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祭明 >

第6部分

祭明-第6部分

小说: 祭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1章 大明国是有骨气的() 
据大明国《蛮夷志》记载,国之东北,本为北匈游牧民族,于前夏瑞和年间立国,亡于中汉大统年间,后夏延平年国内动乱,北匈趁机复国,驰骋塞外,直至大明太祖洪武年间归附称臣,视作附庸。大明国熙泰十四年,北匈国国主为其丞相巴尔拉图图鲁所杀,而后自立为君,更改国号为金。

    若是算起来,大金国立国到现在,不过是区区三四十年的时间。但这三四十年中,大金国向北开拓,获得了极北地区的大片土地,又是攻伐新罗、高丽等国,使其成为了自己的附庸。也是这几十年的功夫,让大金国成为了一个马背上的国家。

    这是一个好战的国家,极具侵略性,吞并了周边的一些部落和小国之后,自然是将目光瞄准了大明国。

    然而,彼时的大明国,国家长治久安,军队松散,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大金国突然袭击大明国塞外州府,使得大明国丢失了塞外六百里的辽西平原,仅仅只剩下盛京一座城池。

    “对于大明国来说,盛京就相当于是国境的北大门,让大明的北大门,交给一个蛮夷国家看守,那绝不可能!”

    “我们也不是傻子,虽然宁祯皇帝驾崩,新皇帝年幼,但作为大臣的我们,却是有着你们想象不到骨气,大明绝不可能为了口头上的永久和平,割让一块极为重要的土地!”

    朝堂上,不用朱勉自己开口,众多朝臣指责巴尔拉宏力的声音,越来越多。

    “这就是大明国接待使臣的态度吗?皇帝还未开口,大臣们就越俎代庖了?”

    巴尔拉宏力毕竟是一国使者,能言善辩的口才远比一般人强得多。

    “国书上说的明白,只要大明国将盛京的土地赐给大金,大金愿意和大明结成姻亲关系,休兵止战,签订协议,不再侵犯大明。”

    话音落下,朝堂上陷入了一片寂静。朱勉望着巴尔拉宏力,心中有所思考,他想到前世的一篇文章《六国论》。

    其中所描写的境况,与这个世界一千年前的大周王朝中的春秋战国极其相似。

    “朕想起了史书上记载的大周王朝,春秋之时,百家争鸣;战国百年,天下大乱,秦灭六国而定鼎天下。”

    朱勉站了起来,走下龙椅,在朝堂上缓慢踱步,十六岁的他在外人眼里,宛若老成中年人一般。

    “于此,朕不禁有些感触,六国被秦消灭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

    感触?

    听着朱勉的话,众多大臣以及站在金銮殿上巴尔拉宏力,心中不由得疑惑起来。尤其是巴尔拉宏力,他盯着朱勉的身形,脸上不禁流露出不屑的表情来,区区的一个小娃娃,连毛都没长齐,对历史能有什么感触?

    “六国之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而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秦,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直至无尺寸之地,国灭!”

    “是了!今日大金国来使,国书上所说的事情,正如当年大周王朝战国时期的那般。今年要求割让盛京府,明年恐怕就要求割让宁远府、锦州、松江等地了,长此以往,怕是连京城蓟州都想要了吧!”

    唐浩此时也站了起来,有些惊奇的看着朱勉。与其说是惊奇,倒不如说是震惊,如此年幼的天子,竟然发出这般振聋发聩的感触,简直超乎了他的想象。

    “皇上真是少年天才,臣等佩服!这大金国就像是大周王朝战国时期的秦国一样,对于土地的索取,贪得无厌。”

    此时,巴尔拉宏力也同样极为震惊,他感觉自己似乎小瞧了眼前的朱勉:“此言差矣,我主为了表达诚意,已经将参与联姻的公主让在下带来了。若是皇上允许,那么即日就能完婚!”

    “巴尔拉宏力,朕的大明国是有骨气的,不会为了任何威胁而屈服;再说了朕还未到大婚的年龄,你这参与联姻的公主,恐怕就要失望北归了!”朱勉回到了龙椅上,充满朝气的脸庞上却凸显出成熟的气息,“下朝之后,接待宴饮一样不少,唐浩准备拟旨吧!”

    事实上,就算朱勉不说这些话,群臣也会阻止的。通常来说,大明国皇帝的第一个女人,都是要被册立为皇后的。没有哪一个大明国的子民,会容忍自己国君的皇后是一个异族女人,更不用说这些手握重权的辅政大臣了。

    这一番话,也显然是堵住了巴尔拉宏力的嘴巴,只见得他脸色憋得通红,像是受到了什么屈辱一般。上朝以来的这半个时辰,不光光自己的目的没有达到,反而被眼前的小娃娃皇帝引经据典的数落了一番,这口气怎么可能咽的下去。

    “既然如此,那看样子大明国是没有想要和平的意思了?为了休兵止战,一个小小的盛京府都不肯割让给我大金国,真是让人寒心啊!”

    很快,巴尔拉宏力便是调整好自己的情绪,脸色恢复如常,说出话却是带着些许的威胁。

    “启禀皇上,臣已经拟好了旨意:不割地、不和亲、不赔款、不称臣乃是大明太祖皇帝定下的国策,宁可君王死社稷,也要天子守国门,除非大金国退还辽西省六百里土地,否则休兵止战免谈。至于割让盛京府一事,尔之大金国,欲效猕猴捞月乎?”

    虽然巴尔拉宏力说出了那一番带有威胁的话,但整个金銮殿上的众臣,竟然是没有一个人理会他,直至唐浩口述谕旨。

    朱勉不能亲自下旨,但却能表达自己的观点,那道谕旨,基本上与他的意思相符合。大金国要求大明国割让盛京府一事,就如同这镜中花,水中月,白日做梦罢了!

    事实上,今日的召见,只不过是走一个过场而已,毕竟巴尔拉宏力在朝见之前,就提交了国书。也因此,国书上所说的内容,众臣就已经提前知晓。至于对策,四位辅政大臣,也早在这之前就已经想好。

    尽管如此,众臣又不得不佩服起这朝堂上的小皇帝朱勉,随机应变出的感触,就连一些老臣也不得不在心中竖起大拇指,眼前的小皇帝,倒是当得起少年天才这一称号。

    “退朝,公孙庆国,随朕一道宴饮巴尔拉宏力,以免在使臣面前失了礼节!”

    “不必了。本使臣已经在蓟州城呆了数日之久,依照道理,今日就该回归大金国!”

第12章 廉俸难养,赈银饱腹(一)() 
巴尔拉宏力脸色极为难看的离开了金銮殿,朝堂之上的众臣见此,不禁摇了摇头。他们心中明白,往后的日子里,大明国与大金国之间,就要在盛京府这一块土地上,展开大规模的厮杀了。东北边境的局势,恐怕要变得更加紧张了。

    下了朝之后,朱勉回归重阳宫读书,众多大臣则是随着四大辅臣,前往进奏院办差去了。

    而与此同时,距离京城蓟州两千里的河东省晋阳城,包义率领着刑部相关人员来到了晋王府。

    “包大人,别来无恙啊!”

    晋王朱桂,身穿蟒袍,一身的雍容富贵气息,显露在外。

    “奉旨查缴督赈账目!”

    包义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一只手托着明黄色的圣旨,另一只手则是按着腰间的官刀。

    “还请晋王配合!”

    朱桂见着这一番阵势,又是看到包义身后的刑部官员,脸上有些不解:“所有的督赈账目都记载在册,包大人屋中请!但是,不知道皇上为什么突然要查缴督赈情况?”

    他虽然接到朝廷上的消息,说是有关于晋州赈银的事情,但并未多在意,此时听着包义的言语,他的脸色之中不由得出现了一丝惨白。

    包义听着朱桂后面的一句话,又是看着朱桂的脸色在变,心中便是有了个大概想法,这户部赈银的事情,和晋王是真的脱不了干系。

    “在下前一阵子在晋州,遇到各郡百姓投诉,说你晋王贪污赈银,私造府邸;朝廷上又发来廷寄,说这户部赈银的事情,也可能和你这个晋王有关,所以王爷休怪本官对不起你了!来啊,给我进去!”

    包义是个雷厉风行的人物,他在河东省的这半个月可没有闲着,明察暗访了多地,对于这一件事情的谜底,心中已经有了大概判断。如果晋王的督赈账目上,关于晋州的赈银数目出现偏差,那么就意味着晋王必然贪污了赈银。

    或者换句话说,晋州账册上没有记录到户部赈银,而晋王的督赈账册上却记了这么一笔,显而易见的就是晋王做了假账。

    所有河东省的督赈账目,一笔一笔的跟户部提供的账册核对,着实是一件繁杂的事情。

    “主要查一查晋州的督赈账目!”

    果真如同包义心中猜测的那般,督赈账目中,确实记载了有一笔发往晋州的三万两户部赈银。但实际上,晋州的大小官员,未曾见到这笔银两。

    “账册作假!”

    包义这四个字一出口,晋王神色一愣,便是哭丧着脸:“包大人,你这说的哪里话,账目俱在,户部赈银全都发往了晋州啊!着实跟本王无关!”

    “这点小把戏,还用得着说吗?户部赈银三万两,的确是发往了晋州,但那是以朝廷兵部名义发的,而后又是回收到了自己手上。”包义从随从手中拿出一份帛书,扔给了晋王朱桂,“这是朝廷兵部的账册,去年兵部根本就没有给晋州乃至是河东省发过一两银子,那你告诉本官,晋州账册上的兵部三万两从何而来?”

    大明国户部发往各地的赈银,并不是直接发往地方的,这其中需要有督赈官来统计,再进行发放。说白了,上头的银子要先发给朱桂,再由朱桂发到晋州去。这其中的账册,逐一对比,若是发现了不对,自然是能够确定是谁贪污了赈银。

    但一般来说,朝廷也会从督赈官那里核准赈银数目,为了应对这种核准,贪污赈银的事情,自然要做一些假账了。如果下面的人敢上奏此事,那就往上面打一声招呼,扣押下相关的奏章便是。

    包义毕竟是刑部的官员,对于这些小伎俩,还是明白的。只不过,晋王并没有想到的是,朝堂上的公孙庆国会将这一番事情捅出去,而谕旨中又是来了一招釜底抽薪,最开始没有直接去查督赈账目,而是去了晋州查账。

    晋王朱桂督赈的帐会作假,但晋州的不会,更何况晋州本身又是上了奏章的。再者一点,就算晋王这里查不出什么,兵部账册上的记录以及晋州的官员指正,也会间接的表明,就是他贪污了户部的那三万两赈银。

    “各级账目之间有了矛盾点,就已经意味着,赈银贪污之事,和你这个晋王脱不了干系!”

    “这……”听着包义如此分析,朱桂接过兵部账册副本一看,他的脸色旋即变得惨白起来,但立刻又变得硬气起来,“哼,就算是本王贪污了又怎样?你也无权将本王问罪!《大明律》之中,皇族之人,不受普通刑罚!”

    “确实有这么一条!”包义的神色依旧很严肃,“这里指的是不受刑罚,但不代表你能逃脱罪责,更不代表不能够将你捉拿。”

    此言一出,朱桂的神色一愣,旋即便是瘫软在地,贪污赈银的罪名可不是个小罪,皇族之人的确不受普通刑罚,但皇族之人若是犯罪,则是要交往宗人府的。

    普通官员也许没有那个胆量,敢将晋王朱桂捉拿带往京城宗人府,但眼前的包义却能。身为刑部尚书的他,本身也是宗人府的一名官员。再者,包义铁面无私、不畏权贵的性格,就算朱桂抬出太皇太后,也不可能逃脱。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朱桂此时的心里,有些后悔了。他后悔的不是自己贪污三万两赈银的事情,而是后悔,为什么自己没有让晋州的相关人员,做个假账来瞒天过海。还有朝堂上是哪个杀千刀的,把这件事给捅出去的?

    但不管晋王朱桂在心中如何后悔,又是如何咒骂的,他也改变不了眼前的事实,宗人府之行,他是免不了的了。

    “左右,给我拿下!待我写完廷寄之后,立刻出发,将晋王朱桂,带往京城,交由宗人府处理!”

    “是!”

    八月中旬的天气,可以用秋高气爽来形容。此时,暑热已经退去,即将到来的则是阵阵秋风。春种秋收,这一时节也同样是收获的日子。

    大明国的边疆没什么动静,但所有人都能察觉出,这是暴风雨来临的前兆。要知道,往年大金国最喜欢在这种佃农收获稻米的日子,派遣铁骑在辽东各省进行掠夺。更不用说,今年大金国的使者,因为求赐盛京府不成而恼羞成怒,谁也掐不准这种掠夺会强到什么程度。

    包义的廷寄,在几天前已经抵达蓟州,转呈诸位辅政大臣阅览之后,又是再次回到了朱勉的手中。

    “皇祖母,如同之前所说的一样,包义的廷寄中已经表明了,贪污赈银的的确确的是晋王朱桂。您看,这一件事该如何处理?”

    此时,慈宁宫中,朱勉正给太皇太后徐氏问安,顺便提到了这件事。

第13章 廉俸难养,赈银饱腹(二)() 
这件事本身是由宗人府管辖的,但身为皇帝的朱勉,还是过问一下为好。更何况,晋王朱桂,算得上是他父亲一辈的人,论起血缘关系,还是朱勉的皇叔呢。当然,也只是和宁祯皇帝同父异母罢了,只因母亲地位不高,才不被重视的。

    但不管怎么说,也算是皇室血脉的一员,从这一点出发,朱勉又是不得不征询一下徐氏的意见。朱勉虽然不能下旨决断国家大事,但对于皇族之内的事情,还是可以过问的。

    “放到朝堂上,交给宗人府,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太皇太后徐氏,似乎对怎么处理晋王朱桂,并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九月份的科举秋试,孙儿你有没有什么想法?”

    “孙儿想出宫一趟,去京城的各个考场微服巡视一番,不知皇祖母允不允许?”朱勉今日问安徐氏,其中一项事情,便是跟秋试有关,“孙儿也想试一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