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狼督军 >

第385部分

狼督军-第385部分

小说: 狼督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部分选择了沉默,并非他们心中对阎锡山有任何不满,相反这些人敢从常振邦哪里跑过来,已经足够证明阎锡山在他们心中的地位了,只是斯人已逝,山西将领们没了主心骨,自然也就看不到维新政府的希望所在,当然这也不是所有的山西将领都这么想,很多山西将领还是希望孙传芳这边能够获胜的,他们也好在常振邦的尸体上分一杯羹,不论彼此关系如何,是否支持常振邦,他们私底下达成了一种默契,那就是极力回避太原城外那些明暗壁垒的布防以及地雷的大概范围,若是有可能在大战期间绝不直接出兵太原,不过若是孙传芳真的攻克了太原,那么他们将是追杀常振邦最凶猛的猎犬。

    孙传芳见他们对于太原碉堡群的布防一问三不知,推脱的比摸了油的泥鳅还要滑润,也是无可奈何,若是处置了他们,只怕那些山西官兵都要哗变到对面去了,可是不处置他们似乎又有点说不过去。这个时候远在神池的赵戴文发来电报,为众将求情道:“山西之事不论人还是物,乃至于财都是在老长官一人的掌控之中,至于这太原的壁垒慢说是这些分布在山西各地驻兵的将领不知道,便是他们这老兄弟也所知不详,负责孔庚的师团怎么可能全军覆灭于太原城下。希望大元帅明察秋毫不要过分为难这些老兄弟。”孙传芳见赵戴文的说辞之后,也只得苦笑着答应下来,尤其是末尾为难二字,他似乎嗅到了意思别样的味道。然而他不计较,并不代表那些镐系将领不计较,伤亡每一天都在刷新,这些人看的恼羞成怒血压升高,不过却也无可奈何,怪中央军城坚炮利?没这道理,人家是敌人,自然越强越好,自己骂了丢的可就不单单是人品了,骂孙传芳将兄弟们推过去当炮灰?扯淡,人家是龙头老大,自然也没有冲锋陷阵让你小兵躲在后面的道理,找来找去也就只能逮着这些山西人开骂了。也不是他们偏要捡软柿子捏,只是你躬逢其盛罢了。

    天天的指桑骂槐,在山西将领中造成了极大地负面影响,当官的心眼多,可以不露声色,暗地里找下家,可是那些当兵就没那么好脾气了。卷起袖子就打,事闹大了之后,就在孙传芳打下杀鸡儆猴的时候,他竟然收到了远在神池的赵戴文的迷信,信上是为山西官兵的事儿自责和道歉的,鉴于现在军队派系矛盾渐多,若在继续混在一起怕是要引发不必要的麻烦,对此他是深感焦虑,提出了派山西将领四处筹集粮草辎重的问题,一来,蛇无头不行,没了这些将领,士兵们就成不了事儿,二来数万大军人吃马喂每天耗费的粮草数以万计,光靠运输只怕也不是长久之计,让这些人就地筹粮虽说也起不了多大作用,却也聊胜于无吧。对于这个建议,孙传芳和周荫人商议了一下,觉得在此种情形之下,赵戴文的提议无疑是最恰当的,而能做出这种反应来,赵戴文不愧是军政方面的行家老手。

    孙传芳道:“请赵戴文过来,你觉得如何?”

    周荫人道:“山西军队没了主心骨,四分五裂之中必有效忠大元帅的,若这赵戴文来了,山西军队可就抱团成派,以如今的情形还是不来的好,大人意下如何呢?”

    孙传芳点点头,此事便作罢了,不过赵戴文的提议他还是欣然接受,此次能够段时间内募集这么多羊也多亏了这些山西将领的好人缘,否则以维新军的那些军官,不论是镐系还是国民军系,都无法不在激起民变的情况下完成任务。

    这一批选出来的山羊都还不错,看起来都挺精神,副官留下一只肥羊之后,其余的让兵士们找来柴火困在羊尾巴上,点着之后哄了出去。

    只见漫山遍野的山羊哀嚎着朝着太原城堡垒群方向奔去,杂乱无章的它们很快便四分五裂,到处乱跑,当然也有奔向地雷区域的,但是更多的却成了无头苍蝇四处乱撞,不但扰乱了维新军正常的进攻不发,搅混了战场,让不少维新军在混乱中成了受害者,有的山羊甚至跑了一圈又冲了回来,非但没有对中央军造成伤害,反而冲乱了自己这边的行军节奏,更有甚者,个别的山羊冲进了炮兵部队,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

    “着火的山羊?”

    徐永昌在接到报告之后,稍一捉摸,便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了。不由得笑了,道:“我当是什么,原来是山羊的火牛阵,真亏他想得出来,告诉城上的兄弟跟我好好地配合一把,卖卖力气,晚上吃饭的时候加羊肉。”

    “是,司令!”

    副官传令下去,城头守兵一阵欢呼,立即振奋精神更加卖力的开炮反击,虽然战场的迷雾还没有散去,但是这场战斗的胜败却已经明朗,在城防部队和碉堡的双双配合至下,维新军如潮水般退去就像他们如潮水般涌过来一眼,只丢下了满地的死尸和羊肉。

    他们退去,憋屈了半天的中央军却杀了出来,好在维新军阵地的防御工事也很厉害,中央军杀了一阵只得退了回来,不过退回来的时候他们顺便将那些活羊死羊带了回去。

    看着中央军如此嚣张,孔昭同一口气没上来,喷出一口血后,缓缓地瘫在了地上,吓得副官赶紧过去,谁知道他一阵子忙活儿总算将孔昭同就醒了之后,周荫人和李生春却联袂而来,李生春看了孔昭同这副样子不由得有些同情老兄弟,不过他也没办法,军中不容私情,可有些事儿还是避开的好,他扭过头望了周荫人一眼。眸子中尽是哀求。

    周荫人叹息着说道:“有些事不得不做,或许会割裂旧的关系,但是不割裂就无法开启新的天地。”

    李生春脸上动了几下,眸子渐渐明亮起来,只见他拿出一份公文,朗声说道:“查维新七十二师孔昭同,狂妄自大,擅自行动致使我军伤亡惨重。不严惩不足以平兵愤,定军心。特此落去一切官职,交由军事法庭定罪,其所辖军队交由李生春全权代理,此致,大元帅孙传芳。维新元年”

    孔昭同听完双眼一白腿一蹬,再次昏死过去。

    李生春忙让副官将他抬走,接管了孔昭同的军务,一旁的周荫人笑道:“羊版火牛阵并非全无益处,起码你的火牛阵就能大获成功了。大元帅这番良苦用心,你可千万不要辜负了。”

    “大元帅和您的心意,卑职明白,请大元帅和大人放心,卑职效忠维新,不成功便成仁。”

第508章 :太原大决战10() 
老毛子将沙皇换成了小胡子斯大林之后,除了军旗换成了镰刀斧头之外,几乎比沙俄时代更加猖狂和嚣张,若说沙皇时代老毛子起码还知道什么事遮羞布的流氓,现在索性连也衣服也懒得穿了,十分露骨毫不避让地提出了满蒙自古便是沙皇俄国的领土的要求,中方无论是北京还是西京都应该尊重俄国人民的意愿,这让前来与会的冯玉祥和汪精卫有些难以接受了,他们不是没做过这种生意,只是对方变现的如此毫无顾忌完全超乎了他的想想,冯玉祥还好说,军人出身,但是汪精卫就有些受不了,革命同志就算没有旧道德怎么也得有革命节操吧?

    私底下,汪精卫没少跟苏联代表发牢骚,道:“咱们私底下讨价还价也是常有的事儿,实在不行签一个密约总是可以的吧,至于你光天化日之下如此叫嚣吗?别想三天没吃饭一样,怎么也得注意一下形象吧,就算你看不上维新政府,怎么也得顾虑一下在场当地文武官员的感触吧,或许在双方意识中天山南北好算账,可这地儿在怎么着也是人家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被你们这么明目张胆的出卖,多顾虑一下不好吗?你若是让杨增新知道了,只怕那老东西转眼之间就从谨慎行事的猫咪化为吞天猛虎,届时他以保境安民相号召,慢说维新政府他不放在眼中,就是你们老毛子也要忌惮三分,别说这老东西不厉害,若是不厉害,此地便是第二个外蒙古,又岂能让你们打着供给粮草弹药的旗号收买政府,占领此地。”

    当一切利害关系都说尽了之后,那苏联代表毫无悔改的意思,反而趾高气扬的说道:汪精卫同志,注意你的言论,纵然强大的俄国沙皇也被我们干翻在地,踏上一只脚,一万年不得翻身,一个区区的天山南北你认为能难得住我们苏联人民的脚步吗?告诉你,苏联虽然广大,但没有一寸土地可以放弃。”

    此话一出,汪精卫竟无言以对,此时他才想起来,俄国向来是军事外交大国,如今那些优秀的外事人员应为或多或少都和沙皇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沙皇虽然在外人眼中不地道,但对于那些勤学有天赋的农家子弟还是乐意资助的,否则也不会被称为俄国人民的小父亲,只可惜他看走了眼,竟然培养了列宁,最终埋葬了罗曼诺夫王朝。可为养狗成狼,这头狼岂止咬死了沙皇家族,那些与他一起受过沙皇资助的人们也被清洗的干干净净,就像列宁说的那样,人是感恩的动物,沙皇给予了他们恩惠和出人头地的机会,谁知道这里面有多少保皇党和沙皇忠实的信徒。这一举动当然暂时给苏联政府造成了些许的动荡,不过很快便有忠诚的工农兵熬出了头,可是外交这一行当,不是苦大仇深就能玩得转的,对待国际问题也不是你像对阶级敌人那般凶神恶煞就能解决的,可是你说了这些人也不会相信,他们觉得工人阶级有力量,说了你服还好,不服气就干你,这次的苏联代表便是一个这样的人物。

    汪精卫看他一味强硬,丝毫没有变通的意思,只觉得内心有些烦躁,这样下去如何是好?苏联他们当然惹不起,可是杨增新那边也不是好惹的,杨增新弄不了苏联代表,还弄不了自己啊。

    果然,与苏联代表分开之后,杨增新便派人将他叫了过去,朴素的房间中唯有一盏青铜煤油灯是最值钱的,除此之外简直和老阿訇的房间差不多。

    杨增新一身戎装,坐在床上,擦拭着他手中的十二狮军刀,本来督军这种级别撑死了也就是九狮军刀,可是常振邦以上台就派人饶了大半个亚洲,穿过越南,印度,穿过阿拉山口,将这枚军刀送给了他,别人的军刀上写着夷难定功和我武惟扬几个大字,这柄军刀上面却用保境安民,夷难定功几个大字的代替,别人看了说不定会急眼,可是杨增新却大有好感,觉得这是常振邦对他治理天山南北功绩的认可。

    要知道天山南北这地方不简单,对于游牧民族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好地方,可是对于农耕民族的汉人来说无疑于却是个穷山僻壤,一开始他倒也想整军备武,可是看到了历年产粮和税收之后,他第一件事便是削减军队,没办法,这个地方都是除了畜牧,便是葡萄这等东西,你让汉人士兵吃葡萄过日,只怕他们要干的第一个人便是你,至于有人说了,削减军队会让回回做大,杨增新笑了道:“你所说的便是我要做的,削减了军队,回回固然实力大了,但咱们还是存在的,若是保养那么多军队,只怕回回还没怎么样,咱们这边就要完蛋了。若是太平,还可以去中原各地买粮,如今中原各地攻伐不断,谁家粮食都有缺口,纵然是苛捐杂税也不没用,至于去老毛子哪里买粮食?呵呵,且不说那些王八蛋自己都吃不饱,就算和沙皇时代一眼能填饱肚子,你若是老毛子你觉得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会怎么样?咱们可以被人骂做军阀,骂做软骨头,但这天山南北却不能丢在咱爷们手中。”

    杨增新削减了军队之后,深入各族之间,将原本简单而颇带一些仇汉情绪的关系彻底搅乱,弄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分不开,谁也离不了,就这样一晃十三四年过去了,天山省稳定而缓慢的发展着,尽管其中杨增新颇费周章的招揽汉人过去充实天山,可惜汉人们宁愿去满蒙,去山西,也不去天山,这倒不是汉人看不上地儿,只是费用太高了,试想一下光是穿过大沙漠,沿途上千里地,这笔费用开支就足够一家人吃好喝好的了。没了汉人的支援,他只能进一步依靠维族回回等部族那些拥护中央的势力站稳脚跟,不过也正是如此,天山的民族关系几乎乱成了一锅粥,仇恨是有的,但又牵扯到了太多的利益,进一步促进了天山省的稳定和缓慢。或许这正是杨增新的设想吧,天山如何他不知道,好也好,坏也罢,总要囫囵个的交给中央,才不算是个罪人。

    “老大人,你找我?”

    汪精卫很是恭敬的说道,杨增新在别人眼中如何他不清楚,但是在他眼中却是个难缠的人物,此人所作所为不受任何主义的影响,总是循着实用的价值去做。虽然难缠却也值得他尊敬。毕竟驻守此地十数年,与内地断绝,却能让整个天山省依然为中华民国所有,如此功劳当真值得他敬佩,不过敬佩之中他又有些惭愧,毕竟此来是做什么的他也是知道的,就因为知道所以他才恐惧和惭愧。

    “听说你有个秀才的功名?”杨增新看也不看的他,继续擦着军刀。

    汪精卫道:“说来惭愧,汪精卫文字粗陋,天幸中了童子试,比不得老大人的进士出身。”

    杨增新微微一笑,道:“秀才也好,那老夫问你,这天山之地与我汉人的开始是什么时候。”

    汪精卫想了想,试探着说道:“张骞通西域便是开始吧。”

    杨增新摇了摇头道:“张骞不过一个使者,只能说中原和西域的交往是从他开始,但是玉门关成为我们的领土要追溯到五代,天山要到大元大清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汪精卫道:“元清暴掠,征伐四方。”

    杨增新冷笑道:“一派胡言,实话告诉你,这天山地区的环境恶略,你便是让汉人来汉人也活不下去的,唯有蒙古人满洲人稀罕这个地方,如今民国了。袁大总统继承满清版图,才有了此地,得之不易,可是老夫我怎么听说有人要将这地方拱手让给苏联人。不知道有没有这种事儿?”

    汪精卫不由得脸色大变,身子不由自主的往后退去,就在此时,杨增新搜的一声抽出十二狮军刀,刀锋锐利,呼啸生风,一下子就架在了汪精卫的脖子上。吓得汪精卫冷汗直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