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大亨-第5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里面有一百二十万石的米,和四十万升的棕榈油和鲸油!”周可成领着静音走出最后一个仓库:“按照一个士兵一个月九斗米,三升油计算,这足够十万士兵一年支用有余!”
“周大人!”静音终于开口了:“我明白您让我看这些的意思,但您觉得就凭这些就能让裕王继位吗?这可是大明天子之位呀!”
“不要着急!”周可成挥了挥手,打断了静音的问题:“我们还有最后一个地方没有去!云长,我们现在去码头!”
兰芳社在金山卫的总部就在那座原本早已破损不堪的卫所旧城遗址,当然早已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加以整修,不过还能依稀看出当初的轮廓来,整座建筑的核心是一栋四层楼的红砖房,实际上这座建筑物有五层——还有一层是地下室。
“请出示您的证件,还有口令!”
这已经是第四道警卫了,对于即将看到的一切静音越发的好奇起来了,周可成这么郑重其事给自己看的是什么呢?
终于,随着让人牙酸的咯吱声,沉重的铁门被推开了。静音能够闻到空气不流通的地下室特有的那股沉闷气息,他下意识的用袖子捂住了自己的鼻子。周可成站在铁门外稍微等了一会儿,直到里面的灯光亮起,他方才伸出右手,做了个“请”的手势:“请进,静音道长,这里就是兰芳社在大明的心脏!”
静音跟着周可成的脚步,走进大门,借助请闭上微弱的灯光,他能够看到地下室里是一排排木架子,架子上整齐的摆放着长方形的方块,他探询看了周可成一眼,对方点了点头。静音这才走到一个木架旁伸出手去,指尖传来冰凉的触觉,入手沉重,应该是金属。
“这是银锭,每块重六斤!”身后传来周可成的声音:“靠近里面墙壁那五排是金锭,每块也是六斤。一共有三百七十五万两白银和三十五万两黄金的储备金!”
“三百七十五万两白银和三十五万两黄金?”静音感觉到自己的喉咙有些干涩,这个巨大的数字让他的双膝有点发软,他伸出右手抓住一旁的架子,支撑住自己的身体:“您准备这么多钱做什么?”
“其实这也没有多少!”周可成笑道:“在淡水和堺,可以供我调配的金银至少有这里的五倍以上,马刺甲会少一点,也少不了太多。这些是金山卫这些年关税和发卖土地的收入,扣除花费的累积下来的,我原本想要用这些钱作为新开办的亚细亚投资开发银行的储备金,现在看来有更好的用处了!”
巨大的冲击力让静音头脑里一片混乱,一时间说不出话来,几分钟后他方才渐渐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低声道:“说吧,您让我看这些到底是为了什么?”
“很简单,你看到了什么,回去后就原原本本的告诉裕王殿下,这就足够了!”
“这就足够了?”静音惊讶的抬起头,对方这般大费周章难道就是为了让自己做这点事情?
“是的!”周可成点了点头:“其实最好是裕王亲自来看一看的,但以他的身份不太方便。不过道长你是裕王的亲信,也是一样的!”
“若仅是如此的话,那倒是简单!”静音松了口气,他呆在周可成身旁一直觉得很不安,就好像身旁是一头择人而噬的巨兽一般:“不知什么时候可以安排贫道回京师?”
“道长就这么急吗?”周可成笑了起来:“您这两天跟着我四处奔波,连杯热茶都没有喝过,这岂是周某的待客之道?走,我们先去喝杯茶,聊上几句!”说罢,便不由分说将静音带到了顶楼。
到了顶楼办公室,两人分宾主坐下,早有人送上茶点,周可成亲自动手替静音沏茶,喝了两杯茶,气氛也渐渐和咯了。静音斟酌了一会言辞,小心的问道:“周大人,贫道一直有一件事情不明白,还请您予以解答!”
“道长请讲!”周可成笑道。
“您前几天带我去看那件库房里说有四千人的甲仗,光有甲仗,没有兵丁将吏又有何用?何况只凭这点人手,您就说要让裕王登基,未免有些大话了吧?”
“道长问得好,待我一一解答!”周可成站起身来,走到窗户边,笑道:“道长您问我兵丁将吏何在,您看见丘顶上那栋红色的建筑没有?”
第三百一十八章 计划()
“就是顶上飘着贵社旗帜的那栋吗?”静音走到窗边,顺着周可成手指的方向看去。
“不错,那就是讲武堂!”周可成笑道:“里面传授各种武艺,弓术、骑术、鸟铳,以及兵法。每期大概有两三百人,算上正在培训的一个特招班,现在一共有十一期,加起来有三千余人了!”
“三千余人?”静音吓了一跳:“竟然有这么多?”
“其实也没有多少!”周可成笑了起来:“首先里面原本就有差不多一半是外邦人,兰芳社的领地遍及海外,多有蛮夷,许多地方都需要精通武略之人驻守,这三千余人里有七八成其实都在海外的,留在江南不过二成而已!”
“那不是只有六七百人?”静音问道:“你不是要四千人吗?还缺三千多人哪里去找?”
“呵呵呵!”周可成闻言大笑起来:“道长,这讲武堂出来的岂是用来做小卒的?最差也是个十人之长,加上金山卫周围的乡镇都有龙王会,平日都是操练好了的,只要招募精壮汉子,最多三五日四千人便齐备了!”
“这样临时募集来的能做些什么?”静音摇了摇头:“周大人也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吧?”
“若是上阵厮杀自然还早了些,但用来守卫乡镇,缉拿盗贼还是足够了!”周可成笑道:“我本来就没指望这些新募之军能够攻城拔寨的,道长,你过来看!”说到这里,周可成走到墙边,掀开帘幕,露出下面的地图来。
“你看,道长,这里是金山卫!”周可成指了指地图上的某个点:“这里有两个联队的老兵,还有我的卫队,再加上讲武堂里的士官生,一共有两千人,此外巡逻船队有十二条纵帆船。一旦有变,我一面下令招募新军,一面分兵两路,一路走陆路,一路走水路,先控制镇江,截断漕运;然后船队逆流而上,直取留都。”
“留都?”静音吓了一跳:“这怎么可能?留都周围守军有十万之众,加之城墙高厚,你一共也才两千兵,如何攻得下来?”
“十万人?”周可成笑道:“那十万人中种地的、做小生意的、修房盖屋的恐怕占了九成九,仓促之间能上阵的有一两千人就不错了。何况即使不成,也没有什么。援兵最晚六天后就能赶到?”
“六天?哪里的援兵?”静音不解的问道。
“中左所!”周可成点了点地图上的另外一个点:“我这里一接到消息,立刻放出信鸽,中左所在得到信鸽后,立刻将哪里的驻军派来,至少有两千人!再过十到十三天,淡水的主力舰队和大军也会赶到;堺、佐渡、北九州的援兵也不会超过一个月时间,而马刺甲的援兵大概不会晚过一个半月。这些军队都是百战之余,不会少于三万人,配合舰队的行动,足以扫平江南、江西、两湖、两浙、福建。更多的募兵时间会晚一点,但也不会晚于三个月后,换句话说,只要我一声号令,最多三个月,裕王殿下至少已经是南国之主了!”
听到这里,静音才明白周可成在仓库里囤积那么多物资是为了什么,如果只是为了区区四千人,那么多军资显然是有些多余了,而依照他的说法,一个月的时间内就能有三万受过良好训练的大军出现在江南,而这个时间内恐怕朝廷的大军还没离开北京城呢,的确有很大的胜算。
“可是殿下在北京,你这里闹得这么凶,就是把裕王放在火上烤呀!”
“那就离开北京那个火炉,来江南不久成了?”周可成笑道,一双眼睛闪着灼热的光,
“刘百户,前面那个市镇这般繁荣,应该快到了吧?”
站在船首的刘守有看了看属下手指的方向,只见在大约半里多外运河的两岸布满了房屋,层层叠叠几乎看不清有多少,河面上来来往往的船只络绎不绝。其中有一篙一橹的“七里虱”,有双橹的快船,还有重檐走舻、富丽堂皇的沙飞船,一只一只都拾掇得雅致整洁,船身漆着彩纹图案,讲究的还在窗户上嵌上蠡壳,在舱里陈设着香鼎瓶花。掌篙摇橹的,大都是些中青年的船娘。她们的发髻梳得油光水滑,脸上薄薄地施着脂粉,鬓边插着珠翠,雪白的手腕上还戴着明晃晃的镯子,娉娉婷婷地站立在船头上,招呼着往来的客人。其繁华富庶的样子,虽然还及不上京城,但已经不亚于许多北方的著名大城市了。
“何百户!”刘守有向舱内问道:“劳驾您看看,是不是快到金山卫了?”
船舱的帘幕被挑开了,露出一张丰满而又惨白的脸,却是苏州的锦衣卫何百户,他前两日虽然没有吃几十脊杖,但也没有逃过二十皮鞭的刑罚,这次行动他作为地头蛇,就被调拨到了刘守有的麾下当差。他看了看远处,笑道:“刘百户,还早呢。”
“还早?那这里莫不是松江府?”
“什么松江府,这里连个县城都不是,也就是个集镇罢了!”何百户笑道:“好像是叫文家集!”
“集镇?”刘守有也不禁吓了一跳:“何百户,你不会搞错了吧?我看这里至少也有两万多住户了,比许多大县的人口都多,怎么会是个集镇?”
“刘百户,属下一个戴罪之身,如何敢欺瞒您!”何百户苦笑道:“这里真的就是个集镇,而且在金山卫周围的集镇中这个还不算大的,最大的那个光是镇子里的居民就有四五万人!”
“四五万人?”刘守有惊讶的长大了嘴巴,也难怪他如此,在古代农业社会除去首都以外,大多数城市的市区人口都不多,比如英国首都伦敦在十二世纪就只有四万人口。原因很简单,古代农业技术落后,剩余农产品少,运输技术也很落后,除非是完全不顾成本的从远方运输粮食,一个区域的中心城市人口是有一个上限的,再多就养不活了。
第三百一十九章 香镇()
“怎么会有这么多?”旁边一个小旗插嘴道:“集镇都有四五万的,那金山卫有多少人?”
“这个具体数字恐怕就只有兰芳社的人才清楚了!”何百户应道:“不过往少里说二十四五万是肯定有的!”
“二十四五万?”那小旗咋舌道:“这么多人都做什么过活?他们每日的食粮又从哪里来?”
“这就不用你替他们操心了!”何百户笑道:“十几年前这金山卫就是一片荒滩,除了卫所那座破城和几片要啥没啥的荒地就什么都没有了,那里的人十个有九个都是从外地迁来的,若是没有活计,没有饭吃,谁会来这种鬼地方?”
“何百户,反正船上闲来无事,不如你便把这金山卫的来历说来与我们听听?”那小旗笑道。
何百户看了刘守有一样,见对方也没有反对的意思,便向众人做了个团揖,笑道:“也好,那小老儿便说说,若是有讲的不对的地方,还请诸位同僚包涵则个!”他咳嗽了一声:“要说这金山卫的来历,就要从双屿岛之战说起了,你们都知道朱纨朱大人吧?”
“知道,便是当初出巡东南、监察海禁的朱纨朱大人吗?”
“不错,正是这位!”何百户笑道:“你们知道便好说了,现在的双屿岛已经是一片荒芜,可二十年前的双屿岛可是东南数得着的繁荣去处,岛上有三五千户人家,都是做的海上买卖,每年琉球、弗朗基、倭国、南洋各路商贾云集,各色珍货应有尽有,而朱纨朱大人来了后,发动大军讨伐,将岛上的商贾一扫而空,又用沉船塞了港口,自此之后那儿就成了一片废墟了!”
“那这双屿又和金山卫又有什么关系?”人群中有人问道。
“问得好!”何百户轻击了一下手掌:“你们想想,这双屿平了,那些海商便没了去处,沿海依靠买卖过活的小民也没了衣食。俗话说饥寒起盗心,无衣无食便是圣人也难为,何况那些做海商生意的本来就不过是些市井小人,于是叫嚣群聚,乘舟纵横,攻州破郡,东南不宁矣!”
“原来东南倭乱是这么起来的,可是我在京城听说这些海贼中有许多倭人,那又是怎么回事?”
“海贼中的确有不少倭人,但最多的还是我大明人氏,只不过他们还怕走漏了风声,给家人惹来祸患,不少人便仿效倭人打扮罢了。贼众酋首如徐海、汪直等人,也都是大明人氏,倭人出则前驱,退则后拒,在贼中地位其实不高!”
“原来是这么回事?不过倭寇作乱与这金山卫又有什么关系?”
“自然是有关系的,当初倭寇势大,官军不能制,朱大人因此被朝廷降罪,由张经张大人继任,然倭寇形势已成,以沥港为巢穴,四出劫掠,官军首尾不得相顾,若非有一名异人出现,眼看局势便要不可收拾!”
“异人?”
“不错,此人姓周名可成,原本也是一名海商,当初双屿被毁后,他便去了东番、倭国,牟利甚厚,有部众数千,船坚炮利,在海上群豪中也是数得着的。倭寇起势之后,他先是帮助官府击斩曾一本,又在中左所协助官军护卫乡里,是以此番倭乱,八闽之地却得安堵。后来他又率领船队来江南帮助张大人平倭,而张大人便将这金山卫赐给他作为避风修船之地。”
“何百户,这倒是奇了,你说那周可成把这里当成避风修船的地方,可修船能修出几十万户口来?他该不会是三宝公公那样修下西洋的宝船吧?”
“莫不是与海外夷人做买卖?”刘守有问道:“可就算是海贸也没法让这么多人都有营生吧?”
“刘百户果然是好见识!”何百户翘起了大拇指:“不过术业有专攻,那个周可成别的不说,在生意上的确是天纵之才,无人能及!列位!”他指了指不远处的集镇:“现在我们距离这镇子已经不远了,你们有没有闻到有什么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