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万里河山别样红 >

第146部分

万里河山别样红-第146部分

小说: 万里河山别样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一本介绍犹太人历史发展的书,里面列举了一些犹太名人的事迹。其中就有一位出生在澳大利亚的犹太爵士在20世纪30年代初出任澳大利亚总督。我忘记了那人叫什么名字,只记得他是第一位澳大利亚出生的总督,也是澳大利亚第一位犹太人总督。”

    “呵呵,没想到还有这层关系。”赵振中怔了怔,长舒一口气,笑道:“这下在这两个地方开办公司的事情应该没问题了。不过,杰克说的那位爵士现在还不是澳大利亚总督,我们不妨趁这个机会杰克对他多下点功夫,以后也好让这位总督多关照些。”

    周昊笑着点头称是,随即又想起一事,问道:“对了,老赵,这3条生产线的产能可都是比较惊人的,要是工人熟练、原材料充足的话,每条生产线年产几十万条枪可不成问题。我们自己留下一条,给致公党他们一条也就是了。一下子吃下3条生产线,是不是有点多了?”

    “这3条生产线,我准备留下那条m1903生产线给自己用,毕竟我们以前购进的步枪都是m1903,有了这条生产线后勤方面也能统一起来。而其他两条m1917生产线都给致公党。”赵振中解释道,“我也知道雷明顿和它的子公司埃迪斯特恩那两条m1917生产线的产能很大,一战结束前只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就能生产出100多万支m1917。这么大的产量单用于致公党南洋建国确实有点大,不过,我们还要考虑后面对日作战的需要。”

    “荷兰本来在西方列强中实力就靠后,经过这次危机的扫荡会更加虚弱,而相对的,致公党人的行动应该更容易成功。我想,要是各方面准备充分的话,利用这次大危机所造成的列强虚弱的机会,南洋建国应该用不了10年时间,很可能在我们国内全面抗战前后就取得决定性胜利。如果南洋建国目标顺利达成的话,那么复国之后的兰芳共和国就可以利用各种渠道向国内南方提供武器装备,以支援国内抗战。至少不能再现历史上川军上前线抗日,手中却只能拿老掉牙的破烂枪支的景象。当然,我们在北方的力量也要尽量发展壮大。”

    “这样啊。”周昊恍然,“还是老赵你看得远。这等于在南洋为国内南方就近建设了一个大型兵工厂啊。对了,这m1917和m1903到底有多大差别?怎么一战后美军全部封存了?”

    赵振中想想之后,说道:“要说起来,这两种枪性能都不错。不过,当时为了一战赶工需要,生产m1917的温彻斯特、雷明顿和埃迪斯特恩都是各自制造,在模具和公差标准上存在一定差别。其中,埃迪斯特恩是雷明顿的子公司,两者的标准基本上一致,差别主要在这两家公司和温彻斯特之间。这种生产标准上的差异导致其中一些m1917的零部件无法换用。而m1903基本上都是美国国家兵工厂在生产,就不存在m1917那样的问题。当然,由于赶工需要以及生产上的问题,m1917在精度上比m1903要差一些,不过并不影响大战中的应用。”

    “除了这些差别之外,m1917与m1903最大的区别就是m1917的弹仓能容纳6发子弹,比m1903多出了一发。别小看这一发子弹的差距,战场上那可是占便宜的事情。”

    “至于战后美国人将m1917封存,只列装m1903,除了刚才说的它在精度上略差之外,还因为m1903是美国人根据毛瑟98步枪自行研制的,而m1917基本上就是英国人的设计,美国人只是将其枪管口径变成与m1903的一致而已。也可以说,美国人一战后将m1917封存的举措,基本上是为了自己大国的面子而已,并非说m1903在性能上就超出m1917许多。”

    “可惜,我们要统一后勤,要不留下那m1917的生产线也不错。”周昊有些遗憾。

    “m1903的生产线我们最多也就是用到抗战前期罢了,等抗战中后期的时候,相信我们自己设计、生产的新的枪械生产线也会投入使用了,到那时候我们会有更好的武器。”赵振中自信地说道。

    第二天吃过早饭后,赵振中又拿出三个信封分别递给考特曼三人道:“每个信封里面是5000美元,做为三位洽谈枪械生产线的经费。等确定这三条生产线状态完好并签定相关合同时,我会支付不低于合同价款20%的定金给对方,等一切经过验收并拆装打包后,我再支付剩余价款。至于每条生产线的价格,当然不能高于市场上同类价格,而且购买价格越低,三位最后赚到的也越多。最多半年,三位就能得到枪械生产线交易的报酬。”

    “至于时间上的要求,我希望到今年年底前能够把这几条生产线拆装完毕并装船。当然,在年底之前,三位要是能准备好一定数量的特种钢材更好。另外,关于澳大利亚、菲律宾两地开办公司的事情,等我们在年底前先忙完枪械生产线的事情再说。况且,三位怎么也要和家人过完圣诞节和新年之后才好有精神到国外奔忙啊。”

    “赵,你想的真周到。”听赵振中说让三人和家人过完节日后再出国忙碌,怀特感激地说道。考特曼和杰克两人虽没有说出来,可两人也是满脸感激之色。

    “一个月的时间,虽然有点紧,不过想来问题不大。雷明顿公司就在纽约州,埃迪斯特恩兵工厂虽说在宾夕法尼亚州,可它是雷明顿的子公司,敲定了雷明顿公司的话,埃迪斯特恩兵工厂也基本就定下来了。再说,埃迪斯特恩离纽约市也不算太远。而春田兵工厂就在马萨诸塞州,离波士顿不远。”考特曼在一边盘算道,“不如我们三个分头行动,杰克和军方兵工厂的关系比较熟,就去春田兵工厂那边,顺便和银行把火炮工厂有关抵押贷款的事情处理掉;我和怀特一起去雷明顿公司,要是需要的话,我们两个再去埃迪斯特恩兵工厂。你们看怎么样?”

    怀特点头同意。杰克想想波士顿和春田兵工厂那边确实自己关系比较熟,也便点头说道:“好,就这么办。赵,你就等我们的好消息吧。”

    “好啊,专业的事情就交给专业人士去做,我就等你们的好消息了。有什么新情况或者发现有什么有价值的消息,我们及时联系。”赵振中笑道。

    送走三人后赵振中感觉轻松不少,让熟悉情况的考特曼三人出面收购军火生产线不但不会过于引人关注,还能通过他们的关系在价格谈判方面占有一定的优势,实在是一举两得。不过,轻松不少并不是说赵振中几人现在就能得空闲了,为了准备磺胺药品在12月初面市,自然免不了一番忙碌。

    受大危机的影响,此次磺胺面市显得有些低调。除了12月1号在《纽约时报》上的某个版面上做了个小广告说明一下药品效用和销售地点外,赵振中等人并没有过于宣扬,也因此没有引起过多的关注。当然,在12月1号纽约市区开设的药品销售点开张营业时,为销售点设立帮助不少的司徒老爷子还是带着几位洪门中的人物去捧场了。

    或许是宣传力度不够的原因,或许是大危机让民众的神经有些麻木了,或许以为报纸上那个广告是在夸大其辞说梦话,绝大多数人并没有认识到磺胺药品在这个时代的价值,药品销售点开办后的几天内一直门庭冷落。周恬对此还不怎么在意,可一直为磺胺生产一事颇尽心力的李云兰、黄文丽两人却有些焦虑。好在经过周恬等人的劝说,两人才将心事放下。

    不过,就在12月3号的时候,赵振中却接到了杰克发来的电报:“同型生产线两条,价格一致,新型设计一份,是否都要?盼复!”

    赵振中知道杰克是去春田兵工厂商谈有关m1903生产线的事情去了,可春田兵工厂怎么会出现两条m1903的生产线?还有那新型设计,难道是……不过,赵振中也知道杰克应该不会发电报胡说一气,尽管感到有些意外、疑惑还有几分激动,可仔细想想再多一条m1903生产线也和一份新型设计也不错,于是赵振中在纽约市区给杰克简短回电:“都要!”

    

第十二章 :洛克菲勒(二)() 
有些晚了,抱歉!

    继续呼唤:求关注!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

    ……

    不过,没等杰克回来说明到底是什么情况,东得克萨斯那边却分别在12月5号、7号两天打出了多口油井。这其中,除了华美石油公司在12月5号又打出一口高产油井之外,其他的6口井都是那些零散获得油田开发面积的中小石油公司或者私人勘探者打出来的。

    从9月份华美投资公司组织的勘探队伍打出第一口油井之后,司徒美堂按照与赵振中等人商量的结果,到10月月份股市崩盘之前将35%的油田开发面积零散出售完毕。其后,司徒美堂等人成立的华美石油公司开始组织力量继续在自家开发面积上打井。而那些零散获得油田开发面积的各路人马自然也不甘落后,都铆着劲朝地壳努力。经过一个多月的忙碌,终于在在12月初的几天时间内先后打出了7口油井。此后,受新打出油井的刺激,各路勘探人员更加狂热起来,大家渐渐都开始相信在从华美石油公司手中获得油田开发面积时听到那个“整片地区都是大油田”的传言。

    而随着各路队伍的努力,油井的数量开始渐渐增多起来,到12月中旬的时候,一天之内打出两位数的油井已经不在希奇。而且,原本对“整片地区都是大油田”传言嗤之以鼻的地质专家们经过研究发现,从地图上所标出的油田轮廓看,在整个东得克萨斯油田区域,基尔戈尔、朗维尤以及华美石油公司最早打出的那口井,这三处现在打出油井最多的地方,都是在同一个地层产油。也就是说,它们确实是一个大油田,一个面积达到约570平方公里的超大型油田!

    一些报纸在获得有关大油田的消息后,开始在各自的头版上刊登诸如“惊世大发现”、“最大的油田——没有之一”、“储量惊人的大油田”等等字样,大肆宣扬。东得克萨斯大油田的发现对大危机肆虐下的美国来说,绝对是一大利好消息,加上一些报纸、电台为了吸引公众而连篇累牍的宣扬,一时间,整个美国的民众轰动了。许多因大危机失去工作的年轻人开始向得克萨斯奔去,希望能在那里找到一份新的工作。

    不过,那些学富五车的地质专家们是不会轻易承认他们原本嘲笑的传言变成现实的。面对记者们的采访,他们酸溜溜地宣称“一个为了推销开发面积而采用的促销传言,竟在上帝打盹的时候变成了现实,这不过纯粹属于巧合而已。否则,要是开发面积的拥有者确信那里是个超大油田的话,他们怎么会将那些开发面积转手出去?自己留下不是更好?这是绝对无法解释得通的。”

    不过,由于之前大石油公司都认为那个东得克萨斯有大油田的传言是个笑话,即使华美石油公司打出第一口油井之后,大石油公司仍抱着观望的态度,并不相信传言是真的。而当后来油井陆续打出后,大石油公司们想收购一些开发面积时才发现,除了汉布尔公司占了油田15%左右的开发面积外,其他35%的开发面积在中小石油公司甚至个人手中,而剩余的50%的油田面积,都在华美石油公司手里,并且,据说华美石油之前正与纽约美孚石油公司接触,准备出售30%的油田开发面积。

    一些大石油公司闻风而动,开始上门找华美石油洽商,希望能得到其手中的油田开发面积。不过,华美石油公司却宣称,遵照公司的商业行为准则,在和洛克菲勒的纽约美孚石油公司洽商没结束之前,不能对其他各方有任何承诺,除非洛克菲勒明确拒绝了这笔交易。当然,如果与洛克菲勒不能成交的话,华美石油公司会考虑其他石油公司的,毕竟那可是个大油田!

    当12月11号,执掌洛克菲勒财团的小洛克菲勒从报纸上看到这一消息后,他有些楞住了。在打电话将纽约美孚石油公司的经理叫来之后,他指着《纽约时报》上那有关华美石油公司对外宣称的报道问道:“这个大油田持有开发面积最多的公司,竟然在9月份打出第一口油井的时候就和我们接触,并希望向我们出售35%的油田开发面积,这个消息我为什么不知道?”

    那位经理紧张起来:“虽然他们打出了第一口油井,可当时根本没人相信那里是个大油田,许多人都认为那是个笑话,所以我们也就没有惊动您。”

    “那后面打出的油井多了,传言变成现实的时候,为什么依然没有人来告诉我?!”小洛克菲勒有些动怒了。

    “他们当时提出要和您当面洽商,否则不再与我们继续谈判。不过,这段时间您一直在忙有关中心的事情,脱不开身。再说,总不能他们提出什么要求我们都答应吧……”那位经理的声音越来越小,脑门开始冒汗。

    “你们简直是猪脑子!”小洛克菲勒实在忍不住了,把手中的报纸扔在了办公桌上,继续斥道:“财团能有今天,正是因为我们不放过每一滴能争取到的石油!可现在,因为你们的拖沓,对方原来与我们洽商的35%的油田开发面积变成了现在30%!因为你们不及时沟通,现在这30%的面积眼看又要飞了!”

    强忍怒气,小洛克菲勒缓和一下自己的情绪后,说道:“约克,你也是美孚石油公司的老人了,我们也在一起经历过不少风雨,但你在这件事情上的做法说明你不适合坐现在的位置,我会派人去接替你的经理职位,你去技术研究部门吧。”

    这位约克经理既沮丧又庆幸,沮丧的当然是失去了美孚石油公司经理这样炙手可热的位置,庆幸的是在自己不用加入大危机下那日渐增大的失业大军行列了。

    “先生,对方说在和我们的谈判时间到13号截止,今天已经是11号了,我们的时间不多了。”约克小心翼翼地提醒道。

    “我知道。”小洛克菲勒叹了口气,“你去把对方和你们洽商时所提出来的条件拿给我。我明天就去解决这件事情。”

    可当小洛克菲勒看完约克派人送呈的华美石油公司在洽商中所提条件后,纵使小洛克菲勒教养很好,还是忍不住将办公桌上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