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狱-第3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泄兀钥晒剩 �
“就我一个人?”杨璟也没心思看那密旨,见得赵宗昌在一旁解释,倒不如直接问他。
这赵昀也是小心谨慎,毕竟这个新衙门对付的重点就是朝廷的文武百官,必定会遭到官员们的一致反对。
所以赵昀让杨璟暗中展开工作,一旦做出成效来,才有正当的名目,制造契机,让这个新衙门得以顺利建立起来。
赵宗昌见得杨璟如此发问,也有些尴尬,朝杨璟道:“官家希望能够从皇城司抽调人手,所以新衙门没建立之前,杨大人必须与皇城司精诚合作,皇城司会给杨大人提供必要的帮助,除了提举徐佛徐大人之外,皇城司公事官差事官大小勾当管目档头暗察子,全都需要听从杨大人的调用!”
赵宗昌说到此处,连自己都激动起来,从怀中取出一个鎏金木盒来,递给了杨璟:“这是你的令牌,非到关键时刻,不得出示泄露于人前。”
杨璟打开盒子,但见得里面乃是一面金牌,上刻“钦赐提辖审刑侦缉巡察公事杨璟”,后背则刻着:“皇城司乙字科一号绣衣暗察。”
有了这面金牌,杨璟终于是有了底气,他早已感受得到,赵昀并非完全的昏君,只不过很多政令无法施行,如今对朝堂的掌控力度也渐弱了,才无力施为,也无心理政罢了。
杨璟将金牌收了,而后朝赵宗昌道:“臣杨璟必不辱命!”
这密旨乃是赵宗昌代为下达,杨璟要谢恩,自然也要通过赵宗昌,赵宗昌可不敢受杨璟这一礼,朝杨璟道:“既然杨大人已经领命,本官也要赶回宫里去了。”
杨璟也不好挽留,走出书房之后,又小声朝赵宗昌问道:“官家今日精神可好?”
在古时,作为臣子,私底下探听皇帝的健康状况,那可是极其敏感和忌讳的事情,很多时候都会被谋反二字牵扯到一处,所以没谁敢这么做。
不过杨璟和赵宗昌是知根知底的人,赵宗昌也正是因此才回到临安来,就是以防不测,听得杨璟问起,赵宗昌便轻轻摇头,答道:“总之,过不了几日,官家必定会召见杨贤弟,你还是做好准备吧。”
杨璟听得如此,也感受到不太乐观,既然赵宗昌都不愿说,他也就不再追问,奈何孙二娘鹿白鱼葛长庚都不在,想要给赵昀看病,杨璟也就没了多少底气。
赵宗昌走了之后,陈密便来拜见,说是杨璟已经得了新任命,总不能住在客馆,皇城司提举徐佛大人给杨璟准备了一处宅子,想带杨璟过去看一看。
杨璟此时也终于知道,为何陈密等人都没有离开自己,只怕徐佛早就知道官家的决定,甚至于赵昀就是跟徐佛商量过之后,才给了杨璟这么一道密旨。
这多少有些像将杨璟当先锋的意思,无论如何,杨璟在京中没什么靠山,徐佛掌控皇城司,杨璟与皇城司又素有渊源,杨璟自然不会拒绝徐佛的帮助。
陈密很快便将杨璟带到了涌金门附近的一处宅子,虽然年代久远了一些,但听说是高宗年间大奸臣秦桧的宅子,也没什么人愿意住,一直掌握在皇城司的手里头,如今正好给杨璟用。
杨璟也是哭笑不得,赵昀算是委以重任,徐佛将这宅子赠予杨璟,也有提醒之意,希望杨璟不要当奸臣,而是要忠心耿耿回报官家的意思了吧。
杨璟也不跟他计较,让高采芝等人全都搬了进来,若非寨子里头没有锻冶房和工匠作坊,杨璟恨不得让杜可丰等科技团的几十人都给搬进来了。
如今杨璟有四品忠勇伯的封爵,这是有实封食邑的,虽然食邑七百户,但实封也就五六百户人,以一户人二十五文的补贴,杨璟每个月从朝廷处领取的俸禄其实不算高,好在提点应灵观也有饷可领,杨璟也算解决了用钱的问题。
莫看这些个宫观闲职没有甚么实权,但宋朝官场从来都是僧多粥少,许多人想要补宫观闲职的差,也是很难补的,毕竟不需要干活,每个月有钱领,很多人都喜欢这种生活吧。
由于宫观闲职渐渐成为了放逐实权官员的一种选择,或者说是给那些个下台的官员们一个面子,很多官员其实都没有去过自己管理的宫观。
应灵观到底在哪里,杨璟也不清楚,更不知道自己这个宫观官,到底需要做些甚么差事。
但往后的工作重点肯定要放在新衙门的建立上,杨璟自然不会太在意这个宫观闲职,不过如果有时间的话,杨璟还是要过去点一下卯的。
再者,管理这些个宫观,起码还有个特权,若宗云等人在北方辩论失败了,道士们会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劫难,到时候还能够收留一些道门精英,说不定能够趁此机会,偷偷发展一下双鱼山宗呢。
再说了,即便不为宗云和双鱼山宗考虑,到时候还能够让花团锦簇成为道士,将他们养在应灵观里头也是好的。
得了密旨的任命之后,杨璟也就安定了下来,白日里与宗师团研究汉阳造老套筒步枪的图纸,与杜可丰等人一道配置火药,稍晚些时间便与高采芝一道,参观花团锦簇的排演。
高采芝见识太多太多繁华风物,渐渐也就摆脱了心里的忧伤,倒是对鱼龙蔓延等古彩戏法颇感兴趣,而且她可谓天赋异禀,竟然想拜关鱼龙为师。
关鱼龙知晓高采芝的真实身份,哪里敢收大理郡主为徒,只是见得高采芝天赋和悟性都非常高,也是倾囊相授,这小丫头便每日里跟着幻人团学习绝技。
约莫过得十来天的样子,高采芝竟然成为了幻人团的主角儿,毕竟在幻人团里头,她的容貌算是出众的了,而且为人机灵,又古灵精怪,身子娇小,颇有赵飞燕那股掌上轻舞的风姿。
赵昀迟迟没有召杨璟入宫,胡命桥等人也没有过来寻杨璟,倒是徐佛隔三差五便让陈密过来,带着杨璟去熟悉皇城司各个据点,以备杨璟往后能够随意调动皇城司的人手。
到得这天,郑卓群上门来,拜访杨璟的同时,也给杨璟带来了一个消息。
说是殿试的结果已经出来,状元郎果真是周震炎!
而琼林宴也已经定在三日之后,在宫里举行,让杨璟和花团锦簇做好准备,提前入宫去熟悉场地和提前排演,为琼林宴的表演做好准备。
杨璟一听说周震炎如愿当上了状元,不由想起撞死在柱子上的楚雅弦,想起目中无人的丁大全,想起自己不得不低调行事。
得了同进士出身的刘汉超,此时心里也极为忐忑,他并非读书之人,当初讨要进士身份,也是一时气话,如今真的得了同进士出身的赏赐,要去参加那些个文曲星们的盛会,刘汉超简直比上战场还要紧张。
不过杨璟也帮不了他什么,只是将郑卓群留了下来,众人聚在一块,突击学习一下琼林宴上的一些规矩,以免到时候丢人现眼。
高采芝其实应该以大理使节团的身份入宫的,但段智实的大理使节团据说在大宋得到了礼遇,甚至于连官家都召见了赵京尹和使节团,所以出使格外顺利。
杨璟本想将高采芝送回使节团,但高采芝如何都不愿意,杨璟也就没勉强她,没想到高采芝竟然要入宫了,而且不是以使节的身份,而是以一个幻人的身份。
高采芝本来就是个爱玩之人,如此新奇刺激的经历,自然让她心花怒放,趁着还有一两天的日子,没日没夜练习着。
如此这般,琼林宴的日子也终于到来,郑卓群给杨璟等人换上官服,上上下下里三层外三层地穿上礼服,杨璟让风若尘扮成长随,也没敢再带其他人,留了陈密以方便联络皇城司的人,一行人便跟着郑卓群入宫去了。
只是杨璟也没想到,这欢欢喜喜的琼林宴,会让他重操老本行,时隔半年,杨璟终于又要查案子,而且还是个惊天大案!
第481章 提前准备琼林盛宴()
古人有诗单说这琼林宴,诗曰:奉诏新弹入仕冠,重来轩陛望天颜。云呈五色符旗盖,露立千官杂佩环。燕席巧临牛女节,鸾章光映壁奎间。献诗陈雅愚臣事,况见赓歌气象还。
这首词的作者不是别人,正是南宋末的民族英雄文天祥,而此时的文天祥约莫才十来岁吧。
宋时殿试之后,便有琼林宴,琼林宴过后乃是东华门唱名,红花白马游街三日,可谓春风得意马蹄疾。
又有宋人诗云:白发青衫晚得官,琼林宴罢酒肠宽。平康过尽无人问,留得宫花醒后看。
可见这琼林宴乃是天下读书人最为荣耀的一个盛会。
这琼林宴又称闻喜宴,始于北宋,宋太祖赵匡胤建立了殿试的制度,也就是在礼部试之后,再由皇帝亲自主持,在宫殿里头举行最高级别的考试,由皇帝决定录取的人员和名次。
殿试之后,皇帝会举行宣布登科进士们名次的典礼,而后在琼林苑举行宴会,为这些新科进士庆祝,于是便称之为琼林宴了。
这琼林宴虽然起始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但到了后来,赐宴的地点不在琼林苑,也习惯地成为琼林宴,便是辽国或者后来的明朝清朝等,也都习惯称之为琼林宴,乃是新晋进士们最为荣耀和难得的盛会。
要说这琼林苑嘛,本是北宋时期东京的一处皇家园林,就在顺天门大街,金明池的对面,大门牙道,皆是古松苍柏,苑内宝砌池塘、锦石缠道,又有花萦凤舸、柳锁虹桥,这些个花草鱼虫怪石,可都是全国各地搜罗所得,集天下之美于一园。
在这样的地方举行皇家宴会,规格可想而知,便是不吃不喝,到里头走一遭,也都能够饱饱眼福。
当然了,宋朝一直被誉为饮食业的巅峰时期,彼时的东京城,每日宰杀的生猪就有数万头,活鱼鸡鸭羊等更是不计其数,宫内更是四司六局,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所谓四司便是账设司、厨司、茶酒司和台盘司,又有六局:果子局、蜜煎局、菜蔬局、油烛局、香药局、排办局等等。
不过没有哪个人去参加琼林宴,仅仅只是为了观赏美景和品尝美食,如果真是这样,那这个人的仕途也就堪忧了。
许多人参加琼林宴,是为了这份荣耀,意味着这些新科进士们,即将踏入官场,步入仕途,许多人会将琼林宴当成结交的第一步,大家都是同年考中,便有同年之谊,往后自当相互扶持,在官场上一起打拼。
今次的琼林宴自然不可能在琼林苑,因为琼林苑乃是东京汴梁的园子,靖康之难后,东京沦陷,眼下京师在杭州,在临安府。
大宋朝虽然打仗不行,但做生意却很好,经济乃是历史上最发达的一段时期,不过宋朝皇帝都没怎么大兴土木,在这么多朝代里头,宋朝的宫殿是最小,也是最不起眼的,甚至连御街都开放出来做商铺。
若在唐朝,严格的坊制度,不是三品以上的王公贵族或者有特殊贡献,由皇帝发话的,连府邸门口都不准对着街道开。
或许也正是这种开明甚至开放的风气,连御街都贡献出来当商铺,才使得宋朝的经济如此发达了吧。
到了南宋,虽然在吴越宫殿上进行了扩建和增建,但规模比北宋的开封城要更小,宫殿也比较少,只有殿三十、堂三十三,斋、楼、阁、轩、台、观、亭等也很少,除此之外,便是太子的东宫和高宗、孝宗禅位退居的德寿宫。
文武百官最为熟悉的莫过于大庆殿和垂拱殿,因为这是用来开大朝会的,除此之外便是后殿,那是官家在冬至和正旦等节日之时,用以斋宿的。
今次琼林宴则在端诚殿举行,这端诚殿是个多功能大殿,不同的用途,会换上不同的匾额,比如作为明堂来郊祀之时,匾额挂“端诚”,宴对奉使则用“崇德”,武举授官便换上:“讲武”,而今次策士唱名宴饮则换上了“集英”的匾额。
当然了,今番参加琼林宴的进士们,谁会在乎在哪个殿举行宴会?谁有在乎宴会上吃些什么?
便是宴会上摆的都是土,他们也没心思去理会了,因为今番琼林宴,官家会带着瑞国公主参加!
虽然已经有小道消息传出来,说周震炎没有状元之才,之所以能够钦点为状元,是因为长了一副好皮囊,让丁大全推荐给官家,成为了瑞国公主驸马爷的候选人之一!
但这仅仅也是候选,瑞国公主也才十三岁,据说这位公主殿下嫌弃周震炎年纪太大,会不会选周震炎作为驸马还是两说,毕竟除了脸皮之外,一个男人还要看才华的嘛。
虽然周震炎的机会最大,但其他人并非全无机会,不过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驸马爷肯定要从琼林宴上选出来,也就是说,参加琼林宴的人,都有机会!
虽然公主也不能抛头露面,最多只是戴着面纱,陪着官家,甚至躲在屏风后头,偷偷观察这些整个帝国筛选出来的青年才俊,但起码公主是在观察,一旦被公主看上了,那可就是天大的富贵了。
因为官家并无儿子,只有瑞国公主这个独苗,她的母亲便是贾贵妃,舅舅乃是大奸臣贾似道,可谓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了。
而且她的母亲本来是要当皇后的,可惜姓贾,人都说贾皇后便是“假”皇后,便只能让她当贵妃,而让谢道清当了皇后。
按说官家赵昀是不太愿意将女儿嫁给士人的,毕竟那时候门第等级观念很是森严,门不当户不对也是不行,虽然士族的地位提升到了极致,文人士大夫的社会地位也最高,但还没有到达能够配得上官家独生女的地步。
但宰相们为了进一步提升文官们的地位,却搬出了唐太宗下嫁公主给士人的先例,说服赵昀从士人之中挑选驸马。
这琼林宴还未开始,整个临安便已经热闹非凡,许多新科进士的家人已经踏遍了整个临安各家成衣铺子,在规则允许之内,尽量穿得华丽惹眼,希望能够引来瑞国公主的青睐!
许多王公贵族的公子哥们虽然没能参加殿试,但也依靠着家族的关系,动用了不少资源,挤进了琼林宴。
这个时候,似丁大全这样的,掌控着瓦子行首三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