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战友我的妻-第1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谰撸褂谜娴墩媲埂�
随着康江路一声令下,操场上数十对手执长枪的参赛者开始格斗,杀声震天。尽管模拟实战,但不能产生无端伤害,事先管理部曾下了死命令,颁布了四不准:不准刺杀头部(包括脸部、颈部、后脑勺等部位)、不准踢踏裆部,不准锤头挖眼、不准扼颈摆头。这些规定最大限度保护了格斗者身体安全,把伤害降到最低。
比武如火如荼进行着,莫小米等人也在其中。拼刺不是莫小米长项,但他尽力而为,全神贯注与安心展开对决。安心的拼刺技术一般,也使出全力,电光石火之间已经过了十几招。
第四百八十四章()
操场另一头梁海和廖勇进也开始捉对厮杀,廖勇进哪是梁海对手,才出过几招便招架不住,只有抵挡之力没有还手之功。主考官不由皱起眉头:他原本是军校教官,各种训练科目都教过,还从未见过如此差劲的学员,何况是一名虎贲之师?一时间产生错觉,怀疑自己眼花了。
这边莫小米和安心打得正酣,你来我往,不知不觉交手几十个回合,看得人眼花缭乱,旁边十几个小组已经分出胜负,伫立一边看热闹,连声叫好,连几个考官都拍掌称赞。其实莫小米和安心都不算拼刺高手,但全身投入倾尽全力,而且不给对方留下破绽,自然难分胜负。
梁海宅心仁厚,不忍让廖勇进在众人面前丢面子,瞅准机会架住他枪杆,低声说道:“快服输吧,你不是我的对手!”“不,我不会轻易服输的,除非你把我打倒!”廖勇进咬着牙,执拗答道,梁海摇头叹气,只好继续拼刺下去。
操场上剩下为数不多几组人,最终只有莫小米、安心和梁海、廖勇进两组,都有不少人围观,完全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气氛。
莫小米和安心博得满堂彩,恰如棋逢对手将遇良才,两个人技能不相上下,倘若有一方势力较强都好办,就怕遇到这种情形,差距不大却又不放弃,相互纠缠,都想把对方征服。
梁海和廖勇进又是另一番状况:双方势力相差太大,如果换作实战,廖勇进早已被梁海捅成血窟窿,不成人样了。这廖勇进也是生性不轻易服输之人,尽管不成章法,纯粹乱来,但以命相博,丝毫不顾虑对方感受。俗话说:人最怕不要脸,不要脸又最怕不要命。廖勇进就是这样,不管死活,一心想战胜梁海。
“住手!都停下来!”康江路已经看了许久,忍无可忍,高声制止道,这样下去不知多久才能见胜负?“把两个考官叫来!”康江路对传令兵下令,传令兵小跑着喊来主考官,康江路大声责备道:“没看到晚餐时间快到了吗?你们是不是存心要挨部长骂?”两个主考官唯唯诺诺,不敢申辩。
“报告副部长:您看该如何给他们评分?”两个考官异口同声问道,“都打平局,他们技能差不多嘛!”康江路不耐烦回答。
莫小米和梁海回到宿营地,莫小米倒没觉得什么,梁海愤愤不平,不停发恼骚,怪主考官不公平。莫小米安慰道:“没啥大不了的事,不就是一场训练嘛?没必要把输赢看那么重!”梁海没有因此偃旗息鼓,仍然唉声叹气,莫小米不再理睬,准备明天比赛去了。
五公里负重越野跑是军队必修课,一般人都扛得住,这回为了优中选优,大本营特地加大难度:不仅把长跑定为十公里,且增加了负重重量,需要背负五十斤装备。由于是非常时期,练习范围不宜扩大,要求来回跑两趟,中途不能停歇,允许喝水。
各小分队队员都是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哪甘于人后,没有一个人中途退出比赛,比赛如期举行。
随着哨声响起,操场上黑压压一大片人头瞬间不见踪影,争先恐后往前奔跑,五公里以外有处小山丘,那里就是终点,到达后必须立即返回。
起初差距不大,两公里以后渐渐拉开距离,抵达五公里时只有不到三分之二的人。莫小米、梁海和安心都准时到达终点,廖勇进还不到一半路程。三人喝了点水,又立即往回跑。
廖勇进好不容易跑到终点,已经累得上气不接下气,索性坐在地上喘气。一个主考官走过来呵斥道:“快起来,不能坐!你是新兵蛋子呀,不知道长跑下来不能长时间休息啊,会死人的!”说完踹了他两脚,廖勇进无奈,只得硬撑起来,踉跄着踏上返回之路。
第四百八十五章()
十公里负重越野终于结束了,操场上一片欢腾,官兵们虽然很疲乏,精气神却很足。不幸的是又有人昏倒了,他就是廖勇进。在场负责急救的医生诊断为:运动过度严重脱水,需要赶紧输液治疗。
人们议论纷纷,都觉得不可思议:再怎么说也是“天下第一团”的人呐,体能居然如此之差!
如果说前两回康江路想方设法把真相掩盖下去,这一次无论如何盖不住了,终究纸包不住火。康江路真是头大,传到张治中耳朵里咋办?
不消康江路汇报,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一夜之间整个大本营都传遍了。事关中央卫戍部队声誉,哪敢有人说闲话?然而人的嘴巴是封不住的,大伙儿都知道了,唯独瞒着张治中。
小白是张治中的耳鼻,大本营里没有他不知道的事情,不过他口德好,从不乱讲。这件事很快传到他耳里,刚开始觉得奇怪:怎么不见部长问他?莫非部长不知情?想了想才明白过来,这是康江路故意捣得鬼,特勤团是他叫来的,谁愿意给自己脸上抹黑?
小白肚子里憋不住话,大李在世时是他的忠实听众,如今大李不在了,他憋得慌,只好把罗大凤当作替代人。但罗大凤很忙,还经常上夜班,两人难得见一面。以前也就罢了,这回实在憋得难受,等啊等,终于等到一个机会。
罗大凤又上了一天一夜,拖着疲乏的身体从医院走出来,打算回宿舍好好睡上一绝。正埋头走着,一只手从后面轻轻拍了一下她肩膀,罗大凤浑身一哆嗦,听老辈子讲过:鬼魄都是半夜出来游逛,见到人就从后面拍肩膀,这时候千万不能回头,否则也会变成厉鬼。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罗大凤连声念道。老辈子还讲过,这时念上四句揭语,鬼魂就会悄然离去,不会留下害人。
“呵呵,你也懂念揭语啊?”后面响起一声轻笑,罗大凤听出是小白的声音,这才明白是他在作弄,没好气答道:“就你懂!还不是个半罐子!”头也不回自顾自往前走。
“哎呀,别走嘛,开个玩笑,怎么当真了!”小白绕到罗大凤前面,拦住她说道。罗大凤不理睬,照旧走,小白急了,小声说:“不要走嘛,告诉你一个丑闻,是关于特勤团的。”罗大凤停下脚步,反问道:“你说啥?不要乱说,小心我到部长那儿告你!”小白连忙对天发誓:“千真万确,我如果骗你天打五雷轰,不得好死!”
“你说清楚,到底咋回事?”罗大凤盯着小白问道,小白一五一十把比武经过说了出来,特别提到廖勇进晕倒之事,不时嗤嗤发笑。罗大凤也觉得荒唐,特勤团放在过去就是皇帝的御林军,在老百姓心目中多么高大上啊!
“部长知道不?”罗大凤首先想到这一点,“你傻呀,部长如果知道我还告诉你干嘛?肯定是姓康的在捣鬼,谁不晓得特勤团和他的关系?”黑暗中看不清小白的脸,罗大凤完全可以想象得出他鄙夷的神态。
“那你为啥要告诉我?你不是部长最信得过的人嘛?直接汇报便是。”罗大凤脑子仍然没有转过弯来,小白急得直跺脚,扯着罗大凤胳膊低声嚷道:“我的姑奶奶,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啊!你告诉部长和我告诉部长是一回事吗?那个姓康的早就怀疑我经常告他黑状,正愁找不到把柄,这下好了,我岂不自投罗网?”
罗大凤恍然大悟,都说小白是人精,依她看沾上毛比猴还精呢!为了表示感谢,第二天小白不知从哪儿弄来两个大苹果,悄悄塞给罗大凤。罗大凤坦然接受,小白的东西不吃白不吃。
第四百八十六章()
尽管罗大凤和张治中很熟,但人与人之间就是这样,即使亲朋也需要沟通技巧,不能直来直去。接受小白嘱托后罗大凤便寻思,怎么才能把这件事委婉的告诉张将军,既达到目的又不至于让康江路恶人先告状,反咬她一口。
罗大凤左思右想,决定在治疗时说这件事,人在那种状态下最放松。
由于公务繁忙,张治中一天之中只有午饭后才有时间接受治疗,罗大凤先给他做检查,然后采用中医疗法:推拿、按摩、拔火罐、针灸、熏蒸等,因为张治中不仅有慢性胃炎,还罹患颈椎病和腰椎盘突出。
这一天中午,张治中照例让小白把饭菜送到办公室,罗大凤早已等候一旁,午饭后张治中开始接受检查治疗。一番全身检查后没啥异常,罗大凤准备进行治疗。奇怪的是,她今天没有立即动手,磨磨蹭蹭欲言又止。罗大凤性情直爽,心里藏不住话,张治中很快看出端倪。
“大凤,你是不是有话要讲?”张治中微笑着问道,罗大凤还没有想好怎么开口,猛然间猝不及防,反倒说不出话来。“让我猜猜,是不是关于特战队的事?”张治中继续问道,“你怎么知道?”罗大凤脱口而出,脸红得像庙堂上的关二爷。
“你在这儿无亲无戚,就一个傻哥哥,不挂念他还挂念谁呢?”张治中眼光犀利,像一把锥子,能够看透罗大凤的内心世界。
罗大凤无处躲闪,心一横,索性竹筒子倒豆子,全说出来:“四哥是我的亲人,这是事实,我担心他们,也不假。但今天我想告诉将军一件事,和四哥没多大关系,是关于中央卫戍部队特勤团的。”
张治中静静坐着,倾听她的话。罗大凤偷偷瞥了一眼张治中的表情,似乎得到一丝慰藉,接着说下去:“我和特勤团今日无冤往日无愁,没必要诬陷他们,您可以去打听一下,谁不晓得这件事。”
“说了半天到底什么事?大凤,这不是你的风格啊!”张治中眉毛一杨,有些不悦。罗大凤赶紧解释:“对不起,我跑题了!是这样的,特勤团有个带队的副队长军事技能极差,听说负重越野还不如普通战士,射击和拼刺也是主考官打马虎眼通过的,这种军官怎么能带兵打仗?”
张治中表情由冷静逐渐转为严峻,起身在屋里来回踱步。罗大凤意犹未尽,最后补充一句:“我觉得这种人就该从部队驱逐出去,免得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现在大本营都传遍了,说那姓廖的是您侄儿,故意包庇。”
这句话犹如石头落入水中,激起阵阵涟漪,张治中最不愿意听到这类传言,他是一个原则性很强的人,讲求公私分明,平生最恨那些以权谋私贪图富贵的小人。
“好了,你去忙吧,今天不做治疗了,这件事我会秉公处理的。”张治中对罗大凤说道,罗大凤黯然无语,她只能做到这一点,尽到责任也就够了。
张治中想了很久,左右为难,特勤团在军中的特殊地位他比谁都清楚,国民政府派系林立,关系错综复杂,处理不好就会引火烧身。何况特勤团是康江路引荐的,别看康江路仅是管理部副部长,少将军衔,但手眼通天,人脉极广,他平日都要让三分。
如何妥善处理此事呢?张治中饶是身经百战也陷入黔驴技穷的境地,中国人最善于内斗,擅长自己人斗自己人,古往今来皆如此,张治中手不释卷的《三国演义》便是最好教材。
第四百八十七章()
廖勇进的事还没有解决,又一件烦心事接踵而来:川军小分队集体请愿,要求让莫小米重新参加一次射击比赛,他们怀疑主考官评判有误。
比武岂非儿戏?怎么可能说重来就重来?康江路为此大发雷霆,当即回复“不予批准!”这一下像捅了马蜂窝,川军营地顿时炸了锅,义愤填膺,整个大本营都轰动了!
莫小米和梁海头脑清晰,这件事如果任其发展下去不会有好结果,但无论怎么劝阻都无济于事,川军弟兄们根本听不进去,犹如火山爆发一般,气势汹汹。其实他们何尝是为了这件小事,中央军对地方部队排挤由来已久,大伙心里已经憋了太久闷气,这件事就像导火索,把怨气引爆了!
更糟糕的是:这股怒火还引燃了其它地方部队,来自全军的十几只小分队都行动起来,为他们呐喊助威,声势甚至超过淞沪会战带来的氛围。
对抗愈演愈烈,刚开始只是抱怨,紧接着是抗议,再接着是绝食,只喝水不吃饭,其它小分队也纷纷效仿,大本营变成难民所,吵吵嚷嚷乱成一片。
康江路身为管理部副部长,后勤保障是他的职责之一,安抚士兵责无旁贷。张治中忙于拟定作战计划,责成他尽快平息事态,不能耽误特战队作战任务顺利执行。
如何安抚人心平息事态?康江路也没有成熟方案,只得走一步看一步,阳波见他可怜,动了恻隐之心,主动要求帮忙,让康江路好生感激。
当务之急是劝说官兵放弃绝食,恢复正常训练,可战士们不吃这一套,康江路和阳波好说歹说就是不听。阳波毕竟年轻,脑袋瓜好使一些,对康江路说:“副部长,我看不如顺其自然吧,让时小米重新射击一回,您觉得怎样?”“说得轻巧,吃根灯草!整个特战队一百多号人,如果都重新来一遍,还上战场打仗不?再说了,他时小米算哪根葱啊,值得花那么大的人力物力?”康江路嗤之以鼻,阳波见说服不了康江路只得作罢。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此事很快传到南京中央政府,作为第三战区最高统帅,蒋委员长十分关注淞沪战事,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过问,这件事也不例外。
张治中耳闻委员长要亲自过问,赶紧抢先一步,上书说明情况。蒋委员长立即做出批复:同意川军请求,即日起恢复正常秩序。
为公平起见,特战队所有队员都必须参加复试,这一次是张治中亲自担任总督察,康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