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万里河山别样红 >

第494部分

万里河山别样红-第494部分

小说: 万里河山别样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封信对我党确实至关重要。有些人也确实是书生误国,争权夺利。但这旧账新帐,我们总有和他们清算的时候!”老毛沉吟了片刻,看了看周昆,又道,“另外,今天你和我说的这些属于保密内容,在中央没有决定之前,就不要对外乱说了!在陕北把伤养好,等过些天组织决定下来了,你再回部队。革命意志要坚定,不要动不动就撂挑子,要相信将来的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的!”

    能逃过一劫,周昆自然心中高兴,可他还是有些不确定地问道:“主席,这能行吗?”

    “你叛党了?你投敌了?还是你携款潜逃了?”老毛瞪了他一眼后,没好气地说道,“既然都不是,那你不过就是替人送了封信,一时迷糊罢了。有错就改,仍然是好同志!不过,这种错误只此一次,下不为例!”

    “是!”周昆敬礼应道。他这回是真的开心。虽然此前因对一些事情想不通而借机离队,可真离开了那待了十多年的队伍,离开那些老领导、老战友、老部下,他还是心中不舍。现在得了老毛的开解,去了块心病,周昆却又想早日回部队了。

    老毛这种板子高高举起,轻轻落下的处理方式并非只对周昆。当年在百色起义时,那位后来历史上的邓总工程师在起义前夜就借口向中央汇报离开队伍。后来党内、军内就有人诟病其为“逃兵”,但因老毛对其信任,认为人才难得,邓“逃兵”的历史才被忽略。后世有人创作百色起义的油画和雕像,还将邓在突出位置以彰显其功绩,殊不知,当时邓在起义尚未发动时就以“向中央汇报”的名义,早早开路了。

    送走了周昆,老毛便去与张闻天、任弼时等人研究,准备派**代表团去莫斯科,寻求共产国际的支持以应对王明和长江局的挑战,把分裂的苗头及早消弭下去。

    谈论了一阵后,任弼时主动请缨道:“陕北这边离不开你们,还是我去苏联走一趟吧。不过,这去苏联的道路也成问题,要是从南方出海转经欧洲去苏联,不但路途过于遥远,也会惊动长江局一干人。若是从北边走,这靠近苏、蒙边境地带又都被封锁,很难通过啊!”

    对任弼时的请缨,众人都没有异议。但去苏路线的选择却让与会众人颇费思量。东三省在九?一八之后就被日军占据,热河、察哈尔也先后落入日本人掌握。而宁夏、新疆则在36年年初前就被人民军先后占据,绥远又刚被人民军占领,这直接通往苏联或者转经外蒙去苏联的道路便彻底中断。**代表团若想赶时间由陆路去苏联,那盘查严密的日军或人民军控制区,就绝难通过。

    “要不,我们不经欧洲,先去香港,再乘船去海参威怎样?”张闻天建议道,“日军尚未完全封锁东南沿海,香港是英国人控制,从那里去海参威应该没多大问题。”

    “这条路线同样距离不短,而且华中派遣军正在长江流域作战,代表团有可能要穿越日军封锁线,风险同样不小。”老毛摇了摇头,说道,“要我看,还是经绥远、外蒙去苏联稳妥些。民众党虽然和我们在一些问题上相互间口诛笔伐,但却没下死手,甚至我们派到山东的同志被护卫军抓捕后也只是关押。选择绥远、外蒙路线,即便真被民众党发现了,也没有性命之忧,但若是落到日本人手里,那肯定是最坏的结果。”

    有了赵振中暗中送来的那封信打底,老毛相信,至少**代表团此次借道去苏联不会有多大问题。当然,也不能把希望全寄托在民众党放水上,该做的准备还是要做的。

    “安全方面,民众党控制区确实要好一些,即便被抓住也就是劳改几年。”任弼时点头说道,“我看可以走绥远、外蒙这条道。现在黄河尚未开冻,我们先过河到晋西,让在二战区的同志弄些个皮货商的身份凭证,经晋西北、绥中、外蒙,去苏联。当然,要提前和国际那边打好招呼,免得我们出现在外蒙后造成误会。”

    敲定了去苏联的路线,老毛等人又确定了去苏联的人选,会议也就算结束。会后,老毛以商量去苏准备为借口,把任弼时拉到自己住处,特别交代一些问题。

    老毛交代的主要有三件事:一是尽可能取得共产国际对陕北中央的支持,这是代表团去苏联的主要目的;二是取得共产国际对米夫干预六届四中全会的书面意见,看当年的全会是否真的符合共产国际的规定;三是查找共产国际那份185号记录,看当年的政治局人选究竟是国际决定还是他人擅自决定。

    任弼时清楚这后面两件事的分量,一旦国际给出的答复与**以往的说法不符,那党内又会是一番天翻地覆的局面,便凝重地问道:“主席,这第一件事自然要办妥,可这后面两件事情关系重大,为何不在会议上说?”

    “弼时,我得到一些线索,我们党内有人要篡党!这后面让你查的两件事情就与此有关。为了不打草惊蛇,也为了挽救我们这个党,在没有得到确切证据之前,有些事情只能变通一下。”老毛呼出一口烟后,又道,“这后两件事情,只限于代表团几个人知道,在没有确证之前,范围就不要扩散了。”

    经过这些年的磨砺,任弼时已经从当初的反毛派转变成了坚定地拥毛派。在老毛提及那后面两件事的时候,任弼时心中就已有所猜测,但老毛“篡党”的说法还是让他大吃一惊!

    但仔细想想,任弼时却又觉得老毛说的有道理。如果当初米夫是违背共产国际意旨行事,党内的一些人被米夫扶持上台后,不经过组织程序、不经国际事先批准,私下拟定政治局人员名单,再对**内部说是国际的意见,对国际则说是中国同志的决定,进而使临时政治局人选得以确定,不管当事人当时心中究竟如何想,但在事实上确实是篡党!

    任弼时思量片刻后,对老毛赋予的重任也就点头接受:“主席放心,我一定查个水落石出!好让中央把我们党这些年来的错误和眼下的问题彻底纠正过来!我们党历史上的旧账太多,现在的新账也不少,该是彻底清理的时候了!国内局势如此,我们党再不改变,可就被民众党给越落越远了!”

    “你能这样想就好!”老毛笑道。

    **代表团在为去苏联做紧张准备,赵振中却将陈海澜、郑建涛找来,给两人下了一道命令:“在未来一个月内,对经过绥远去往外蒙的人员要严密监视,但除非有确切的投敌迹象,我军不予抓捕。若是队伍中有三十多岁戴眼镜的男子,放行便是!”

    见陈海澜、郑建涛不明所以,赵振中解释道:“我们现在主要精力放在对日作战上,对苏、蒙方向只是警戒和防御。而被我们放行通过的,很可能是**去苏联的代表团。我们这么做只是给陕北**人员一个借助钟馗打其党内小鬼的机会。若是他们能借机清理下党内的‘国际派’,那我们将来与苏联对上时,会少许多麻烦。”

    陈、郑两人这才明白过来,回去后便遵令而行。不过,**代表团尚未前往苏联,民众党这边却先后接到了阎锡山和**方面的来电。虽然来电有先后,可内容却是一致,都是请求西北派出精干医疗力量抢救一位重伤员。

    !#

    

第八章 :时移世易(一)() 
第八章:时移世易(一)

    受重伤的是115师林大师长,而开枪的却是晋绥军19军一名哨兵。(百度搜索,《》)

    在原本历史上,**于38年2月奉命率领115师师部和343旅由晋东北南下,准备到吕梁山区开辟根据地。在3月初途经隰县以北千家庄时,**身穿缴获来的日军黄呢子大衣并骑着东洋大马兜风,被当地驻军,也就是阎锡山部第19军警戒部队的哨兵发现后,开枪撂倒。

    而现在,阎锡山派傅作义屯兵吕梁山和晋西一带,19军王靖国部也东调上党并正和日军打得火热,按说林大师长应该避开这一劫了。可**因阎锡山严守晋西,在吕梁山开辟根据地已不可能,便命令**带队到晋东南和冀南、豫北等地发展。**奉命率部南下,也就要穿越日军封锁线并通过19军防区。

    **时年三十一岁,虽说其沉默寡言,显得比较沉稳,但这个年岁的人还是难免争强好胜、爱炫耀。骑着平型关一战缴获来的东洋马,穿着日军黄呢子大衣,这身打扮既彰显其军功,又拉风至极。但也正是这身太过招摇的打扮给其招来了祸事。

    东洋马、日军的黄呢子大衣,又是从日军封锁线那边过来的,这怎么看都是一日军军官。加上哨兵又没接到友军通过的通知,也就理所当然的举枪就打。林大师长也就应声落马。

    历史虽因民众党的出现而有了很大改变,可阴差阳错之下,**还是在19军哨兵手上栽了个大跟头。只不过,这个开枪的哨兵和原本历史上那个哨兵并非同一个人,**受伤虽然严重,却并未象原本历史上那样伤到脊椎神经。

    **抗战功臣被晋绥军给重伤,这让二战区的阎锡山、十八集团军的朱德同时紧张起来。眼下日军正在进攻晋南,若因此再引发二战区和**间的冲突,那可就真的祸事了!为了澄清误会并表明己方诚意,在**被转送到人民军设立在临汾的医院进行救治时,阎锡山、卫立煌放下手头工作,专程去探望。

    “韩医生,结果怎样?”**的手术一结束,早就等在门外的二战区和**要员们便涌上来询问结果。

    被派到临汾出任外科主治医师的韩明谦摘下口罩后,有些疲惫地说道:“幸好是六五口径步枪,又是在中远距离上命中,否则后果可真不好说了。现在伤员已经脱离危险,性命是无碍的。不过,这里的设备和医疗条件还是有限,只能做伤口的初步处理。要想早日痊愈,最好还是尽快转到我们榆林战区医院或者我军总医院进行二次手术,那里的设备和医疗条件要比这里好很多,也更有把握。”

    阎锡山、朱德等人都清楚,临汾这边只是人民军派出的一个战地医院,设备和医疗条件肯定无法和人民军控制区内大医院相比。此前二战区也有不少重伤员通过空运,转送到榆林的医院进行救治。但这些转送去的都是晋绥军或者中央军的伤员,**属于**干将,而**和民众党之间关系也谈不上融洽,能否送**去榆林或者兰州进行救治,还要看**方面的决定和民众党方面的态度。

    “林师长是被我19军士兵所伤,民众党那边,我可以出面协调。”阎锡山首先表态道,“从以往和赵振中的接触看,民众党那边是没问题的。就看贵党同不同意了。”

    “我这就向中央请示,争取尽快让**同志得到救治。这里就让罗荣桓同志带几个人留下照顾,也请阎长官多费心。”朱德说完后,与阎锡山等人握了握手,便转身离开,通过八路军设在临汾的办事处,急电陕北中央。

    当初,在张浩、罗荣桓等人和赵振中会见时,赵振中就曾提出过,西北可免费为**要员提供医疗救治,但因双方在对苏关系上存在严重分歧,加上彼此间的口诛笔伐,**人士却不愿接受民众党的恩惠,倒是有些不食嗟来之食的味道。

    但这种不受恩惠也并非绝对。在忻口作战时,**方面也有不少伤员在人民军设立于静乐北部杜家村的战时医院接受过治疗,只不过那些八路军伤员都是以二战区伤员的名义前去罢了。

    可现在115师师长受伤,还是伤在晋绥军枪下,又要转运到榆林或兰州治疗,就是阎锡山同意**以二战区伤员名义前去,**方面也肯定要和民众党、人民军打好交道。这个时代虽然没有后世给医生送红包一说,可处好与医生的人情关系却不为人排斥。就看**愿不愿意主动向民众党求援了。

    收到朱德的急电,得知爱将重伤,老毛急忙与张闻天、任弼时等人研究。

    “我们和民众党之间只是打过一些口水仗,加上派到山东的一些同志被扣押,彼此间并无深仇大恨,让**同志去西北接受治疗并无不妥。”任弼时表态道,“人命关天,先把**同志治好再说!”

    “就怕民众党那边推诿或者治疗期间出问题。再者,我们同民众党接触,恐怕苏联和国际那边会有不同意见啊……”张闻天有些疑虑。

    “只要西北接收了,赵振中就不会担上见死不救的骂名!而且我们可以借此机会缓和两党间的关系,也好让他们把被护卫军扣押的那些同志早日释放出来。我看就让张浩、罗荣桓两位同志陪**去治疗,顺便再和赵振中谈谈。上次也是他们与赵振中谈的,双方也算熟悉。”老毛吸了口烟,肯定地说道,“至于苏联和国际那边,弼时同志去莫斯科后好好解释一番,应该是没问题的!”

    “这样也好,我同意。”张闻天点头说道,“不过,**同志受伤了,那115师由谁接手?让聂荣臻同志代理吗?”

    “中央已经决定部队要向敌后挺进,115师也快要分家了,聂荣臻同志也要独当一面;再说,聂荣臻同志虽然是副师长,实际上却是政委的角色,这师长还是让军事干部担任吧。”老毛稍一思量,又继续说道,“周昆现在陕北,其携带的钱款分文未动,这携款潜逃的罪名也就不成立。虽说其中还有细节问题没有查清,可保卫部门初步审查是没有问题的。我看就先让保卫部门做个结论,让周昆回部队代理115师师长,你们看怎么样?”

    “我向保卫部门了解过,周昆身上伤痕是枪伤,此外别无受刑痕迹,应该不存在被俘或投敌叛变的可能。从其所携带的消炎药品,以及从我们在二战区同志传回的情报看,周昆应该是在保德接受过人民军的救治。”任弼时沉吟道,“若说疑点,也只是他和民众党或者人民军关系上存在一些尚未查清的情况。但民众党和周昆之间,此前绝没有任何交错的可能。我个人觉得,可以给周昆做出初步结论,让他在工作中接受同志们的监督。”

    任弼时不但是八路军政治部主任,更是**中央军委总政治部主任,他这一开口,就等于为周昆打上了“人才可用”的标记。有了老毛的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