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战友我的妻-第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后在报告中莫小米陈述道:此次战役为中国军队第一次各军种(空军、海军、陆军)和诸兵种(步兵、炮兵、坦克)大规模协同作战,协同效果很差。
譬如坦克冲锋在前,步兵应该予以掩护,但实际上没有及时跟进,导致坦克被日军全部击毁;步兵失去坦克掩护后,靠人力持续攻坚,结果伤亡惨重,甚至出现整个营连部队挤在一条街内,被日军堵住街口全军覆没的悲剧。
时任军政部次长、第三战区前敌总指挥兼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陈诚回顾淞沪战役期间上海围攻未胜的教训,也认为“以五个师之众,对数千敌陆战队实行攻击,竟未能奏效,实在是当时部署种种不当之缘故”。
若干年后,年事已高的莫小米在撰写回忆录时写道:淞沪会战被称为“抗战时期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战役之一”毫不为过,三个月的会战,中日双方均伤亡惨重。这场战役对于中国而言,标志着两国之间不宣而战,全面战争真正开始,由卢沟桥事变后的地区性冲突升级为国与国之间战争,彻底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
回忆录里浓墨重彩描写了许多大事件,抗日战争占了三分之二篇幅,其中淞沪会战占据重要位置,让世人进一步了解到正面战场上中国军队如何有效阻击侵略者。最精彩部分当属海军俱乐部、虹口公园、公大纱厂阻击战,狮子林、罗店、吴淞炮台攻坚战,月浦、宝山、三官堂保卫战,蕰藻浜、苏州河南岸防御战等战役。
莫小米记述中,最激烈的战斗始于虹口公园阻击战,但真正高潮部分在后来的吴淞炮台、狮子林阵地攻坚战和宝山、三官堂保卫战。中日双方不断增兵,至中国军队转入防御后,国军总兵力已达75个师、70余万人;日军到9月下旬在上海的兵力,仅步兵就达到了当初上海派遣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大将要求的5个师团,算上空军和海军兵力,在沪总兵力也达到20万人。
8月23日拂晓,日军松井石根率领两个师团援军,凭借海空火力掩护,在狮子林、川沙口、张华浜等地登陆。蒋委员长闻讯,急令军政部次长陈诚为第15集团军总司令,指挥98师、11师及刚到嘉定的67师、14师火速分赴各处抗击敌人登陆。同时对第三战区进行了人事调整,冯玉祥到新成立的第6战区担任司令长官,第3战区司令长官职务由他本人兼任。
8月23日起,敌第3、第11师团在舰炮密集火力掩护下,向吴淞口铁路码头、狮子林、川沙口登陆,进攻宝山、月浦、罗店、蕰藻浜等中方阵地。张治中总司令派王敬久为淞沪前敌指挥官,指挥第9集团军所辖部队抗击登陆日军。
与此同时,刚组建的第15集团军在罗卓英指挥下,向宝山、川沙口登陆之敌发起反击,98师于8月24日击退攻占狮子林的日军,歼敌数千人。11师冒着飞机猛烈轰炸,收复罗店;日军不甘失败,调集坦克、飞机和重炮大举反扑,围绕罗店双方展开拉锯战,守军阵地几经易手。血战至29日,罗店再告陷入敌手,刚刚从德国回国奔赴前线的黄维率67师奋力突入,旋即又被击退。
98师与日寇经过白刃战,多数牺牲,最后因伤亡过重被迫撤出阵地。9月2日起,日军重兵进攻三官堂阵地,强渡泗塘河,被6师官兵击退。
第三百零七章()
8月3日至4日,日军继续向三官堂一带进犯。6师18旅奋勇阻击,歼敌无数,自己也折损严重。5日清晨,敌人由吴淞口、张华浜和沙龙口分兵三处夹击宝山至三官堂阵地。6师腹背受敌,火药局守兵全部牺牲,17旅伤亡过半,相持到晌午,该师不得不退守泗塘河。日军越过泗塘河桥向西侵犯,狮子林、吴淞之间通道被打通,宝山城中国守军陷入重围。
范绍增带队全程参与了这一阶段战斗:随98师撤退后紧接着来到三官堂前沿,亲眼目睹6师与日军血战,终因寡不敌众退守泗塘河。
在战斗间隙,范绍增见到6师17旅旅长丁友松。丁旅长疲惫不堪,已经三个昼夜没有合眼,两眼通红,像一双电灯泡。
见范绍增走进指挥部,丁友松摇摇欲坠,勉强站直身体,敬了个军礼,用沙哑的嗓音说道:“6师17旅旅长丁友松谨代表全旅官兵欢迎范副司令视察我军防务,请指示!”范绍增忙回礼,大声答道:“范某愧不敢当,在铁军面前何谈指示?丁旅长请勿客套!”
“贵旅如此疲惫,是否应该请示上峰,换防休整?”范绍增关切问道,丁友松露出一丝苦笑,回答:“没用,所有在沪部队均已投入战斗,不要说换防,连弹药补给都成问题,何必自讨没趣?”
范绍增知道自己明知故问,尴尬一笑,接着问道:“贵旅下一步有何打算?”说到战事丁友松立刻来了精神,像打了一针吗啡,判若两人,声音郎朗的答道:“根据师部统一部署及侦查报告,我17旅决定固守泗塘河待援,滞缓日军对宝山的攻击。但局势不容乐观,宝山城已被日军重兵包围,岌岌可危,令人担忧呐!”
“如今是否还有机会进入宝山城?”范绍增又问道,丁友松一怔,以为听错了,反问一句:“你们想进宝山城?不是自寻死路嘛?”莫小米插嘴道:“听说98师583团已经退守宝山,我们曾经并肩作战过,不能见死不救,想去看看他们。”丁友松“哦”了一声,仍旧迷惑不解,以他看来纯粹不可理喻。
“王参谋,你去把尖刀连陶连长叫来,我有任务要交待!”丁友松吩咐道,十几分钟后跑进来一个中尉军官,高声喊道:“尖刀连连长陶大武报到,请旅长下达任务!”丁友松指着范绍增等人说道:“我命令你不惜一切代价把范副司令送进宝山城,不管你用什么方式,一定要保证安全抵达98师583团防区,不得有误,否则军法从事!”
在陶连长带领下,一个排战士护送范绍增等人踏上前往宝山的道路。丁旅长所言不虚,战况比预想还要糟糕,沿途不断有国军溃兵向宝山城方向逃窜,少则几个人,多则数十人,丢盔卸甲狼狈不堪。莫小米看在眼里痛在心上,假如他是督战官不知要枪毙多少逃兵?
越临近宝山城越混乱,日军十分狡猾,把派遣先头部队化整为零,伪装成国军或者老百姓不断袭扰中国守军,令人防不胜防,尖刀队不时有人中弹身亡。
陶大武和莫小米不约而同提议:暂时停止前进,搞清楚日军奸细动向,铲除后再起身。范绍增采纳了建议,全体原地休息,观察敌情,伺机而动。
通过询问过往国军,得知日军奸细分成若干战斗小组,三个人为一组,每组携带手枪、手雷、短刀等轻武器,乔装打扮,混杂在人群中,对国军军官或机枪手实施暗杀。
要除掉这些奸细并非易事,战场上本来混乱不堪,加之大量国军溃逃,要甄别敌我几乎不可能。他们还得到一个重要信息:围攻宝山之敌已经不是早期参战的海军陆战队,换成后来登陆作战的陆军,这些军队擅长攻坚战,有一套完整的战略战术。
第三百零八章()
潘廷玉听取跟踪沈升云的人回来汇报后,认定沈升云与宫本善有染,但投鼠忌器,弄不好反倒把自己给搭进去,不能贸然下手,只有作罢。既然宫本善有重大嫌疑,何不把重点放在他身上?潘廷玉命令唐彩凤加快进度,早日取得宫燕飞信任。
机会说来就来,时逢武汉大学校庆即将来临,全校师生都忙于筹备,医学院学生会也积极响应,配合“醒狮社”举行系列纪念活动,包括抗日募捐演出、演讲比赛、发行校报特刊等。
宫燕飞作为社长和校报主编责无旁贷,组织同学们开展筹备工作,招贴海报、在校广播站宣传、收集参赛人员名单、撰写稿件,忙得团团转。
唐彩凤表现出过人的组织能力,热情主动联络学院各班级师生,还拉拢了不少其它学院的同学,为医学院脱颖而出立下汗马功劳。
不仅如此,因为有潘廷玉在幕后操纵,唐彩凤为演讲比赛请来了电台主持人,为抗日募捐演出聘请了指导老师,还向北平、上海等地著名作家约稿,给特刊提供了好几篇重量级的文章。
有了唐彩凤的鼎力支持,宫燕飞如虎添翼,带领同学们迅速完成各项准备事宜,在校庆那天如期举行演讲比赛,募捐晚会准时开演。
以前学校也曾举办过多次类似活动,但缺乏新意,如今国难当头山河破碎,学生会针对时势专门拟定了演讲题目:面对日寇铁蹄践踏我中华大地,作为一名莘莘学子,你该怎么做?
武汉大学历史久远名人辈出,不乏激昂慷慨之士,各学院踊跃报名,最终遴选出十名候选人参与角逐,上台演讲。比赛场面激动人心,演讲者口若悬河,观众群情激奋,宫燕飞带头振臂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
晚上7点整,抗日募捐晚会开始,精彩节目接连上演,最后一个压轴节目是由宫燕飞主演的话剧《雷雨》片段,饰演女一号四凤,男一号周萍扮演者是医学院大四男生。
这个男同学是学院社团骨干,也是一名进步青年,在校庆当天却神秘失踪了!后来宫燕飞才知道,他早已加入中共长江局的外围组织,被秘密送往延安学习深造,成为革命队伍储备干部。
男一号不辞而别,把宫燕飞搁在火炉上煎熬,别提有多着急了!眼看节目即将上演,男主角还没有着落,大伙儿都急得直跺脚,看来要坏事啊!
救场如救火,宫燕飞别无选择,只得临时找人顶替,接连找了几个同学试演,都达不到要求。在这火烧眉毛之际,忽然有人毛遂自荐,希望尝试饰演周萍,他就是唐彩凤。
宫燕飞本想试一试看看再说,已经来不及了,下一个节目就是话剧《雷雨》,只好死马当活马医,让唐彩凤赶紧装扮,准备上场。
负责化妆的同学为唐彩凤梳理好发型,换上长衫,立刻改头换颜,变成周家阔少爷。宫燕飞也妆扮完毕,由大小姐摇身一变为小丫鬟。在众人瞩目下,大幕徐徐拉开,演出正式开始。
这幕话剧选择了最后结局:夜晚,周萍跳窗进鲁家与四凤幽会,蘩漪则跟踪而至,将窗户关死。大海把周萍赶出,四凤出走。雷电交加之夜,两家人又聚集于周家客厅。周朴园以沉痛的口吻宣布了真相,并令周萍去认母认弟。此时周萍意识到四凤是自己的妹妹,大海是自己的亲弟弟。四凤羞愧难当,逃出客厅,触电而死,周冲出来寻找四凤也触电而死,周萍开枪自杀,大海出走,侍萍和蘩漪经受不住打击而精神错乱。
第三百零九章()
校方十分重视这场募捐演出,事先邀请了各界名流,武汉上层社会官宦商贾纷纷携带家眷到场,这是一股潮流,跟不上会被人耻笑。
宫本善也带领市政府一干人参加晚会,以身作则,起到表率作用。头一回观看女儿表演,宫本善又高兴又好奇,平日里温雅恬静的女儿怎么能把一个身份卑微的丫鬟演得惟妙惟肖?
他也阅读过这部剧本并观看过专业演出,《雷雨》是剧作家曹禺创作的一部话剧,发表于1934年7月《文学季刊》。该剧情节扣人心弦、语言精炼含蓄,人物各具特色,是“中国话剧现实主义的基石”,堪称中国现代话剧里程碑。
宫本善生长于天津,谙熟中国文化,对日本人文历史反而陌生,除了血统不是中国人,其余都一样。正因为如此,他和其他人怀着同样心情,饶有兴趣观看演出,不时鼓掌祝贺。
宫燕飞此刻既紧张又担忧,这场话剧排演过多次,可谓驾轻就熟,自己对角色把握也相当到位,关键是唐彩凤,究竟能不能完美诠释周萍的心理活动,塑造好这个男一号,尚未可知。
事实证明她的顾虑纯属多余,唐彩凤丝毫没有怯场,虽然表演略显青涩,但绝无生硬造作之感,举手投足之间把周萍身上那种大少爷矜持而又善良的气质表演得淋漓尽致。让宫燕飞感到诧异的是:唐彩凤竟然非常熟悉台词,根本不像新手,语言运用娴熟。
由于是片段,演出很快结束,全场掌声雷动,进入最后一个环节:为前线抗日将士募集善款,用于购买枪支弹药和抚恤牺牲烈士。
宫燕飞和全体演员站在舞台上,正中央放着一张课桌,上面有一个大纸箱,贴着大红纸,上面写着“募捐箱”。观众排着队,等待上台捐款。
一位校长模样的中年人走到麦克风前,大声说道:“今天我们有幸请来副市长宫本善先生,他一直很关心我校教育事业,今晚于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来观看演出,我代表学校董事会及全校师生表示衷心感谢!下面请宫副市长讲话!”
宫本善大步流星走上舞台,身穿浅蓝色西服套装,显得儒雅不凡。他对着台下鞠了一躬,露出招牌式微笑,凑近话筒说道:“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晚上好!今晚各界精英齐聚一堂,共同为抗日将士募捐,是善举,更是义举,必将彪炳春秋流芳百世!”全场再次响起热烈掌声,宫燕飞也使劲拍手,为父亲讲话叫好。
宫本善走到募捐箱前面,把一个厚厚的纸袋塞进去,其他人也紧跟其后,有女士甚至当场褪下手腕上的金戒指或玉镯、摘下翡翠耳环,放入募捐箱。
宫燕飞负责记录捐款人姓名、善款金额等明细,不少人都摆手婉拒,笑着说:“做好事不留名,就写无名氏吧!”同学们满怀感激,整齐排成一行,向善良的人们逐一鞠躬致礼,募捐场面十分感人。
校庆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宫燕飞受到学校董事会点名表扬,入围武汉大学年度“十佳优秀学生干部”候选人名单。宫燕飞心里清楚,假如没有唐彩凤等同学的热心支持不可能顺利完成校庆活动,对唐彩凤更增添了一份好感,油然产生爱慕之情。
唐彩凤为何对话剧如此熟稔?莫非有丰富舞台经验或表演天赋?都不是,他从未饰演过任何角色,也没有表演天赋,一切源于爱好,喜欢表演、善于模仿。
话剧《雷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