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万里河山别样红 >

第62部分

万里河山别样红-第62部分

小说: 万里河山别样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振中气乐了:“你们还真当自己是救苦救难的菩萨?我们这里的每一份物资都要用到最有价值的地方,不是让你们不分好坏的挥霍的。你们带回的那些少年中要是都守规矩便罢了,要是不守规矩把这基地里的情况都透露出去,引来山外大批军警、土匪进攻或者在基地里胡说八道动摇人心,这个责任你们两个担得起吗?!”

    刘海东、杨天明听了赵振中的训斥,想想后果,冷汗可就下来了。

    “你们两个看来现在还带不了一个连,那就别勉强了。回去把手头上的事情分别交给各自的副手徐超远、杜义山负责,你们两个另有安排。”

    “谷海川,从今天起,基地里我不在的情况下,你负总责。不要推辞,也不要高兴,这个担子可是不轻,关系到现在基地里2000左右人的安危,由不得半点马虎。”

    “刘成山、李云海,你们两个也把手头上的事务交给各自的副手邹德贵、柳继峰负责,你们两个也另有安排。”

    “今后基地里的事务,我不在的情况下,由谷海川负总责,姜一山、徐超远、杜义山、邹德贵、柳继峰负责别动队训练及防务。”

    “刘成山、李云海、刘海东、杨天明,你们四个加上从别动队每个连再抽调的一个班,组成训练营,专门负责新人选拔训练。除了眼下正在受训的600人外,在冬季之前,你们还要再训练至少800人。至于这800受训人员的组成你们就不用操心了。”

    “先从眼下正在受训的600人开始,整肃队伍,将其中不适合进入别动队的筛选出来,对其中不愿留下的人员一律放行。现在将可能的麻烦处理掉还不算晚,要是等那些少年完成训练可以自由在基地里活动,了解了更多情况,那就只能把他们全部留下了。”

    “什么时候把人员训练合格了,带领一个连队甚至更多队伍都没问题了,你们的训练营生活才算告一段落。要是连新人都训不好,那我就打发你们去采石、耕田、养猪。”

    刘成山、李云海、刘海东、杨天明几人本来被免去连队职务,心中很是失落,后来听到赵振中要他们去训练新人,还给他们改正的机会,心里好受了许多。现在听到赵振中点明完不成训练新人任务的后果,心中各自凛然。

    刘成山今年20岁,是几人中年龄最大的,也更知道事情轻重,他赶紧表态道:“师叔放心,我一定努力把新人训练好,要是达不到要求,不用师叔说,我自己去采石去。”

    李云海、刘海东、杨天明也各自急忙表态。

    “我不听你们说的怎样,我看你们做的怎样。再过一个半月,我看你们训练现在这些新人的结果,到年底时再看你们训练后面的800人的结果。”

    第二天上午,赵振中又召开别动队全体会议。包括赵振中在内的257人全部出席。

    在这次会议上,赵振中宣布了有关各连负责人选的变动,并宣布了打破常规选拔人才的策略。规定今后将定期开展对抗训练,实行能者上,不能者下的用人方针。

    每两月将组织全部771人进行排级对抗演练,排名最后一个排的排长将由排名第一的排的副排长升任;每两个月将组织771人进行连级对抗演练,排名最后的一个连的连长将由排名第一的连的副连长升任。当然,排级对抗和连级对抗将间隔、交错进行。对于对抗中被淘汰的排长、连长将被分别降为班长、排长使用。若是连续遭到降职,将被剔出别动队,去带新人,要是新人再带不好,那就去采石、耕田、养猪。

    当然,有惩罚就有奖励,每次对抗演练获得同级别第一名的单位,将受到不同方式的嘉奖。而若是每次对抗中各排、连都达到或者超过训练标准,也可以不进行人员调整。但要对排名最后的单位进行惩罚性训练。

    这一措施宣布后,在下面别动队的770多名队员中引起了轰动,绝大多数队员暗自鼓劲,要努力训练出个名堂来。而现在担任各级职务的队员,则心有忐忑,担心自己因对抗演练中失利而被降级,那可太丢人了。总之,在这个能上能下的措施出台后,别动队的训练热情是空前高涨。

    接着,赵振中又宣布了组建训练营专门负责新人训练以及10天后对各连队训练再次检查的事情。

    宣布完几项内容后,赵振中就让队伍解散,并把谷海川、姜一山两人留了下来。

    赵振中看谷海川有些欲言又止的样子,就说道:“有什么话就说出来吧,憋在心里不难受么?”

    谷海川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说道:“我是想,先生这次对成山、云海两人是不是有些过了?毕竟他们到沂蒙执行的任务完成的还不错。”

    “我不是因为任务的事情免去两人原来的职务,而是因为他们在基地里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赵振中摇摇头,否定了谷海川的说法,又接着道:“在你们几个人中,成山年纪是最大的一个,我临去美国之前还特地把成山、云海叫去,要他们在我不在的时间里担负起责任来,管理好基地。可他们两个忘了这个基地成立的目的,竟然纵容刘海东、杨天明两人在基地里养起了鸡、鸭、猫、狗,这是严重失职。要知道,我们这里在外人眼中可是一个土匪窝,可现在土匪竟然开荒种粮,还养起了家禽、家畜,这要是让山外的军警知道了,说不定就会来探察个究竟。这就很可能把基地的情况给暴露了。”

    “现在基地外面可说是乱世,山东当局大肆搜刮,土匪横行,地主恶霸和土豪劣绅也恃强凌弱,我们在这里建立基地是为了发展力量,将来好建立我们心目中和平美满的家园,可不是现在就要放下武器建设一时的安乐窝。这个你俩今后要特别注意,不能疏忽训练,不能放松警惕。”

    “对于基地里的少年儿童进行一次全面核查,彻底弄清楚哪些是真正的孤儿,哪些家中还有父母亲人,同时更要弄清楚这些少年儿童中哪些是自愿留下的,哪些还想回家的。核查完毕后,将家中还有父母亲人的、不愿意留下的少年儿童分批送走。好在这些人到这里的时间不长,活动范围又限定在有限的几个地方,和这里人员接触的也不多,现在把他们分批放走可以尽量避免将来出现大的隐患。你俩以后做事可不能也这么胡来。”

    谷海川、姜一山两人神情肃然的点头应是。

    “师叔,要是有自己想留在这里,可家中还有父母亲人的怎么办?”谷海川心细,提出问题。

    “一律将他们先送回去再说。如果你说的这种少年儿童的家中生活确实贫苦,又没有劳动力的话,可以将他们接到这里。其他的,我们也就不要画蛇添足了。”

    “把你俩留下,是提前和你们打个招呼,到时候开展行动时心里有数,不至于手忙脚乱。”看两人各自把这些安排用心的记在一个小本子上,赵振中点点头,又接着说道:“今天是8月15号了,我们要在秋冬季节展开大规模行动,这期间只有3个月左右的时间了。10天后训练检查结束,你们就要组织队伍再次进入沂蒙,冒充土匪行事,将你们查明的恶行较大的地主恶霸、土豪劣绅加以惩戒。但要注意几点,一是绝不能暴露我们的真实身份;二是这次不是要赶尽杀绝,而是特意打草惊蛇,将那些形形色色的各路毛神全部引出来,为后面进一步行动作好准备;三是要特别注意侦察清楚大股土匪和当局军警力量所在,以方便随后的行动。”

    “当然,最好你们能占据几处险要位置,凭险而守,并开辟从大珠山通往沂水的物资通道。”

    “至于我,将带领一部分商团以及新成立的两支公司护卫队,以开采石头,进行水泥生产的名义进入沂水的源头附近。与你们暗中呼应。”

    “先生,那我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造反么?”谷海川有些疑惑,也没觉得现在造反有什么大不了。至少先生把自己赚来的钱财大多都用来收留和自己一样的孤儿并救助灾民了,既让他们吃饱穿暖,还给他们生活的希望,而那些当局的达官贵人老爷们在他们当年辗转逃荒挣命的时候可没有一个在乎过他们的死活。谷海川甚至觉得要是先生能成为当政者那会救助更多的人。

    “可能在一些当政者眼中,我们这样做就是造反,但在另一些需要救助的人眼中,我们这样做是救他们于水火之中。不管别人怎么看,我们只要牢记‘一切为了人民‘的宗旨,并把这个宗旨贯彻落实,让绝大多数的民众受益,我们就问心无愧。”

    “我们这次行动的目的,就是要在沂水占据地盘,创立一个更大的基地。当然,为了尽量减少我们可能遇到的阻力,我们将采取一些方式来开展活动,比如说你们以替天行道的土匪身份出现,而我以公司经理人员的身份出现等等。”

    “先生,这是个好消息啊,我把它告诉大家行么?”姜一山在一边兴奋的说道。

    “现在不适合大肆宣扬,等你们过一段时间在沂蒙山区站住脚再说。你们两个先和其他几个连队的负责人私下交流一下,看他们什么态度,如果都赞同的话,再逐渐向各自连队的排、班级进行传达。这770多人中要是有人反对的话,你们也把名单记下来,到时候这些反对的人就不要参加后续行动了。若是有人想向当局告密,先控制起来,查证后处理掉。我们的队伍里决不容许这种吃里爬外人。”

    “另外,虽说要加强训练,可也不能让各连队不顾惜队员体力,进行透支性训练。你们两个要掌握好分寸,控制好训练强度,还要保证队员伙食跟得上,做到既能提高队员技战术水平,又不损伤身体。”

    “对了,海川、一山,你们两个选30多身手好、枪法好的人成立纠察队。在队伍进入沂蒙山区后要严肃纪律,绝不允许有违犯纪律的情况出现。”

    一旁的谷海川、姜一山两人神情严肃地将赵振中所说的各项事情一一记下。

    随着赵振中的一一安排,立足沂水,扩张沂蒙的新篇章即将展开。

    

第四章 :石峰水泥(二)() 
铭记七七!不忘国耻!

    继续呼唤:求关注!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

    ……

    8月15号下午,赵振中来到青岛市民卫生院探望在这里治病的王尽美。青岛市民卫生院是今年刚改不久的名字,原本称为普济医院,是日本人于1919年6月建造完成并于当年11月投入使用的。1922年中国政府恢复对青岛行使主权后,将收回的普济医院改为胶澳商埠普济医院并一直延续到今年。

    通过向医生询问,赵振中找到了王尽美的病房。病房中除了躺在床上脸色蜡黄、形容大变的王尽美外,还有一位50多岁,满脸皱纹,神情悲伤的大娘,以及一位不足30岁,两眼红肿的村妇。

    看到赵振中走进病房,那位大娘抬头看看他,问:“你找谁?”

    赵振中回答道:“大娘,我是王尽美的朋友,刚从外地回来不久,听说他在这里治病,就特地过来探望他。”说完,他将手中提着的一个袋子放到房间一角的桌子上。“这里面是一些水果罐头和一些补身体的吃食,在他醒来后可以给他吃。另外,还有点钱,是给他治病和贴补一下家用的。”

    “你能来看看他就够了,可不能要你的东西。”大娘固执的推辞:“要是留下你的东西,瑞俊醒过来又要埋怨我了。”

    正说着,王尽美听到动静睁开了眼睛。他现在身体虚弱的厉害,费了些精神才看清楚是赵振中。一边照料王尽美的村妇对大娘说:“娘,他醒了。”

    “瑞俊哪,你有朋友来看你了。”

    赵振中见王尽美醒过来,便用随身的小刀打开一瓶蜜桃罐头,倒在桌子上的一个碗里,又用小刀将蜜桃分割成小块端到他面前。“来,吃点蜜桃罐头,好有精神。”

    “你来了?”王尽美的声音很微弱。

    赵振中将手中的碗放下,一边将王尽美扶起来半靠在两个枕头上,一边回答道:“我来晚了。”

    “你能来看看,就很感谢了。”王尽美用微弱的声音回答道。

    赵振中又拿起装着罐头的碗,用勺子挖了一小块蜜桃,递到王尽美嘴边,道:“你先吃下去,养养精神,然后我说你听。”

    看着赵振中那真诚的目光,王尽美也不再固执,嘴角牵了牵,流露出一丝微弱的笑容:“费心了,麻烦你了。”便顺从的将递到嘴边勺子里的小块蜜桃咽了下去。

    赵振中一边小心翼翼地给王尽美喂罐头,一边开始述说:“我5月份去了美国,送了将近40人去留学。8月3号回到青岛,就忙着卸运随船运来的生产设备和从美国买来的一些小麦。你知道,今年山东旱灾严重,估计又会有不少孤儿和灾民,提前买些粮食回来也好多救些人。”

    “一直忙到8号才算运完。可接着又下了几天雨,南窑西边沙子口一带受了灾,又安排了些粮食和衣物给受灾的人家送去。”

    “直到前天才从别人嘴里知道你在这里看病的消息。我今天下午才赶了过来,来得有点晚了。”

    吃了大半碗赵振中喂的蜜桃罐头,喝了一些糖水,王尽美有了几分精神,用微弱的声音说道:“你能来看我就很感谢了,哪分什么早晚。”

    “老王,先问你个事情,你可要说实话啊。”赵振中将手中的碗放好,拿起桌子上的毛巾擦擦王尽美的嘴角,又接着说道:“我们都想让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只不过,我们选择的道路和方式不同,称得上是‘志同,道不同’,也算是朋友,对吧?”

    王尽美嘴角带着一丝微笑,看着赵振中认真的眼神,轻轻地点头认同。

    “既然是朋友,那我要是有困难找你帮忙,你帮不帮?”

    “帮。”

    “既然你能帮我,那我作为朋友在你需要的时候帮助你,你也就不能反对。”赵振中这次不等王尽美说话,直接说出自己绕了这么个大弯子的目的:“你知道我的经济状况比你好得多,你也承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