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断狱 >

第582部分

断狱-第582部分

小说: 断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璟虽然家底不薄,但倾家荡产也没法凑够足够的赏金,这也是一码归一码,朝廷的债不可能让他杨璟来还,今番就是去讨债的,杨璟给的抚恤是杨璟的心意,但绝不是赏金。

    再者,剿灭陈守度叛军,清洗长安府,以及掩杀蒙古大军,这几场战役之中,杨璟都没有约束他们,战利品也都是军士们自己瓜分,漫说这些内陆蛮兵,便是黑天和红棉等部落勇士们,也抢了个盆盈钵满。

    杨璟也知道,这群蛮兵虽然看着视财如命,但却只是骨子里顾念家庭罢了,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家庭,乃至整个部族的生存。

    一群能为了家庭而付出生命的人,试问杨璟又如何不敬重,如何不信任?

    这样的人,又岂是赏金或者任何战利品,能够弥补他们的损失的?

    在战场上失去的,那是他们早已做好了预想的,从踏上战场开始,他们就不会有太多抱怨。

    但因为朝堂上的阴谋而失去的一切,他们不服!杨璟不服!这一切必须要讨回来!

    所以他们义无反顾地跟着杨璟回来,非凡回到广南西路的家乡,还要跟着杨璟继续北上,往临安进发,谁敢阻拦,就是他们最大的敌人,即便没有赏金,也要面对他们冷酷无情的屠杀!

    这只是杨璟表达自己态度的一小部分,若有人胆敢阻挠,可就不仅仅只是这些蛮兵了!

    杨璟从来不喜欢窝里斗,更不希望自己的报复,会让无辜百姓因此而受难,那些士兵终究也是无辜之人,情非得已,杨璟不会轻启战端。

    杨璟是来讲道理的,不会主动出手,可如果他们要半途截杀杨璟,所有死去的人,那些血债,都要归咎到先动手的人身上!

    到了年关之前,杨璟等人终于回到了红水河畔,部落的男女老少端着自酿的米酒,穿上新衣服,唱着歌,迎接着部落勇士们的回归。

    有人翘首以盼,而后等来噩耗,捧着同族人送回来的赏金,以及出征亲人的信物,噗咚跪坐下来,目光呆滞,默默流着泪,直到许久许久,才大哭起来。

    也有人抱着已经残废的战士,悲痛之中又夹着庆幸,相对于那些死去的同族,这些伤残的人,已经算是不幸之中的万幸了。

    他们就是为了这个家,才当了佣兵,接受了朝廷的征兆,为了赢回赏金,让家人过得更好。

    可到头来,赏金拿回来了,人却没有回来,想让这个家更加幸福的他们,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却因为自己的死去,让这个家庭彻底破裂。

    很多时候,我们都在用这样的理由来拼搏奋斗,可却忽略了健康,人没了,就什么都没了,千万别让自己亲手毁掉自己渴望得到的那种幸福。

    只可惜,部落里头的人都知道,这是他们唯一的出路,即便他们死了,但他们的家人却因此过上不错的生活。

    可在他们的家人心中,一家人团团圆圆,老少平安,即便一家人一起饿死,也比如今要强。

    杨璟看着这样的场景,心里也难免憋闷,几家欢喜几家愁,也谈不上什么喜庆,这种生活方式是他们的选择,也是无奈的选择,那些易子而食的人,难道就全都是恶人,难道都是禽兽吗?

    在生活面前,人是那么的无可奈何,没有体验过别人的生活经历,就不要轻易去评判别人做出的选择。

    这些蛮族们对朝廷本来就没什么归属感,今番勇士们付出了鲜血的代价,但朝廷忙着庆祝胜利,对他们却没有任何的安置和抚恤措施,反倒是杨璟说到做到,给他们带来了不少好处,两相对比之下,人人心里有杆秤,自然对杨璟更加的信服了。

    年关将近,安南大胜,蒙古人退走,贾似道率领诸军将士凯旋而归,皇帝陛下颁布诏令,大赦天下,可谓普天同庆。

    可杨璟和这些弟兄们,只能在部落里头,围着篝火,缅怀那些死去的亲人。

    杨璟早已将林爵阵亡的消息传给了林家,林勋眼下是西南两路兵马都监察,没法子过来,林官倒是掌控着西南商路,收到消息便开始赶路,眼下也终于抵达了红水河畔的寨子里。

    杨璟将林爵的遗物和部分遗骨交给了林官,后者虽然没有失态,也没有责怪杨璟,反而安慰杨璟,只说林爵走上这条路,早就做好了牺牲的打算,谁家的兄弟不是兄弟,谁家的孩子不是孩子,死了谁都会悲痛,但这又是无可避免的。

    林官显得通情达理,接过遗物之时却还是忍不住落泪,杨璟心头越发难受。

    若说神火营的弟兄们死在战场上,倒也就罢了,林爵可是真真是死在贾似道的阴谋诡计当中,若非韩晦烛和祸蛇儿赤的伏击,若非为了给杨璟等人制造生机,林爵根本就不会死!

    杨璟在这山寨里也呆不下去,仿佛每个人看他的眼神,都让他感到浑身刺痛得厉害,与江满渔等人商量了一下,约定了接应的时间,杨璟便领着众人,继续北上了。

    到了巴陵,杨璟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回到当年那个小别院,也是感慨万千。

    葛长庚已经带着自己的老妻子,云游天下,听说要到琼州去,而后出海访仙。

    药园子全都交给了夏至丫头和陈潮老爷子,而陈水生还在巴陵县衙做着捕快,平日里听说得了老婆子不少教导,又有唐冲在身边帮忙,在县衙混得风生水起,如今已经是捕头了!

    听说杨璟回来,陈水生和唐冲也来到了别院,一群人吃了个接风宴,总算是将阴郁扫除了大半。

    尤其是夏至丫头,见到了杨锦宁这个小娃娃,欢喜得不得了,恨不得整日里抱着,连姒锦都有些哭笑不得。

    这药园子原本是周文房的,经过了阎立春一案之后,便成了杨璟的府邸,杨璟在蒙古草原上用来镇痛的吗啡,原材料就种在这个药园子里头。

    杨璟可是巴陵的神话人物,不过眼下杨璟已经成了叛国者,而且还是个畏罪跳崖的死人,虽然不断有人散播事情内部真相,百姓们也都知道杨璟是清白的,可明面上,谁都不敢靠近这宅子。

    这样的不公实在让人义愤填膺,许多人也都为杨璟立了牌位,偷偷拜祭一番。

    可与其他人不同,身为杨璟的最早追随者,夏至丫头却并没有立牌位,甚至没有太多的悲伤。

    因为她知道,自家的杨少爷,绝不可能就这么不明不白的死掉,他迟早有一天会回来的!

    纵使如此,当她看到杨璟出现在家门前,仍旧忍不住落泪,过得许久才平复下来。

    杨璟在家里呆了一天,便让夏至将药园子里的东西全都采收储藏,而后联系商家,要将整座宅子给卖掉,所得财物,全数赠予江满渔等人的部落。

    林官的生意遍布西南,这也不是什么难事,杨璟便让夏至联络林家商行的人,反正他早已跟林官打过招呼,事情也就这么定了下来。

    杨璟本想将这宅子留给陈水生父子,可陈水生却说了,他和父亲能够有今天,都是因为杨璟,如今杨璟要干大事,他继续窝在巴陵县衙里,就是不当人子,一定要跟着杨璟北上。

    杨璟此行凶吉未卜,自是要拒绝,可陈潮老爷子发话了,陈水生一味坚持,杨璟也只好答应了下来。

    唐冲本来就是鹿头垌的人,如今鹿老爷子在广南那边,鹿白鱼跟着杨璟,他自然也要跟着杨璟走。

    事情这么定了下来,陈水生和唐冲第二日便到县衙去交差辞职,可没多久又垂头丧气地回来了。

    杨璟一问才知道,原来他们手头上还有一个案子,眼下正是关键时刻,年关要进行吏部考核,案子必须要了结,县衙里头都忙忙碌碌,县老爷勒令他们必须破案才能交差。

    先前的捕头王斗,如今已经成了推吏,这事情怪罪下来,第一个吃不了兜着走的就是他。

    王斗对陈水生和唐冲都非常的照顾,有着这份情谊在里头,陈水生和唐冲也就不好拒绝了。

    两人回来之后,横竖一想,这事情还得请杨璟来指点一番,毕竟杨璟可是老推吏,破案之类的事情,不找杨璟的话,那不是菩萨庙里拜土地么!

    横竖还要等着卖宅子,需要在巴陵耽搁几天,杨璟也乐意帮忙,便让陈水生和唐冲说起案情来。

    这倒让杨璟有些百感交集,早年间他就是在巴陵这里当推吏,这里就是所有故事的起点,直至今日,他仍旧记得自己与鹿月娘之间的恩恩怨怨。

    如今回想起来,恍如隔世,才三五年的时间,仿佛所有事情都变得那么的遥远,这些年他也从未停歇,堪称精彩绝伦,却也有泪有笑。

    陈水生还以为杨璟双眼暂时失明了,蒙着眼睛,没法子查案,心里头憋闷,一时间也有些过意不去。

    杨璟也察觉到气氛有些不对,便笑着摆手,示意没事,他们才讲述起这桩案子来。

第809章 暂且歇息接手命案() 
杨璟也知道,自己如果一直被心中的愤怒所支配,是无法清醒冷静地去面对临安那群敌人的。

    要知道,贾似道这些人无一不是一手遮天呼风唤雨之辈,他们掌控着朝堂,哪一个不是尔虞我诈蝇营狗苟心狠手辣?

    如果自己还是一味地沉浸在悲愤之中,与他们交手之时,是如何都无法做出最正确的判断和决策的。

    王道明可以将那些权谋手段教给自己,可以替自己分析局势,甚至可以帮助他寻求对策。

    但杨璟心里的魔障,却必须由他自己清除,理清了头绪,才能够更好地投入到这个计划之中,否则就对不起这么多死去的兄弟了。

    而作为调剂心理的最好方式,对于杨璟而言,便莫过于接手一个案子了。

    虽然自己眼睛看不到,但身边有风若尘李准还有鹿白鱼,陈水生和唐冲也不是混日子,这么长时间的办案,他们也积累了不少经验。

    再者,听完整个案情之后,杨璟就更感兴趣了,因为这件事竟然还跟杨璟有关系!

    当年杨璟在巴陵之时,对杨敬亭这个知县,提供了极大的帮助,非但在刑狱方面,在地方政务方面,也给了他不少建议,其中一项,便是兴办了蒙学。

    蒙学就是给孩童启蒙的学堂,里头也就教些三百千,所谓三百千,就是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了。

    北宋之时,宋徽宗赵佶为了鼓励大宦官童贯读书,就曾经赐了他一本手抄的千字文,不得不说,宋徽宗是个被皇帝职务耽误了的文化人,一手书法那是极其漂亮的。

    大宋非常注重文化教育,蒙学也是遍地都是,即便最赤贫的县区,也有公立的蒙学,县里还设置教谕,聘用教导等充当学堂先生。

    可杨璟在蒙学推行了新式教育,这三百千的教材,并没有太多的内涵,主要还是教孩子们认字,所以杨璟便用了后世的教育方式,使得孩子们认字的速度大大增加,这也是杨敬亭的政绩之一。

    他能够调任矩州知州,除了赵宗昌的推荐之外,这蒙学的政绩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项。

    闲话也不多提了,只说蒙学兴起,受益的是巴陵的寻常百姓,以往没条件上学的孩童,很多都受了惠,自然要念杨璟的好。

    这案子就发生在巴陵县城内的一所蒙学里,这蒙学并非巴陵县衙开办的,而是巴陵城内富户余奇捐资建成的。

    余氏本来只是巴陵城的外姓,算不上什么大族,到了余奇这一辈,也都没什么大的名声。

    这余奇也是个读书人出身,可惜屡试不中,便四处游学,结交了不少文人墨客。

    眼下大宋文风昌盛,风骚辈出,哪个不是雅士大才,没点真本事,又如何能够在文坛抛头露面?

    这余奇的文才倒是平平无奇,辜负了他的名字,但他却有一个常人不能及的本事,那就是他对促织有着不小的研究!

    这个促织么,便是蟋蟀,宋人好玩,吃喝玩乐那是一套又一套,遛狗斗鸡养蛐蛐儿,那是必不可少的。

    余奇除了对蟋蟀有着足够的了解和研究,还雇佣了不少街头捣子,四处搜罗厉害的蛐蛐儿品种。

    到了后来,这些不务正业的捣子都嫌少,他便发动城里的孩子们,四处为他搜罗蛐蛐儿,俨然成了孩子王。

    孩子们对寻找蛐蛐儿有着成人无法比拟的优势,而且他们无法准确估量蛐蛐儿的价值,余奇只需要花费一两个铜板的代价,就能收购大量优质的蛐蛐儿。

    这也使得他很快就有了不小的名声,许多人也都想效仿,可他对笼络小孩很有手段,这些小孩子只认他这一家,其他人给多少钱都免谈。

    别的不说,单说他创办这所蒙学,就足以让孩子们,乃至于孩子的家长们,都对他交口称赞了!

    许多人都知道,贾似道还有一个外号,那便是蟋蟀宰相,这位奸臣继承了宋朝君臣不务正业的优良传统,对蟋蟀是真的有着深厚研究。

    他为此还写了一本促织经,里头都是蟋蟀的研究成果,这可是世界上第一部研究蟋蟀的论著,什么达尔文之类的生物学家,在咱们贾国舅的面前,简直弱爆了。

    促织经还正儿八经分了上下两卷,分论赋、论形、论色、决胜、论养、论斗、论病等等,各个方面都有着极其详尽的论述,被玩蛐蛐儿的人视为圣经一般的存在,就如同喜欢茶的人崇拜茶圣陆羽一样。

    听说这余奇攀结上了贾似道在巴陵的采买管家,但凡发现不错的蟋蟀,就会经由这个采买管家,送到贾似道的面前。

    要知道,这蟋蟀的寿命并不长,而且还有着季节限制,所以贾似道有时候甚至动用官道和驿路来运送这些蟋蟀,在玩乐界也是让人羡慕的大手笔。

    余奇也就因此搭上了贾似道这条大船,余氏也一跃成为了巴陵城内的势力新贵。

    余奇也没有志得意满,更没有因此而欺压乡里,发达之后反而想要回馈市井,建了好几个蒙学,仍旧当他的孩子王,闲来无事,自己还会在蒙学里头讲课,过一过先生的瘾头,也算是个风评不错的人。

    而这个案子就发生在他的蒙学里头。

    蒙学的孩子才多大一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