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古墓贼影:中国盗墓史全记录 >

第27部分

古墓贼影:中国盗墓史全记录-第27部分

小说: 古墓贼影:中国盗墓史全记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吕布带领大批士兵进入茂陵,在搬运大批宝物的同时,细心地找起了灵丹妙『药』。但是,搜遍了整个陵墓,连汉武帝的棺木都翻了个底儿朝天,灵丹妙『药』还是未能找到。吕布没有完成董卓交予的特殊使命,心中既着急又懊丧。正在这时,只见一个士兵手拿一卷绢纸,大声喊道:“找到了,找到了!”小跑过来。吕布听到后心中不由得一阵狂喜,他不等士兵报告,一把从其手中抢过了绢纸,展开一看,只见上面用端端正正的隶书写着十二个大字:“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吕布乃一介武夫,好不容易认识了这几个字,已属不易,哪里还会理解其中的深意,他认为这也许正是董卓要找的。于是,他兴高采烈地宣布班师回朝。回来后,将绢纸交于董卓。董卓端详了一阵,也不知其意,于是转而问大臣。然而众大臣面面相觑,无一应答。董卓大怒,厉声喝问:“连这十二个字的意思都不能理解,我养你们这帮大臣何用!”厉声之下,众大臣无不战栗。董卓更为生气,走下殿来,双目圆睁,『逼』视站在最前面的大臣。该大臣一看大事不妙,扑通一声跪下:“大王,臣非不知,实不敢说。”董卓说:“你说,我不怪你,赶忙说。”大臣颤声道:“这句话是诅咒您的。”“如何见得?”董卓仍是不解。大臣道:“您看,这千里草,合起来是一个‘董’字,十日卜合起来,是一个‘卓’字,这句话是诅咒您不得生啊。”董卓听完,气得都快晕过去了,他伸手将那一卷绢纸拿来,欲将其撕个粉碎,但是,这绢纸非常结实,怎么撕也撕不碎。盛怒之下,他将其掷于地,踩于脚下,并大声斥责吕布:“你带来的是什么东西,饭桶!滚下殿去……”

    后来,余怒未息的董卓又派人将汉武帝的尸体扔在墓外曝晒。朝中大臣对此无不黯然,于是公推蔡邕前去劝解。董卓这才消了怒气,派人将尸体放回,并草草处之。

    后来,董卓不禁为自己盗取汉武帝茂陵的荒唐举动后悔起来。他本来是一个十分『迷』信的人,见到那张诅咒他的纸后就更加后悔了。他怕盗墓行为坏了地脉风水,坏了他的霸业,影响到以后他做皇帝,就又派人将一部分不太重要的陪葬品放回了茂陵中,还把茂陵也重修一下,以求得上天的宽恕。

    然而,事情后来的发展竟完全按照那张神秘的纸上面写的进行,没过多久董卓就死在了王允的连环计下,杀他的人正是吕布。

    从董卓发迹直到被吕布刺死,这期间董卓所盗陵墓无以计数。在他专权期间,修建了大批的宫殿庙宇以同众妃子们享乐。这修建宫殿庙宇的很多钱财都是从陵墓中得来的。茂陵后来被修复还算是众多陵墓中最为幸运的一个,其他的陵墓大都被他彻底损毁,就连皇帝的尸体也被随便丢弃在什么地方。

    专业盗墓曹孟德

    继董卓之后,这个时期最著名、最专业的盗墓者出现了,他就是三国时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曹『操』。曹『操』以将盗墓专业化、产业化而闻名,他首开先河,在军队中设置专门的军官负责盗墓,还形象地给他们取了名字——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曹『操』经常亲临盗墓现场,指挥盗掘。曹『操』手下的专业盗墓者发掘的最大墓葬是洛阳芒砀(dàng)山中的西汉梁孝王墓和其妻李王后墓,获利无数。据说仅此一次盗墓,便养活曹『操』手下十几万军队三年的开支,盗墓利润之丰,超乎常人想象。曹『操』堪称中国盗墓史上是最专业的盗墓者。

    曹『操』(公元155年7月18日~公元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汉族,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后为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魏武帝。

    曹『操』祖父曹腾在汉桓帝时担任官职,封为费亭侯。据说父亲曹嵩出身不明,《三国志·武帝纪》中说他是“莫能审其本末”,而在宋人裴松之注《三国志》时间接引用三国吴人所著《曹瞒传》中称曹嵩本姓夏侯,但此说可信度很不高。曹嵩继承了曹腾的侯爵。

    年轻时期的曹『操』机智警敏有随机权衡应变的能力,而任『性』好侠、放『荡』不羁,不修品行,不研究学业,所以社会上没有人认为他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只有梁国的桥玄等人认为他不平凡,桥玄对曹『操』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南阳何颙对他说:“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许劭,字子将,以知人着称,他也曾对曹『操』说过:“君清平之能臣,『乱』世之英雄”(此据《后汉书·许劭传》,孙盛《异同杂语》及《三国演义》中作“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

    曹『操』在民间传说里,一直是一个典型的『奸』雄形象。但曹『操』最不光彩的地方,其实不在于他的『奸』,应该是其盗墓行为。史载,曹『操』在打天下之初,为了筹集军饷,便想到陪葬甚丰的汉帝王陵和富家大墓,遂打起了盗墓的主意。为保证盗墓的成功和收成,曹『操』独出心裁,在军中设“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职,有几十个人专门负责,打到哪盗到哪,哪座陪葬多盗哪座。

    曹『操』盗得的最著名墓冢是芒砀山王墓,这是汉梁孝王刘武和李王后的陵墓。

    刘武(?~公元前144年),汉文帝嫡二子,刘邦的孙子,汉景帝同母弟,母窦太后。公元前178年被受封代王,公元前176年改封淮阳王。公元前168年,梁宣王刘揖薨(hong),无嗣,刘武继嗣梁王。公元前161年就国。都睢阳(今河南商丘)。七国之『乱』期间,曾率兵抵御吴王刘濞(bi),保卫了国都长安,功劳极大,后仗窦太后疼宠和梁国地大兵强欲继景帝之帝位,未果。公元前144年十月病逝,谥号孝王,葬于永城芒砀山。自受封至去世,共为王三十五年,为梁王二十四年。孝王死后梁国一分为五,为其五子封国。梁孝王,文帝的二儿子,大儿子就是后来的景帝,两人同为窦太后的儿子。

    梁孝王一开始为代王,后来淮阳王,最后才称为梁王。

第29章 盗墓风潮第二波: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盗墓高潮(2)() 
奈何窦太后比较喜欢梁孝王,所以一直希望景帝千秋万岁之后能传位于梁王。

    景帝确实犯傻,居然在一次酒会上从容地说:“千秋万岁之后传位于王”,记住,司马迁用了“从容”二字,显然不是喝醉了。皇上乃金口玉言,说话当然算数,所以梁孝王窃喜,没想到被窦婴驳回去了。从小就听说过周成王桐叶封疆的故事,皇上岂是口误,奈何当时举目天下,唯有梁孝王才是自己的亲兄弟,不靠他靠谁呢?

    所以后来平定七国之『乱』后,因为梁王最亲,战功确实也很卓著,所以后来分的财物和大城市最多。

    当景帝废了栗皇后之后,窦太后又起了这个心思,没想到袁盎这个时候推荐刘彻为太子,也就是后来的汉武帝,梁孝王一下子气坏了,派刺客把袁盎给杀了,可是事情没做干净,被景帝查出来了,吓得负荆请罪。景帝又一次原谅了他,还是因为窦太后说了一句。

    以梁孝王的财力和军力夺取天下并不是没有可能,所以当时七国之『乱』时,景帝特别防着他,硬是没让周亚夫发一兵一卒。平定之后更是声名显赫,有功高盖主的嫌疑,所以屡次被景帝暗算。

    刘武抵御“七国之『乱』”有功,一度有夺景帝帝位的念头。后来不知道采用谁的破主意,开始大兴土木,宫台楼榭绵延三十里,天子旌旗,出门以天子仪仗,以为这样就可以让景帝不担心他称帝的野心,没想到后来打猎打到一头牛,脚长在背上,一发热病死了。

    想梁孝王也是虚怀若谷,门下不知多少人才,像我们熟知的司马相如、枚乘、邹阳,都是响当当的名号。

    刘武在王位23年,公元前144年10月病逝,葬于永城芒砀山,谥梁孝王。

    刘武的陵墓形状之巍峨、陪葬之丰厚,令人叹为观止。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我国的考古工作者对汉梁孝王墓群进行保护『性』发掘,在这个三国时代就被盗过的墓群中,仍发掘出了金缕玉衣、大型玉璧等珍贵文物2万余件,许多文物价值连城。可以想象,这个巨大的宝藏,对当时缺衣少食的曹『操』军队来说,是一个多么大的诱『惑』。“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胸怀天下的曹孟德,只要军队能吃上饭、打胜仗,哪里还在乎背上骂名。

    曹『操』的兵卒应该是第一批走进汉梁孝王陵墓的盗墓者。汉梁孝王墓群的每一座墓的墓道都被用大量上千公斤重的塞石封死,所以,普通的盗墓贼就算找到墓室的准确方位,也很难进入。而拥有庞大军事力量的曹『操』,对于盗墓,可谓小菜一碟。陈琳在檄文中具体描绘了曹『操』亲自指挥将士盗掘梁孝王陵墓的情景。文中说:“(曹)『操』帅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宝。至令圣朝流涕,士民伤怀。”《水经注疏》中说:“『操』引兵入砀,发梁孝王冢,破棺,收金宝数万斤。”

    曹『操』的士兵进入墓室后看到了什么,拿走了什么,我们无法考证。但据史料记载,曹『操』用从墓葬里盗得的宝物,养了手下的军队3年!

    不论出于何种目的,盗墓都是一种宽容的罪过。项羽盗掘秦陵让刘邦找到了诽谤的理由,曹『操』则让袁绍抓着了小辫子,成为挨伐的一大罪状。

    1991年4月,河南商丘的村民在永城芒砀山崩山采石,炮声过后,尘烟散尽,一片金黄呈现在人们面前。已经有了经验的村民,很自然地想到了古墓。他们不敢怠慢,立马报告了文物部门。

    在现场发现的一枚“梁后园”铜印,引起了文物部门的重视。考古人员由此初步判断:此墓应是梁孝王王后李氏之墓。

    李王后墓同梁孝王一样,也是“斩山为廊,穿石为藏”的大型岩洞墓,规模庞大,结构复杂。该墓是一个由两条墓道、三条甬道、前庭、前室、后室、隧道、排水系统和34个侧室等部分构成的庞大地下建筑群。李王后墓东西全长210。5米,最宽处72。6米,墓内最高处4。4米,总面积1600多平方米,总容积6500余立方米。因为墓内容积巨大,李王后墓曾被称为“天下石室第一陵”。

    这个墓从东到西贯穿了整整一座山,所以当地老百姓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李王后墓的巨大:“从山东到山西。”

    其实李后的墓有如此规模也并不令人奇怪,要知道从公元前144年梁孝王去世,到公元前132年李王后去世,李王后墓至少建造了21年。在如此长的时间里,为修建李王后墓所动用的人力之多,花费的财力之大,实在难以想象。

    李王后墓有东西两个墓道。东墓道位于山峰的东坡,是在岩石上『露』天开凿的,总长37。7米。东墓道的西端连接前庭,前庭北壁有两个侧室。侧室门口发现刻有“东车”、“西车”字样。东墓道西端有门和甬道相连。甬道南北两侧各凿有两个侧室,是放置陪葬品的地方。

    李王后墓的前室西部有一斜坡甬道与回廊和后室即主室相连通。后室是李王后墓的主体建筑部分,周围有回廊环绕。后室西半部凿有一长方形凹槽,后室北壁凿有棺床室、侧室和过道。过道西壁有两个小侧室,南侧室为浴室,北侧室为厕所。厕所内有便池及扶手等,当为我国坐便器的最原始形态。在南回廊的东段南侧有一仿楼阁式侧室,被称为储冰室,据说这是我国最早的“冰箱”。

    据史书记载,汉代丧俗,夫妻“同茔不同『穴』”。为了在死后能够继续相亲相爱,梁孝王嘱咐后人在他与李王后的墓『穴』之间挖一条黄泉道。这条黄泉道到现在也可以清楚地看到,是一条从李王后墓中的南回廊中部往南开凿的隧道,可惜这条黄泉道只修了50多米,远远不到200米(李王后的陵『穴』距梁孝王的主墓『穴』约有200米)。一对恩爱夫妻因此含恨九泉,千古难以相见。

    一代『奸』雄求薄葬

    可能是看到了厚葬的弊端和被人盗掘的险境,曹『操』生前积极提倡薄葬、秘葬。鲁迅先生在其文章《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的关系》里说到曹『操』:“还有一样,比方人死时,常常写点遗令,这是名人的一件极时髦的事。当时的遗令本有一定的格式,且多言身后当葬于何处,或葬于某某名人的墓旁;『操』独不然,他的遗令不但没有依着格式,内容竟讲到遗下的衣服和伎女(古代指女歌舞艺人)怎样处置等问题。”

    曹『操』这样的大政治家和普通人的共同点就是:有一天都会死去。所以曹『操』对后事也有所安排,他死前又写了《遗令》:

    吾夜半觉小不佳,至明日饮粥汗出,服当归汤。

    吾在军中持法是也,至于小愤怒,大过失,不当效也。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吾有头病,自先着,吾死之后,持大服如存时,勿遗。百官当临殿中者,十五举音,葬毕便除服;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乃职。敛以时服,葬于邺之西冈上,与西门豹祠相近,无藏金玉珍宝。

    吾婢妾与伎人皆勤苦,使着铜雀台,善待之。于台堂上安六尺床,施帐,朝晡上脯之属。月旦十五日,自朝至午,辄向帐中作伎乐。汝等时时登铜雀台,望吾西陵墓田。余香可分与诸夫人,不命祭。诸舍中无所为,可学作组履卖也。吾历官所得绶,皆着藏中,吾余衣裘,可分为一藏,不能者,兄弟可共分之。

    在这篇《遗令》中,曹『操』对自己一生的功过做了简略的结论,认为自己依法治军是一贯的,至于发小脾气,犯大过失,则不值得仿效。从这一点来看,曹『操』还是实事求是的。

    此外,令文对自己的婢妾和歌伎也做了安排,要求将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