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明末皇太子 >

第173部分

明末皇太子-第173部分

小说: 明末皇太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入异常巨大,大明商贾身家豪富者不在少数,但又有多少愿意先行拿出身家垫资治河?所以朕以为即便是分包,也应量力而行,可以将一段工程交给三五个商人同时承建,大明可以按年来将治河银分拨给各商贾,他们也就不用担心财力不继的问题。”

    “但是这里面也有几点需要注意,商人一旦投标成功,那么他们就要去招募百姓做工,保障百姓的利益是第一头等大事,朝廷可以制定每一名工人每月劳工所得的最少数额,另外劳工的安全更需得到保障,这么大的工程想要没有丁点工伤或是工亡之事绝无可能,这些劳工很多都是一户人家的顶梁柱,若是重残亡故,对于他们来说无疑就是灭顶之灾,所以朝廷一定要制定完善的赔偿制度,重伤以致失去劳动力的百姓,商贾应该赔偿多少银子,朕以为让其户衣食无忧三十年为底线,至于工亡不但要赔偿民户,朝廷还要对承包商课以重罚,如此一来承包商理应不会太过轻贱劳工死活,因为那是和他们自己的银子过不去,商人重利干不出这等蠢事。”

    “其次便是工程质量问题,朕可不想耗费巨额银子到最后却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个监督机制就非常重要,光靠官府监督显然不行,说到底朕信不过官员的操守,他们为了捞银子可是无所不用其极的,和承包商串通起来以次充好什么的都最是寻常不过,因此这个监督机制将会由内廷、外朝乃至军队共同组成,相互监督相互制约,任何一个点最后出了问题,朕便一查到底绝不容情!”

    高弘图真心拜服道:“陛下思虑周祥,老臣远不及也。”

    朱慈炯道:“高卿身为大明计相,理财可以一等一的能手,有些地方涉及不到以致不太了解也是情有可原的,但是只要时时刻刻将百姓放在心上,便没有做不好的事,又何愁不能名垂千古,成为一代名臣呢?”

    “老臣受教。”

    朱慈炯笑道:“没什么受教不受教的,谈理财朕不如你,谈敛财估计你不如朕,要是谈对圣贤书的理解,朕就是拍马也追不上,何况你孙女还是朕的妃子,论起来也算是朕的祖辈,你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自己未必舒服,朕也不自在不是?”

第三百七十五章大事(8)() 
高弘图心里多少有些感动,当今天子当真是千年难遇一次的圣君呐,在圣武朝为官何其幸哉,若是平日里能多纳谏言就更加完美了,当下忍住感动说道:“这治河银子”

    “治河银子不是小数目。”朱慈炯知道高弘图又要哭穷,当即打断道:“而且一旦招标开工,起码要穷十数年之功方能见着成效,财政部虽说以后进项不少,可待办要事也有不少,朕自不会让财政部承担太大压力,这样吧,自明年起,财政部每年投入治河银一千五百万两,余下的就由朕的内库来出,朕小算了一下,要想将黄河治理好,起码也要三亿两以上银子,朕的内库也是负担不小啊。”

    高弘图脸都绿了,财政部每年结余不过两千来万两银子,天子一句话就把结余干掉一大半!可是他能拒绝或是讨价还价吗?当然不能,刚才天子说的治河之法,那么多项大工程,三亿两白银能不能打到底都难说,天子的内库银子是多,可认了一多半治河银,要是不开辟新的财源,十几年后只怕内库就能跑老鼠了,再说了他都年过花甲了,计相还能干几年,把这几年对付过去,天子爱怎么折腾就要接他位置的人去头疼好了。

    朱慈炯接道:“明年开春以后,内阁就着手安排治河招标一事,能早一天把黄河治理透彻了,百姓也能早一天从中得利不是。”

    “臣遵旨。”二位阁老躬身领了旨意。

    “朕今日召见二位爱卿,所要议的大事共有三件,治河乃是其一也是耗资最大用时最久的一件事情”

    史高二人开始发晕,三件大事!今上这是没完没了了吧,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治河一事虽说千头万绪,但只要招标出去以后,外朝只需要派遣官员监督工程进度和质量外也没其它什么事情,朝廷无非就是按时付予工程银罢了,但是今上还有两件大事,二位阁老不由打起精神,准备看天子又要折腾出什么花样来。

    “朕曾经听说一句话,说要想富先修路,朕觉得这句话大是有理,别的不说,就说各府与各府之间的官道,年久失修一遇大雨便泥泞不堪,百姓出行不便物资转运更是困难”

    高弘图老脸一陡,看来今上摆布完了黄河,现在这是要开始修路了。

    “前些日子韩赞周向朕回报,说是赵立功在梅山鼓捣出了一种新玩意,好像叫什么水泥,梅山镇上的地面道路乃至钢铁厂房全都是用这水泥内置钢筋铺盖出来的,端的是坚固无比,车辆在上行走如飞,雨天行走不湿鞋袜,朕思来想去,既然水泥这般神奇,何不将我大明境内的官道全部改为水泥铺设,以后具备条件的时候甚至可以将此种道路通向各县乃至乡村”

    “我的天呐!大明境内的道路全部改为水泥路,这得多浩大的工程!刚才今上说治河工程用时最长耗资最大?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官道要是按这么个修法,起码也得二三十年才有可能实现吧,至于要耗费多少银子还是不想的好,免得心寒呐。”

    “这修路同样可以交给商贾承包,不过修路与治河不同,治河是刻不容缓,早一天治好,百姓便早一日不用担心黄河发大水,引流早一日完成,亿万计的良田便早一日确保灌溉无虞,这修路嘛虽说也是于民为便,但至少不是那么迫切,因此什么时候开始修,修出的规模等等等明年治河招标结束之后再议不晚。”

    “臣等明白了。”二位阁臣稍稍松了一口气。

    “史卿曾经问过朕,如今梅山镇发动十几万劳工,在南京往松江铺设铁路用意何在,朕当初没有告诉你,是因为朕知道即便说了,史卿也未必会相信,不过朕今日既然说了修路,就不妨和二卿说说,铺设铁轨其实也是修路,二卿姑且可以将之理解为铁路,这铁路是用来干什么的呢?自然不是让人行走其上的,而是用来跑车,这世间有马车、牛车、驴车,在铁路上跑的则是火车。”

    史可法聚精会神的听着朱慈炯解说,实在是因为这个问题已经困扰了他很久,一个半月以前,天子召见他时说起土改,又说新稻种的产量比起现在的粮食产量要翻上三四倍,他自那个时候起便对滁州、梅山乃至松江留了心,滁州的农田这个时候即将收获,但培育出来的新稻种广泛种植及至收获起码还得等到明年,所以史可法虽说留了心但要说多关注也不至于。

    至于松江建造的铁船,姑且不论是不是真的能下水,但至少史可法知道哪里在做什么,天子造大铁船一旦成型,大明屡开屡禁的海禁政策恐怕也就到头了。

    最后是那个梅山镇,梅山镇因为离得近,史可法还亲自去看了一趟,心里除了震撼之外还是震撼,整座梅山镇处处都是忙忙碌碌的身影,数万劳工及其家眷脸上尽皆洋溢着幸福与满足,这些来自外乡的流民几乎无人打算回归祖地,可见梅山镇上的生活对于他们来说是何等的富足。

    街道整洁纤尘不染,一排排制式建筑让整个梅山镇看上去丝毫不见凌乱,移植过来处处可见的花树,让人身在其间宛如活在人间仙境

    梅山铁矿场、第一炼钢厂乃至正在建设当中的第二炼钢厂,让整座梅山镇处处显得与众不同,史可法很是感叹,光凭能让一座小镇发展到如今这等地步,赵立功就是功不可没,也确确实实对得起天子赦免其罪并给他工部侍郎的荣衔。

    不过矿场也好铁厂也罢,至少史可法知道开设这些是干什么用的,但是铁厂日以继夜生产出来并立即运送出去的铁轨,还有那一个个巨大的铁厢是干什么用的,史可法完全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铁轨也就算了,那些铁厢每一个长三丈高达丈半有什么用,若是装货只怕二十匹马也别想拉的动吧,为此史可法还特意找赵立功问了,可惜赵立功寥寥数语说的不清不楚,转头便去看他的图纸,他这个堂堂的大明首辅愣是被一个挂名侍郎给凉在了一边,彻底沦为了一个可有可无的人

第三百七十六章大事(9)() 
朱慈炯自不知道史可法的思绪已然飘的很远,嘴角挂着一缕淡淡的笑意道:“这火车吧,其实朕一开始也了解的不多,所以也没什么可说的,但是现在已经多少了解了一些,简单的说,这火车制造出来以后,人或货物乘坐其上,南京往来北都之间一日夜足以。”

    史可法眼中流露出一丝不以为然,那不就是千里马吗?大明以前确实缺马,但如今国内已平,草原诸部皆摄于明军之威不敢再如往日那般肆无忌惮的寇边犯境,只要大明手里死死捏住粮食、布帛乃至茶叶等草原人一日不可或缺的物品,何愁不能换来成千上万的良马,花费如此巨大造这劳什子火车岂非得不偿失?

    “二位爱卿可以想象一下,一次将数千新军战士加上可供大军一月食用的辎重一次行运送几千里,我大明日后再有战事还用担心粮道被断吗?而且火车要在这铁轨上跑起来,只需添加燃料也就是煤炭,并无其它消耗,岂非比马驼人拽要省力百倍不止?”

    “怎么可能!”史可法话刚出口,便意识到自己这是君前失仪,顿时低下头去,只不过眼中不以为然之色更甚,显然对天子的话那是全然不相信的。

    “可能也好不可能也罢。”朱慈炯目光看向穹顶,现代时候奔驰呼啸的火车、高铁乃至翱翔天际的飞机他不顾一切的捞钱促进工业革命,只是不知道在他有生之年能不能看到那一天了,叹息了一口气道:“据朕所知,这火车最多还有半年就能造出来,到时候二位爱卿不妨与朕一起去见证,看一看这火车到底有何神奇之处。”

    史高二人躬身应命。

    朱慈炯仰倚在大位上喃喃说道:“朕即位之初,大明内有流寇之乱,外有鞑虏入侵,朕虽仅弱冠,然亦只大明积弊之所在,为了让大明清除积弊扫除妖氛,可谓殚精竭虑苦求治国之良方,好在两年筹划非是无用,内有贤臣辅佐治政,外有强军安邦定国,这才侥幸使得大明走出阴霾恢复清明,然路漫漫其修远兮,大明要想永保吏治清明,要想屹立于世界之巅何其难也,故而朕为君一日当励精图治,开启民智确保民生,力争让大明从此不受灾难之侵以致流民遍地,力争让大明万民丰衣足食再无流匪之患,如此方能让社稷流传万代,江山永保不失,此朕当与诸卿共勉之。”

    史高二人立即站起身来,肃然道:“陛下乃天生圣主,圣武之治必使大明中兴国怍万年!”

    朱慈炯压了压手示意二人坐下,道:“所以朕才不惜一切改革矿政重征商税,大明不管是内库还是国库,只有有了银子才能去办很多事情,也才能在主建浩大工程之事能够让百姓心甘情愿,而不是往日那般征民徭役不恤民力,以致天下百姓怨声载道,对大明生出怨怼之心,而商人也因为接受这么多的大型工程而有巨额利润可赚,也不至于对大明税政心生不满,如此一来,各方皆大欢喜,又和惧变天之忧?”

    二老再次叹服道:“陛下高瞻远瞩,臣等远不如也。”

    朱慈炯笑道:“二位爱卿也无需妄自菲薄,朕练强军、惩贪腐、革弊政、建工厂、兴工商、乃至明年将要做的治河修路和筑桥等等,说到底只是因为一点”

    朱慈炯一只手捂在胸口道:“因为朕的心里时时刻刻放着百姓,因为朕知道百姓是水,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前车之鉴后车之师,先帝一朝十七载,百姓民怨沸腾,社稷险些倾覆,这些朕都明明白白的看在眼里,岂能不引以为戒!”

    史高二人心里顿时咯噔一下,后面的为君之道几乎没听进去,只剩下筑桥两个字在耳边萦绕,筑桥?筑什么桥?能让天子如此慎重的将筑桥放在治河修路这两大工程一起,足可见这筑桥绝非小事,也就不是筑造普通的桥梁,那是什么?二位阁臣想到了一种可能,然后同时倒吸一口凉气!

    除非天子是异想天开想要变天堑为通途,修筑长江或是黄河大桥!而且若果真如此,以今上的秉性要修的大桥就绝非一座两座,这岂非又是一项几可通天的浩大工程!

    “万岁爷。”韩赞周的声音在御书房外响起:“大长公主来了要见您。”

    大长公主?那便是长平公主了,如今大明的长公主有两位,一位便是今上的长姐长平,另一位自然便是现在的淑妃卞氏所诞的今上长女朱玥馨了,皇长女至今没有封号,所以宫里人一般都以大小长公主来区分,至于今上为何一直不册封朱玥馨,不论是内廷还是外朝皆是弄不清楚,不过女子毕竟不牵扯国本,是以外朝的那些个老顽固也无人发表意见。

    但是长平公主毕竟已是成年,既来面君,史高二人身为外臣,见之自然多有不便,于是连忙站起身来告辞

    “朕今日所言,二位爱卿当时刻谨记于心,朕不求内阁能一蹴而就,但各项事宜当尽早提上日程,朕还是那句话,早一日完成这些大事,我大明的百姓便会早一日从中受益,你们身为文臣之首,自然也是功莫大焉。”

    “臣等必定牢记陛下教诲,一日不敢懈怠。”

    “如此甚好,退下吧。”朱慈炯一阵头疼,长平公主来见他为了什么事,他心里岂能没数,无非就是自己提其海选夫婿一事让其多有不满,加上上次选秀立徐丹为后之事,长平心底早已疑窦丛生,来了南京以后几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长平公主突然间跟转了性子一样,每隔两三天就要来找他絮叨,当真是让朱慈炯避之唯恐不及

    “皇弟见过皇姐。”朱慈炯客客气气的亲自将长平公主迎进门来,施了一礼,按说他是天子,君临天下的九五至尊,完全没有必要对一位公主行礼,但在朱慈炯的心里,朱微娖毕竟是他的血亲长姐,若什么都要分个君臣,岂不是坐实了天家无亲情的说辞,何况一直以来瞒着长平公主,父皇乃至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