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大亨-第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成来说,他并不在乎岛津氏是否真的会秉公执法,但通过这个地头蛇才能更方便的找到幕后的真凶。
“氏康殿下,一事不烦二主,那这件事情就劳烦你了!请你作为我们兰芳社的代表,前往岛津氏一趟!”
“周先生,如果可能的话,最好给予在下一个官方一些的身份!”本间氏康说:“这样可以让岛津氏重视一些!只凭兰芳社的身份恐怕岛津家只会敷衍了事。”
“官方一些的身份?”周可成一愣,自己一个海商头目哪有什么官方的身份可以给的?难道要随便仿造几个大明的假官印不成?想到这里,他突然走到书桌旁,在抽屉里翻弄了一会,摸出一个锦盒来,打开来取出从莫敬典那里得来的金印、官牒、铜册,问道:“你看这个行不?”
本间氏康接过来一看,不由得大吃了一惊,上面的喃字虽然他看不懂,但是汉字还是认得的,安南的典章制度虽然远不如大明,但毕竟与中原山水相连,两汉时候就有郡县,文化技术交流方便;又不像日本自从北条氏覆灭后四百多年时间里小仗天天有,大仗隔三差五,仅有的一点资源都花在打仗上了,手工业水平和典章制度方面自然是远远超过当时的日本,这金印、官牒、铜册制作的精美程度一下子就把本间氏康给镇住了。他小心翼翼的将其放回锦盒,双手捧过头顶,还给周可成道:“原来殿下此去已经是安南国的金吾将军,实在是可喜可贺!”
“什么金吾将军,安南北朝给的一个杂号将军罢了,做不得数的!”周可成不以为意的笑了笑:“你的意思是这个也成?”
“那是自然!”本间氏康看了金印官牒,态度又恭谨了不少:“安南虽然及不上大明,也是南方大国了,金吾将军至少也是殿上人,那岛津家家督虽然自称是赖朝公的私生子,但其家格来看,授官最多也不过松爵而已,说来大人已经身居其上了,他如何敢怠慢?”
周可成被本间氏康这一番话说的晕头转向,经由其一番科普后才明白了过来。原来日本古代的位阶极为苛刻,大体来说根据某人的家门授予其入仕的起步点和升迁速度。而从五位下是一条明显的分界线,以上之人被认为是通贵,一般贵族家的嫡男一般入仕便被授予这个级别的官爵。这种制度是来源于中国的秦汉的二十等爵制度,从五位下对等于其中的“五大夫松”,而秦始皇曾经把泰山松树封为五大夫松,是以日本人又称从五位下为松爵。一般室町时代时足利将军家初叙位阶也不过如此,像岛津氏这种高攀源赖朝家私生子的家门,一辈子干到头撑死也就比这高上一两级。而安南在官制上模仿中国,金吾将军最早是出自汉代的持金吾,乃是指挥北军的高官,为中两千石,其后唐、金、元、明变为武官散阶,虽然级别略有差异,但对应的也都是二、三品的高官。对应日本至少能够在清凉殿上侍奉天皇的殿上人了(五位以上),虽然当时日本中枢无权,但身份阶级的思想早已深入人心,周可成这一顶官帽子亮出来,岛津氏肯定不敢怠慢的。
“既然如此,那我就用这金印给岛津氏发一份文书吧!由你带去。”周可成笑道:“对了,我这次还从安南带了一对大象回来,你就带一头过去,只当是我赠予岛津氏的礼物!”
“象?”本间氏康惊讶的抬起头:“那是何物?”
“是安南的一种野兽,体型十分巨大,成年可以长到两人高,数十人重,大明天子的依仗队中便有六头大象!不过我这两头现在只有一人多高,要成年至少还要几年!”
“两人高?数十人重?想不到天下有这等巨兽!”本间氏康咋舌,旋即笑道:“岛津氏见了这等远方来的异兽,定然会为殿下的威仪所慑服!”
“希望如此吧!”周可成神色一整:“氏康殿,堺港与淡水的贸易航线有多重要也不用我多说了,不光是硝石,我们从月港还能转运各种货物。琉球、萨摩岛链是必经之路。其实这次遇袭也是早晚的事情,若是能解决得好,能够在岛津氏那边打开一个贸易口子,对我们来说反倒是一件好事,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是,属下此番去鹿儿岛的目的不光是要追查遇袭之事,还要与岛津氏结好,打通一条新的贸易线路!”本间氏康的声音不大,但眼睛却流露出狂热的光:“殿下请放心,属下绝不会此行绝不会有失金吾将军的威风的!”
日本,平户。
咚咚锵!咚咚锵!
随着一阵鼓钹声响起,数条快艇冲波击浪,出现在海面上,这些快艇长不过两三丈,上面皆有七八名精壮汉子,结束停当了,随着鼓点划动长桨,在水面上如箭一般,劈波斩浪。
“汪公!”徐海懒洋洋的看了看海面上的竞速:“今天是什么日子?怎么这些倭人在海上折腾,倒有些像咱们家乡端午龙舟呀!”
汪直往海面上看了看,嗯了一声,就将注意力收回到桌面上的马吊牌来,只见他眉头紧锁,半响无语。徐海看的气闷,又不好发声,回头拿过旁边茶几上的桃子,大口啃食起来,咯吱咯吱的声音,让同桌打牌的其余两人眉头微皱,脸上露出厌烦之色。
徐海吃完了一枚桃子,可汪直还没有出牌。徐海眼看就要耐不住性子,却只见汪直将手中牌往桌子上一埋,叹道:“罢了,心乱如麻,今日便都算我输了!”
牌桌旁的两人见汪直这般,不由得吃了一惊,麻叶接口道:“汪公,你莫不是有心事?”
汪直叹了口气,却不说话,麻叶身旁那人名叫谢和,也是一个大海商:“汪公,若有什么烦心事,不如说出来我等听听,一同参详,俗话说一人计短,两人计长,我等四人思量,岂不胜过一人苦闷?”
“是呀,汪公说来听听吧!”麻叶也接口道。
“哎!”汪直叹了口气:“其实也没什么,只是方才看到倭人在海上竞舟,不由得想起了家乡的事情,你们算算,我们已经在这平户呆多长时间了?”
“一年多,快两年了吧!”麻叶答道。
“嗯,快两年了,你们不觉得这个时间太长了吗?”汪直问道。
第六十二章远图()
桌上其余三人对视了一眼,他们三人都是海上大豪,朱纨主持海禁,围攻双屿之时,摆在明国海商面前有两条路,一条路便是如李光头、许家兄弟一般在闽浙两省沿海与官军周旋;而另一条路则是如汪直、周可成这样跑到台湾、日本这些官军鞭长莫及之处避风头。双屿和浯屿的毁灭证明后者的选择是正确的,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个新的问题摆在了这些幸存者面前——如何才能继续生存下去。与周可成不同的是,汪直与徐海并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立足之地,他们能够寄居平户乃是因为松浦藩的默许和支持,但这种默许和支持不是无条件的,日本人给予中国海商各种优待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同中国的贸易,是为了获得源源不断的生丝、硝石、铁器、棉布等必须的商品。短时间还好,假如长时间汪直无法改变现状,打通与明国的贸易管道,那日本人的态度转变是不难预料的了。
“汪公!”徐海将桃核扔出窗外:“你也不用绕弯子了?是不是那些倭人又在你面前说些什么了?敞开来说就是了!”
“徐兄弟,说话听音,锣鼓听声。这种事情若是等到倭人开口就已经晚了!”汪直冷笑了一声:“大伙儿手下有多少人船?都留在这里坐吃山空也不是个事情吧?”
“汪公!”谢和接口道:“你这话说的是不错,但朱纨虽死,但朝廷的海禁并没有取消,双屿浯屿都被官军焚毁。我等这么多舟船,总要有个立足之处吧?”
“来人,清理一下桌子,取我海图来!”汪直轻击了一下手掌,早有婢女将桌子清理干净,又送上一个樟木盒子来。汪直打开盒子,从当中取出一支卷轴,在桌子上铺展开来:“列位,双屿虽然被官军焚毁填塞,但两浙沿海无人岛屿众多,我们再挑选一个利于舟楫、有淡水、且有停泊大船的港湾的岛屿便是了!”
“那官军方面?”麻叶有些犹疑的问道。
“两浙官绅百姓厌憎海禁已久!”汪直笑道:“朝廷虽有禁令,然要执行总要大臣,朱纨且清且能,尚且被杀?前车之鉴在此,又有何人敢于冒杀身之祸来行海禁之令呢?”
三人听了汪直这话,纷纷点头。俗话说最了解你的是你的敌人,这些大海商是朱纨的死对头,他们也最清楚朱纨的才能和清廉,像这样的人都因为得罪了闽浙两地官绅而被逼自杀,朝廷又能从哪里再找来一个像朱纨这样的大臣来执行禁令呢?徐海性子最为急躁,第一个站起身来:“汪公,你说句话吧,大伙儿一起出海,重建双屿!”
“徐兄弟请坐!”汪直笑吟吟的压了下手,示意徐海坐下:“这次出海,我打算不禁我们几家一起去,还要联合大友、松浦诸藩一同南下,以壮大声势,我不但要重建双屿,还要逼迫朝廷招抚我们,通商互市!”
“招抚我等,通商互市?”
“汪公,你莫不是开玩笑吧?”
“逼迫朝廷,这怎么可能吧?”
三人纷纷长大了嘴巴,对于这些海商来说,人生最高理想也不过是朝廷对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发了财之后回乡盖屋买地供儿子科举,下一代就能翻身做缙绅老爷,用不着再出海受风波之苦。招安就已经够匪夷所思得了,更不要说逼迫朝廷通商互市,那简直就是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
“这有何不可能的?”汪直笑道:“谢兄弟,我问你这闽浙两省吃这海上饭的有多少人,多少船?”
“这个我如何知道!”
“十万人有没有?”
“何止十万人!”谢和笑道:“依我看便是二十,三十万人也不止,光是海上跑船的便不止二十万人,两百料以上的船就不下两三千条。”
“嗯,这么多船,这么多人,朝廷一句话海禁就废了,你说他们会不会老老实实的回到家中种地?”
谢和听到这里,不由得笑了起来:“汪公您也是徽州出来的,怎么会说出这等笑话来,若是家中有地可种,谁还愿意出海谋生?再说了既然出了海,做了这通商的活计,哪个又愿意回去在田里累死累活,一年下来交完田租国税,连养活自己都难。”
“嗯,既然不能回乡种田,又无法通商谋利。可人总是要吃饭的,你觉得这些人会做什么?”
三人都不是傻子,听汪直说到这里,如何还不明白对方的意思?徐海的城府最浅,第一个开口问道:“汪公,您说是为盗?”
“不错!这可不是一万两万人,二三十万人,又有舟楫之利,若是挺身为盗,你们觉得朝廷会如何应对?”
“会出兵征讨!”谢和的脸色很不好看:“但以朝廷之力,最后赢的肯定还是朝廷的。”
“我又没说要和朝廷对着干!”汪直笑道:“你们想想,若是平时要朝廷开放海禁通商,自然不会应允;但到了这个时候,朝廷哪怕是为了早日平定海贼,也会网开一面了吧!”
“嗯!汪公所言甚是!”谢和笑道:“说到底朝廷那些官儿便是如此,不见棺材不落泪,不撞南墙不死心。咱们好说歹说,他都不会理你,只有事情已经走到了绝路,他们才和你讲道理。”
“不错!”徐海笑道:“古人不是说过吗?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铺路没人埋。汪公说的是,咱们若想招安,首先就得杀人放火,不然这金腰带怎么上得了身?”
“徐兄弟这话就说的过了!”汪直赶忙解释道:“我请大友、松浦两家与我等一同渡海,为的只是挟倭人以自重,可不是真的为了去杀人放火。要不然朝廷剿灭海贼之后,又翻老账怎么办?”
第六十三章翠翘()
“那你的意思是?”麻叶问道。
“其他人怎么做是其他人的事情,我们还是做我们的买卖。这样朝廷才能看到我们的诚意,说到底,大伙为的是安心做买卖,不是为了做强盗吧!”
汪直这番话引得谢和与麻叶连连点头,唯有徐海却是暗自冷笑,你这汪直当面是个菩萨,背后却是个罗刹,你口口声声说是想安心做买卖,不是为了做强盗,那又为何暗地里指使我去袭击那兰芳社的船队?这等做派我须得小心,不然哪天让你卖了都不知道。想到这里,他猛拍了一下大腿,倒把一旁的麻叶吓了一跳,问道:“徐兄,你这是作甚?”
“见谅,见谅!”徐海站起身来:“兄弟那里还有点事情,须得回去照看下,先告退了,见谅则个!”说罢向三人做了个团揖,便下船去了。
看着徐海的背影,谢和莫名其妙的问道:“徐海这没头没脑的到底是怎么了?”
“呵呵!”麻叶笑道:“谢兄,你这就不知道了吧。他前些日子从汪公那里讨了个俊俏小娘子,正是热乎的时候呢!”
“原来如此呀!”谢和笑了起来:“这也算的是英雄难过美人关吧!”
徐海除了船舱,便上了自己的小船。方才麻叶猜的其实只对了一半,徐海的确对从汪直手中得来的那个小旦角迷恋的很,但这下出去却并非是为了这个。他当时率领手下冒充屋久岛附近的当地人袭击周可成的船队,夺走的虽然只是一条福船,但却经过船厂的一系列改造,在船帆、缆绳、舵盘以及底舱都与当时通常的福船大有不同,更利于航行、船员的住宿和自卫条件都要好上许多。徐海虽然是个好色之徒,但在海战上却颇有天赋,他在指挥突袭时就发现这几条船不但行动快捷,而且火力惊人,自己以三倍以上的兵力发起突袭,若非处于狭窄的近海海湾,只怕还要空手而归,即便如此,死伤的人数也数倍于对手。因此他夺回船后便花了不少时间在上面揣摩,希图在自家的船上加以仿效。方才他听汪直提到要与大友、松浦诸藩一同渡海前往大明,便想起抢来那条船上的事情,便起身告辞了。
徐海到了码头,去修船处察看了半日,到了晚饭时分方才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