飞刀娘子小嗓子都喊哑了,这才罢休,但是飞刀娘子执着的说:“就算夫君弄死我,我也要上战场。”

    轻易不说话的玉漱公主轻声细语的道:“夫君,黑白两位妹妹出征,虽然事急从权,但是从中看出当时夫君身边无大将可用,不如带着众位姐姐前去,万一再遇上这种事情,也好为夫君解决燃眉之急。”

    高冲揽着玉漱公主柔嫩的小蛮腰说:“是不是公主也想出征了?”

    玉漱公主嫣然一笑,倚在丈夫怀中不说话,小手却把高冲的大手抓的紧紧地,说明什么意思——不想跟丈夫分离呗。

    “都去吧。”高冲大手一挥。

    这一来又有不愿意得了!谁啊?那些管钱粮的女人呗。这就是家大业大的“好处”!只不过这些所谓的手无缚鸡之力的女人们真要动手都是母老虎,只是她们不喜欢舞刀舞枪而已,虽然她们有金丹做地,勤修九阴真经,都已经是不可多得的高手,但是看起来依旧是水做的美人。

    众女都要跟着,这可让高冲头痛!这是行军打仗,弄一群美人跟着算怎么回事?众女将也就罢了,水做的美人跟在身边怎么跟众将和士兵们交代?

    正当高冲头痛之际,外面忽然走进一少女,但见她正值妙龄,身材高桃,体态轻盈,言行举止端庄娴雅。乌发如漆,肌肤如玉,美目流盼,一颦一笑之间流露出一种说不出的风韵。宛如一朵含苞待放的牡丹花,美而不妖,艳而不俗,千娇百媚,无与伦比。

    当真是:有女妖且丽,裴回湘水湄。水湄兰杜芳,采之将寄谁。瓠犀发皓齿,双蛾颦翠眉。红脸如开莲,素肤若凝脂。绰约多逸态,轻盈不自持。尝矜绝代色,复恃倾城姿。

    这美人行至高冲近前盈盈一礼,朱唇轻起:“冲哥哥,我娘请您过去一趟。”

    这美人是谁?——静儿是也。

    此时的静儿已经完全成为大家闺秀,在她身上,你可以用尽所有能想到的词汇,不闹腾的静儿绝对是端庄圣女,一举一动都显示出什么是女神。

    经过离家出走事件之后的静儿似乎完全变了样,别说高冲不认识,就连宇文娥英这个亲生母亲也感觉陌生,但是,事实如此,谁也改变不了。

    高冲随口问道:“静儿,你要不要一起去啊?”这句话一出口,高冲就后悔,好不容易静儿安静下来,自己招她干什么?

    静儿微笑着说:“小姨在平原山修了一座报恩寺,静儿想去寺里清修一阵子。”

    高冲一愣,脱口道:“不可。”

    静儿只是微微一笑,并不驳斥,就让高冲感觉自己跟静儿的距离已经很远。

    定定神,高冲心说:这样也许最好,只是你这丫头去和尚庙干什么?

    “你娘亲找我何事?”

    静儿道:“静而不知,冲哥哥一去自知。”

    去就去吧。

    宇文娥英找高冲干什么?

    大家都要走,宇文娥英也不愿意一个人呆着啊。

    高冲来到宇文娥英的房中,静儿行一礼自行退去,高冲看着静儿的背影小声道:“这丫头不闹腾了?”

    宇文娥英白了高冲一眼,然后又叹口气:“这丫头真让人不省心,你替我多看着点。”随即怒气冲冲小声道:“还不是你这家伙教的?到现在人大心大,根本管不了,说轻了不理你,说重了一转身就没了。真是要命的祖宗。”

    高冲只能苦笑,急忙改变话题:“喊我来干什么?”

    “干什么?大家都随行,就留我一个人啊?我也去。”

    高冲小声道:“表姐,别跟着添乱行不?你用什么名义跟过去?”

    宇文娥英发做道:“我不管!你自己想办法。反正我要是去不了,大家谁也别想去,别说我没提醒你啊。”

    看看左右没人,高冲一把抱住宇文娥英香喷喷的娇躯,恶狠狠地小声说:“你再不听话,就把你家法从事七天。”

    宇文娥英横了他眼波横流的一眼,“哼!我哪里还没被你摧残过?反正我一定要去!”

    美人娇蛮起来就让高冲无奈。

    “我想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