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西域风云 >

第20部分

西域风云-第20部分

小说: 西域风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钱子长点了点头,却又问道:“可是欧阳将军,你怎么猜到城里可能没人的?你方才猜到了才领我们出来看的,是不是?”

    “因为他们不傻。”欧阳自远又叹息了一声,“如果他们明知退入城中只有死路一条却仍要退,那只有一个可能:城内不是死路,而是活路。。。。。。”说到这里他挥了挥手,说道:“整队去吧,先入城再说。”

    事情果然如欧阳自远所说,城内已经是空无一人,甚至连锅碗瓢盆都没留下一个,西域军撤的不慌不忙的,想来他们其实早有了准备,否则哪里能一夜………………不,小半夜就撤的如此干净,而且如此利落?

    一进城,欧阳自远就下令寻找地道。

    “他们不可能从天上飞过去,那就只可能从地下逃掉。”欧阳自远说的十分简单。

    有了上一回被西域军突袭的经验,汉军很快就找到了地道的所在。

    这一回,地道仍在一口井中,那地道自城的左侧出城,然后一路延伸到城外另一口不起眼儿的井下,再往前又延伸到另一口井处,这一口井已经在汉军营寨的侧后了。那井壁处有大量爬蹭的痕迹,看来昨天西域军就是从这里逃出去的。

    这也幸亏欧阳自远下令严防营寨,否则西域军从汉军背后出现,大可自后方给汉军来个突袭,一报还一报。但欧阳自远下令营外设三道岗哨,全部双岗,又四面派出哨探,西域军不敢来攻,生怕攻击不成反而被汉军围在野外,所以只是悄悄的逃掉了事。

    欧阳自远和赵天成并肩看着那井,突然笑了笑,自语道:“来无影去无踪,看来玉门败兵没有说谎啊。”

    赵天成知道欧阳自远是在说此前汉军自玉门败下的士兵说西域人是妖怪、会法术、来无影去无踪等等的事情,当时听着以为这些败兵已经吓破了胆顺口胡说,但现在看,这些人金发碧眼,腐虫为武器,地下潜行,可不一一都验证了?

    此时下去探井的于振飞已经爬了上来,满身的尘土,对欧阳自远和赵天成说道:“这通道真了不起!这么远的通道,也亏得他们怎么挖出来的!”

    赵天成突然说道:“这东西有些象井穴。”

    欧阳自远和于振飞同时看向赵天成。

    赵天成却犹豫了一下,说道:“这个我也只知道个大概,还是找个明白的人来问一下吧。只是末将不知道谁算是明白人。”

    欧阳自远却笑了一下,吩咐身边的卫士:“去把工匠队里经验丰富的人叫来,让他们看看这是什么东西。”

    于振飞大拇指一竖,赞了一句:“高明!”

    skbshge

第51章 死路中有活路(下)() 
这个的确是高明。

    如果连赵天成都知道这种东西,那么工匠队的人更应当知道,毕竟他们整天和各种土木活儿打交道。

    果然,几个工匠队的老兵一看这井,立刻就知道了:“禀将军,这是坎儿井,又叫井穴。”

    欧阳自远问道:“这是专门用来逃生的吗?”

    为首的工匠摇头道:“非也,这是井,用来吃水的。只是这个井看来不是用来吃水的,想是西域人利用坎儿井的技术打了一个逃生的通道。

    孙威在一边不由有些怀疑,问道:“在地下打好几里的逃生通道?那得多少年月?”

    那为首的工匠笑道:“禀将军,这几里的通道对于善于打坎儿井的西域人来说,实在是小菜一碟。”

    欧阳自远一挥手,说道:“你且详细说一说,这坎儿井是什么东西,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那工匠答应一声,仔仔细细的讲了起来。

    原来西域气候极度炎热,地面上处处沙漠,水在地面流着,很快不是被太阳晒干就是被沙子吸走,于是西域人想到了这个打坎儿井的办法。

    那“坎儿井”是“井穴”的意思,其结构是由竖井、暗渠、明渠、“涝坝”四部分组成。在高山雪水潜流处,寻其水源,在一定间隔打一深浅不等的竖井,然后再依地势高下在井底修通暗渠,沟通各井,引水下流。地下渠道的出水口与地面渠道相连接,把地下水引至地面灌溉桑田。

    竖井是开挖或清理坎儿井暗渠时运送地下泥沙或淤泥的通道,也是送气通风口。井深因地势和地下水位高低不同而有深有浅,一般是越靠近源头竖井就越深,最深的竖井可达三十丈以上。竖井与竖井之间的距离,随坎儿井的长度而有所不同,一般每隔二三十丈就有一口竖井。一条坎儿井,竖井少则十多个,多则上百个。井口一般呈长方形或圆形,长三尺,宽二尺。如果你看见顺着高坡而下的一堆一堆的圆土包,形如小火山锥,坐落有序地伸向绿洲,这些,就是坎儿井的竖井口。

    暗渠,又称地下渠道,是坎儿井的主体。暗渠的作用是把地下含水层中的水会聚到它的身上来,一般是按一定的坡度由低往高处挖,这样,水就可以自动地流出地表来。暗渠一般高五尺,宽四尺,短则三五十丈,最长的长达五十里开外,暗渠全部是在地下挖掘,因此掏捞工程十分艰巨。

    “吹牛!”孙威忍不住打断了那工匠的话,“挖五十里开外?他们要怎么挖才能保证方向不偏?那可是在地下,根本看不到太阳的!”

    那工匠头儿行了一礼,说道:“回将军,小的没有吹牛,这是真的。这事儿小的也是听老兵说的,就为这个怎么挖的问题,小的也是问了许多,才知道还真有办法的。”

    孙威哼了一声,想要再说“吹牛”,却又怕那工匠头儿真的能说得出办法,只得不出声。

    那工匠头儿见孙威不再出声,于是继续解释起这暗渠的挖掘办法来。

    这坎儿井没有短的,要挖都很长,于是工匠想了不少办法,比如木棍定向法,即相邻两个竖井的正中间,在井口之上,各悬挂一条井绳,井绳上绑上一头削尖的横木棍,两个棍尖相向而指的方向,就是两个竖井之间最短的直线。然后再按相同方法在竖井下以木棍定向,地下的人按木棍所指的方向挖掘就可以了。

    还有如油灯定向法。用两盏旁边带嘴的油灯确定暗渠挖掘的方位,并且能够保障暗渠的顶部与底部平行。挖掘暗渠时,在竖井的中线上挂上一盏油灯,掏挖者背对油灯,始终掏挖自己的影子,就可以不偏离方向,而渠深则以泉流能淹没筐沿为标准。

    孙威听得这里居然有这许多门道,不由叹息,说道:“挖这坎儿井的人整天在地下,只怕短寿。”

    那工匠头儿大起同感,拍手答道:“真让将军说着了。那暗渠越深空间越窄,仅容一个人弯腰向前掏挖而行,地下的水冰冷刺骨,而工匠掏挖暗渠必须要跪在冰水中挖土,因此长期从事暗渠掏挖的工匠,寿命一般都不超过三十岁。其实,我们这些匠人,生就的劳累命,却又有多少能安享天年的呢?”

    孙威听得这工匠头儿把话题转到感叹自己劳苦上了,不由笑骂道:“你们就算不错了,那士卒们随时都会死在战场上,却不比你们更苦命?你只要把这西域人的邪门井说清就行了,其他的不必多说。”

    那工匠头儿急忙说道:“将军错了,这坎儿井却不是西域的发明,而是我汉人的技术。”

    skbshge

第52章 奇妙的增援() 
孙威听得这工匠说这技术居然是汉人的,不由吃惊,叫道:“怎么可能?谁见过在中原有这东西?”

    那工匠头又行了一礼,说道:“现下是没了,但以前是有过的。

    据《史记?五帝本纪》云:‘瞽叟又使舜穿井,舜穿井为匿空旁出。舜既入深,瞽叟与象共下土实井。舜从匿空出去。’那舜穿井时,就挖了一条从旁出的‘匿空’,也就是地道,这与坎儿井的挖掘方法极其相似。如果那‘匿空’为水平地道,就是坎儿井了。

    又有《庄子?天地》篇云:‘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子贡曰:‘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夫子不欲乎’?

    这子贡向其介绍当时的先进灌溉提水工具桔槔,而圃者答以‘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他害怕使用机巧工具而乱了思想,坚持遵古法凿隧取水。可见在春秋时期凿隧取水已是一项古老技术,而这种技术运用于坡度较大地段,就可挖成坎井。

    还有《庄子?秋水》篇的‘埳井’,即‘坎井’。其中说蛙‘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埳井之乐’。这类井似同于壑,应是流水深沟或地下暗渠。

    《苟子?正论》又云:‘坎井之蛙,不可与语东海之乐。’坎井之名,正式出现在先秦典籍之中。。。。。。”

    这工匠头儿只顾着说,却没注意到一众将领的眼睛越瞪越圆,嘴也越张越大,直说到此时才发现,好象众将都有些吃惊的样子,一惊住了口。

    众将都呆立片刻,欧阳自远问道:“这位士卒,你这可真是博学多才了,你入伍之前却是做什么的?”

    那工匠头儿见问,脸上一红,叹息道:“小的本是一个书生,家贫无以为继,只得当了工匠,这当中的事,却也不必提了。”

    众将都有些叹息。欧阳自远挥退了这工匠头儿,对众将说道:“自今日起,以后但凡宿营,一定要细查营地与周边十里,看是不是有地道之类的,不止是井,这西域人既然有这样的本事,可不一定只会从井中出来。”

    众将纷纷点头称是。

    汉军既然已经进驻玉门,也就不急于继续进兵,此时军粮已经不多,欧阳自远既然得了兵部的命令让他在玉门等待,也就借着这个机会休整一下军力。

    一连三日,汉军都整顿军旅,准备物资。一众将领则找了一些走过沙漠的人恶补沙漠的知识,要知道这可不是玩儿的,几万人深入沙漠,一个不慎可能就会全军覆没。

    也利用这几天,汉军又招了几个向导,这些向导虽然于西域各国不能说极为熟悉,但毕竟走过沙漠,对西域也有大概的了解,比之汉军闭了眼睛乱闯沙漠可是强多了。

    这日里,欧阳自远正在听一个叫阿福的向导讲沙漠里的事,突然卫士来报,说道援兵到了。

    欧阳自远大喜,现在他兵不足,粮不继,真是什么都缺,总算是等到援兵了,他急忙出迎。

    出得营来,那统兵官已到,欧阳自远一看之下,却是熟人,正是此前到军中抓了他又把他押送到长安三百里外的兵部王侍郎。

    几个将领的脸色都有些不好看,欧阳自远虽然心中也是不喜,但他是全军统帅,不能过于率性而为,只能努力堆起笑脸,将王侍郎迎入大营。

    王侍郎也知道与这些将领没什么交情可言,所以也没有多废话,进得营来便取出公文明细,一一进行交割。

    欧阳自远一一细看着,见这里有骑兵三万,步兵三万,弓箭二十车,美酒十坛等等不一而足。王侍郎一付公事公办的神情,与欧阳自远一一交割着。

    欧阳自远却越看越疑惑,待得将这明细一一说到了最后,欧阳自远终于忍不住问道:“粮草的明细在哪里?”

    王侍郎笑道:“本官自出京便是这些,却没有粮草,这一路上都是沿途州县供应的,只是最近三天里已经没有了供应,士卒们只能节省着吃些干粮,还请欧阳将军让士卒们饱餐一顿。”

    欧阳自远愣了好一会儿,终于笑了笑,说道:“如此,末将明白了。”接着与王侍郎对了明细,交割已毕,王侍郎辞去。

    欧阳自远微笑着送走了王侍郎,又微笑着回到帐内,微笑着坐在桌前,然后,他一声怒喝,将桌上的杯子狠狠的砸在地上!

    你听说过给六万人马却不给粮草的增援没有?你听说过让总计十五万人马深入沙漠击敌,却不给粮草的指挥没有?你听说过没有粮草的大军限五日之内出关的命令没有?如果没有,恭喜你,现在你听到了。

    欧阳自远现在更多的不是气愤,而是悲哀。

    他为李忠悲哀。

    这个人,中夜醒来,想到自己做的那些缺德之事时,难道真的不会脸红心跳吗?为了难为欧阳自远,李忠居然让十五万大军在没有粮草的情形下出关进入沙漠作战!就算你李忠与欧阳自远有天大的仇,这十五万士兵何辜?李大尚书怎么就忍心用这等手段?

    李忠这一番,可说是很动了些心思的,给了汉军大批弓箭,足以证明他真的给了援助,同时限时出关,让欧阳自远没时间向皇帝告状,就算告赢了,欧阳自远违背军令不出关,也是死罪,就算你再有理,皇帝那里至少因为你违背军令降你三级还是没问题的吧?这还真是运筹帷幄啊,只可惜李尚书算计的是自己人,而不是敌人!

    “来人!”欧阳自远恨恨的叫道,“聚将!”

    当众将听得如此奇闻后,先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接着,所有人都说出了两个字:“混蛋!”

    这一回连柳千惠都没有顾及自己的性别,直接骂出了口。

    “末将立刻向皇帝陛下上书。”赵天成说道。

    欧阳自远叹息了一声,点了点头。

    上书当然是要上书的,只是,有什么用处?五日之内不出关,是违令之罪,这是无法可改的!

    skbshge

第53章 限期饿死(上)() 
可以猜得到,这是李忠有意设的一个局。就算你向皇帝陛下叫冤,就算皇帝陛下认为你冤,好吧,我给你粮草可以,但你违令,是不是当罚?五天,就算用特急公文立刻发出,皇帝陛下一见这公文立刻批复,也只能是勉强收到,何况皇帝陛下怎么可能立刻批复?就算要批复,也得招见李忠,询问事情的缘故,然后讨论决定。再加上皇帝陛下也不可能每天单等着欧阳自远的公文,全国各地的公文多了,等皇帝陛下批下来,半个月可能都过去了。

    赵天成自然也懂得欧阳自远叹息的原因,他说道:“当今之计,只好先向附近的州县求援,看能不能得到一些支援了。”

    欧阳自远只能苦笑。

    向邻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