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西域风云 >

第54部分

西域风云-第54部分

小说: 西域风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美玉的脸上一红,答道:“什么啊,他都是几百年前的人了,我是对他的事感觉兴趣而已,童姐姐,你快说,别吊人胃口了。”

    一边上莫尔兰却轻笑道:“美玉姐姐是喜欢现在的将军,不是几百年前的。”

    美玉大为窘迫,一时不知说什么是好。

    skbshge

第143章 两个故事(上)() 
柳千惠见美玉有些受窘,虽然知道莫尔兰是无心的玩笑,但毕竟玩笑不能开过了头,于是接着方才的话题说道:“美玉妹妹既然对常惠的事感兴趣,我就说一说他后来的事好了。”于是继续讲了起来:

    “元康二年,翁归靡通过常惠上书汉宣帝,请求立其子元贵靡为嗣王,使他能继续与汉朝公主通婚,与匈奴完全绝交,并以马和骡各一千匹作为聘礼。汉宣帝同意,便以解忧公主弟弟的女儿刘相夫为公主,派常惠为助手,持使节者共四名,护送刘相夫到敦煌。

    还没有出塞,便得知翁归靡去世,乌孙的要员们共同依照原来的约定,立岑陬之子泥靡继承国王之位,号称狂王。常惠上书皇帝说:“请求让刘相夫在敦煌等候,常惠驱马到乌孙去,斥责他们不立元贵靡为国王,然后回来迎护刘相夫。”

    汉宣帝将此事交由大臣们讨论,萧望之认为:“乌孙动摇不定,难以结为盟友。解忧公主在乌孙四十多年,夫妻之情并不亲密,边境未能安宁,这已为事实所验证。如今,刘相夫由于元贵靡没有即位,故返回中原,不失信于夷狄,这是中原的大幸。如果刘相夫不止步,就会再起争执,导致我朝兴起徭役,成为弊政的根源。”汉宣帝听从其主张,将刘相夫召回。

    在这一件事上,常惠就做了错误的判断,差点出了大祸。”

    这一回美玉却有了不同意见,她嘟着嘴说道:“既然已经答应娶人家,怎么能让人家半路回来?怎么能这么不为那位公主着想?”

    欧阳自远在一边听着美玉的话,感觉着美玉实在是够单纯的,不由扑哧一笑。

    三个女子这才发现欧阳自远在身边,美玉不由有些脸红。莫尔兰却欢叫一声,笑道:“你来的正好,咱们在讲西域的故事呢,你也讲一个。”

    柳千惠立刻反对:“他讲的一定是哪个大将怎么征战的故事,美玉妹妹可不喜欢这种故事的。”

    莫尔兰笑道:“童姐姐,这你就是乱猜测了,人家还没讲呢。”

    说罢看向欧阳自远。

    欧阳自远见三个女人一起看向自己,不由有些尴尬。

    他本是打算在美玉附近一起行军的,没想到却成了讲故事的,而且看这意思,好象自己不讲都说不过去,不由有些犹豫。

    美玉见欧阳自远犹豫,轻笑道:“欧阳将军指挥作战是能人,但可不是讲故事的行家,咱们就别难为人了。”

    莫尔兰大为不满,叫道:“欧阳将军,你怎么可能不会讲呢?”

    欧阳自远见四下里的士兵纷纷看向这边,心中更是尴尬,急忙说道:“好吧,我就讲个故事,关于解忧公主的。。。。。。”

    柳千惠呸了一声,笑骂道:“我们都讲过了,你还讲?”

    欧阳自远急忙答道:“这个故事和你们的故事不一样,讲的是解忧公主的侍女的故事。”

    三个人都有些上了兴趣,莫尔兰笑道:“这还真要听一听了。”

    欧阳自远见现在是赶鸭子上架,不讲也不行了,于是讲了起来。

    解忧公主有一个侍女,名叫冯嫽,她跟随公主到了乌孙,嫁给乌孙右大将为妻。冯燎很会处理官方文书,既熟悉汉朝事务,又了解西域诸国风情,而且曾持汉节作为公主使者,诸国都尊她为“冯夫人”。

    甘露元年乌孙之乱,一场大战之后,乌孙进人混乱状态。后来,肥王翁归靡与胡妇生的儿子乌就屠刺杀狂王,自立为乌孙王,乌孙局势更为动荡,汉朝派遣破羌将军辛武贤率一万五千兵马驻敦煌,待命征讨。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都护郑吉听说乌孙右大将与乌就屠私交甚好,便派冯夫人游说乌就屠降汉。汉宣帝亲自下诏询问此事,派副使二人护送冯夫人前往。

    冯夫人乘锦车持汉节,传汉宣帝诏令命乌就屠到赤谷城见汉朝长罗侯常惠,并立肥王与解忧 公主所生的嫡长子元贵靡为大国王,乌就屠为小国王。破羌将军辛武贤不出塞而撤军,避免了一场战事。

    甘露三年冬,大国王元贵靡死,冯夫人送年近七十的解忧公主回汉地,又自愿请求返回乌孙,协助元贵靡之子、年幼的新立大国王星靡巩固地位,深受乌孙人民的爱戴。这件事,史称“冯夫人定乌孙”。

    三个听得欧阳自远讲了这么一个故事,都是大感兴趣,柳千惠撇了美玉一眼,笑道:“和你夫妻这么久,也没听你讲过一个故事,现在有美玉姑娘在,你才能讲出好故事了。”

    美玉不由红了脸,急道:“不是的,是欧阳将军讲给咱们一起听的啊。”

    skbshge

第144章 两个故事(下)() 
欧阳自远大窘,没想到自己落入了三个女子的笑骂中,这可真是难脱身了,他正要开口,却听得前面有人叫了起来,急忙说道:“我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说着拔脚就走。

    欧阳自远一路急行,将到前面,见士卒们正围在一处狭窄的石壁处议论纷纷,但看样子不象是有什么危险,他放慢脚步走过去,见于振飞正在那里摸着脑袋发呆。

    于振飞见欧阳自远到来,笑道:“这些士卒们大惊小怪的,却把欧阳将军都惊动了。”

    欧阳自远听于振飞如此说,更是心安,笑道:“什么事情?怎么会大惊小怪的?”

    于振飞往旁边一让,对欧阳自远说道:“壁画而已。只是这壁画不似西域风格,所以士卒们有些奇怪,末将只懂砸石头,这在石头上做画的事儿一点儿也不懂,所以也说不清楚,欧阳将军你来的正好,你来看看这画的是什么。”

    欧阳自远上前看去,见那壁画共五组画面,全幅画面呈凹字形,这画看来画上去有些年头了,已经有些模糊不清,他一一细看,见这几幅画居然都是人物。

    第一组画画的是有一王者,手敬香炉,跪拜顶礼;左右各立臣属三人,躬身合掌,持笏顶礼。那王者明显是汉人皇帝打扮,臣子也都是汉人大臣的样子,心想怪不得汉军士卒吃惊,在这样的地方居然见到这种画面,实在稀奇,不过此前既然在地下见过商周的大墓,这里见到汉朝的壁画倒也合理。

    他继续向下看去。

    第二组画面,是一座宫殿,匾额上书“甘泉宫”三字。殿内立金像两尊,头有肉髻,衣着袈裟,居然是佛陀形象。

    第三组画面,是一王者骑于马上,左右臣属八人,后有侍者执曲柄伞盖。王者对面,一人手持笏,跑拜辞行。后有二侍从,持双节,牵四马。马上驮着物品丝绸。

    第四组画面,是一人骑马在先,二侍从持节骑马随后,穿行在荒无人烟的山峦中。

    第五组画面,是三人行至一西域方城,两人手持双节。城内佛塔高耸,城外两僧人向城内观望。

    欧阳自远将这些画一一看过,却不明白这是画的什么。一边上,于振飞看着那第四组画面,猜测道:“我猜这就是此画在这里出现的原因,这些人在这里穿行,闲来无事,就画了这一组画。”

    欧阳自远笑道:“岂有此理,这画要画出来,只怕得个把月的功夫,哪里有人闲到这样子?何况这山里也不是久居之所啊。”

    欧阳自远身后却有人笑道:“这一回欧阳将军却猜错了。”随着话音,孙威挤了进来。

    欧阳自远听孙威的语意,问道:“孙将军,你知道这画是什么?”

    孙威点头,向第二幅画那三个汉字一指,说道:“看到这个就知道了。”

    欧阳自远大奇,看着那甘泉宫三字想了一想,却仍想不明白,只得说道:“这个只好请孙将军说明了。”

    孙威倒也不客气,指着那画面说道:“这画的是汉武帝的故事。汉武帝元狩年中,派遣大将军霍去病讨伐匈奴。霍去病率军把匈奴从皋兰追击到居延海,斩杀了匈奴单于王之首。匈奴部属首领发生内讧。昆邪王杀了休屠王,率领他的部属五万余人,投降汉朝。

    霍去病从战利品中获得匈奴的两尊金像。霍去病班师回朝后,把这两尊金像奉献给汉武帝。汉武帝以为是大神,就把这两尊身高一丈有余的金像陈设到甘泉宫里。汉武帝并不大祀,但常率领群臣烧香礼拜。这就是佛道东传的开始。

    到了开通西域时,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赴大夏国去问金像名号。张骞从西域归还后,对汉武帝说:‘在大夏国的旁边,有一个身毒国,另一名也叫天竺,那里有佛陀像。’从此中国始闻有浮图佛陀之教。这几幅画,就是画这个故事的。”

    说着一一指点着这五幅画介绍起来:“这第一幅画,画的是汉武帝获得金像,同群臣礼拜的情景;第二幅,是汉武帝把两尊金像,陈设在甘泉宫,时常礼拜的情景;第三幅,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向汉武帝辞行告别的情况;张骞带领侍从人马,跋涉在去西域途中;第五幅,是张骞带领侍从人马到达了大夏国,并见到了大夏国的僧人、寺院和佛塔。”

    于振飞在一边听着,不由起疑,问道:“孙将军,依你说,这画当是武帝时所画,只是怎么会画在这里?按欧阳将军说的,这画要一个月才能完成,他们怎么会在这里呆上一个月画这些画?”

    skbshge

第145章 坟中白凶() 
孙威叹息一声,答道:“如果你再往前走,应当找得到一座坟。当年张骞带人出使西域,自大夏回来时,遇到了沙暴,一个画师本是奉命与张骞一起去大夏画佛陀真容的,但在沙暴中与大队失散,在这里等了很久也没见到同伴,他一个人在这里无聊,就潜心作画,将这些事画在了石壁上。只是,这画师独自在此生活,三餐无着,病无人医,终于无力支撑,死在了这里。后来汉人使节意外发现了他,就将他埋在这壁画不远之处。只是这山究竟是叫什么山却一直没有定论,今日我看了这画,才知道原来那画师就是在这里埋骨的。”

    欧阳自远听得孙威说的头头是道,不由得不信,叹道:“孙将军还真是史学大家,对这些事都如数家珍啊。”

    孙威却笑了起来,答道:“末将哪有这等能耐,末将早年间做过画师,于这个传说倒是知道的,只是知道的是画师的故事而已。”

    欧阳自远看着孙威,真有些发呆了。

    这位孙将军,做过道士,做过画师,还做过什么?

    此时前面有士兵回报,说道前面不远发现一座坟,那坟上有一块碑,但那碑文好象不是人名,可能是墓志铭之类的。

    欧阳自远心知这应当就是孙威所说的那画师之墓,叹道:“咱们一起去祭奠一下这画师吧,他离家千里,却埋骨在此,实在是可怜。”

    众人纷纷点头,前行不远,见前面一座小坟,那坟已经是残破不堪了,连前面那墓都被风雨侵蚀,字迹模糊。

    欧阳自远先在坟前拜了几拜,军中也没有烧纸之物,只能是行个礼尽个心意了。拜罢,上前细看那墓碑,见那上面的字好象不是什么墓志。

    只见上面的字迹多已磨损,只能读出一些残缺的字来:汉武帝将其部众讨凶奴,并获得二金人长丈余,列之于甘泉宫,帝为大神,常行拜谒。。。。。。前汉中宗既得金人,莫知名号,乃使博望侯张骞往西域大夏国问名号。。。。。。至大夏。。。。。。

    看来,这墓碑上写的是那五幅画的解释,想是后来收尸者看到画师在此做的绝笔之画,怕时间久了无人知晓原因,所以特别刻在了墓上。

    欧阳自远连连叹息几声,又看了一回,正要开步向前,却见美玉和柳千惠、莫尔兰走了过来。

    柳千惠见这坟,奇道:“这是谁的坟?”

    欧阳自远三言两语的把事情说了一回,柳千惠也是叹息,自己上前拜了两拜,对莫尔兰和美玉说道:“人死为大,此人虽是汉人,但你们最好也拜上一拜。”

    莫尔兰倒也通达,上前拜了一拜,转头见美玉立在一边没有上前的意思,笑道:“美玉姐姐,这都是几百年前的人了,不必纠结于恩怨,只是拜一拜,尊重死者的意思。”

    美玉没有拜,非但没有拜,反而后退了一步,神色间满是戒备之色,低声道:“你们最好都散开。”

    众人听得美玉这样说,不由都吃了一惊,柳千惠急忙问道:“怎么,这里有古怪?”

    莫尔兰却有些不在乎,说道:“就算有鬼,也不会在白天出来。”

    美玉却没有回答,只是向莫尔兰招了招手,示意莫尔兰过去。

    莫尔兰见美玉如此郑重,不由也有些生疑,走到美玉身边站定。

    众人见美玉这么严肃,一时都有些害怕,不由纷纷散开。

    美玉双足站定,指着那坟说道:“这坟立的地方不对。此处正是风火交融之处,只怕会有白凶。”

    “白凶?那是什么东西?”莫尔兰问道。

    美玉还没有回答,一边上孙威却抢先答道:“僵尸不腐,化而为凶。身生黑毛为黑凶,可暗夜扑人,身生白毛者为白凶,可光天化日之下起而食人,实为凶之大者。”说罢,看向美玉。

    美玉大为吃惊,一边点头一边看向孙威,满眼的疑问。

    孙威笑道:“在下早年间做过道士。”

    美玉轻出一口气,笑道:“早知有这等能人在此,我就不用紧张了。”

    孙威却苦了脸,吃吃的答道:“美玉姑娘如因在下做过道士就不紧张,在下倒紧张了。在下这个道士,只是多看了些道法的书籍而已,于实际操作,却是一窍不通。”

    美玉听得孙威居然做了一个只会说口的道士,更是奇怪,正要再问,却听得那坟头突然一声轻响。

    孙威和美玉正在谈论白凶,周围众人听的心里直发毛,现在这坟头一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