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明末之力挽狂澜 >

第227部分

明末之力挽狂澜-第227部分

小说: 明末之力挽狂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长庚正在那里得意地遐想,忽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随后传来家中老仆紧张压抑的声音:“老爷,不好了。”

    书房内传来一声冷哼,“老夫正在静思,谁让你来的?再敢多说,活活打死!”

    老仆知道自家主人最近的脾气是愈发的暴躁和古怪,这半个月来已经因小事打死了七八个仆人了,只是今日之事非同小可,却是不能不说。

    “老爷,……”

    “滚!”

    “哈哈哈哈,李阁老便是在家中,也是好大的威风,怎么,我骆养性来了,李阁老也不想见?”房屋外面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随即一阵密集的脚步声不断向着这里逼近。

    李长庚心头一凛,急忙快步上前,伸手推开了房门,只见锦衣卫的最高头目,指挥使骆养性一身玄色飞鱼服,手扶绣春刀,已来到房门前面,他的身后,还有几十多个锦衣卫的番子,人人手拿兵刃,面色不善。

    “这,这,骆大人因何来此?老夫有失远迎,还请恕罪。”李长庚强作镇定地说道。

    “哈哈哈哈,”骆养性又是一阵大笑,“李老儿,你谋反的事发了,李懋芳已经全部招供,皇上特命本官前来捉拿你归案。”

    “骆大人休得玩笑,老夫怎会谋反?莫非是有人在中伤老夫?”李长庚企图做最后的挣扎,虽然嘴上说得无辜,只是他的脸色却已变得难看无比。

    “李老儿,本官只是奉命拿人,你若有何冤屈,自去和皇上诉说罢。”说罢,骆养性兴奋地搓了搓手,“孩儿们,给本官搜,值钱的东西,都要给本官抄得干干净净!”

    “骆养性,你好大的胆子!”李长庚听了骆养性的话,眼睛都给气红了,他上前一步,怒声说道:“老夫是清白的,待到老夫洗脱冤屈之时,此仇必报!”

    “哈哈哈哈,”看着色厉内荏的李长庚在那里做垂死的挣扎,骆养性又是一阵大笑,“李老儿,你这样的人,本官见得多了,哦,对了,差点忘了件事情,青州知府赵无忌赵大人,有件礼物要送给你。”

    骆养性话音刚落,他身后便有个锦衣卫的番子用力向李懋芳扔去了一个木盒,李长庚唬了一跳,急忙后退一步,那木盒摔在地上,顿时就摔成两半,从里面滚出来一个圆溜溜灰扑扑的东西来。

    “李老儿,你的孙子在青州奸淫民女多名,更是亲手杀伤两名民女的性命,赵大人秉公执法,将其下狱,没想到你那孙儿敢做却不敢当,居然吓得在狱中自尽了,正好你的谋反事发,赵大人便将你孙儿的首级,一并给你送过来了,让你一家,死,也要死得整整齐齐。”

    地下的头颅虽然有些模糊腐烂,但李长庚还是第一眼就认了出来,正是自家乖孙李怀仁的人头!

    “噗!”李长庚气血交激之下,一片血雾自他口中猛然喷出,血雾弥漫,仿佛将他的全身都笼罩了进去。

    扑通一声,李长庚重重地摔倒在地,只觉得心若刀割,“啊!!!!!”发出一阵浑然不似人类的凄厉叫喊后,李长庚咬牙切齿地怒吼道:“赵无忌,老夫做鬼也不会放过你!”

    随后,这位大明的吏部尚书,花白的头颅猛地垂下,两腿一伸,身子一挺,竟然就此气绝身亡!

    骆养性皱着眉头走了过去,伸出脚尖踢了踢李长庚的尸身,确定他已经不会再动后,狠狠地一口唾沫吐在了李长庚的尸体上,“呸,倒是便宜了这反贼!”

第四百九十八章港口的选择() 
次日下午,紫禁城御书房内,崇祯皇帝沉着一张脸端坐在龙椅上,正在听取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的报告。

    “李长庚见到臣后,做贼心虚,竟然惊惧而死,臣在他的家中发现了一间很隐蔽的密室,在里面搜出了十多封他与后金贼酋皇太极、以及后金谋臣范文程、山东巡抚李懋芳往来的书信,证实了李长庚谋反的事实,李长庚背叛皇上,证据确凿,请皇上明断。”

    “诛九族!”崇祯皇帝狠狠地说道,“朕要让天下人知道,这就是叛贼的下场!”

    骆养性退下后,书房内只剩下首辅温体仁和大太监王承恩陪伴在崇祯身侧,温体仁轻叹一声,说道:“此时正值我大明多事之秋,老臣以为不宜将李长庚的罪状公诸天下,以免伤了朝廷体面,动摇民心,不知皇上以为如何?”

    崇祯垂下眼帘,沉默了一会,这才有些疲惫地点了点头,“首辅所言极是,便以贪墨之罪论处此人罢,不过朕还是要诛他九族!”

    想起自己以往对李长庚的种种信任,崇祯就气不打一处来。

    随手拿起桌上的一封奏折,崇祯的心情稍有好转,“首辅老成谋国,不妨帮朕再参详参详,赵无忌又给朕赚了一百多万两银子,给朕的折子里,他说道几日之内,便会派人运送五十万两白银进京,此外,他还要给朕献上一辆最漂亮最尊贵的四轮马车。”

    温体仁点了点头,满脸都是褒奖后辈的慈祥之色,“赵无忌确实是个人才,他总能不负皇上所托,也是皇上英明神武,自微末间将他简拔出来,委以重任,他才能一展抱负,否则焉能有如此成就?”

    “不过赵无忌如今也给朕出了一个难题,朕当初答应他去海边造船,慢慢展开海贸之事,如今借着立功的机会,他就要跟朕伸手要权,他拿这个事为由,想要把青州左卫划归到他的麾下。”

    “老臣愚钝,此事老臣也不知该如何处理,还请皇上圣心独裁。”温体仁略一沉吟,便轻巧巧把问题转给了崇祯。

    温体仁在朝堂上浸润多年,如何不晓得兵权的重要性,这种问题,最佳的答案就是不回答,他并不惧怕在皇上面前显示自己的愚钝,这样反而能衬托出皇上的英明神武。

    自己若是同意,将来万一赵无忌谋反,自己这个锅就背定了,自己若是不同意,赵无忌如今圣眷正隆,自己何必枉做歹人?不表态才是上策。

    崇祯看了温体仁一眼,微微点头,手指无意识地拍打着面前的案几,片刻之后,他终于拿定了主意,提起御笔,在赵无忌的奏折上开始批示:“着青州知府与登州水师营共同节制青州左卫一应人马。”

    放下御笔,崇祯满意地点了点头,双方共同节制青州左卫,既算是给赵无忌一个交代,也能确保青州左卫依旧在朝廷的掌握之中,双方彼此制衡,这正是一个崇祯自以为最佳的解决办法。

    毕竟赵无忌一手揭发了李长庚,李懋芳的谋反阴谋,救了卢象升和杨嗣昌两位钦差,又为皇家赚了钱,正值此时,崇祯无论如何也不好驳他的面子,免得伤了功臣之心,此事若是放在以往,崇祯是万万不会同意此事的,只不过此次赵无忌立下大功,崇祯方才勉强答应。

    几日后,回到青州府的赵无忌看着书房中二十多个大箱子,脸上地露出了欣喜和满足的神色。

    这些箱子里不是金银珠宝,但是在赵无忌心中,这里面的东西比金银珠宝还要宝贵一千倍一万倍。

    没错,这就是孙承宗送给赵无忌的宝船技术以及制造图纸的副本。

    赵无忌如今手下并没有合适的造船人才,张名振勉强算是一个,不过他虽然懂一些造船,却并非专业的造船人士,他的本职还是一名海战悍将,若不是当真无人可用,赵无忌并不想启用张名振去造船。

    负责造船最适合的人选是顾炎武,但是顾炎武如今身上的担子已经很多了,实在无暇他顾,归庄是个可造就之才,赵无忌有意慢慢培养归庄,将来让他负责造船一事。

    原本赵无忌也做好了从从头开始起家造船的准备,打算招聘一些有经验的熟练造船工匠,辅以大批年轻新人,逐步一点一点地开始自己的造船大业。

    然而有了宝船的制造技术之后,以此为学习的范本,他的造船队伍的成长速度会大大加快,原本他是做好了三四年后造出大船的准备,而今有了宝船制造图纸在手,赵无忌决心用两年时间,建造出几艘堪用的大海船。

    造船是一项很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论其他,就拿造船的材料来说,很多木料就并非是拿来就能直接用的,还需要经过处理,放置,风干等种种程序,方才能成为合格的造船材料,含有水分的木料并不能直接拿来用,而这些木料的处理时间,有时甚至会长达一两年。

    所以赵无忌打算花费两年时间造出大海船,对于一支白手起家的造船队伍来说,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速度了。

    二十多个大箱子摞在一起,这让赵无忌非常有安全感和满足感,看着这些箱子,他仿佛已经看到了将来的大海船,看到了万丈波涛之中,威风凛凛的明军战舰乘风破浪的情景,那将是何等的激动人心啊。

    思绪转回现实,赵无忌又开始考虑造船的地点,他初步打算选在后世的东营港的位置,也就是如今的青州府乐安县辖区内。

    后世的日照港也在青州府的辖区之内,日照港的港口环境比东营港更为优越,然而日照港也有他的劣势,相比东营港,日照港距离青州府城太过遥远,无论是运输粮草还是调动兵马,都颇为不便。

    并且东营港隔着大海,正对后金腹地,将来从这里出兵攻击后金非常方便,而要是从日照港出兵,那就要绕过山东半岛,绕上好大一个圈子。

    所以赵无忌最终选择的是在东营建港。

    建造港口也需要花费时间,如今已是初冬,并不适合大张旗鼓地搞基建,只能等到明年开春之际,才能实施东营港的开发计划,赵无忌准备将其命名为乐安港。

    赵无忌打算在乐安港砸上一大笔钱,而首当其冲之事,便是要在青州府至乐安港修建一条水泥路,赵无忌让顾炎武测算过,就算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以及生产效率的提高,明年的水泥的成本大大下降,造这么一条路,至少也需要十几万两银子。

    不过赵无忌如今手握四轮马车这个巨大的摇钱树,十几万两银子虽然多,但他咬咬牙还是能拿出来的,要想富,先修路,修路带来的经济效益绝不是只有那几个买路钱而已。

    目光依依不舍地自那些箱子上收回,赵无忌看向自己面前的这张厚重的红木书桌,上面文房四宝俱全,制作精美的宣笔,徽墨,宣纸,端砚,哪一样拿到后世,都是价值千金的古董文物,此外桌上还摆着几封信,这些信都是这几日刚刚到的,他还没有来得及看。

    赵无忌轻轻地往椅背上一靠,此刻的他,什么也不想,只是完完全全地放空大脑,让自己好好地休息了一会,片刻之后,他的身姿再度坐直,长长地伸了个懒腰后,他拿起了桌子上的第一封信。

    这封信是在京师的王福禄送来的,说道李长庚因贪污受贿之事败露,已经伏法,皇上大怒,尽抄其家产,灭其九族,不过京师中如今有些人心惶惶,有流言宣称李长庚的真正死因乃是他投靠了后金,为后金做奸细。

    堂堂大明阁老,居然会屈尊为蛮夷野人做奸细,可见他是有多不看好当今朝廷,此刻的京师中也是人心浮动,有谣传还有很多朝廷命官暗中和后金勾结,人心惶惶之下,已经有些富人开始偷摸向江南一带转移财富。

    放下这封信,赵无忌叹了口气,虽然揭穿了李长庚和李懋芳的阴谋,但是这种高官叛变的事情,原本就会使百姓对朝廷的信心受到打击,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停了一停,他拆开了第二封信,这封信则是陈国宝写来的,说道苏泰夫人已经自草原进入大明境内,陈国宝已经派出五百名精锐士卒一路护送,估计半月之后,苏泰一行人就会到达青州府。

    跟蒙古人的矿石交易日渐红火,大量的银钱矿石从草原运往神木、张堡,白花花的银子不断在冶炼工坊内被提炼出来,成为西北取之不竭的财源,另外鄂尔多斯部的某个地方,最近还发现了一座金矿,储量甚大,可以想象日后的冶炼收入还会大幅增长,如今冶炼矿石每月都能有三万多两银子的收益,他请示赵无忌,这笔钱是留在西北,还是送到青州府来。

    赵无忌想了想,便取了一张信纸,提笔给陈国宝写回信,他在信中勉励了一番陈国宝,最后提及西北矿产收入的银子先不要送来,自己这边暂时还不缺钱,此外也嘱咐陈国宝不要懈怠练兵,西北局势复杂,兵事万万忽视不得,若是经费不够,赵无忌同意他可以动用部分冶炼矿产的收入。

第四百九十九章徐怡来信() 
赵无忌拆开了第三封信,这封信很意外地来自于兵部尚书张凤翼,张凤翼在信中写道,自从得知他要造大海船,自己便找个机会向崇祯上奏,说道如今南京的宝船厂荒废已久,迟迟没有造船的订单,以至于工匠们的俸禄都已发放不出,如今赵无忌正在山东造船,倒不如将宝船厂部分迁址到青州府,将大部分工匠也跟着派遣过去,如此,一来可以使宝船厂得以维持,二来工匠们也有活干,乃是两全其美之策。

    若不是张凤翼提起,崇祯都忘记了大明还有这么一座造船厂,既然张阁老说船厂已接近废弃,倒不如搬到青州,让赵无忌废物利用一番,于是崇祯大笔一挥,同意了张凤翼的提议。

    张凤翼要赵无忌提前做好准备,皇上的旨意已下,快则半月,慢则一月,宝船厂的工匠们就会来到青州。

    看了张阁老的书信,赵无忌真是十分感动,张阁老昔日在朝堂上就没少帮赵无忌的忙,而今又在造船之事再度援手相助,如此恩德,不知何时能报。

    赵无忌提起笔来,怀着感激的心情给张凤翼写回信。

    写完了给张凤翼的回信之后,此时窗外日头已经西斜,金黄色的夕阳透过窗楹,照进了屋子里,也在少年的身上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少年随手拿起最后一封信,信封上的字体娟秀俏丽,看落款正是魏国公嫡女,郡主徐怡。

    缓缓打开信封,徐怡秀丽的字迹映入眼帘:“济南一别,已有两月,赵兄之风采,犹在徐怡眼前,不知赵兄可还安好?……”

    徐怡在书信中提到,赵家庄以及庆记商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