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河山别样红-第3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缅甸西部、北部发生的战事很快就被外界获知,并传扬四方。这除了有在缅甸境内从事商业活动的各国商人的功劳外,也和英国议院里那些大嘴议员,特别是反对党议员先生们密切相关。当然,也离不开一再要求政府加强军备的丘吉尔先生的功劳。
丘吉尔抓住孟加拉湾、缅甸西北两次战事失利的机会,抨击从鲍德温到张伯伦以来的保守党政府废弛军备,致使大英帝国现在面临空前威胁。丘吉尔挖苦道:“政府一直奉行‘温和’、‘和平’,可现在的结果是,我们竟然在中国境内的一个**武装面前连吃败仗!帝国的军备被削弱到如此程度,今后还怎么保障英王陛下和他忠实臣民的安全?难道我们需要敌人刺刀下的和平、安全和自由吗?!”
迫于压力,张伯伦政府同意增加造舰计划,以弥补此前被人民军击沉、重创的各主力战舰。并同意增加对空军的投入,以应对日趋严重的空中威胁。但张伯伦政府却坚决不同意扩大与人民军之间的战事,而是主张通过谈判实现停火,以缓和英属印度和缅甸地区的紧张局势。
以丘吉尔为代表的强硬派自然难以接受,可在明了英国眼下军事实力的情况下,却也只能无奈地接受。
航空母舰方面,英国虽然还有4艘,可这其中却包括今年4月才下水,尚未服役的皇家方舟号。此外,虽然还有勇敢号、光荣号、鹰号可用,但其载机性能却很差,根本就无法同人民军空军抗衡。
主力舰方面,战列舰虽然还有9艘完好,可勇士号正在接受改装,而按照原计划,伊丽莎白号也将从8月份开始接受改装。而重巡洋舰中,肯特级的几艘也正接受改装。
何况,英国海军需要维护的并非只有英属印度东部和缅甸海域,新加坡和香港附近海域,阿拉伯海、地中海,以及大西洋、大洋洲航线,都需要海军力量来维护!
此前所组成的特混舰队就已经是从各方抽调力量了,现在要想再抽调更多的力量去英属印度东部和缅甸,那可是会造成英国在中东、非洲等地力量萎缩,危及帝国根本利益的!况且,在没有能超越人民军的空中力量之前,就是派再多的军力去对付人民军,恐怕也会重演孟加拉湾和缅甸西北战事的结局。
而前方的萨默维尔、奥金莱克也认为“在没有获得空中优势前扩大战事,将会遭到更大损失”,并判断人民军全面向印度、缅甸扩张的可能性不大,可以通过谈判实现停火。
萨默维尔认为,尽管人民军现在具有空中优势,但其没有海面上的武装力量,是无法方便的向印度其他沿海地区投送兵力的。而如果从地面推进,人民军不但要穿越疫情最为严重的孟加拉东部地区,还要跨越布拉马普特拉河、恒河、蒂斯达河等大小河流,后勤补给将极其不便,是无法同具备铁路、公路优势的英印军队对抗的。况且,人民军已经炸毁了蒂斯达河上的铁路桥梁,这也表明该部无意向布马拉普特拉河以西的印度区域扩张。
奥金莱克则通过人民军炸毁曼德勒与密支那间的铁路桥梁,以及该部所宣扬的“收复失地”口号判断,人民军至少目前无意向缅甸中南部扩张。而且,由于缅甸中南部交通发达,北部交通状况较差,若人民军过于向缅甸中南部推进,同样要面临后勤上的压力。
海面和地面上的情况让英国当局稍感安慰,但萨默维尔和奥金莱克顾虑的是人民军的空中优势。若无法克制或停止来自人民军的空中打击,那么英属印度、缅甸的形势将依然严峻。在人民军胜利的刺激下,印度和缅甸境内的反英势力很可能会进一步壮大,危及帝国根本利益。
由此种种,张伯伦坚持通过谈判实现与人民军之间的停火。而丘吉尔等政府反对派尽管心中极不情愿,却也没有反对。丘吉尔对此的解释是:“没人愿意同那些在疫区出入,又给我们带来深重屈辱的魔鬼们打交道,但大英帝国现在更需要的是时间。”
英国当局内部的纠葛,外界知道的并不多,但人民军在缅甸西部、北部取得的进展,到6月中旬的时候已经在世界上传扬开来。
孟加拉湾大战给国际和国内带来的冲击尚未平息,人民军竟然又向英属缅甸发动了地面攻势!而更令人震惊的是,在空军的配合下,人民军地面部队攻城略地,而坐拥近10万大军的奥金莱克却在缅甸南部对此束手无策!这种超常规的战法再次让世界军界为之震动!
“我们一定要发展远程空中打击力量!”希特勒在德国挥动手臂下定决心。
斯大林则叼着烟斗在克里姆林宫吩咐道:“让陕北那边想办法弄到西北空军的材料,特别是关于他们新式战机的。”
日本的山本五十六则说道:“看来,空中力量不仅是帝国海军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帝国整体军力的重要支柱。”东条英机等人却对西北人民军的战力重视起来,认为“这是现在中国境内能对帝**队构成威胁的力量,需要高度警惕”。
而罗斯福却自个嘀咕道:“那些小朋友的表现越来越令人吃惊了,似乎,可以同他们非正式接触一下……”
兰芳共和国中,陈其尤等人却开怀大笑:“我们西北的朋友正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真值得为他们干一倍!”陈炯明却笑着更正道:“不止是朋友!在振兴华夏,实现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我们与西北志同道合!是同志!而且我们更要努力,要向他们学习!”
但在英属印度,却有两个信仰各异的人开始关注起来自中国西北的人民军来,并想获得人民军的帮助以对抗英印当局,谋求自治乃至独立。只不过,穆斯林联盟主席真纳随后到西北就有关事项达成了协议;而国大党激进派的博斯,其主张却遭到甘地和尼赫鲁的反对,并未在37年成行。
6月12日,赵振中接到新疆方面转发的来自马步芳的电报。在电报中,马步芳说穆斯林联盟主席真纳想到西北一行,谋求与民众党和人民军的合作,共对英印当局。
赵振中略一沉吟,便同意了马步芳的请求,并定好过几天派飞机去南疆接马步芳、真纳一行。眼下西北各方面的布局已经完成,发展建设又进入快车道,能多给英国人增添点麻烦也好。
国际上对人民军如此关注,国内的关注更是不少。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人民军先是抗击苏联入侵新疆,收复了蒙古西部,现在不但挺进山南收复了失地,更从英国人身上狠狠地撕下一大块肉来。这可实在是大快人心的事情,一抒国人自鸦片战争以来所受英国佬的闷气!
不少民众加上了自己的想象和附会,把人民军给夸成了个个是“胳膊上能跑马,肩膀上能担山”、天上少有人间绝品的盖世人物。而赵振中这个西北的当家人,也因为长期以来救助、收留灾民,在西北推行善政,又抗击外敌、收复失地等一系列行动,被民众说成是“天上星君下凡,救苦救难来了”。
若有人问“救苦救难的不是菩萨吗?”那肯定会遭到白眼,说你没见识!谁不知道西北的赵孟尝赵主席的师傅是崂山道长?连佛、道不同都不知道,瞎问个什么劲儿?!
而包括李老道在内的一众崂山道士,也成了民众口中身怀仙法绝技的世外高人!虽然这种种说法不足为凭,却也让崂山一带的道观香火兴盛了起来。而赵振中在听到青岛那边传来的消息,以及外界传说后,也只能是摇头苦笑。
当然,民间也有明白人,不少学者和报社也发表对西北崛起以来的看法,认为民众党和人民军虽然起于荒僻,但其“外争国权,内护民生”,所言所行却为中华之根本,民族复兴之所望,实在是国家民族之幸事!
有赞誉的,自然就少不了诋毁的。与民众对西北赞誉有加不同,一些看洋人脸色过活的“精英”们,看到自己主子的脸被西北打得鼻青脸肿,便跳出来攻击人民军“置国家大局于不顾,肆意攻击友好邻邦,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待“精英”们被民众指斥为汉奸,他们却又做出一副“为国家民族利益计”的大义凛然状,说什么“知我罪我,其惟春秋”,其嘴脸实在令人作呕。
不过,除了个别脑子拎不清的,国内各方势力的头脑们却大多未对人民军在英属印度和缅甸地区的动作予以公开置评。
对于表面上服从南京当局的势力来说,人民军不但收复失地,还开疆拓土,从英国人手中抢了一大块地盘,而南京当局却屡次丧师失地。若说西北好话,那不但是打英国人的脸,也是打老蒋的脸,没人会给自己找不自在。若说西北的不是,昧了良心不说,弄不好还会被民众和一些报纸给扣上个汉奸的帽子,况且,老蒋都不说话,自己何苦来哉?
其实,老蒋现在心里满是酸涩。
南京政府自成立以来就内外交困,坎坷不断,老蒋虽然也想做个中兴之主,可迫于现实的无奈,现在只能是“日记强国”。西北先抗击苏联收复蒙西,现在痛揍英国人后,又收复锡金、不丹、山南藏区和缅甸北部,若说老蒋不眼热心动那绝对是假的。
不过,老蒋也清楚,从西北一向的表现来看,绝无与南京政府妥协的可能。而依南京政府和西北之间实力上的差距,今后进剿西北那是不用想了,只要西北不主动攻击四方,那就是烧香了。
至于同南京不对付的**,对西北的行动则存在不同看法。以老毛为代表的人认为,西北此举振奋了国人心气,又给了英帝国主义沉重一击,是大快人心;而国际派们则认为西北固然打击了英国人,可其表现出来的实力却足以威胁到苏联,不是好事。
对于来自莫斯科的指示,**内部同样意见不一。经过一番争论后,在老毛等人的坚持下,最终,**电复莫斯科:“西北以邻为壑,至今未与我党有正式接触。且其盘查甚严,难以进入。我们认为,从眼下国际和中国局势来看,不宜激怒西北,以免对中国和苏联的革命事业带来不利。”就这样,把斯大林的命令给“软”顶了回去。
老蒋不表态,包括**在内其他势力也大多保持沉默,可和西北暗通款曲的阎锡山、刘湘却振奋不已。甚至,两人还私下各自致信赵振中,祝贺西北取得的成就,以期与西北之间能有更进一步的合作。
从此前的合作来看,西北不仅是言而有信,而且能让山西或四川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阎锡山和刘湘各自认定,至少目前来看,山西或四川与西北之间不存在根本利益上的冲突,与西北合作有利无害。而西北实力越强,山西或四川能得到的益处就越大,将来的后路也就越有保障!
就在外界对西北热议不休的时候,6月16日,赵振中在兰州接见了从新疆辗转赶来的马步芳、真纳一行。
再次相见,与上次赵振中为其送行时相比,马步芳称得上是神采奕奕。
“马先生,别来无恙啊?”赵振中笑着伸出手来。
马步芳赶紧上前两步,双手握住赵振中的手,笑着连声说道:“托福!托福!步芳等人能有现在,都多亏赵主席宽宏大量。”马步芳现在不但占据了克什米尔大部,还加入了穆斯林联盟,成了穆斯林武装力量总司令,正在山南混得风生水起,不意气风发那才怪了。
随即,马步芳又给赵振中与真纳做了引见。
真纳60出头,身材瘦削,面上透露出沧桑、疲惫还有病容,但却神情坚毅,眼睛有神。“这就是原本历史上的巴基斯坦之父!”赵振中一边和真纳握手寒暄,一边心中感慨。
真纳也为赵振中的神采和年轻而心中惊异。尽管此前曾听马步芳形容过赵振中的形象,可见到真人后却还是有些吃惊。
西北这边没人会乌尔都语,而真纳又不会中国话。虽说会了阿拉伯语学习乌尔都语会比较容易,可马步芳刚到山南才两个多月,对乌尔都语依然是词不达意,做不得翻译。为了沟通方便,赵振中和真纳两人选择了用英语交谈。马步芳则通过自己带的翻译来了解赵振中和真纳的对话。
双方落座不久,真纳就迫不及待地说道:“赵主席,我听说您的军队在阿萨姆和吉大港疫区活动,我想了解一下那里的情况,特别是穆斯林兄弟现在的境况。”
赵振中心中感叹:“看人家这国父,认识就是不一样!哪怕是来寻求援助的,首先关心的还是穆斯林民众的存亡!可不象南京尊奉的所谓‘国父’,动辄就要出卖满蒙!”
不过,赵振中没有马上回答真纳的问题,而是心情沉重地叹了口气,然后看着真纳和马步芳,声音低沉地说道:“如果两位先生愿意的话,我想请两位看一部拍摄自阿萨姆和孟加拉东部疫区的记录片。这部记录片中,有我们最新的统计结果。”
真纳和马步芳此前也从外界报道中听说过《末日灾难》这部片子,可由于英印当局严禁输入和播放,两人也只闻其名,未见其实。当下,也便同意了赵振中的安排。
与5月份在美国上映的第一版相比,新版《末日灾难》中增加了一些利用热气球到布马拉普特拉河以东的孟加拉地区上空拍摄的镜头,以及阿萨姆和吉大港一带人民军控制区现存人口的统计数据。
前面曾说过,英属印度的孟加拉省地域范围相当于后世孟加拉国和印度西孟加拉邦地域之和。以布马拉普特拉河与恒河为界,英属印度的孟加拉省又被分成了东、西两部分。
其中,包括吉大港一带在内的东部地区,面积约占整个孟加拉省的三分之一左右;而包括加尔各答在内的西部地区则占了三分之二的面积。整个孟加拉省6千多万的人口就分布在这里。虽然缺少具体统计数字,但大致上,孟加拉东部地区总人口应在两千万左右。
起初,由于担心孟加拉东部的疫情,人民军除了控制吉大港及铁路沿线附近外,并未向西深入。在控制区域内,人民军也曾仔细搜寻当地居民踪迹,但除了在吉大港东部靠近阿拉干山脉一带发现了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