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汉逆之吕布新传 >

第655部分

汉逆之吕布新传-第655部分

小说: 汉逆之吕布新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桌瘢髦艹赏跸蛑芄住!盎住笔亲钪氐睦窠冢虿磺崾R坏┦┝嘶字瘢匆馕蹲哦苑剿萃械氖翘齑笾隆R跃踔穑盎住敝瘢蟊厣醮蟆

    除站立礼、跪拜礼外,还有一些礼节也体现出君对臣的礼敬。

    降阶,下台阶相迎或行礼。例如诸侯国国君-公对其臣下降阶行礼表示欢迎的礼制:“卿大夫皆入门右,北面立。公降阶揖之”如此等等。

    离席,或曰避席。指离开跪坐之席起立,再施以揖礼或拜礼。如春秋时齐桓公大宴臣下,鲍叔牙向桓公敬酒致辞,希望他不要忘记昔日国乱出奔时的苦难。桓公大为感动,而离席再拜,这是君离席向臣行两拜(再拜)的礼。

    还有所谓“兴”兴席,是在座席上起立以示敬。仪礼。士相见礼记述:君赐臣下宴,臣下食毕拜谢退出时,“君为之兴”,便是君对臣之辞去以起立作为相送的礼节,这时大臣们就要说:“君无为兴,臣不敢辞”,然后才离开。更重的礼节是君不仅起立,而且“降送之”,即降阶相送。

    此外,还有君为臣“抚席”,抚一下席子请坐。“撇席”,象征性掸席上灰尘之动作让坐等等礼节。

    在称谓之礼上;古人姓名外还有字,先秦时期有“国君不名卿老”礼制,君主不以名称呼高等官员,以示尊重。本朝,大司马“称文和兄而不名”,便是“不名之礼”。

    正因为先秦之时君主对臣下有诸多礼敬的仪节,与后世不同,因而令后人对古君王之圣德及礼敬臣下的行为心仪、叹赞。蔡侯爷曾云:“礼:天子为三公下阶,为卿离席,为大夫兴席,为士抚席。于公卿大夫拜,皆答拜。”蔡伯喈发此幽叹之时,心甚向往之。

    正因为先秦时期是大争之世,也是大有为之世,所以,君王都谨守周礼,礼敬臣下。

    可是,自从始皇帝混一宇内之后,施行中央集权,皇帝为天下之主,高高在上。为了维护皇帝的尊严,礼敬大臣的仪制与行为就大大减少了。君尊臣卑的纲常由此强化,自此之后,先秦时期君主礼敬大臣而卑己尊臣的礼仪,当然有损皇帝至尊身份,因而从礼制中取消。

    皇帝只向极个别的大臣主,要是自己的授业师及“三老五更”行礼。所以,在朝仪以及其他场合中已见不到像先秦时期的君主那样,向诸侯、卿大夫、士等各级臣属先施以揖礼、跪拜臣下的场面了。此后,只有至尊的皇帝,在朝仪上能够心安理得地接受百官的跪拜。

    “蔡侯爷,您讲的都是先秦时期的朝仪。这些我们都听明白了,可是,这个朝仪不是很好嘛?左右是个仪制,能够体现天子的权威和尊严就够了。我们为什么要重新议朝仪呢?”蔡侯爷终于科普完了,一个京师大学堂出身的低级官员举起手来,大惑不解地望向蔡侯爷。

    “不错!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这,也就是我接下来要讲的。”蔡侯爷不愧是饱学宿儒,一听有人辩难,立刻就掀髯大乐了。“周礼?夏官?司士记载:‘正朝仪之位;辩其贵贱之等。’这‘议朝仪’便是‘正位’,‘辩’贵贱之等。就是正天子之位,辩贵贱之等也!”

    “哦!原来如此!”一时之间,所有人都恍然大悟了。这就是“议朝仪”的真谛所在呀!

第1045章:蔡邕领衔劝进() 
一看在座众人都明了了他的弦外之音,蔡侯爷不由得心中大乐了。自古以来,朝堂之争,争的就是人才和资源,争的就是门阀和山头儿。汝南袁家四世三公,太原王家有“王半朝”之称,还有杨家和荀家,支撑天下世家大族的,不就是眼前这些阳光灿烂的热血青年吗?

    十余年来,他蔡邕兢兢业业,踏踏实实,一门心思教书育人,为的不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吗?如今,这个机会真的就来了!大司马刚刚击败关东联军,袁本初、曹孟德、袁公路三人落荒而逃,大司马和昭懿夫人的声望如日中天。此时此刻,正是扶立监国刘熙正位之时。

    蔡侯爷宦海浮沉多年,做事儿自然是非常谨慎的,他特意把女儿文姬和女婿荀闳叫过来,三个人在静室之中整整密议了两个时辰。从静室之中走出来时,蔡侯爷的心中早已大定,这“议朝仪”一事儿,真的该提上日程了。“议朝仪”之后,便是“天子正位”和“大司马封王”两件儿大事儿了。三件大事儿,一环扣着一环,若是迤逦走来,怎么着也得花上数月。

    于是乎,本朝的新兴世家蔡家和老牌世家荀家便联起手来,从“议朝仪”开始革故鼎新了。蔡侯爷身上的担子是最重的,他要利用自己在洛阳士林一言九鼎的地位,大造舆论,使得清流士子、朝野上下都跟上自己的步伐。文姬负责联络昭懿夫人,荀闳负责联络世家。

    “岳丈大人此举,定能一举奠定大司马-哦,不久之后,就是温王了-在朝堂之上的地位。经此一战,陈留蔡家将超越太原王家,成为本朝一等一的世家大族。”荀闳微笑着恭维道。他性情淡泊,但是,他性情淡泊,并不代表颍川荀家性情淡泊,毕竟有数千族人在。

    颍川荀家两边儿下注,荀彧在曹孟德一边儿,荀攸在大司马这一边儿,以前各为其主,还勉强还说得过去。可是,如今胜负已定,颍川荀家再不出来表明态度,朝廷就会有些想法了。大司马是个热血男儿,还好说一些,昭懿夫人严嫣的眼睛里,可是揉不得一点儿沙子的。

    如今,岳丈大人登高一呼,颍川荀家立即跟上,再加上颍川陈家、弘农杨家,本朝的四大世家,就已得其三了。弘农杨家的杨修、颍川陈家的陈群,如今可都是当红炸子鸡,红得发紫了。颍川荀家带头儿劝进,这脚踩两只船的前愆,大概是能轻松抹去的,这就两全其美了。若是大司马和昭懿夫人追论岳丈大人和文姬的功劳,颍川荀家没准儿还能封上几个县侯。

    文姬是极聪明的,一眼望去,就看穿了夫君的小心思。她微微一笑,又暗中加了一把劲儿。“父亲,这次劝进,仲茂可都是亲力亲为,费了许多心思的。日后论功行赏,可不要亏待了他吆。”“仲茂是我的女婿,一个女婿半个儿,我岂能不大加美言?”蔡侯爷笑着嗔道。

    “再者说来,你负责和昭懿夫人联络,这些事儿,还用得着你老爹说吗?恐怕早就在昭懿夫人面前足尺加三,大夸特夸了吧。”蔡侯爷抬眼看了文姬一眼,脸上似笑非笑地说道。“爹??????你又瞎说!”文姬的脸色突然红得像灿烂的晚霞一般,她口不应心地嗔道。

    “好了!好了!就这样吧,此次劝进,我估摸有七八成儿的把握!”蔡侯爷笑道。

    如今,这劝进一事,已经箭在弦上了,蔡侯爷不由得收摄心神,继续发言了。

    “依老夫之见,这议朝仪,其实是三件大事儿。其一,议定朝仪,以示新朝确立,革故鼎新之意。其二,孝怀皇帝世子刘熙即皇帝位,正位君临天下。其三,大司马功勋卓著,非封王不能彰其功。这三件事儿,其实是一环扣着一环,环环相扣的,须得一样一样儿来!”

    “诸君,方才老夫讲的都是先秦以前的朝仪,现在,我再来讲一讲本朝的朝仪。”

    “本朝,最高级的官员为三公:即丞相本朝称司徒、太尉、御史大夫(本朝称司空。皇帝对他们的礼敬仪节有“兴”,是以起立作为对他们进见的迎接礼,或对其叩拜的还礼。相比先秦时期君主向臣下行揖礼、空首礼要怠慢多了,无需向臣下俯身作揖或叩首,无伤皇帝至尊身份,因而,作为礼仪制度继续保留。这,便是举止之礼中的站立之礼。”

    “例如,本朝元旦朝贺之仪,其制为:三公上殿后,面向皇帝座位,赞礼之太常就高声唱喝:‘皇帝为君兴’,即皇帝起立对三公的礼贺表示敬谢之意。三公于是跪伏,然后皇帝坐下。皇帝册、授王、公爵、职时,王、公拜谢,皇帝也以起立作答礼。”

    “汉制,丞相进见时,皇帝为其起立以示敬。皇帝在车上时,若路遇丞相求见,要下车以示礼敬。君臣处理政务之时,皇帝与三公等在朝堂之中共坐商议。这便是‘三公坐论之礼’。召见个别大臣时也是如此。文帝召贾谊在宣室未央殿前谈论,文帝听得着迷,不知不觉以膝行挪动,靠近贾谊所坐之席,贾谊也没什么特别的反映;这便是君臣‘坐而论道’。”

    “宰相早朝上殿,命坐。有军国大事则议之,常从容赐茶而退。这些,都是举止之礼。”

    说到这里,蔡侯爷略微停了停,伸出手去,满饮了一大碗姜汤,这才徐徐徐徐讲下去了。

    “本朝的皇帝礼敬大臣保留上古遗风最多的,是尊师敬老之礼。张禹,曾是成帝的授业师。后任宰相。致仕家居后,成帝不时派人慰问。张禹病时,成帝前来看望;曾经‘亲拜禹床下’。这一时期皇帝敬老的礼仪,主要就是三老五更之礼,所谓三老,是乡官之名。”

    “战国时闾里及县,均有三老,本朝初年,乡、县也有三老,由年在五十岁以上者担任;所谓五更,乃年老致仕而有经验之乡间耆老。‘三老五更’为本朝乡闾政治的代表人物,天子礼遇‘三老五更’,显示的是皇帝尊重乡闾政治,维护宗法制度。这也是先秦遗风。”

    “依照古礼,皇帝向三老五更示敬时,不仅要跪拜,还亲自割牲、执酱、执爵。”

    “举行此礼,皇帝要先到太学之辟雍礼殿等候,其御座设在东边之席,留西边上席之位以待三老五更。将三老、五更以安车接至后,皇帝于门屏亲迎、行礼。至台阶,皇帝以揖礼相让请他们登阶。殿中,三老被安排在最尊的西席,东面。五更在次尊之北席,南面。”

    “皇帝在东席,西面,面向三老更行跪拜礼,以及以三老为师、聆听其讲授且亲自割牲、执酱、执爵侍奉三老。班固白虎通义解释说,此是‘父事三老,兄事五更’,即以对父兄尊长之礼敬待他们。三老五更南面凭几而坐,以师道自居,皇帝反而西面‘跪设酱豆,亲自袒割,三老食讫,皇帝又亲跪授爵以侑’,随后‘皇帝北面立而访道。再拜受之’。”

    “再看称谓之礼,其规制为‘君前臣名。其一,臣下在皇帝面前自称,必须用其名。其二,在皇帝面前提到其他大臣,也须称其名。具有‘卑’身份的臣子在有‘尊’身份的皇帝之前,必须谦称其名以示尊敬。这,便是‘尊卑之礼’。除此之外,尚有‘赞拜不名’,‘诏书不名’等种种礼遇。大司马封王之后,这才礼遇,照例是都会有的。”蔡侯爷朗声说道。

    “所谓‘赞拜不名’者,朝仪叩拜,赞礼官在皇帝面前不唱其名。所谓‘入朝不趋’者,入朝上殿时,不像一般朝臣那样以快步趋行表示对皇帝的礼敬,可漫步而行。所谓‘剑履上殿’者,一般官员要遵从上殿时去佩剑、脱履的尊君礼制,而有此特权者是着履、带剑上殿。”

    说到这里,本朝的朝仪也讲得差不多了,蔡侯爷低下头去,再饮了一大碗茶,这才徐徐讲出了他心中的主张。“诸君,我们议朝仪,究竟议的是什么?依老夫之见,主要是两点,其一,谓之正名。古人云: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此时此刻,正是孝怀皇帝世子刘熙正名之时!其二,谓之尊尊。何谓尊尊?便是天子礼敬‘三老五更’,礼敬功高彪炳勋臣也!大司马功高盖世,世间若无大司马,不知道天下会有几人称王,几人称帝!”

    讲到这里,蔡侯爷终于直抒胸臆了。“诸君,这便是我蔡邕起草的劝进书。聚天下人之意,上疏朝廷,恳请孝怀皇帝世子刘熙登基为帝,恳请大司马封温王。小女文姬,颍川荀家、颍川陈家、弘农杨家都已经具名其上。诸君之中,同意此疏的,可以依次列名其上上奏朝廷!”

    “我来!”,“我来!”,“我也来!”。蔡邕的话音方落儿,文武百官就已经一拥而上了!

第1046章:请大司马为温王,并加九锡!() 
“启禀夫人,这是最新名单,列名其上的已经有数百人之多了。蔡侯爷想得非常周到,特意在偏殿立了十余张大匾,一纸写尽,立更新纸。蔡文姬、荀闳在一旁高声宣讲,鼓动文武百官列名。”光禄勋、刺奸将军、勾当暗影事马忠手中捧着一叠文书,恭恭敬敬地说道。

    “哦?拿来我看。”昭懿夫人严嫣缓缓放下手中的茶盏,先闭目冥思了一会儿,这才伸手取过那一叠文书。这是她给自己定下的规矩儿,每临大事有静气,事到临头须放胆。在这紧关节要的关头儿,一定要耐得住寂寞,定得下心神。今个儿下午,还有一场大仗要打呢。

    看着昭懿夫人的手指顺着那一张张纸,从一个个名字上划过,马忠和曹雍相视一眼,心有灵犀地相互点点头儿。朝阳朝廷上下,即便是芝麻绿豆大的事儿,都逃不过他二人目光如炬的双眼,莫说这一件儿惊天动地的大事儿了。这劝进一事的幕后老板,便是昭懿夫人严嫣。

    大司马是顶天立地的英雄,临阵却敌,十荡十决,对他来说,不过是小儿科罢了。可是,在这朝堂之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躲在阴暗之处施放冷箭,和朝野之间的各种势力讲斤头儿,和昭懿夫人相比,大司马就差得太多了!至今,对于称王之事,他还抱着无可无不可的态度,在马忠和曹雍眼中,这简直就是弱智。无奈之下,严嫣就只好出头,为夫君救急了。

    “蔡侯爷、颍川荀家、颍川陈家、弘农杨家都列名其上了??????并州诸将,以卫将军和侯司隶为首,另具一折??????文和兄自上一疏,这也是他一向的态度,不显山不露水儿??????九卿联合上疏??????各州的州牧???????灵骓、吕安的上疏??????康侯爷??????”

    严嫣的手指一行行地往下挪去,终于全都看完了。她闭上双眼,冥思了一阵儿,这才缓缓开口了。“王翰的名字在九卿一疏里面,王晋的名字在冀州一疏里面,王凌呢?为什么没有王凌的名字呢?还有,种司空和皇甫太尉的态度呢?拥汉派的态度呢?还有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