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水浒终结者 >

第54部分

水浒终结者-第54部分

小说: 水浒终结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哪怕方天定还是一个初哥,他也知道,他被月老用红线给绑了。

    姑娘见方天定只顾打量,不由有几分恼怒,冷哼道:“堂堂一国太子,居然如此猥琐。”

    “大胆!”叶贵喝道:“一个姑娘居然如此无礼,成何体统,左右,给我拿下,送交其父母严加管束!”

    “住手!”方天定回过神来,阻止护卫,道:“抱歉,走神了。”

    姑娘倒也没有扭头便走,问道:“城外夏粮,尽被明军收割,百姓损失惨重。中产之家尤可坚持,贫寒之家必然挨饿。

    明军讲究仁义,如何不归还这些粮食?”

    方天定也知道姑娘说的是实情,只是抢割之时,并没有做好记录,收成已经乱了。

    但是,粮食是农户根本,少了一季收成,许多人家就会破产。

    方腊义军的兴起,正是因为大规模破产导致的,这点大家也都清楚,明军自然不会任由这种情况发生。

    “所以,我军正在统计,根据田契登记数据,扣除纳税额度后退回。”

    听了方天定解释,姑娘问道:“那没登记在册的怎么办?”

    凉拌喽。

    方天定没有回答,只是把看傻子样的眼神丢了过去。

    为逃税隐瞒田亩不报,被明军收为官有,怪得了谁?

    好在,这种情况虽然普遍,却大多集中在豪门大户里。

    原因很简单,小民没有田契保护,田地很容易便被侵夺。

    “哎,哎~她脸红了……”方天定心里暗喜。

    虽然不明显,方天定真切地看到了姑娘脸蛋上出现了一抹嫣红。

    娇羞的小模样,看的方天定小心脏怦怦跳。

    讲真,面对千军万马也没有这般反应。

    姑娘收拾心情,又道:“夏种在即,青壮都被拘禁劳役,如何能够保证及时耕种?”

    方天定也回过神来,笑道:“劳役是修缮城墙,为了抵御赵宋反扑。

    你也知道,我国农税不过三四成,其它赋税全免,减轻了百姓无数负担。

    若是赵宋复来,百姓安能如此快活?

    左右不过耽误十多天,对农事影响有限,却能换取一辈子快活,值不值?”

    当然值得!

    耽误十多天再种植水稻,并不会减产,也饿不死人。

    减免大量赋税,却是一辈子的好事,孰轻孰重,谁都能分得清。

    正是因为如此,本地降军的劳动热情才会很高。

    姑娘也知道这点,只是诘问不成又被反驳,觉得脸面挂不住。

    方天定见姑娘哑口无言,不禁露出了一丝得意的微笑。

    活该他两辈子单身一甲子!

    这个时候,正是温言说两句俏皮话,顺便请教姑娘芳名和芳龄的时候。

    方天定得意间,姑娘一跺脚,提着篮子走了。

    这姑娘有亲人在城头劳作,是来送饭的。

    方天定有心叫住询问姑娘名姓、家住何方,但是话到了嘴边,怎么也吐不出来。

    眼睁睁地看着鲜艳的红色消失在眼帘里,方天定好不惆怅。

    讲真,只要方天定点头,愿意爬上他床的女子,可以从楚州排到江宁。

    然而,这种懵懂恋爱的感觉,让方天定有些不知所措。

    “太子,姑娘已经走远了。”

    “啊?哦!”方天定回过神来,道:“且罢,继续巡视。”

    叶贵笑道:“太子,以我青楼老手的眼光来看,那姑娘还是云英未嫁,年龄也合适。”

    “滚!”方天定一脚踢中叶贵屁股,掩饰自己的心虚。

    叶贵眼珠子一转,道:“太子,你且忙,我突然内急。”

    作为方天定的伴当亲随,叶贵深知方天定不拘小节的脾性,说话行事并不拘谨。

    看到方天定遇到喜欢的姑娘,却又不好意思说,叶贵自然要安排妥当。

    半夜蒙了头扔到被窝里显然是不行的,这是真爱,不能搞成辣手摧花啊。

    于是,叶贵吩咐左右前去打听姑娘的姓名,住址,脾性,爱好等。

    家世和出生,对方天定来说,并不重要。

    再高贵的家世,能有一国太子高贵?

    现今可不是唐初,那些名门望族瞧不起李家,不愿意和皇家结亲的时候。

    信心满满的叶贵快马加鞭赶回应天府,向邵氏汇报了情况。

    太子不好意思开口,直接让皇后去提亲便是,想必方天定不会拒绝。

    听了叶贵的打算,邵氏眉开眼笑地说道:“不错,我儿终生大事有了着落,我这个当娘当然要操持。”

    “来人!”邵氏喝道:“准备车驾,我要往楚州一行。”

    风风火火,雷厉风行,根本没征求别人意见。

    爱子心切,谁劝都没用。

    方腊知道劝不住,令禁军总教头贺从龙领军两千禁军随行护卫。

第87章 盐政() 
放眼天下,都在引水犁田,准备种稻,海盐县却是例外。

    今日乃是放盐日,许多百姓顾不得自己家的一亩三分地,全都来到了售盐仓库前。

    自从二月出盐以来,海盐县滨海晒盐场的产量一路走高。

    四月,一月出盐五十万斤。

    足够明国境内百姓三月食用。

    除了最初建设盐场的投资,剩下的便是人工费用,算下来,每斤盐生产成本不足三文钱。

    相对于煎盐法,成本不是一般的低。

    铛铛铛~

    开卖的铜锣敲响,等候的百姓出现了一丝骚动。

    只是没有人大声喧哗,也没人争抢向前。

    敢这样干的,会被撵出去。

    随着十个书吏拿着算盘、纸笔、坐到柜台前,盐场售卖都监罗修捧着一个盘子走到大厅中间。

    “各位,这便是样盐,本日售卖盐品皆如此。”

    众人齐齐围过来看,有哪些心急的捻了点放进嘴里尝了起来。

    颜色很白,里面泛着些黄色,浓郁的咸味中微微有些苦涩。

    这是里面未曾去除的杂质。

    尽管如此,这盐也算很不错了。

    有客商叫道:“罗都监,这盐比上次好多了,我看下次再来,能比上淮盐啦。”

    尽管知道这是马屁,罗修还是开心,别人夸自己的东西好,当然值得骄傲。

    罗修拱了拱手,说道:“各位,此次共计出售十八万斤,售价八文钱一斤,任何人皆可不限量购买。”

    有人问道:“罗都监,官盐不过十文钱一斤,你这出价八文,我等如何赚钱?”

    贩盐,其实挣的是辛苦钱。

    因为路途花费太多,一千斤盐不过能挣一两贯钱。

    进价八文钱,近处还好,远处的就要亏本。

    罗修道:“各位,官盐十文一斤,其实是亏本的买卖,根据计算,价格将上涨到十五文。

    各位,尔等售卖价格自己决定,想必不会亏本。”

    众人合计一番,觉得有赚头。

    杭州等附近州府不必说,远处的歙州、应天府、扬州,每斤也能赚两三文。

    “各位,你等也知道,之所以盐的买卖不设门槛,便是为了让我朝百姓都能吃到廉价、质优之盐。

    官盐因为利润微薄,各级官员并不热心,专门设立机构靡费太多,也有腐烂之隐患。

    所以,盐的贩卖,还要依靠你等积极参与。”

    自古以来,盐便是历代朝廷的重要收入,一直有“盐税占天下赋税之半”的说法。

    明军地盘上,人口约有千万,以算人每天食盐半钱(约五克,十钱一两,十六两一斤),人食用盐的售卖营业额便有一百八十万贯。

    实际上远不止这么多,因为力气活的原因,人均耗盐量要多两三倍。

    加上畜牧业,农业,工业用盐,年营业额达到千万贯不难。

    放到全国来说,便是亿贯营业额,七八千万贯的净利润。

    如此多的收入,怎么可能不抓紧?

    所以,朝廷设盐运使,负责全国的盐业生产和出售事宜,位同六部尚书。

    各个产地分设都监三名,分管生产、财政和出售。

    当然,再好的制度也抵不住人员的腐败。

    朱明中后期,人口过亿,一年财政收入区区四百万两,简直是奇葩。

    不过,等到那个时候,方天定骨头渣渣都烂完了,也操心不了那么多。

    罗修,便是主管售卖的都监。

    盐生产出来后,除了供应军队、朝廷、平价仓库,其余任凭百姓贩卖,转运州府,并不收税。

    所以,开售以后,大厅内立刻热闹起来。

    “我是杭州的,我要五百斤。”

    “我是芜湖的,我要八千斤。”

    “我是同安的,我要一万一万二千斤。”

    “我是淮安的,我要五百斤。”

    “等等,淮安便有盐场,你这这么远运回去,岂不是要折本?”

    “赵宋打过来,淮盐还是断绝,先运些回去存着,大不了自家吃便是。”

    “若是赵宋不堪一击,我看你要吃一辈子咯。”

    “那我便是把盐当饭,那也是甜的。”

    众人皆笑。

    淮盐产区,起源于春秋,发展于隋唐,振兴于赵宋,北起绣针河,南至大江口,因淮河从产区中穿过而得名。

    汉唐起,两淮盐课在财力上便雄踞全国各大盐区之首,史载“东南盐利,视天下为最厚”,并有“煮海之利重于东南,而以两淮为最”之说。

    “前朝太白居士有诗言‘吴盐如花皎白雪’,便是说的淮盐。”魏三的话里,充满了自豪。

    大半辈子靠着煎盐为生,以为也就这样了,没想到,还能见到一国太子。

    太子啊,未来的皇帝,那是梦里都不敢出现的人物。

    因此,魏三使出浑身解数,力求做出最好的盐来,已让太子看到盐城盐工的出色。

    方天定看着魏三和其子魏大郎围着火灶不断忙碌着,问道:“普通盐工,一天收入几何?”

    魏三答道:“大多数人,一天熬盐百八十斤,能赚个三五十文吧。”

    “这么少?”方天定震惊了。

    魏三笑道:“太子有所不知,目下柴薪价格一日高过一日,官府收购压价愈发狠厉,大家的日子也是难过的紧。”

    盐务官员贪腐,除了把公盐私卖外,便是压榨盐工。

    朝廷规定十文钱一斤收购,负责的官吏只给三五文,盐户能有什么办法?

    另外,因为日日生火熬盐,附近柴草稀疏,要么去远处打柴,要么高价收购,成本不是一般的高。

    “好在,我们脱离了苦海,只是可怜北面那些同行咯。”魏三的话里,充满了幸灾乐祸。

    方天定笑笑,问道:“私商收盐多少钱?”

    “太子真是火眼如炬。”魏三笑道:“私商也不是好相与的,收购价只比官价高两三文,尽管如此,大家也还是愿意卖与私商。”

    方天定问道:“若是把煮盐改成晒盐,尔等愿意接受官府雇佣不?”

    魏三笑道:“实不瞒太子,如小人这等兼着私商勾当的,或许不情愿,那些老实本分的,如何不愿意?

    不说雇佣,只要废了盐役,他们也愿意。”

    方天定笑道:“海盐县晒出的盐,官府就地发卖,百姓皆可进货贩运各地,众人公平竞争,并无阻碍。”

    吧嗒,灶中火星炸裂。

    魏三叹道:“如此,百姓可得平价好盐,实乃善政。”

    自由贩卖,一切交给市场决定,这可比官府发卖好太多了。

    毕竟,官吏的德行都是向上看,那会管百姓吃的盐要花许多钱呢。

    私人则不一样,你太贵就没人买,掺杂了杂质同样没人买。

    若是有人垄断后抬高盐价,还有官盐,再不济,百姓也可以组织起来自去盐场购盐。

    如此,市场盐价永远不会高出出场价太多。

    闲聊中,方天定看完了碎场、晒灰、淋卤、试莲、煎盐、采花这六道程序。

    成品盐粒大、色白、干,比海盐盐场晒出来的好了不少。

    捻起尝了尝,方天定赞道:“这盐真不错!”

    魏三眉开眼笑,道:“小人祖传的手艺,放眼天下也绝对好。”

    方天定问道:“煮盐以火去水,晒盐以日光去水,原理相通,煮盐的技术可能用到晒盐上?”

    魏三讪笑道:“小人却没想过。”

    魏大郎接道:“我也听闻过晒盐,曾想过,应该是可以的。”

    “善!”方天定抚掌而笑,道:“大郎可愿受雇,为晒盐出力?”

    魏三立刻拉着魏大郎拜下,道:“多谢太子提挈,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方天定扶起父子俩,任命魏大郎为晒盐技术都监。

    官职八品。

    能做官,对魏家来说不易于祖坟冒青烟了。

    安排完盐城县试行晒盐的事,方天定打马前往泗阳。

    防线建设,刻不容缓。

第88章 主战场() 
东京,枢密府内。

    童贯、高俅并大小将官数百人齐聚一堂。

    清了清嗓子,童贯说道:“各位同僚,方腊愈发势大,目下又占据了楚州、泗州、庐州、同安郡、景德镇等地。

    陛下震怒,天下震动,我等当勠力同心,尽早剿灭贼寇,以还天下安宁,报陛下隆恩。”

    “谨遵恩相钧旨。”大小将官拜道。

    众人态度都很坚定,士气也比较高涨。

    毕竟,方腊得了天下,这些人同样保不住现在的权势与富贵。

    童贯又道:“淮西不日即平,我受陛下钦命,将总督大军南下平叛,各位有何教我!”

    童贯也急。

    本来以为方腊只手可平,给自己履历增添一笔光彩,好部领大军收复燕云十八州以封王。

    却不想,方腊噗地一声膨胀了。

    再这样,大家都吃枣药丸。

    其他人可以投降方腊以求富贵不失,他可是六贼之一,必死无疑。

    所以,由不得童贯不小心应对。

    众人之中,闻焕章起身道:“恩相容禀,小人查看了各方情报,仔细思考后认为,若下江南,必先取泗阳,再渡淮河取楚州。”

    为了应对方腊,奉命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