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北宋-第3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噗嗤——寒光一闪即至,金彪的小腹已经被刺了个对穿。
“去你的吧!”孟威飞起一脚,把金彪的尸体踢飞,随即扑向敌群。
孟威大发神威两招杀了金彪,呆霸王陈团也扔掉圆木,拔出长剑扑入敌群之中。有了两头小老虎横冲直闯,战场局势顿时就变成了一边倒。
三个眨眼的功夫,一百二十多土匪全部横尸就地。
恰在此时,平台下方传来呐喊声,冀昌赶紧大喝一声:“兄弟们,把尸体都堆在四角,等护军上来扔下去,让敌人首先胆寒!”
李宪来到平台外沿一看,原来下面有四条台阶可以上来。山壁底下已经出现四条火龙,看样子敌人打着火把分四路攻上来。
可这有什么卵用?近乎笔直的台阶路,只要每个路口放一个人射箭,什么人能够攻上来?
“其他人退后,警卫排四个班分别守住通道,孟威和陈团分别指挥两个班,利用弓箭阻挡敌人。冀昌和兄弟们负责喊话,命令山下的人立即投降。否则的话,天亮之后一律杀无赦。”
李宪的这个命令也是出于无奈,冀昌、邱瘸子的手下都是土匪,根本就没有装备弓箭。
好在警卫排的四十个少年都是猎户出身,每个人都有一张铁胎弓,也带了一壶箭过来。
命令下达之后,李宪并没有过问具体防御问题,而是开始打量眼前的这座小庙。
这的确是一座小庙,只有一排三间房,中间正殿和左右配殿。
李宪拧着三棱刺上了台阶进入正殿,绕过泥塑的财神像,这才发现真正的大门。
原来,这座小庙不过是一座山洞的大门而已,巨大的塑像刚好挡住洞口,里面却别有洞天。
山洞入口大概有两米宽,三米高,洞门里面是一条笔直的通道,大概在十多米的位置拐弯,两侧的山壁上分别插着一根牛油蜡烛。
看见李宪进入小庙,嵬名惠敏也跟了进来,顿时啧啧称奇:“原来秘密在里面,难怪金彪抵死不退。我们是不是应该进去看看?”
“你说呢?”李宪呵呵一笑,已经率先进入山洞,很快就来到了拐弯处,才知道什么叫秘密。
这是一座溶洞大厅,直径大概十多米,高度也有五六米。大厅正中间一个大铜盆,里面燃着六根灯芯。
这座大厅最里面居然有一把金交椅,两侧分别有六把椅子,看来这个大厅就是平天大帝金达的“朝廷”。
大厅四周分布着四个小山洞,都安装了圆木门,显得很厚重,却没有上漆。
嵬名惠敏飞快的把四个小山洞看了一遍,顿时笑弯了腰:“哎哟,真是笑死人了!”
原来,四座小山洞顶上都刻了字,从左至右分别是:西宫、内库、寝宫、东宫。
李宪也是看得直摇头,却哭笑不得。
这个年代的人想当皇帝都想疯了,金达不过是一个屠男霸女的土匪,居然在山洞里面称孤道寡,还给自己弄了东西宫。
嵬名惠敏终于笑完了:“我来把门打开看看,很可能人家还有东西宫娘娘。”
李宪没有去看东西宫,而是直奔“内库”山洞,用三棱刺别断铜锁,然后一脚踢开木门,顿时怪叫一声:“好家伙,这不得有几百口箱子啊,看来金达还搜刮了不少东西,他都是如何弄回来的?”
这没啥看头,李宪又把“寝宫”踢开,结果里面并没有龙床,只不过在地上铺了两层虎皮,每一层都是六张虎皮,一共十二张。
虎皮虽然难得,李宪倒也不太在意,他的眼睛盯着山壁上斜靠着的一杆铁枪,看那尺寸模样起码都有百斤之上。
这杆枪既然出现在“寝宫”之中,应该有些来历才对,所以李宪走过去伸手一抓,顿时大呼上当:“居然是木柄上油漆!”
恰在此时,洞外传来一阵哭喊声、喝骂声,还有噼噼啪啪扇耳光的声音。
“皇宫”里面还有人能打起来,李宪这一惊非同小可,赶紧窜出寝宫看个究竟,结果又是令他哭笑不得的一幕。
0497、李宪的杀着()
李宪豺口逃生,飞越裂谷袭杀守军主将金彪,占领了金达的“皇宫”。
傻金刚孟威、呆霸王陈团指挥警卫排的四十人,用弓箭挡住了四条通道。冀昌现身在火把之中,奉命呐喊招降,给两千多土匪制造极大心理混乱。
这两个决定当然不错,但是李宪紧接着就当了甩手掌柜,并没有想办法夺取整个翠峰山。
不管是冀昌还是邱瘸子,心里对李宪的决定都是大惑不解。好在李宪已经闯出了战无不胜的名头,两个人只能把话憋在心里,是死是活也懒得管了。
李宪当然不会解释,他本来在“瞻仰”金达的寝宫,而且被一杆上油漆的木枪吓了一跳,结果听到寝宫之外有人打架。
闪身出来一看,李宪又吓了一跳。
嵬名惠敏已经气得柳眉倒竖,正在扇八个女人的嘴巴。
李宪看得莫名奇妙:“怎么回事?”
“你看看这几个下贱女人!”嵬名惠敏依然气呼呼的:“东宫和西宫里面分别有四个女人,叫什么八大娘娘。我说金达已经活不成了,她们已经得救了。可是她们居然找我拼命,简直岂有此理!”
李宪走上前去把几个女人打量一番,看年龄都在十五六岁模样,全都穿着标准的大宋襦裙。不光身材挺好,长相也挺标致。
“我不管你们是什么人。”李宪目无表情:“金达为祸乡里,我去年放他一次,今年不可能再放过他了。如果你们要给金达守节,我也不会为难你们。这个山洞门口修了一座小庙,今后你们八个人就在这个山洞生活吧。”
这座皇宫没什么好看的,李宪甩手退出洞外。
冀昌赶紧迎了上来:“公子,这里的土匪都知道财宝集中在皇宫里,虽然无法攻上来,却也没有退下去。如果这么僵持下去就对我们不利,现在如何是好啊?”
李宪微微一笑:“等待天亮!”
“等待天亮?”冀昌以为自己听错了:“趁着土匪不明就里,我们杀下去还能混水摸鱼。天一亮,下面的土匪就会发现我们只有两百人,那就麻烦了。”
李宪点点头刚好略作解释,山口外突然出现一阵骚乱,随即传来一阵惊叫:“不好了,所有人都出不去了!”
冀昌脸色突变,身体也开始微微颤抖:“公子,大事不好,肯定是种家军趁虚杀过来了!他们对土匪都是男的斩首,女的扒光吊死。你赶紧原路退回,我带领兄弟们断后!”
“你紧张什么?”李宪呵呵一笑:“别说种家军不敢过来,就算他过来了也没什么好担心的。告诉兄弟们,我们的主力部队已经封住了出口,这里的土匪马上就要彻底覆灭。”
冀昌有些不相信:“真的?”
“真的!”李宪点点头没有继续说话。
原来,李宪白天和青面魈杨志分手之前密谈一番,所谈的问题涉及三个方面。第一、第二两个方面,实际上就是委托青面魈杨志送两封信。
第一封信,送给第一混成连连长曹莽。
曹莽亲自回来汇报敌情之后离开的时候,李宪就已经决定让嵬名巫达的党项独立营出击,也就没有准备放过金达身边的两千人,所以专门交代过战术原则:“侧击敌后,拖住敌人。”
李宪虽然不认识靳家寨的大头领靳节,但是对刘里忙、罗青汉这两个人还是了解的,而且历史上明确记载,刘里忙未来要建立自己的势力,不可能这么快被杀。
现在利用自己两个连五百多人帮忙,而且青面魈杨志提前被解放出来,李宪认为靳家寨肯定能够转危为安,剩下的问题就是如何干掉金达的全部有生力量。
干掉金达的数千乌合之众,李宪并没有太当回事,所以他给曹莽的密信是:“解除靳家寨的危险之后就地完成补给,然后打着平阳府夏家的旗号立即北上,越过阳寿城之后直插方山以北进入杨五寨。”
这一个战术动作在外人看来莫名其妙,却是毕长青“软刀子杀人”的一个重要环节。
假装隐藏自己的战术目的,实际上是明目张胆增援杨五寨的李奚骨。李宪相信完颜麻吉很快就会得到消息,然后重新判定敌我态势。
第二封信,送给郭壁镇独立营统制官夏存智。
因为突然发现冀璟河东兵的辎重队,李宪已经耽误一天。辎重队在羊头崖被劫杀,李宪被迫再停留一天。
按照李宪和毕长青的计划,夏存智的郭壁镇独立营行军速度,和李宪之间相差两天的路程,今天晚上就应该赶到李宪此前扎营的地方。
诺移长生、孟凡、夏安民、嵬拓凌宁、耶律雄奴、野利鹄这些人,用十年时间来做一件事情,最直接的成果就是夏存智的这个郭壁镇独立营,总兵力三千八百人。
李宪两世为人,可谓见多视广,但郭壁镇独立营的出现,还是让他极度震惊。
按照李宪的话说:“他娘的,这个独立营拿出去打仗,实在是太奢侈了,应该作为老子的仪仗队。”
郭壁镇独立营,原本是老将嵬拓凌宁训练的一支重骑兵,严格按照大夏国重骑兵“铁鹞子”训练出来的。每个士兵除了可自己的兵器盔甲之外,都有两匹域外宝马。
李宪的战术指导思想,决定了他不需要重骑兵。
夏存智的独立营拉出郭壁镇的时候,按照李宪的要求变成了轻骑兵,而且每个人只有一匹战马。这也是后来的八百多少女、六百少年都有一匹宝马的缘故。
郭壁镇独立营,普通士兵的装备是:一匹域外宝马,一套轻便锁子细甲,一张两石铁胎弓,四壶栎木杆箭矢,一杆镔铁组合长矛。全套装备的重量五十六斤。
让李宪震惊的就是一杆镔铁组合长矛,充分考虑了郭壁镇独立营应付各种战斗的情况。
这套组合长矛重量三十六斤,一共分为三节。
第一节长度一米六,重量十八斤,实际上就是一杆短枪,前端是一尺长的四棱锋锐矛头。另外两节都只有一米长,算是两节短棍,但实际用途不是这么简单。
首先,把三节拼起来,就是一杆三米六的长矛,这是骑兵方阵正面突击使用的兵器,也是原来重骑兵使用的兵器。
其次,第一节长度一米六,可以当短枪实用,也可以当作飞矛投掷杀人。设想一下,三千八百根飞矛投掷出去,紧随其后是骑兵发起冲锋,那是个什么场景。
再次,把第一节和第三节组合起来,就是一杆长度两米六的标准长枪,这是轻骑兵使用的兵器。万一矛头投掷出去折断了,没事!把第二节和第三节组合起来,就是一杆两米长的长枪,因为第三节的枪攥就是一个八寸长的四棱枪尖。
最后,如果战马阵亡了需要步战,也行!要么使用第一节,也就是一米六的短枪。要么使用第三节,带有八寸长的四棱枪尖,一米长刚好当作判官笔使用。
大夏国受到大辽国和大宋朝的压制,各种资源极为匮乏,所以他们的工匠走上了精细化的发展轨道,做什么东西都精益求精。
后世的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失败之后,因为资源极度匮乏,走的就是大夏国这个套路。结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德国的兵器天下第一,尤其是火炮改变了全世界。
这一套组合长矛,把大夏国工匠的工艺水平发挥到了极致,也把这个时空的冷兵器制造推到了顶峰。
夏安民、孟凡、嵬拓凌宁等人耗时十年,最大的功劳就是这套组合长矛,当时就把李宪的眼睛看直了,而且口水直流,所以一开口就要三百工匠。
李宪委托青面魈杨志给夏存智送一封密信,这才是他对付平天大帝金达的真正的杀手锏。
用郭壁镇独立营这样的精锐部队对付一帮土匪,李宪当然有自己的考虑。
郭壁镇独立营的士兵,都是十四岁到十八岁的年纪,虽然装备精良,训练严谨,但是他们没有打过仗,全都是生瓜蛋子。
精锐部队不是训练出来的,是在血与火的考验中冲杀出来的。
要想培养一支精锐部队,就必须做到“慎重首战,首战必胜”这八个字。第一仗必须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从而牢固树立这支部队战无不胜的坚定信念。
平天大帝金达跳出来给自己找麻烦,李宪首先就想到了夏存智的独立营,刚好用土匪当磨刀石,让这支装备最整齐的新军走向战场。
正因为如此,李宪命令嵬名巫达的党项独立营作为打援部队,让青面魈杨志传达命令,夏存智独立营做最后的一击。
夏存智从郭壁镇出来的时候,李宪和夏安民交代的是长途穿插到蔚州境内,也算是一次长途拉练训练,然后按照李宪的要求继续训练五年时间。
夏存智此前并不知道要打仗,突然接到青面魈杨志亲自送来的密信,只好把手下的六个小将召集起来研究一番。
孟犇、石涛、梁讫有志、结讹保忠、嵬名守义、跋斯拓,这六员小将最大的十七岁,最小的十四岁,每个人带领六百骑。
“自古军令如山。”孟犇是傻金刚孟威的大哥,今年十五岁:“既然大人传下紧急军令,那就赶紧行动,还罗嗦干什么?”
“孟大哥说得对。”石涛是大宋将领石元孙的后裔,很敦实的一个半大小子。
原来,李宪的命令包括两个内容:
第一,秘密穿插到花豹岭和翠枫山之间,分出一半人马监视花豹岭的敌人,另外一半的人马封住翠枫山的出口。一定要隐藏好,不能让敌人事先察觉。
第二,如果花豹岭的敌人向东返回,就打敌人一个埋伏,配合后面的追兵予以全歼。发现翠枫山里面出现混乱就立即杀进去,把所有外逃土匪抓起来。
既然大家没有什么想法,夏存智当即决定:“孟犇、结讹保忠、跋斯拓负责监视花豹岭,孟犇负责指挥。我率领石涛、梁讫有志、嵬名守义封住翠峰山出口。连夜出发,天明之前赶到预定地点。”
这些事情只有李宪一个人知道,他后来的一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