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万里河山别样红 >

第162部分

万里河山别样红-第162部分

小说: 万里河山别样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对致公党内部的情况不了解,也就不好妄加评说。”赵振中斟酌说道,“不过,我个人觉得致公党现在海外的布局对将来的发展有些不利。现在致公党作为海外华人的政党,其总部在香港,而其根基却是美洲致公堂,这在管理上肯定不便。加上美洲这边华人又分散居住,自行其是,南洋那边还要实行建国方案,实在对致公堂乃至致公党整合力量不利。”

    “看看国内那两个在苏联人帮助下建设的政党,虽然他们现在的制度不见得是最好的,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至少这两个党在管理制度、组织机构方面有许多可供致公党借鉴的地方。客观点来说,这两个党的组织、管理模式更有利于将全党力量整合在一起,发挥出合力。”

    陈炯明听了之后,皱眉思索了一会儿,说道:“那两个党在制度上、组织上的做法确实有可供借鉴的地方,但他们各自奉行的主义却不是致公党所能拿来用的。可如果没有一个相当的思想理论指导的话,那所谓的学习借鉴恐怕会画虎不成反类犬啊。”

    赵振中思索着说道:“一个政党肯定是要在党纲中确定自己的历史任务的,而对于现在的中国来说,没有比实现独立自主、民主富强更大的任务了。同时,对于海外华人来说,也没有比让他们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国家更为重要的任务了。我觉得致公党不妨对这两个方面加以考虑。当然,在党纲中规定的话,尽量笼统一些,千万不要出现‘南洋建国’等字样,以免使得列强警惕起来,增加方案实施的难度。”

    陈炯明闻听之后,顿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第十八章 :绸缪南洋(四)() 
有些晚了,抱歉!

    继续呼唤:求关注!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

    ……

    国是主张向来是一个政党纲领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在辛亥之后成立的那些政党,由于理论上处于幼稚状态,对国际、国内形势缺乏科学分析,也就无法形成正确的纲领。即便后来在历史上主导中国几十年政局的那两个大党,也是在苏俄帮助下才提出了各自的纲领,有了各自所尊奉的主义。

    对于在25年成立的致公党来说,由于该党的总部和党的根基都在海外,对国内所发生的各种情况就更缺乏了解,加上该党又是一个从洪门会党改组而来的政党,缺乏有关政党的实践经验,也就难以提出明确的纲领。历史上,作为致公党总理的陈炯明,是在1927年冬天所发表的《中国统一刍议》中完整表述出致公党“三建主义”的。所谓的三建主义,是指建国主义、建亚主义、建世主义,其核心思想依然是陈炯明此前所倡议的“联省自治”。

    所谓“联省自治”,是辛亥革命之后到1924年之间,中国国内一些政治人物所倡导的仿照美国历史上由“邦联”到“联邦”的一种治国思想。具体来说,它一方面容许各省自治,由各省自己制定省宪,依照省宪自组省政府,治理本省;另一方面,由各省选派代表,组织联省会议,制定联省宪法,以建立联邦制国家。

    这种联省自治的主张,在辛亥之后,曾为很多人物所接受。孙文在1914年于日本成立中华革命党时曾坚持在党章中写上“督率国民,建设地方自治”。1920年的时候,孙文又特意撰写了《地方自治实行法》,提出了试办地方自治的区域范围,具体顺序和方法。也就在1920年,**在湖南提出了“湖南自治”,甚至设想了一个“湖南共和国”的方案。只不过,孙、毛两人后来因为接触到其他思想而各自放弃了联省自治的想法。

    在整个20年代的中前期,联省自治运动曾一度波及湖南、四川、云南、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西、奉天等省,可谓声势浩大。但随着北伐军的不断胜利,特别是1928年国民党形式上统一中国之后,联省自治也在中国彻底失去了市场。

    正是因为国内局势的变化,陈炯明在27年底所完整表达的“三建主义”面临着失去核心思想支撑的局面,致公党的纲领也就显得有些尴尬。而赵振中的建议让陈炯明意识到,国内现今的局势致公党已经难以发挥更大作用,而南洋建国才是未来致公党所面临的首要任务。况且,如果南洋建国成功的话,致公党就有了领导管理一个国家的实际经验,也肯定能够丰富、完善该党的纲领,将来反而会扩大致公党在中国大陆的影响。

    念及于此,陈炯明心中顿觉轻松不少,对有关致公党的整合问题也有了一定主意,便不再问有关政党的问题,而是问起有关南洋建国方案在执行方面的事情来。

    “那赵兄弟认为我们实行南洋建国方案的话,在第一、第二阶段都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我此前也没有执行过这样的方案,同样缺乏经验。”赵振中说道,“我只能就我想到的一些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我认为,在整个南洋建国方案中,最重要就是对方案的保密。如果这个方案被泄露出去的话,特别是在方案头4年的准备阶段中被泄露出去的话,那整个建国行动肯定会失败,南洋各列强势力今后也势必会提高警惕,整个方案将再无实现的机会。所以,对于致公党来说,这个方案即便是高层也只能限于极少数人知道。而且,最好建立起一支专门的保密队伍,不但要严格控制南洋各个基地人员的进出,还要对知晓情况的有关人员建立相应的防范措施,以避免有关消息被泄露出去。至于华美投资公司这边,除了我们今天到来的三人知道这个方案外,其他人都不知晓,而且今后华美公司除了通过司徒老哥向建国行动提供物资外,将不与任何具体建国行动发生联系。我们可不能象孙文那样,一边让自己的同志在国内筹划起义,一边自己却在海外大肆宣扬什么革命计划,借此吸引列强和华侨的关注,结果导致国内行动功败垂成。”

    “另外,保密问题,其实质也就是组织纪律问题。如果没有铁的纪律和严格监督措施措施来加以防范的话,那有意或无意地泄密很可能会层出不穷。同样,没有铁的纪律和严格组织的话,也很难训练出一支精锐武装,一群乌合之众是无法和列强对抗的,尽管是列强中相对弱小许多的荷兰。可以说,如果没有严格的组织纪律,南洋建国行动根本就无法实施。”

    在座的致公党大佬们当年都曾对孙文大力支持过,自然知道孙文以前那有些荒诞举动,而作为曾执掌粤省兵马,屡经战阵的陈炯明更是明白组织纪律和保密对于南洋建国行动的重要意义,听到赵振中将这两项列为南洋建国行动最需要注意的问题,不由得连连点头。

    “第二个需要注意的问题是水土不服和医药问题。”赵振中继续说道,“南洋那边,特别是婆罗洲那边是属于热带雨林气候,与国内气候迥异,一年之中雨水多,湿气大,各种物资的保存是个问题。加上要在人迹罕至的热带雨林中开辟和建设生活、生产以及军事基地,肯定会面临各种突发病症的困扰,没有医药和相应的防护准备是根本行不通的。这个方面要特别注意。当然,华美投资公司也会尽可能提供奎宁等一些必备药品和其他物资,以缓解有关情况。”

    “第三个需要注意的就是在南洋的建立的各个基地要合理布置。我们都知道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以免万一出现问题的话,全局皆输。所以,可能的话,不妨在婆罗洲、西里伯斯岛、爪哇岛东部等地的热带雨林中开辟多个集生产、生活、军事于一体的综合性基地。当然,开始的时候最好先在婆罗洲建立几个基地,等取得一定经验后再慢慢向外扩张。”

    “第四个需要注意的就是海上力量的发展。南洋一带岛屿众多,对外交往以及内部各地交往绝大多数情况下要依靠水面运输力量。因此,肯定要大力发展船舶运输。如果可能的话,致公党不妨趁美国这次大危机所造成的众多船厂和船舶运输公司倒闭的时机,收购几艘载重几千吨的船舶或一家中小型造船厂,以便供南洋各地之间的运输用。当然,条件许可的话,不妨利用商船先培养通晓航海的船长和船员,也好为将来建立兰芳共和国的海军打下基础。”

    “小兄弟,华美投资不是准备在纽约这边收购一家造船厂么?难道不能建造这种船?”司徒美堂问道。

    “不瞒老哥,华美投资不光要在纽约这边要收购造船厂,澳大利亚那边也要收购或者建造。但这两家造船厂都是用来制造载重2万吨以上级别的大型远洋运输船舶,以便尽快建造起华美远洋运输船队。毕竟,从美国这边向国内或者南洋运输物资更需要大吨位船舶。”赵振中解释道,“纽约这边的船厂明年应该能投产,澳大利亚那边就要等后年了。而且,这种2万吨以上级别的船舶每艘建造周期都在1年左右。要是等这两家船厂来建造几千吨级船舶的话,那肯定会耽误南洋建国行动的。”

    司徒美堂和陈炯明等人点头释然。

    “除了这四个方面之外,还需要注意各方面人才的培养,以及生产基地建设等问题,特别是要尽早实现粮食和武器装备等物资的自给自足,以避免作战开始后列强在物资方面的封锁。”赵振中说道,“现在我暂时只想到了这些,希望能对陈先生有所帮助。”

    听了赵振中所说的方方面面,在座的致公党大佬们心中再次为这年轻人在全局上的认识而震动。陈炯明遂摆手说道:“哪里话,赵兄弟所说的这些对我们将来落实南洋建国方案的帮助非常大。说实话,这几个问题中,有些是我们几个想到了,但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比如说保密性、组织纪律性方面以及分散建立基地等方面;也有的是我们根本没想到的方面,比如说气候和医药问题以及预先为海军做准备方面等。”

    “说到人员培养问题,南洋建国肯定需要各方面的人才,我听说赵兄弟每年都从国内派学生到美国留学,不知道能不能从中派出一些人员加入南洋建国行动?”陈炯明问道。

    “我是每年从山东派过一些学生到美国留学,不过,这些学生可都是四海实业培养的,将来按照约定要回四海实业或者青岛大学工作。而四海实业可不仅仅是我个人的产业,还有德国人、美国人以及青岛当地绅士的股份。也就是说,我一个人无法决定这些学生的去留问题的。”赵振中不动声色地解释道,“再者,我前面说过,为了避免南洋建国方案泄露出去,华美投资这边除了与司徒老哥联系外,将不会与南洋建国行动有具体关联。这些留美学生可是在美国这边都有记录的,要是他们出现在南洋建国行动中的话,那肯定会牵涉到华美投资公司和四海实业的。另外,这些学生所学的专业对于建国方案的第一、第二阶段来说,作用并不是很大。恕我直言,这些留学人员应该是未来国家科学技术建设的种子,而不是在丛林中和战场上体现他们价值。如果陈先生想培养人才的话,不妨派一些人到美国或者其他国家留学,华美投资公司每年可以在资金上给予一定的帮助。”

    从收留孤儿到教育他们读书识字,派到美国的这一千多留学人员可是耗费了赵振中前后10多年的功夫。在赵振中眼里,这些青年都是他的兄弟姐妹,也是将来各行业建设中的栋梁和骨干。陈炯明现在轻飘飘的一句话就想让赵振中把多年的心血和情谊让出去?这简直是开玩笑!赵振中的态度很明确,为了南洋建国行动,可以在物资和资金方面对致公党提供便利,甚至可以出资帮助他们培养人才,但决不会把自己培养的人才转送他方势力。

    

第十九章 :希望之光(一)() 
大声呼唤:求关注!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

    ……

    赵振中也不想让双方因留学人员而产生嫌隙,便又接着解释道:“另外,虽然派到美国这边的留学人员已经有一千多人,可其中绝大多数人都是这两三年过来的。至今为止,只有最早在25年到这边留学的30多人完成了本科学业,而这30多人现在又都在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没有两三年时间是完不成的。如果有可能的话,我倒希望这些留学人员全部能拿到博士学位。我可是把他们当作未来建设发展所需要的种子来培养的。等他们最终完成学业,那就不仅是对四海实业、华美公司有利,更对国家未来的建设发展有利。”

    “也就是说,要是等这些人拿到博士学位的话,就是第一批那30多名留学人员也还要5、6年时间,而其他人员需要的时间会更长。他们基本上是赶不上建国行动的第一、第二阶段了。何况,这些留学人员可都是遴选出来的饱含未来希望的种子,他们的价值也不在战场上,要是现在就中断他们学业把他们投入到南洋建国行动中的话,那就是杀鸡取卵了。这不仅会暴露四海实业、华美公司与南洋建国的联系,也会对未来国家的建设发展不利。”

    “况且,建国方案在第一、第二阶段由于保密和面临列强封锁等原因,除了粮食、军工等方面所必需的生产之外,基本上也无法进行更深入的生产活动,也就用不到这些留学人员。比如说,既定的枪械弹药生产线更需要熟练的技术工人进行操作生产,而不是偏重于设计研究的留学人员。对于熟练的机械加工工人,四海实业和华美公司也很缺乏,否则也不会请司徒老哥帮忙提供3000多名青壮工人了。不过,我想等明年下半年的时候,那3000多青壮工人应该能掌握机械加工的各项基本技术要求了,到时华美公司可以通过司徒老哥向建国行动提供600熟练工人的支持。”

    “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尽管留学人员现在有一千多人,可所学专业涉及范围广,学习机械加工的一共不到200人,而且其中还有几十人是今年夏天刚到美国的。这些人虽然也会操作枪械生产线,可将他们用在这方面一来是浪费人才,二来他们的数量也不足以支撑整个生产线的运做。况且,就是生产线投入生产的话,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